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合成了6个模型化合物4-HO-4’-X-N-(苯亚甲基)苯胺,经~1H NMR和~(13)C NMR进行了分子结构确认.测定了化合物在6种溶剂中的紫外吸收.探讨了取代基和溶剂对其紫外吸收光谱最大吸收波长对应能量ν_(max)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团X对ν_(max)的影响,由取代基基态极性参数σp和激发态取代基参数σ_(CC)~(ex)共同决定;溶剂对ν_(max)的影响,由溶剂在水/正辛醇中分配系数的对数log P和溶剂显色效应参数ET(30)共同表达.此外,二甲亚砜对目标化合物还存在特殊的溶剂效应.  相似文献   

2.
螺吡喃,螺恶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合成了8个在N位上不同取代的螺吡喃和螺恶嗪,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它们的结构。研究了螺环化合物和开环体的光致变色性能,测定了部花菁在12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讨论取代基对部花菁的光谱性能的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螺吡喃、螺噁嗪化合物的合成及光致变色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合成了8个在N位上不同取代的螺吡喃和螺 嗪,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及元素分析确证它们的结构。研究了螺环化合物和开环体(部花菁)的光致变色性能,测定了部花菁在12种溶剂中的吸收光谱,讨论取代基对部花菁的光谱性能和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寻找一种更高效简便的合成亚甲基芳胺类化合物的方法,以芳胺和多聚甲醛为原料,在不同条件和溶剂中使用溶剂热法一锅合成了一系列的亚甲基二芳胺、三亚甲基三芳胺和四亚甲基四芳胺类化合物,并通过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元素分析等手段进行了结构表征,考察了苯环上不同取代基及反映时间对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溶剂热法具有后处理简便、产率提高的优势,是一种合成亚甲基二芳胺、三胺、四胺类衍生物的新的通用方法,这些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荧光性能.  相似文献   

5.
描述了含羧基活性官能团菁染料的合成,用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和核磁共振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这类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分子吸收光谱和荧光光谱,发现取代基和溶剂对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采用Nicol理论研究了此类化合物的溶剂效应,结果表明:此类化合物最大吸收峰的波数与函数f(n,ε)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最大吸收波长总体上随着溶剂折射率的增大发生红移。  相似文献   

6.
5-取代-4-氨基-1,2,4-三唑-3-硫酮席夫碱的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5位有芳香基取代的4-氨基-1,2,4-三唑-3-硫酮席夫碱化合物.方法 以自制的5-邻硝基苯氧甲基-4-氨基-1,2,4-三唑-3-硫酮与取代芳香醛为原料,以醋酸为溶剂,回流反应.结果 合成了未见文献报道的7个三唑硫酮席夫碱类化合物,各化合物通过IR,1H NMR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其分子结构.结论 该合成方法 简便、易行、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首先以3,6-二羟基邻苯二甲腈和氯代正丁烷为起始反应物,在无水碳酸钾的催化作用下,经亲核取代反应,在DMF(N,N-二甲基甲酰胺)溶剂中合成了中间配体3,6-二丁氧基邻苯二腈,再以此配体和氯化亚铜为前体,采用DBU液相催化法合成了周边烷氧基取代的1,4,8,11,15,18,22,25-八丁氧基酞菁铜,经过元素分析、红外、荧光、紫外可见光谱和原子吸收表征证明,产物就是目标化合物取代基酞菁铜。  相似文献   

8.
以2,4,6–三羟基苯乙酮为原料,通过保护、羟醛缩合、环化、碘代以及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8位对甲氧苯炔基取代黄酮化合物.同时,从4,6–二羟基橙酮和金鱼草素出发,通过保护、碘代以及Sonogashira反应合成了2个新的7位对甲氧苯炔基取代橙酮化合物.以常见黄酮和橙酮为母核,探讨8位对甲氧苯炔基取代黄酮和7位对甲氧苯炔基取代橙酮衍生物的合成方法.这些化合物的合成为进一步对黄酮化合物8位以及橙酮的7位进行化学修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苯并咪唑与2,6-二溴吡啶为原料,经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2,6-双(1-苯并咪唑基)吡啶.目标化合物经IR、1 H NMR、13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对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它们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峰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0.
以苯并咪唑与2,6-二溴吡啶为原料,经过Ullmann反应合成了2,6-双(1-苯并咪唑基)吡啶.目标化合物经IR、1 H NMR、13 C NMR和元素分析表征.对所合成目标化合物的紫外及荧光光谱进行了研究,它们的最大紫外吸收峰及荧光发射峰随着溶剂极性的增大而发生了红移.  相似文献   

