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以获得的对磺胺类抗生素具有特异选择性的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吸附材料,建立分子印迹基质固相分散萃取技术;对水产品中的SAs进行富集、纯化,进一步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基于分子印迹技术的水产品中SAs检测的新方法。结果表明,虾和鱼样品中磺胺嘧啶、磺胺甲嘧啶、磺胺15-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基嘧啶、磺胺甲唿唑、磺胺二甲氧嘧啶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1.8、11.1、11.4、10.8、9.8、9.4μg/kg和10.7、11.2、11.4、10.6、9.4、9.9μg/kg,最低定量限分别为27.1、31.6、28.8、27.3、29.3、28.3μg/kg和26.2、28.0、27.2、28.6、25.0、25.6μg/k,六种SAs回收率均达80%以上.可应用于水产样品中SAs的定号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A549组胞内外5-氟尿嘧啶含量的方法,为探索5-氟尿嘧啶的作用机理奠定基础。方法色谱柱采用Hypersil ODS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2:98(V/V);流速:0.8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65nm;进样量为5μl。结果细胞内液中5-氟尿嘧啶在0.1~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6),平均回收率为97.65%,RSD为0.40%,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0%,1.04%;细胞跨液中5-氟尿嘧啶在1.0~25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102.34%,RSD为2.11%,日内和日间精密度分别为1.32%,1.06%。结论该色谱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细胞内外5-氟尿嘧啶浓度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相似文献   

3.
建立了我国传统植物草石蚕块茎中水苏糖的定性分析和定量检测方法。采用薄层层析(TLC)法定性分析,选择乙酸乙酯/甲醇/水/冰醋酸(3/2/1/2)为展开剂,采用二苯胺-苯胺一磷酸为显色剂。该条件下水苏糖Rf值为0.47,显色点为棕黄色,斑点清晰,与其他糖分分离良好。用高效液相色谱-示差折光检测(HPLC—RID)法定量检测,采用Kromasil NH2柱,流动相为乙腈/水(55/45,v/v),柱温为30℃,流速为1.0mL/min,进样体积10μL,该色谱条件下,水苏糖峰出峰对称性好,时间较短(9.5min),水苏糖浓度在1.0~8.0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6),回收率在96.O%~102.5%之间。在生产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采用其中一种或者两种方法结合,以满足检测需要。  相似文献   

4.
为检测食品中胺鲜酯残留量,以大米、白菜、玉米为研究对象,建立了食品中胺鲜酯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方法。样品经丙酮微波萃取,固相萃取柱净化,氮吹浓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胺鲜酯在20~4000 ng/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方法检出限6μg/kg,定量限20μg/kg。在40~4000μg/kg的添加水平,胺鲜酯的回收率在95%~107%之间,方法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在5%以内。该方法适用于食品中胺鲜酯的定性和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反相高效液相色谱(Reverse Phase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测定庆大霉素效价的方法,结合管碟法所做的生物效价进行比较,其相关度R。:0.9823,RSD:1.29,证明RP—HPLC可直接测定庆大霉素的效价,从而解决了生测效价程序复杂,人为误差大的问题。RP—HPLC测定方法:采用岛津高效液相色谱SPD.IOAVP、UV.VIS、LC.IOATVP,PepMapC18Trs4.6×150mmSilicaC18(5μm300A)PhenomenexODS色谱柱,流动相MILLI-Q水:冰醋酸:甲醇(比例为25:5:70)配置0.02mol/L庚烷磺酸钠溶液,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30nm,检测灵敏度0.020AUFS,柱温为室温,进样量20μL,在10min内可对样品液中C1、C1a、C2a、C24种物质同时进行定性定量测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一种新型生物多功能复合材料——加替沙星.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药膜,并观察其体外缓释性能及抑菌作用。方法采用离子胶联法制备加替沙星-壳聚糖纳米粒并检测其表征,然后将栽药纳米粒加入到纤维蛋白胶中,混匀后再与羊膜胶联制成加替沙星-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药膜,光镜及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学特征,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加替沙星的浓度,微量肉汤稀释法检测其体外抑菌活性。结果加替沙星纳米粒的粒径为291±33nm,载药量为10.46%,包封率为61.32%。载有纳米药物的纤维蛋白胶与羊膜基底面粘合紧密,呈圆形的加替沙星纳米粒附着在胶原纤维的网状结构上。在体外,加替沙星-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药膜可持续释药达15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最低抑菌浓度分别为0.05μg/ml和0.42μg/ml。结论加替沙星-壳聚糖纳米粒胶联羊膜药膜在体外具有良好的缓释性能及抑茵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辽宁省彰武风沙区雨养耕地为研究对象开展了针对衣作物增产的培肥地力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风沙区雨养耕地土壤养分本底含量较低,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10.4g/kg、54.8mg/kg、7.3mg/kg、92.0mg/kg。增施氮、磷肥对作物产量无明显的增产效果,但增施钾肥增产效果明显。说明在目前的施肥水平下,氮、磷养分已不是作物产量增加的主要限制因子,而土壤中有效钾含量的下降已经上升为主要限制因子。沙区农业生产应加大有机肥的投入,调整氮、磷、钾肥的施用比例。  相似文献   

