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冀微生物磷钾菌肥”在棉花上的应用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验证"冀微生物磷钾菌肥"对棉花生长发育及其产量的影响效果,明确"冀微生物磷钾肥"的适用剂量,133团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棉花上进行了"生物磷钾菌肥"的小区对比试验,为今后推广应用"冀微生物磷钾菌肥"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通过生物菌肥与其它化肥的肥力比较试验,得出生物菌肥不仅是“绿色肥料”,而且还对植物生长有着较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生物菌肥对生姜的增产作用和土壤细菌群落的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于4月份将生物菌肥作为底肥与传统施肥方式一样施入垄内姜种之间,11月采收生姜,称重,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2种肥料培养的生姜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测定其化学成分获得离子流图。采集施用生物菌肥和施用传统肥料的九山生姜田土壤共10份样品,采用16S rDNA序列分析生姜土壤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果和多样性。施用生物菌肥的生姜长势优于传统肥料,收获的生姜块大且色泽金黄,生姜增产37.2%,土壤细菌种类和丰度增加。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施用生物菌肥生姜土壤较传统肥组鞘脂单胞菌属Sphinogomonas、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诺卡氏菌属Nocardioides差异较大。结论:生物菌肥显著增加了生姜的产量,影响了土壤细菌的丰度和组成分布,放线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4.
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主要由本实验室筛选出的一株植物根际促生细菌JD37与蚯蚓粪组成,该肥料对小白菜与蕹菜具有显著的促生作用.盆栽试验中,小白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6%,蕹菜全株鲜重增加了45%;大棚种植试验中,小白菜产量增加18.2%;蕹菜产量增加107.4%.在对两种蔬菜进行品质检测后发现,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和化肥组的抗坏血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蛋白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要优于化肥组;亚硝酸盐含量中,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组为化肥组的一半,说明该肥料能有效降低两种蔬菜的亚硝酸盐含量.本实验为JD37复合微生物肥料的进一步实践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试验采用两种固氮菌肥与氮肥配合施用,用正交实验方法,探讨了各种肥料配比对白肋烟产量和产值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肋烟每株施氮15g,肥力高牌菌肥2g,肥老大牌菌肥1g时能获得理想的产量和产值。  相似文献   

6.
菌肥特性和微生物肥料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论述了菌肥的特性,述评了现行微生物肥料标准,提出了《成品技术指标》未能全面、可靠、有效地评价、控制菌肥质量的初步见解,从而对菌肥质量管理体制提出了成立“国家肥料农药监督管理局”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张占军 《甘肃科技》2014,(7):147-148
研究了EM生物菌剂处理的不同有机肥对大棚番茄产量、营养品质和安全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施用化学肥料的条件下,微生物菌剂处理的有机肥能明显提高番茄的产量。EM生物菌剂处理鸡粪肥料的增产效果最显著,与普通农家肥相比较增产30.00%;EM生物菌剂处理羊粪肥料增产20.63%,处理猪粪肥料增产15.06%;同时番茄Vc、可溶性糖、氨基酸的含量也明显提高,降低了硝酸盐含量。  相似文献   

8.
利用生物菌肥降低洱海流域农业面源污染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微生物工程技术将分离获得的本土固氮菌和磷细菌进行扩大培养后制成生物菌肥,配合有机肥施用,以洱海流域常见农作物玉米和蚕豆作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生长季的周期中监测降雨径流的水量和水质(包括总氮、总磷和高锰酸钾指数),计算氮磷的流失量及流失率,结果发现:与传统的施肥方式相比,生物菌肥与有机肥配合使用可以显著减少氮、磷的流失,并减少径流中的高锰酸钾指数,在一个生长季中,可以使玉米和蚕豆田的氮的流失量分别减少11%和16%,流失率分别减少32%和38%;磷的流失量分别减少3%和9%,流失率分别减少10%和27%;高锰酸盐指数流失量分别减少9%和19%.而作物产量则分别增加5%和14%.结果表明,生物菌肥的使用可以在促进作物产量的基础上,减少因降雨径流导致的农田营养流失,从而减少农业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9.
20 0 2年 3月 1 7日 ,生命科学学院校级重点资源微生物及菌肥实验室关于“二次发酵法生产复合微生物肥料技术”的成果通过了由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鉴定 ,鉴定会由农业部专家顾问、南京农业大学高教授主持 .课题组负责人杨启银副教授报告了课题研究、技术工艺、安全性检测及田间试验等内容 .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目的立项和开发选题符合当前可持续发展与绿色食品开发所需的无公害微生物肥的要求 ,为减轻过量使用化肥对农田环境的污染和提高农民收入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由该实验室开发、无锡格莱生物技术公司生产的“常春藤”复合微生物肥料 ,经…  相似文献   

