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一种新型空心杆采油工艺技术 ,这种技术采用了具有液力反馈原理的空心杆抽油泵 ,该泵的特点是能有效地减小空心杆的下行阻力 ,并能增加抽油杆的下行动力。对常规型和液力反馈型两种空心杆采油工艺进行了分析对比 ,给出了两种工艺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公式 ,计算出上、下冲程中抽油机的最大、最小悬点载荷。计算示例进一步说明了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系统工况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液力反馈原理的新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的特点,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液体运动、空心杆柱受力等因素的影响,完成了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管柱力学分析,建立了空心杆采油的二维数学模型。在不同泵径、泵深、冲程、冲次、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对液力反馈空心杆采油工艺系统进行了工况预测,分析了这些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系统工况预测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液力反馈原理的新型空心杆采油工艺的特点 ,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 ,考虑液体运动、空心杆柱受力等因素的影响 ,完成了液力反馈型空心杆采油管柱力学分析 ,建立了空心杆采油的二维数学模型。在不同泵径、泵深、冲程、冲次、密度和含水率条件下 ,对液力反馈空心杆采油工艺系统进行了工况预测 ,分析了这些参数对系统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深井采油技术减载效果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深井有杆泵采油中存在如何降低悬点负荷的问题,开展了深井有杆泵减载技术研究,通过分析玻璃钢混
合杆和深抽减载装置的减载原理,结合实例计算对比分析两种减载技术的减载效果,并采用了悬点最大载荷与最小载
荷之差计算扭矩的方法,研究了两种减载技术的节能效果。结果表明:玻璃钢混合杆减载技术能减小悬点最大载荷达
40.6%,深抽减载装置减载技术平均降低悬点最大载荷22.8%,两种减载技术减载效果都比较明显。玻璃钢混合杆具
有一定的节能效果,而认为深抽减载装置具有节能性的观点值得商榷。这将为深井采油中深抽减载方法选择提供一
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为便于现场应用,编制了一套计算程序,从而简化了驴头悬点载荷的计算工作.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游梁式抽油机驴头悬点最大和最小载荷计算公式都没有考虑摩擦力,气体以及井筒和油管中气,液两相流动的影响,经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及大量实测数据和统计和分析,得出了一套新的计算公式,实例计算表明,所推荐的公式对计算我国油田游梁式抽油驴头悬点载荷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7.
加装减载器的抽油系统杆柱设计及节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减载器可通过液压反馈力降低抽油机驴头悬点载荷和抽油杆应力,实现节能采油和小泵深抽。根据静等强度设计准则,对抽油杆杆柱设计线性方程进行改进,使抽油杆杆柱组合的设计计算更加合理,进一步降低悬点载荷,提高抽油杆及地面设备的使用寿命,节约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8.
于会永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8):4518-4520
基于液力反馈泵在稠油油藏开采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其受力计算有别于常规柱塞泵,因此对于加重杆的设计提出新的要求。另外,稠油特别是超稠油在开采过程中,井筒液体黏度大,导致杆柱下行困难,容易出现杆阻的现象。目前采用Φ38mm加重杆,并没有有效缓解这一问题,反而导致抽油机悬点载荷过大。以泵端阻力分析为基础,从加重杆尺寸的约束条件及加重杆加重效果最优两个基本点出发,提出了稠油加重杆杆径设计的一种新方法。在节约材料投资、降低能耗、减少杆柱故障方面,有望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有试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悬点载荷由静载荷和动载荷组成,其中动载荷与悬点运动快慢相关。分析了长冲程、低冲次对悬点速度、加速度的影响,根据动载荷与悬点运动规律的关系,分析了长冲程、低冲次可降低最大惯性载荷、最大摩擦载荷和最大振动载荷,则可降低最大悬点载荷。最大悬点载荷决定抽油机选型,某些情况下长冲程、低冲次的抽汲参数选择抽油机型号可降低一档。  相似文献   

10.
随着塔里木等深层油气田的开发,能够满足深井大排量深抽的工艺技术逐渐成为现实需要,考虑到机采井的泵挂深度不断加深,单一的举升方式随着举升高度的增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局限性和低效性,因此,针对性地提出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组合举升工艺,将螺杆泵和有杆泵安装在同一生产管柱上进行“接力”采油。为论证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组合举升工艺的可行性,在分析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组合工艺的工作原理、流量匹配及杆柱受力状况的基础上,建立了有杆泵-地面驱动螺杆泵组合举升工艺在油井深抽条件下的悬点载荷计算模型,与单独的有杆泵抽油相比,在保证产量相同的情况下,该组合系统能通过降低抽油机悬点载荷达到增加泵挂深度及排量范围、降低抽油能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通过离散杆战斗部靶场静爆试验,对离散杆式破片的飞行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波形控制器可以较好地控制战斗部爆炸后杆形破片的飞散方向,以及保证杆务的完整率;杆务的飞行姿态与放置角有密切关系,主要通过杆条旋转速度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讨论了玻璃钢—钢混合轩抽油系统的杆柱设计、影响杆柱设计的因素以及在抽油泵与抽油机选择时应考虑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用热传导理论研究了金属棒中的热传导过程,描绘了棒中的实际的热传导图景.  相似文献   

14.
旋转细长杆柱动力学问题在石油钻采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应用。在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中,由于井斜和抽油杆高速旋转,导致杆管偏磨失效,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合理安放扶正器是解决这一个问题的关键。建立了考虑动力间隙元和空间梁单元的旋转细长杆柱动力学分析模型及分析方法。根据杆管碰撞接触状态,提出了以杆管碰撞概率、平均碰反力来进行扶正器安放位置设计的方法。通过现场应用表明,该方法收到了防止杆管偏磨、延长检泵周期、节约呆油经济成本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5.
在H_2O和5%NaCl水溶液中以浸泡试验用腐蚀增重和腐蚀失重法测量,并结合机械性能进行分析,可以认为40SiMnCrMoV钢完全可以代替40SiMnMoV和40CrNi3Mo钢制做重型钎杆。  相似文献   

16.
连杆随机应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连杆工作的实际情况,用随机有限元法和蒙特卡罗法对SL3100柴油机连杆进行随机应力分析,并对两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随机有限元具有较高的计算效率和令人满意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18.
高温耐磨堆焊焊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的方法研究了耐磨堆焊焊条中各种金属成分的合理匹配及稀土元素的作用.试验表明,本文所研制的高温堆焊焊条的堆焊层组织为马氏体 硬化物,其堆焊层经900℃高温退火,HRC值为54.9,具有很好的高温耐磨性能,它是一种既适用于一般工况,又适用于高温工况的耐磨堆焊焊条。  相似文献   

19.
通过约束加载和卸载的变结构方法来处理由接触、碰撞和摩擦导致多刚体系统在速度水平的非光滑动力学问题, 并从接触、碰撞和摩擦等方面介绍二维问题的变结构方法,最后提供了二维细杆在粗糙水平面上运动的动力学算例。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折流板换热器换热管泄漏的原因,并提出了改造方案.采用杆式折流替代板式折流,不仅解决了换热管束由于剧烈振动而导致的泄漏问题,而且换热器的总传热系数提高了34%,壳程阻力损失减小了23%,达到了良好的改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