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是缓解企业服务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尚有待深入探讨。本研究基于214家企业的调研数据,构建了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组织学习能力、政府支持与服务创新绩效的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和Bootstrap方法,探究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对企业服务创新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组织学习能力在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政府支持在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与服务创新绩效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作用,且正向调节"多主体参与服务创新—组织学习能力—服务创新绩效"这一中介关系。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关的管理内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国天然气市场为例,研究了基于科技创新和市场选择的产品最优定价决策问题。天然气生产商为满足民用和商业、工业、公共事业等四种用气类型的天然气市场化消费需求,采用Nested Logit选择模型来刻画用户在多消费类型多价位区间的选择行为,从而建立科技创新投入产出与分类定价的随机动态规划模型,以描述天然气生产商的动态定价决策过程,并采用动态规划算法求解最优定价与科技创新投入的综合策略。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多类型天然气在保持各自定价不变的情形下,天然气生产商的科技创新收益在一定范围内会随科技创新投入的增加而增加;在科技创新投入不变的情况下,天然气生产商实行一定幅度的多层阶梯定价所带来的科技创新收益高于单一定价所带来的科技创新收益。从而为资源垄断型企业如何实施产品市场化定价与科技创新优化投入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3.
BP神经网络在团队创新记录中的应用研究李欣苗 , 张朋柱(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管理学院 ,上海 2 0 0 0 5 2 )摘 要 :知识创新是许多组织的重要竞争因素 ,现代组织越来越多地利用团队解决复杂的创新任务。团队方法的缺点是信息分散 ,导致组织知识碎片和知识流失。且由于创新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市场需求是颠覆性创新推动产业演化的重要因素.通过构建考虑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和消费者学习能力的颠覆性创新与产业演化多主体仿真模型,考察消费者需求特征在颠覆性创新与产业演化中的作用.研究发现,在消费者产品更换频率加快以及消费者学习能力较弱的情况下,颠覆性创新企业进入市场的概率大大提高,企业市场份额变动较大,产业演化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5.
BP神经网络在团队创新记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创新是许多组织的重要竞争因素,现代组织越来越多地利用团队解决复杂的创新任务。团队方法的缺点是信息分散,导致组织知识碎片和知识流失。而且,由于创新和创新提出人不能被及时地记录,经常导致不能合理有效地促进团队创新。团队创新信息及时、有效地记录是知识管理的基础和必要环节。面对具体的创新任务,团队在创新过程中可以使用的记录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本文采用人工神经网络的方法,研究不同条件下,团队创新活动的记录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面向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服务需求,从科技创新服务平台视角探索创新服务需求与供给匹配决策方法,对于提高服务平台运行效率,支撑新兴产业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分析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供需匹配的特征与流程,选取平台双边匹配满意度评价指标,设计基于多粒度语言和区间数的满意度评价方法,构建基于双边满意度最大化的平台供需匹配多目标决策模型,并运用遗传算法给出求解策略。以石墨烯创新服务平台为例,对平台供需匹配决策方法进行验证,并提出有关对策建议,为提高大数据环境下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供需匹配效率和精准度以及集成服务能力提供了方法指导和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网络结构的视角审视了区域创新网络鲁棒性问题,利用京津冀131家产学研创新主体的相关数据,基于链接概率和连通性来分析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网络鲁棒性关系,构建了链接异构的多网络连通性生成函数模型,以京津冀生物医药产学研创新网络为拓扑样本,实证检验了模型算法的正确性,并结合NetLogo系统仿真方法探讨了产学研创新网络链接异构与鲁棒性的策略与效果。在揭示高校、研究机构的知识原发和中介特性基础上,发现了保护中度节点策略能够有效保障产学研创新网络鲁棒性。  相似文献   

8.
创新产品扩散的多阶段动态模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在决策理论框架下应用动态分析方法建立了一个包括价格与广告影响因素的多阶段创新产品扩散模式.在耐用品情形下,扩散系统是稳定的,免费商品只能影响产品的扩散进程,但不能影响其最大采用数量.在重复购买情形下,并在一定条件下,扩散系统会趋向于创新产品与竞争产品共存.分析表明多阶段模型包括了Mesak模型与Bass模型为其特例.最后以Internet采用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拟合比现有研究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9.
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企业替代技术许可竞争策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异质产品Cournot寡头竞争市场,分析两家技术创新者将可替代的成本降低创新专利技术许可给有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时的许可策略问题.证明在固定费技术许可方式下,新技术拥有企业将总选择许可其非激变创新技术,最优技术许可数随低劣技术在位企业数与产品差异性程度的增大而增大,特别是当市场中低劣生产技术在位企业不少于5家时,每位新技术拥有企业都将选择多家许可;而且技术许可竞争将导致技术拥有企业尽可能多的许可激变创新技术,但新技术拥有企业存在合谋阻止或减少技术许可的激励动力.  相似文献   