8.
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交流阻抗法研究泛昔洛韦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黄铜在3.0%NaCl介质中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当泛昔洛韦浓度为0.40g/L、SDBS浓度为0.35g/L时,其复配缓蚀效率达到93.5%。泛昔洛韦和SDBS对黄铜的缓蚀机理分析表明,泛昔洛韦在铜舍金表面通过物理与化学吸附共同作用形成保护膜,与SDBS发挥了极好的协同作用,阻碍Cl^-对铜的侵蚀,实现了对铜的高效保护。  相似文献   

9.
采用超声辅助分散液液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DLLME-GC-MS)法,建立海水中5种具有内分泌干扰特性的除草剂(敌草腈、扑灭津、炔苯酰草胺、嗪草酮、氨基丙氟灵)的检测方法。实验考察了萃取剂的种类及用量、分散剂的种类及用量以及萃取溶液的pH和离子强度对萃取效率的影响,最优的DLLME条件为萃取剂氯仿用量为100μL,分散剂乙醇用量为900μL,NaCl浓度为4.0%。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5种除草剂在0.1、0.5、1.0μg/L三个添加水平下,其平均回收率在83.4%~99.6%之间,相对标准偏差为3.1%~10.0%;敌草腈、扑灭津、炔苯酰草胺、嗪草酮、氨基丙氟灵在海水中的检出限分别为0.024、0.010、0.025、0.015、0.030μg/L。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有机溶剂消耗少和重复性好等优点,可用于海水中除草剂类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  相似文献   

10.
增强型AIGaN/GaN槽栅HEMT研制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成功研制出蓝宝石衬底的槽栅增强型A1GaN/GaN HEMT.栅长1μm,源漏间距4μm,槽深10nm的器件在1.5V栅压下饱和电流达到233mA/mm,最大跨导210mS/mm,阈值电压为0.12V,器件在500℃N2气氛中5min退火后阈值电压提高到0.53V.深入研究发现,当器件槽深15nm时,相比槽深10nm器件饱和电流和跨导有所减小,但阈值电压从0.12V提高到0.47V.利用不同刻蚀深度A1GaN/GaN异质结的C-V特性,深入研究了阈值电压、栅控能力与刻蚀深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柴黄颗粒中黄芩苷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Alltima C18(5μm,150mm×4.6m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3%磷酸溶液(50:50);检测波长为280nm。结果黄芩苷峰与其他杂质峰分离良好,在0.3302-0.7706雌范围内,黄芩苷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回收率为101.05%(n=2)RSD=1.39%。结论该方法简便易行,准确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柴黄颗粒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2.
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铁氧体/聚苯胺(PAn)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样品的结构、微观表面形貌和粒子大小进行了表征,用微波矢量网络分析仪测量样品在2~12.4GHZ频率范围内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微波反射率R与频率f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PAn包覆于掺杂锶铁氧体表面,PAn/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波性能,随着掺杂锶铁氧体含量的增加,微波吸收匹配厚度和吸收带宽发生变化:当Sr0.7La0.15Ce0.15Fe11.7Zn0.3O19聚合质量比为40%时,最佳匹配厚度为2.6mm,吸收峰值接近-40dB,峰值频率高于12.4GHz,大于10dB吸收带宽预计达到55GHz。  相似文献   

