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慢性并发症之一,是终末期肾病发生的主要原因。理想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对阐明其发病机制、更新临床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使用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主要包括诱发性、自发性和基因修饰糖尿病肾病模型等。本文就目前较常用的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预后,是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原因,但目前对DN尚缺乏特效的治疗方法。我院对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治疗的基础上,合用中药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李雅请 《甘肃科技》2006,22(12):202-202,226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指糖尿病代谢异常引起的肾小球硬化,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糖尿病患者致残与死亡的重要原因。如何延缓或阻止DN的肾脏损害是目前治疗的难点。本文报道甘肃中医学院2001年1月至2005年4月住院收治的33例DN,以期提醒临床医生早期防治DN。  相似文献   

4.
李正军  刘国安 《甘肃科技》2005,21(6):143-145
糖尿病肾脏病变(DN)是糖尿病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也是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目前其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糖尿病肾病的发病是一种多基因、多因素和多系统协同作用的过程。其中,相关性较为肯定的遗传基因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血管紧张素原基因、血管紧张素Ⅱ型受体基因、醛糖还原酶基因、葡萄糖转运蛋白1基因、载脂蛋白E基因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等等。本文就DN相关基因作一综述,从基因水平探索DN的发病机理,为DN的早期诊断、控制病情、以及寻求有效的防治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糖尿病肾病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年来其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危害糖尿病人生命健康.目前用于诊断和治疗糖尿病肾病的常规方法效果并不理想,而代谢组学方法可一次性对待测样品中多种代谢产物进行定性、定量、高灵敏度分析.利用气相/液相色谱、质谱学方法、气质/液质联用,以及核磁共振等方法检测糖尿病肾病潜在生物标志物已成为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其结果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致病机理研究、疾病有效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代谢组学常用分析工具、数据分析方法及其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三个方面进行综述,旨在阐述近几年代谢组学方法在糖尿病肾病研究中的应用进展.由于相关仪器设备本身分析能力的局限性及数据分析方法不全面,目前代谢组学方法距离临床应用仍有一定距离,但是随着分析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可以预见代谢组学策略终将可以被应用于糖尿病肾病以及其他疾病的早期诊断并指导相关疾病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妊娠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动物模型是研究GDM发生发展、治疗与护理机制的实验基础,GDM大鼠造模方法是否符合人类GDM发病机制与其成模率和死亡率至关重要.本文综合比较国内外文献中GDM大鼠的造模方法,发现目前GDM大鼠常用的造模方法主要有药物诱导、饮食诱导和药物联合...  相似文献   

