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用CB-HRP顺、逆行追踪的方法,研究了鸣禽栗巫鸟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及其周围架区(shelf)的传入、传出投射.结果表明,HVC接受丘脑葡萄形核(Uva)、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内侧部(mMAN)、新纹状体界面核(NIf)的传入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至旁嗅叶的X区和古纹状体粗核(RA);还通过架区间接联系听区复合体(L区)及脑桥的蓝斑核(Loc)等.  相似文献   

2.
蛤蚧ADVR视区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Nissl法,Golgi法研究蛤蚧ADVR组构,ADVR分为3个区:前外侧区,内侧区,后外侧区。从头到尾ADVR分为表层细胞板和核心部。ADVR视区神经元分布不均匀,表层细胞板中6-30个神经元胞体相连散乱排列成团状或不规则柱状;核心部神经元分散或3-5个成团。  相似文献   

3.
本文运用HRP顺、逆行追踪技术,对蛤蚧(Gekko gecko)前背侧室嵴(ADVR)嘴外侧区纤维联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的传入纤维来自双侧丘脑园核(Rt)前、中部的腹外侧区;ADVR嘴外侧区与尾部在室周带中有广泛分布的环路存在;ADVR嘴外侧区核心部-皮层加厚区环路是联系两条视觉通路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用CB-HRP顺、逆行追踪的方法,研究了鸣禽栗Wu前脑高级发声中枢(HVC)及其周围架区的传入,传出投射,结果表明,HVC接受丘脑葡萄形核、新纹状体前部巨细胞核内侧部,新纹状体界面核的传入投射,并发出纤维投射至旁嗅叶的X区和古纹状体粗核(RA);还通过架区间接联系听区复合体(L区)及脑桥的蓝斑核等。  相似文献   

5.
用CTB—HRP顺行示踪法,对鸽中脑丘间复合体背内侧核(DM)的传出投射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顺行终末标记出现在下列脑干部位:脑桥臂旁核腹外侧(PBvl)、延髓喙端腹外侧(RVL)、舌下神经核气管鸣管亚核(nⅫts)疑核(nAm)、后疑核(nRAm).这些标记以同侧为主.对侧DM亦发现顺行终末标记.这些结果提示,DM兼有发声控制与呼吸调节的双重功能.  相似文献   

6.
在戊巴比妥钠麻醉的猫上观察了电刺激下丘脑外侧区(LHA)、背侧区(DHA)、后侧区(PHA)和腹内侧核(VMN)对小脑皮层第Ⅵ和Ⅶ小叶两类不同神经元(浦肯野细胞和非浦肯野细胞)电活动的影响。结果如下:①刺激LHA、DHA、PHA和VMN可引起不脑皮层神经元三种不同类型的反应,但以抑制反应为主(80.8%,84/104);反应的潜伏期为10-90ms,并且半数细胞(51%)对刺激呈现〈20ms的短潜  相似文献   

7.
大脑前额叶扣带回皮层是一个与感觉功能密切相关的脑区,它能够对丘脑触觉反应进行调制.实验在10只戊巴比妥钠(1%)麻醉的SD雄性大鼠上进行,采用辣根过氧化物酶(horseradish peroxidase,HRP)逆行标记的方法,对扣带皮层前部调制丘脑腹侧基底核(ventrobasal,VB)感觉信息的途径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显示,VB核可以接受扣带皮层后部的投射,而且扣带皮层前部有纤维投射到扣带皮层后部.由此提示了前扣带皮层对丘脑腹侧基底核神经元触觉信息调制的可能神经环路是:扣带皮层前部-扣带皮层后部-丘脑腹侧基底核.  相似文献   

8.
带有单纯疱疹病毒脱氧胸苷激酶基因(HSV-tk)的腺病毒结合ganciclovir(GCV)对分裂细胞有很强的杀伤作用.在感染复数(M.O.I,MultiPlicityofInfection)达到1000时对人体肺腺癌细胞A549的杀伤几乎达到100%.四种人体肺癌细胞株(A549,LAX,SPC,SKY)对带HSV-tk的腺病毒(ADV/RSV-tk)的杀伤作用表现出不同的敏感性.另Acyclovir(ACV)和GCV对感染了重组腺病毒ADV/RSV-tk的细胞都有一定杀伤作用,但杀伤效果有很大差别;就A549而言,GCV的杀伤作用比ACV高7~8倍.此外ADV/RSV-tk结合GCV杀伤肿瘤细胞时有“旁观者效应”,即感染了ADV/RSV-tk的细胞与未感染细胞混合后,后者也明显地遭到杀伤.  相似文献   

9.
鸣禽间脑听觉卵圆核壳区脑啡肽的免疫组织化学?…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应用尼氏染色及脑啡肽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了鸣禽白腰文鸟(Lonchura striata)间脑听觉中-卵圆核(n.Ovoidalis Ov)中心核及其壳区(shell)的形态学特征,再应用神经示踪剂BDA(biotionylated dextran amine)对壳区的神经投射了研究,结果发现(1)脑啡肽免疫组织方法尼氏染色更能区分中心核及壳区,仅Ov壳区存在脑啡肽纤维或细胞,而忠订户站不存在;  相似文献   

10.
双眼视差在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到目前为止双眼视差引起的立体视觉如何激活大脑皮层仍没有得出一致结论,需进一步研究.因此设计了一组功能核磁共振(functionalMagneticResonenceImaging,fMRI)实验来定位与立体视觉有关的大脑皮层,实验中使用改进的随机点立体图(Random DStereogram,RDS)作为视觉刺激,采用块状实验设计并使用SPM8分析数据.结果如下:1)hV3A(V3辅 助 区上 侧),LG(舌 回)hMT/V5(第5视 区 上侧)LOS(枕外侧沟)以及 VIPS(腹侧顶内沟)是主要激活区.2)背侧视觉通路激活强烈而腹侧视觉通路激活较少.由此推论:1)没有一个单独的区域或皮层可以完全解释立体视觉感知,立体视觉的形成是不同区域通力合作的结果.2)背 侧 视 觉 通路在处理立体视觉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实验中得到的激活区域与其他实验结果有些差异这里主要讨论大脑激活区域以及产生差异的原因,通过分析比较这些结果,立体视觉的机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理解.如果可以明确立体视觉正常者的激活区域,那么利用fMRI扫描来筛查弱视会更简单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