10.
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必须大力推广生物菌肥。研究以小麦品种晋麦47为试验材料,研究固氮菌肥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共设4个处理,分别为:处理(1)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2)喷施固氮菌肥+化肥配施;处理(3)固氮菌肥拌种;处理(4)喷等量清水作为空白(对照)。收获期调查株高、分蘖数、穗长、穗重、单株产量、百粒重、小区产量等指标。结果表明:使用菌肥后能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产量。效果为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菌肥对小麦生长与产量的影响以固氮菌肥拌种+喷施固氮菌肥+施用化肥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独瑜 《甘肃科技》2003,19(9):145-146
通过对“九龙牌”高效复合生物菌肥肥效的试验,提出了科学、有效的施肥技术,以对实际生产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利用乳酸菌、EM菌、黑曲霉、白腐菌、草酸青霉及木霉组成的复合微生物菌剂CM-2对玉米秸秆进行预处理试验与厌氧发酵产气试验.将复合微生物菌剂按比例加入玉米秸秆中处理30d,试验结果测得纤维素降解率达52.94%、半纤维素降解率为33.33%、木质素降解率为2.67%.经过复合微生物菌剂CM-2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与牛粪按照...  相似文献   

13.
以稻壳生物炭为研究对象,在田间试验条件下,研究了生物炭与氮磷钾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对稻田镉(Cd),铅(Pb),铬(Cr)和砷(As)钝化与土壤肥效的影响.结果表明,稻壳生物炭与氮磷钾(NPK)复合肥配施,水稻籽粒中Cd,Pb,Cr和As的含量比对照分别降低77.3%,71.9%,14.7%和40.0%.与微生物肥料配施水稻籽粒Pb,As和Cd的吸收量分别比对照降低79.3%,75.6%和52.0%.生物炭与肥料配施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表现为根茎籽粒,相同处理对各元素的富集系数依次表现为As,CdPb,Cr.生物炭与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均增加了水稻产量,与对照相比,生物炭与复合肥和微生物肥料配施田间产量分别增加了6%和5%.与生物炭和微生物肥配施相比,稻壳生物炭和NPK复合肥配施在降低水稻籽粒中Pb,As,Cr,Cd的含量及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富集系数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适宜在多重金属污染农田中施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三种施肥方式下,对玉米生长、生理指标和营养指标的测定,比较研究了生态厕所残余物(有机肥)对玉米生长的促进效应.结果表明,以有机肥(生态厕所残余物)为肥料的玉米处理组,其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均明显优于复合肥处理组和无肥料处理组:单位面积产量以有机肥组为最高(P<0.01),达到9 350 kg/hm2,比复合化肥处理组高10.26%,比无肥料处理组高24.3%;复合化肥组次之,达到8 480 kg/hm2,比无肥料组高12.7%;无肥料组最少,仅7 520 kg/hm2.营养指标的测定结果表明:虽然三组差异并不显著,但以有机肥处理组生产的玉米更为健康和安全(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含量低).试验结果表明:生态厕所残余物作为生产玉米的有机肥,肥效高且稳定持久,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生物菌肥对土壤肥力影响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生物菌肥对土壤中的有效养分进行分解,从而在不增施肥料的条件下提高肥料的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农民收入。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的田块肥力远高于未施田。  相似文献   

16.
在土样中筛选出固氮、解磷、解钾效率较高的目标菌种,利用发酵工厂污水处理程序所产生的活性污泥作为底物培养基,按一定比例接入所筛菌种进行发酵,经干燥处理制得微生物复合菌肥(含水质量分数为9%,有效活菌数大于3亿g-1)。在普通土壤中加入一定量的上述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使土壤中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提升91%、160%、98%。在小西红柿实验中,微生物复合菌肥可以使小西红柿幼苗相对空白实验组株高、茎粗和根长的增长率分别达到12.8%、7.0%、22.1%。  相似文献   

17.
“5406”菌肥是一种微生物肥料。据报道,它施用在旱作上,有显著的肥力、抗病驱虫和促生等作用,获得较多的收成。但对其增产原理和最佳的使用方法,还不明确。为此,我们在前两年的试验和调查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有关的分析测定,继续进行大麦小区和盆栽试验。现将有关的试验简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在实施无公害蔬菜综合丰产技术中,为了探索茄子规范化栽培中施用生物菌肥对产量的影响.2006年在茄子栽培上进行了试验,其应用效果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半包膜全程控释肥料是以专用有机膜将肥料中N、P、K有效成分的一半包被起来,使被包膜的养分成为控释性膜态养分,从而形成速效与缓效相结合的全程控释肥料。试验研究了半包膜全程控释肥料的养分释放规律及其对水稻生长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全程控释肥料在水稻生育前期和中期有两个释放高峰,全程供肥平稳,与水稻吸肥规律基本吻合,比对照增产29.5%;比生物菌肥加自配混合肥增产11.2%。  相似文献   

20.
忻州旱地玉米“3414”试验肥料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旱地玉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和贡献率以及三者之间的相互效应,以玉米为实验材料,对其进行"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1)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氮磷钾施用量之间具有显著的回归关系,所获得的肥料效应方程与实际情况拟合较好.(2)氮磷钾单因素肥料效应均表现为随着施肥量的增加玉米产量增加,但增加到一定量后,产量反而开始下降.(3)氮磷钾肥对旱地玉米产量贡献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钾肥贡献最小.(4)忻州市旱地玉米的最佳推荐施肥量为每666.7 m2施用N 12.45kg、P2O5 5.53 kg、K2O 6.98 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