10.
知识创新是许多组织的重要竞争因素,现代组织越来越多地利用团队解决复杂的或者创新性的任务。然而,对于团队知识创新。目前普遍缺乏有力的创新支持手段。针对这样的问题,本文根据知识创新团队的工作过程,提出基于Web的团队创新支持系统(TCSS)的集成框架,分析系统的需求,设计团队创新支持系统的体系结构,并阐明系统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基于在线社区的协同创新作为一种汲取用户智慧的有效机制,有利于企业发掘其产品创新方向.然而大数据时代下,信息过载及失真为社区中的知识获取带来了诸多挑战,且已有研究主要聚焦于利用价值较低的高频知识的提取.因此,为了充分挖掘用户经验与创新知识,本文基于社区知识间的共现关系构建了知识超图模型,并利用超图划分算法hMETIS对知识超图进行了探索性分析,同时结合关联规则算法FP-Growth进一步研究了知识间的关联关系,以此获取不同领域的价值知识.最后,本文通过一个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本文的研究实现了对社区知识的深度挖掘与分析,提出的领域知识发现方法对企业社区管理和产品创新极具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苏越良 《系统工程》2005,23(4):7-14
随着快速多变市场的到来和Internet/Intranet的快速发展,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已经愈来愈普遍。然而其中蕴含着诸多风险,并且非常复杂,它可能导致网络环境下企业合作技术创新中途失败,给企业带来无可挽回的损失,不容忽视。基于此,首先对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的概念进行定义,然后从系统论的观点出发,提出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复杂系统的概念,并以这一概念为基础,探讨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系统的构成及其本质特征,进而分析网络环境下合作技术创新风险生成和传导效应机制。  相似文献   

13.
当代系统思维具有整体性、关联性、协调发展性、多目标性及人的主体性等全新特征。而生态化技术创新的形成、内涵、构成要素及其目标都充分体现了系统思维的上述特征,所以说生态化技术创新本质上属于系统思维创新观,是系统思维在社会实践领域中作用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14.
This paper outlines how the viable systems model (VSM) can provide insights into a National System of Innovation by focussing on the necessary variety needed to match the system's changing external environment. Because an innovation system is more diffuse than a firm, the VSM needs to be described within an ‘ecological’ metaphor. This approach gives insights into the system's learning processes, showing that there can be a trade-off between variety and control for the system to maintain a fixed level of viability. Furthermore, for many innovation systemsthe coordination is ‘soft’; taking place through markets, through Government directions, and through relationships embodied in clusters, unions or industry groups, etc.Governments generally can only manage the system indirectly by facilitating the generation of the necessary variety, influencing strategic directions, filling gaps in the system and encouraging coordination. Societal or cultural innovations, such as new forms of citizen participation in decision-making, may well improve the viability of an innovation system. However, if these innovations are pursued for societal rather than economic purposes, they fall outside the usual definition of innovation within an NSI.  相似文献   

15.
Existence of supporting entities and their cohesive operations are important elements in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undertaken in emerging economies, which are characterized by heavy government interventions and involved many agencies and institutions. One of the models that emphasizes on cohesiveness as a precondition for viability is the viable system model (VSM). In this study, we adopt the VSM in combination with theories of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system as our conceptual framework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functions and relational structure that exist among agencies/institutions and that of the agencies with their environment elements within one policy level system implementation. We select a bio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policy for our analys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which has been designated as a strategic vehicle to suppor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goals of an emerging economy. The findings, which generate a model of the policy-level system implementation, explain the operating agencies’ functions and their inter-relationships. The emergent model provides policy makers and implementers recommendations for improvements, as well as offers future researchers potential for comparison between existing performance of a policy implementation against its expected performance targets. The study concludes that the biotechnology industry development is an effort by the Malaysian government to institutionalize biotechnology businesses and industry. The perspective of systems thinking, in combination with theories of institutionalization, innovation and innovation system, provide important foundations in explaining technology-based industry development. All these findings highlight that the knowledge gain in explain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problem in focus is worthwhile, although the use of VSM as a research tool demands considerable efforts.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期货市场功能形成的机理,对上海期货交易所(SHFE)铜、伦敦金属交易所(LME)铜以及我国现货铜价格进行实证分析,发现SHFE铜期货市场已经具备了规避风险及价格发现的功能.利用SVAR模型、脉冲响应及方差分解技术我们进一步分析了影响三个市场价格波动因素的比例,对SHFE市场的国际影响进行了分析,发现无论是对新息反应的效率还是在影响铜的国际定价权方面,LME市场总是优于SHFE市场.  相似文献   

17.
中小企业网络组织的规模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特点决定其网络组织具有整体目的长期化,企业功能分布式集成,项目导向的构想和实施的即时化等特点,由于信息技术和制造技术的进步,中小企业可通过适合的网络组织整合和利用外资源,取得大企业同样的规模经济效益,弥补其由于规模小而带来的市场,技术创新,抵抗风险和复杂任务解决等能力的不足。  相似文献   

18.
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通过引入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构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并基于长三角制造业企业调研数据,采用Bootstrap方法进行检验,探究创新生态战略通过创新生态网络对企业创新效率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生态战略对企业创新效率具有正向影响;创新生态网络在创新生态战略与企业创新效率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并且创新生态环境和创新生态位调节该中介效应。研究结果从创新生态网络视角构建了创新生态战略向企业创新效率转化的中间机制,丰富了创新生态系统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9.
在开放创新时代,创新越来越依赖于供应商等外部创新源。基于吸收能力理论和组织惯性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对企业利用供应商创新的影响。企业技术知识基础多元度可通过提升吸收能力促进企业对供应商创新利用,也可通过降低吸收意愿抑制企业对供应商创新利用。但企业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和技术知识基础无关多元度影响企业利用供应商创新的机制和效果存在明显差异。 基于制造业上市公司数据进行了分析,主要结论如下:供应商创新绩效与企业创新绩效正相关;技术知识基础不相关多元度削弱了供应商创新绩效和企业创新绩效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技术知识基础相关多元度增强了供应商创新绩效和企业创新绩效间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0.
依据传统理论建立的中国现行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其弊端集中于国家包办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将市场经济调控方法简单应用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理论,就是国家引导技术创新系统,使其实现自组织结构、运行的理论。开辟多元化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途径,引导自组织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的重要方面。一旦政府实现从“计划创新”到“自组织创新”的政策转变,中国自主创新将有希望迎来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