11.
石榴花红色素是一种优质的天然红色索,在医药、食品、轻工业等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本文以石榴花作为原料,对石榴花红色素的提取条件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了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了浸提溶剂浓度、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石榴花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榴花红色素的最大吸收波长λmax=500nm,从石榴花中提取色素的最佳工艺条件:以pH(2~3)的50%的乙醇为浸提剂、浸提温度为40℃、提取时间3h、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4次。  相似文献   

12.
本文合成了氨基和巯基取代的新型吲哚菁类化合物,利用IR、1HNMR表征了化合物的结构并测定其吸收光谱变化.与中间体相比,氨基取代后最大吸收波长为694 nm,蓝移81 nm,pH值改变后,最大吸收波长将随pH减小而产生红移;巯基取代后最大吸收波长为791 nm,红移14 nm.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吲哚二甲川菁染料的绿色合成及部分染料的紫外-可见光谱性质。方法参照绿色化学的原则,采用微波辐照法,以哌啶为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快速合成4种吲哚二甲川菁染料,并用1H NMR,IR,UV-vis确证产物的结构。结果提供了绿色合成吲哚二甲川菁染料的方法;所用无溶剂微波辐照法合成吲哚二甲川菁染料,既减少杂质的引入,又避免使用大量有机溶剂,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后处理简单;合成的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最大吸收、摩尔消光系数有较大差别。结论染料的最大吸收波长基本随溶剂的折光率增大而红移;溶剂的折射率对于染料光谱吸收有一定影响。合成所需时间短、产率高,绿色环保。  相似文献   

14.
番茄红素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溶剂法提取番茄中番茄红素的稳定性进行了研究.首先确定了番茄红素的最大吸收波长,然后分别从光、温度、氧气、pH值、金属离子5方面讨论了其对番茄红素稳定性的影响,并根据单因素实验设计L(2)正交实验表,进行正交实验,得出番茄红素的适宜储藏条件是避光、隔氧、pH值为中性,室温、无金属离子存在、无静置.  相似文献   

15.
仙草叶绿素锌钠盐的制备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乙酸乙酯作溶剂对仙草中的叶绿素进行浸提,并经皂化、酸化、锌代及成盐反应制备叶绿素锌钠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叶绿素锌钠盐进行定性、定量测定,确定最大波长为410nm.通过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确定较佳工艺条件,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皂化pH=11,酸化pH=2,成盐pH=11,锌代温度65℃,锌代时间1.5 h,硫酸锌用量30ml,产品得率可达0.46%,而且制备得到的仙草叶绿素锌钠盐具有良好的光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CTAB对血红蛋白仿过氧化物酶催化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介质存在下,血红蛋白作为过氧化物模拟酶,以邻苯二酚供氢体底物的催化特性和反应条件,并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对酶催化反应的影响及可能机理,稳态速率法测定了米氏常数(Km)、米氏速率(Vm)及反应级数等动力学参数。试验表明本体系在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存在和pH10.3的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在258nm处有最大的吸收峰。  相似文献   

17.
目的:建立刚果红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并对该方法进行研究。方法: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对西藏青稞中β-葡聚糖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确定最佳测定条件为,pH8.0,反应时间5min,最大吸收波长545nm。结论:该法对青稞中β-葡聚糖的测定简便可行,准确度及精密度均较高。  相似文献   

18.
多甲川苯乙烯菁染料的合成及其溶剂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六个多甲川苯乙烯型菁染料,研究了溶剂对其最大吸收波长、Stokes位移及荧光量子效率的影响。比较了两个典型的用来描写溶剂对吸收波长影响的McRae方程和Nicol方程,发现前者在这里更为适合。结果还表明,这些染料在不同溶剂中的Stokes位移较好地符合Lippert方程,溶剂性质对染料的荧光效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9.
对黑甜玉米色素的提取试验结果表明,该色素提取的较优条件为:浸提剂为0.1mol/LHCl溶液,配料比为1:10,提取温度为70℃,提取时间为12h。水溶性色素,在酸性条件下稳定,最大吸收波长为445nm。该色素pH〈5时,热稳定、光稳定性较好。蔗糖、葡萄糖、抗坏血酸等对色素没有影响。除了Fe^3+,其他金属离子对色素无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通过4-羟基-4'-二甲氨基查尔酮和S-十二烷基-S'-(α,α'-二甲基-α″-乙酸)-三硫代碳酸酯在缩合剂DCC(二环己基碳二亚胺)和促进剂DMAP(4-二甲氨基吡啶)作用下,合成了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并通过熔点、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了该化合物在不同极性溶剂中的发光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溶剂极性增加,含二甲氨基查尔酮基团的三硫代碳酸酯的紫外-可见特征吸收波长和荧光发射波长均发生红移,荧光强度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特点,其荧光具有溶剂极性敏感的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