7.
纤维蛋白肽A检测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糖尿病肾病患者纤维蛋白肽A(FPA)的变化,探讨FPA的检测对早期诊断糖尿病肾病的意义.方法选择糖尿病肾病患者(DN)30例作为研究对象,糖尿病患者(DM)30例,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患者尿液FPA值,将所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DN组与DM组、DN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FPA水平测定中,DN组为(55.839±16.623)mg/gCr,经统计学处理,DN组与其他2组比较均有明显增高(P<0.01).结论 FPA指标检测变化非常明显,是凝血因子活化指标,能敏感的直接反映凝血过程中凝血与纤溶阶段的活化,是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较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摘要: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复杂的重性精神病,持续性强。 患者常常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出现被害妄想、厌世甚至自杀等行为。 建立精神分裂症疾病动物模型能够有助于探索其发病机制,从而优化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 本文将从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理想动物模型、精神分裂症现有动物模型等方面进行论述,力求进一步完善精神分裂症动物模型,进而为研究精神分裂症发病机制以及新药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学习记忆能力障碍是老年性痴呆(Alzheimer's diseas e, AD)的主要临床症状和特征,而目前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有三种有影响力的学说.因此理想的阿尔茨海默病AD动物模型,对研究该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目前几种有影响力的AD的动物模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治疗糖尿病肾病能更好的控制糖尿病,延缓糖尿病肾病进展,改善肾功能,本文从病因病机,治疗方法方面论证。中西医取长补短,相互借鉴,已成为攻克糖尿病肾病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为主要标志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慢性病之一。糖尿病模型的建立,为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机理的研究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与血尿酸水平的关系.方法 对8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合并肾病者44例,以及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尿酸、血尿素氮和血肌酐,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与对照组,糖尿病肾病组与糖尿病无肾病组比较血尿酸水平均显示有显著差异(P<0.001).糖尿病肾病组肾功失代偿者血尿酸水平高于肾功代偿者(P<0.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与血尿酸水平显著相关,随肾功损害的加重而增高,二者互为因果,所以防治糖尿病肾病,应重视控制高尿酸血症.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DM)是在遗传、自身免疫、环境因素作用下,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点的一组代谢异常综合征,糖尿病肾病(DN)是DM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DM主要死因之一,因此,有效防治DN的发生和发展是一项重要任务,需采取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4.
猪的代谢机制与人类十分相似,是糖尿病研究的理想模型动物。 本文综述了小型猪糖尿病模型的研究进展, 包括 1 型糖尿病模型、2 型糖尿病模型、遗传修饰猪糖尿病模型和糖尿病易感猪。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angiotensin - converting enzyme, ACE)基因插入/缺失(insertion/deletion,L/D)多态性在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及其与糖尿病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病程大于2年的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168例,依据是否合并高血压(hypertension,I-IT)、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finopathy,DR)等归类。采用PCR法确定其ACE基因多态性,高分辨彩超测量了其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arotid intima—media thickness,CIMT),分析了I/D多态性与HT、DN、DR和CIMT的关系。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了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结果ACE基因型在本组患者中分布为:DD型21.4%,ID型38.1%,Ⅱ型40.5%。3个基因型之间CIMT(P=0.001)、并发DN的比例(P=0.001)和合并HT的比例(P=0.005)有统计学差异。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性别,DD基因型,并发DN和高龄。结论郴州地区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ACE基因的D等位基因与HT、CIMT增厚及DN等血管病变正相关。CIMT增厚的危险因素包括女性,DD基因型,并发DN和高龄。  相似文献   

16.
 验证与糖尿病肾病小鼠肾脏相关的microRNAs的表达并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靶基因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以db/db小鼠为模型组(DN组),db/m小鼠为正常组(NC组),定期测量小鼠的体重、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及24 h尿蛋白排泄率。留取DN小鼠与NC小鼠肾脏组织,检测肾脏组织形态学染色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qRT-PCR验证差异表达的microRNAs及其靶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血糖、24 h尿蛋白排泄率结果表明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构建成功。与NC小鼠相比,DN小鼠肾脏miR-196a、miR-21、miR-200b表达明显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R-196a、miR-200b、miR-21的表达水平与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利用miRNAs数据库预测miR-196a的靶基因有ANX1、HOXB7、PTEN、FOXO1、HOXB8、HOXA5等。与NC组比较,DN组ANX1、FOXO1的mRNA表达水平降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ANX1、FOXO1与24 h尿蛋白排泄率存在正相关(P<0.05)。MiR-196a可能通过调节ANX1、FOXO1的表达水平来参与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7.
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2,他引:11  
目的建立SD大鼠2型糖尿病模型。方法选SD大鼠,先喂以高脂高果糖饲料4周,导致胰岛素抵抗,继以小剂量链脲佐菌素(STZ)(30mg/kg)腹腔注射1次,2周后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模型。结果高糖高脂饮食后4周,大鼠出现胰岛素抵抗和高脂血症。注射STZ后,大鼠血糖、血胰岛素升高,胰岛素敏感性下降。结论本实验为糖尿病的实验研究提供了一种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小型猪在生理学、解剖组织学、饮食结构和营养代谢等方面与人高度相似,已成为人类疾病模型研究的关注热点。本文在简要介绍2 型糖尿病发生机制和啮齿类动物模型的局限后,重点阐述了高脂高能量饮食和药物诱导小型猪2 型糖尿病模型的特点,及基因工程小型猪模型的研究进展和存在不足,并对小型猪2 型糖尿病模型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