13.
采用可控溶胶-共沉淀法合成了二元Sn/In和三元Sn/In/Ti纳米复合氧化物作为半导体CO,NO2和CH4传感器的敏感材料.通过优化可控制备参数研制出化学均一、高热稳定的纳米晶体复合氧化物.利用各种分析方法表征了纳米粉体的物性和结构,并对CO,CH4和NO2的气敏特性进行了考察.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二元纳米气敏材料对CO有高灵敏度和选择性,引入适量TiO2提高了对CH4的灵敏度和选择性,经少量金属元素掺杂和氧化物添加后气敏性质有大幅度提高.研究了复合物组成,先驱物焙烧温度及气敏操作温度和待测气体浓度对灵敏度的影响.其优化条件为金属盐总浓度0.05mol/L,金属阳离子比Sn^4+:In^3+为40%(摩尔分数)的纳米复合物在600℃时焙烧6h,则在150℃~250℃之间对CO和NO2有较高灵敏度,在气敏条件下以程序升温吸脱附实验研究了复合物表面的吸脱附行为,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证实复合物组分间存在着电子和化学的协同效应,气敏机理为表面吸附控制型.  相似文献   

14.
脂多糖致感染性脑水肿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活化和凋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致大鼠感染性脑水肿后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活化及iNOS表达情况,探讨在LPS致脑水肿中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方法8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空白对照纽(C组,n=12);生理盐水对照纽(S组,n=12);感染性水肿组(L组,n=60)。感染性脑水肿组又按颈内动脉注射脂多糖后6h、12h、24h、48h、72h分为5个亚组(n=12)。向颈内动脉注射脂多糖LPS150μg(0.15ml)建立大鼠感染性脑水肿模型。采用HE染色、流式细胞检测和免疫纽化染色分别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和iNOS表达情况。结果与C组和S组比较,L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胞体变大、突起增多;细胞内GFAP和iNOS表达增强,12h达高峰,除72h组,其余亚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各亚组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多(P〈0.05),24h凋亡最显著。C组和S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感染性脑水肿后星形胶质细胞凋亡增加,异常活化,分泌iNOS,参与感染性脑水肿的形成,在脑水肿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利用电聚合和电沉积技术将邻苯二胺和纳米金固定在石墨电极上,通过白组装的方法使抗体(羊抗小鼠IgG)与石墨电极表面上的纳米金结合,制备了一种免疫传感器(Ab/GNPs/POPD/GE),并对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该传感器能够对抗原(小鼠IgG)进行定量检测,具有灵敏度高、响应速度快、检测范围宽等优良性能。其检测范围为4.0×10^-~1.0×10^-3ng/mL,检测下限为1.0×10^-3ng/mL.而且该免疫传感器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较好的稳定性,寿命可达15d左右。  相似文献   

16.
建立了血管支架变形影响因子与其变形结果之间的具有高度非线性识别能力的神经网络模型,通过引入学习因子η和动量因子ψ,采用附加动量项的权值修正方法,优化了网络训练算法,从而提高了网络训练速度和系统鲁棒性.结合实例对网络进行训练,并对预测误差进行了统计假设检验,检验结果表明血管支架变形神经网络智能预测结果与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误差均值低于0.03%,训练后的网络能够较好地对血管支架变形进行预测.在此基础上,基于Pro/Toolkit工具,融合血管支架扩张变形神经网络智能预测模型,建立了血管支架力学性能快速评价工具,该系统实用性强、效率高,能大幅缩短血管支架产品开发周期  相似文献   

