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用灰色系统的方法,对开封农业生态环境中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找出主导因素;并按照各因素作用的不同,对其农业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2.
贵州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及生态环境质量区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生态因子质量等级评分加权综合质量指数法对贵州86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并按综合质量指数的高低将生态环境质量划分为优、良、中、差4个等级,得到各个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果。根据该结果,按照地理区划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贵州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分区,将全省划分为3个生态环境质量区,并就各区的生态环境质量现状和建设保护的对策措施作了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3.
研究如何实现安徽省农业经济稳定增长与农业生态环境改善,寻求实现健康有序的农业生产和农业生态环境的构建方式.通过构建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对2005-2016年安徽省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状况进行定量分析.从2005年以来安徽省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分别由2005年的0.19、0.30增加到2016年的0.77、0.76.农业经济和农业生态环境系统完成了从失调阶段到初级协调阶段的转变,耦合协调度由0.35增加到了0.62.要更好地发挥农业生态环境对农业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加快建设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水平,并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和升级.  相似文献   

4.
根据山东省农业脆弱生态环境的特点,以人均水资源、森林覆盖率、人均耕地面积、水土流失、干燥指数、农药使用量、化肥使用量、人均GDP、农民人均收入、恩格尔系数、人口密度、文盲率、高等教育率等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分配各指标权重,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模型运算和隶属度分析,将山东省农业脆弱生态环境分为较严重脆弱、中等脆弱、一般脆弱、无脆弱4个等级.评判结果表明: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属于中等脆弱等级,如不加以改善,必将严重影响山东省的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针对出现的问题,本文相应提出了必要的防范措施,以引领山东省农业生态环境继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5.
广州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生态学理论,采用层次分析综合评价法,对广州市人个行政区城市生态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其结果分为四类.分析了各类的表现特征及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并提出整治建议.  相似文献   

6.
基于GIS的安宁河流域生态环境地质质量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四川安宁河流域不同生态环境地质类型的控制因素,将评价目标分解为以坡度、年降雨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高程、植被指数作为评价因子的森林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地质灾害易发程度、第四系堆积物面积、土壤类型作为评价因子的农业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以坡度、水资源量、人口密度、地质灾害易发程度、地震烈度作为评价因子的人居生态环境地质评价系统.评价采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充分运用GIS技术进行指标取值、分级与成图.经验证,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结果较吻合,证明该套基于GIS技术的生态环境地质质量的定量评价是切实可行的,结论是可信的.  相似文献   

7.
在阐述娄底市农业复合系统特征的基础上,应用模糊集理论中的相对隶属度等概念,运用广义熵值和多因子模糊评判法构建综合评价模型,对娄底市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现状进行综合评价,依据评价结果分析娄底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现状下的资源与环境方面的制约因子,探索适应环境变化的农业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文章以邵阳市为例,对南方丘陵区农业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文章主要运用AHP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农业生态脆弱性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对邵阳市农业生态脆弱性因子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人口密度、人均耕地面积、恩格尔系数、农业总产值是研究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子,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平均气温和森林覆盖率对农业生态环境的影响次之,多年平均降水量和水田占耕地面积比这两个因子对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9.
陈宵  卢兰 《贵州科学》2016,(3):35-38
贵州是一个农业大省,农业人口和农业产业比重大,而农业生态环境作为农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综合研究被一再强调。为了得到贵州省内各区县农业生态环境的客观评价,将贵州省的89个区县作为样本,选取自然条件、岩溶环境、社会经济的15个因子作为指标。采用模糊等价矩阵的方法对各区县进行农业生态的评价分析,最后得到了4个农业分区,针对各个农业生态环境分区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德州市是一个农业大市,农业的持续发展受到脆弱生态环境的阻碍.本文分析了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判定脆弱度,提出合理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天然林保护依据的探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森林生态环境价值的角度,说明了天然林的生态环境价值远大于其实物形态的经济价值,并大于人工林的生态环境价值;提出了建立森林生态环境补偿机制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保障,森林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是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一项基础工作,并构建出区域水土流失潜在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框架和评价方法。最后提出了确定天然林保护对象的三个因素即生态脆弱性,天然林保护目标和社会经济因素。  相似文献   

12.
定期评估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校的一项重要工作。文中应用模糊教学的综合评价模型方法对教学质量进行了评价,给出了一种有效的量化评估手段,实例计算结果表明,采用该模型可更细致地反映出教师之间教学质量的差异。  相似文献   

13.
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主成分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环境质量中综合评价工作中常用的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特征向量的方向对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做综合评价的影响,与其他情况下的作用进行了比较,提出了对综合评价环境质量时的改正意见。  相似文献   

14.
森林旅游资源等级评价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森林旅游资源评价系统,研究提出了森林公园和景区综合评估模型以及景点美感质量评价模型  相似文献   

15.
介绍用FoxBASE+2.1实现高校课堂教学质量评估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人机界面友好,操作方便,为定量评价高校教师的教学质量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从分析我国工程质量评判方法不足入手,依据模糊数学方法建立工程质量模糊综合评判模型,通过案例来分析模型的可行性,为我国在工程质量评定上提供客观科学的评判体系。  相似文献   

17.
环境质量评价指数方法是认识和研究环境及对环境质量优劣进行定量描述的一种科学方法。本文通过对此方法的比较分析,提出其在具体实践应用中所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同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  相似文献   

18.
对一所职业技术高等师范学校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 ,素质教育在职技高等师院已全面推行实施 ,并初见成效 ,但还面临大学生学习目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文化素质和教育评价等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素质教育面临问题提出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确定学习目标、扎扎实实学好专业知识 ,增强专业动手能力 ,开发特长 ,提高文化素质 ,建立和完善教育评价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由于电流密度对铝膜阳极氧化的质量影响较大,故它是研究阳极氧化质量评估的重要指标之一。本文试图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将正交设计所得的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分析,得到了铝材阳极氧化时的电流密度与铝膜质量优劣之间的一个表达式,其计算结果与实测数据间能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20.
露天煤矿开发条件综合评价的目的是针对已探明的可供露天开采的煤炭资源。从其资源数量、质量、开发技术条件和外部开发条件优劣的质量评价出发,判定各煤田总体开发条件的优劣程度,从而实现其开发顺序的最优决策,为制定煤炭战略发展规划和露天煤田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用层次分析法建立露天煤田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得出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为露天煤矿的综合评价和开发区的最优选择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