17.
用原位聚合方法制备了(邻甲苯胺一苯胺)共聚物/Ba0.8La0.2Al2Fe10O19复合物(Poly(OT-co-AN)/BLAF).通过正交优化设计,考察了单体的质量比(moT/mAN)、聚合温度、聚合时间和BLAF投料量对复合物的结构、形貌、电导率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共聚物对BLAF粒子具有较好的包覆作用,复合物的组分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作用;复合物的磁性能与BLAF粒子的含量相关联;BLAF的投料量对复合物的组成和电导率有较大的影响,其次是温度;复合物对电磁波的反射损耗和有效带宽是Poly(OT-co-AN)和BLAF协同作用的结果,当BLAF与混合单体(moT/mAN=1:1)的质量比为0.2,25℃聚合10h所得复合物的反射峰值和有效带宽分别达到-26.94dB和8.54GHz.复合物优良的微波吸收性能,有望成为电磁波吸收与屏蔽领域的侯选材料.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表达、纯化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的方法。方法构建pReceiver-B01-PPAR-γ质粒并转化E.coliBL21(DE3)细胞,诱导表达重组蛋白,优化细胞生长条件;利用亲和色谱和尺寸排阻色谱纯化重组蛋白;胶内酶解重组蛋白,用离子阱质谱仪分析二维AgilentHPLC-Chip纯化的酶解片段;基于MS/MS搜索IPI、Swiss.Prot、NCBInr和MSDB数据库,鉴定重组蛋白。结果在优化的细胞生长条件(TB介质、37℃、0.8mMIPTG、诱导3h),从每升TB中可获得280mg重组蛋白;两步纯化后,获得176mg、纯度为95%的均质重组PPAR-γ蛋白;经质谱分析和搜索蛋白质数据库,获得均匀地分布在整个PPAR-γ多肽链中的33个阳性肽段,覆盖率为60%,表明重组蛋白为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配体结合活性位点S289、H323、H449和Y473无突变,保证全长人PPAR-γ与配体结合的生物学活性。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成功用于大量表达结构完整的全长人PPAR-γ,有利于进一步的结构、功能研究和活性配体的筛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皮质发育障碍DCDs(disorders of cortical development)模型鼠的认知功能与H2s的变化关系。方法用1射线照射孕15d Wistar大鼠,制作DCDs模型。采用Morris水迷宫法测试P30(出生后30天)、P60、P90F1代DCDs模型鼠和对照组大鼠的学习能力和空间记忆能力。用敏感硫电极法检测大鼠血液及海马组织中H2s浓度。用亚甲基蓝法测定大鼠海马神经元细胞胱硫醚,B-合酶CBS(cystathionine。beta-synthase)酶活性。结果水迷宫实验:P60、P90模型组大鼠较正常对照组潜伏期明显延长(P〈0.05),且随月龄增加潜伏期越长。P60、P90模型纽大鼠较对照组血液也s浓度分别降低6.5、11.5μmol,/L、海马组织H2s含量分别减少3.2、5.6μLmol/L.mg,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CBS酶活性降低24.94、34.46μmol/L.g.min。P30模型组与对照组的各项变化不明显。结论DCDs模型鼠脑内H,S含量及海马组织神经元细胞CBS酶活性降低,内源性H2s降低与DCDs认知功能损害可能具有相关性,并为治疗皮质发育障碍的认知功能损害可能提供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美国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TM/ETM+”数据为基础,以流域地形分类为手段,以降雨蒸发为控制条件,提出了基于遥感数据的小水库塘坝拦洪计算方法.该方法旨在利用遥感技术研究解决小型水利工程影响流域洪水预报精度的问题,主要针对上游有众多小型水利工程的流域,也可用于无径流资料的小型水库径流估算.以20060826洪水为例,对19个有资料小水库进行拦洪模拟发现,拦洪总量绝对误差为-0.2万m^3,相对误差为-0.12%,模拟精度较好.使用此方法对全流域的小水库塘坝进行拦洪计算,并校正原洪水预报方案,校正后的相对误差由校正前的31.8%降低到10.1%,精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