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考虑履刺形状的履带板土壤推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虑土壤水的质量分数和剪切速率推导履带板土壤推力.将履带板土壤推力分为作用于履带板底部的力、履刺底部的力、垂直于履刺剪切面上的力和作用于履带板两端的力,并分别进行了推导.创新性地考虑了履刺拔模角度和八字角度对履带板土壤推力的影响,最终得到新的履带板土壤推力公式.进行了实际履带板牵引试验,将试验结果与Bekker推力公式和Reece推力公式进行了对比,对新推力公式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人们对休闲娱乐器械的更高需求,设计了一种履带式双人休闲运动车。该履带车由左右履带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制动系统、驾驶舱平衡滚筒等组成。左右履带行走机构为三角形立体设计;驱动机构的脚踏行走机构通过白适应随动变距传动机构带动左右履带行走机构行走,可保证在通过不平坦道路及上下坡路时,履带行走机构和驱动机构相对变化时的绝对传动距离不变;驾驶舱平衡滚筒独立悬挂在左右履带行走机构上,在坡度变化时能不断自动调整;两侧独立的制动系统设计,具有辅助转向、刹车的功能,单边使用可实现履带车的360°原地调头。试验结果表明,该履带车整车重量89.7kg,最大载重量120kg,最小转弯半径(360°原地调头)1200mm,最高骑行速度7km/h,最大爬坡角度20°,最大越障宽度400mm。  相似文献   

3.
张力 《广东科技》2012,21(23):192-193,181
履带式起重机的最大接地比压在编制吊装方案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在制造厂提供的使用说明书中并没有提供,根据GBT14560-2011《履带起重机》中对履带式起重机静稳定性的要求,提出一种最大接地比压的近似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履带车辆在砂土路面的通过性能,在接地压力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了考虑履带张力的接地压力分布模型。根据该接地压力分布模型以及履带与地面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分析计算了考虑履带张力时履带车辆牵引力-滑转率的关系。最后,进行了履带车辆砂土路牵引力试验。结果表明:考虑履带张力的牵引力-滑转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更加一致,为研究履带车辆在砂土路面的通过特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履带车辆接地压力分布复杂,模型计算精度不够准确等问题,考虑履带车辆的滑移和滑转,以及离心力作用,分析集中载荷接地压力分布特点并建立剪切模型。分析不同转向速度和不同相对转向半径下履带车辆稳态转向过程各性能参数变化趋势。最后将转向试验数据与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  相似文献   

6.
针对履带式设备标称的平均接地比压不能真实反映设备使用过程中地基的受压情况,且现有文献中没有对实际接地比压进行系统论述的实际情况,本文建立了履带式设备工作过程的等效模型,基于履带接地面积内比压呈平面分布的假设,系统推导了各种工况下最大接地比压的计算公式,包括设备重心在行走部X向对称面、Y向对称面、不在行走部对称面上三种工况下设备接地比压计算模型。为了保证设备工作过程中接地比压尽可能均匀分布,要求履带接地面积内任意位置的接地比压大于0,文中分别给出了三种工况下重心位置的约束条件,用以指导接地比压的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7.
李军  张宇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9):5613-5616,5626
根据McKyes分析挡板受力提出的McKyes-Ali三维模型,结合贝克方法和WANG等人的研究方法,将三维模型应用到履带-地面作用分析中。利用三维模型预测湿软土壤下履带板牵引力,基于挂钩牵引力选择最佳履刺厚度比,为典型土壤条件下履带结构优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8.
以某变电站的土壤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化学测试,研究了含水量和氯离子含量对碳钢接地网在该土壤中的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含水量的增加,碳钢接地网的腐蚀速率先增大后减小.当含水量在20%~30%时,腐蚀速率达到最大;当土壤中氯离子含量在0.2%~0.5%之间时,碳钢接地网的腐蚀速率达到最大;经过28 d后,在氯离子含量为0.5%的土壤中,其腐蚀电流密度高达167.4μA/cm2.  相似文献   

9.
非饱和土在工程环境中普遍存在,非饱和土与饱和土的强度特性有很大差异,因此研究土的饱和度对土抗剪强度特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利用直剪仪和压力板仪,研究了土的饱和度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粘土的含水量与凝聚力和内摩擦角存在明显关系,当含水量(饱和度)增加,粘聚力和内摩擦角则随含水量的增加逐渐减小;揭示了饱和度与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对比土水特征曲线与抗剪强度参数的关系,发现了非饱和黏土中基质吸力对抗剪强度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针对履带式自行火炮的履带板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损伤破坏,建立了一套随机载荷作用下履带板疲劳寿命计算的CAE仿真方法。基于自行火炮虚拟样机的动力学仿真系统,得到履带板在各种工况下行进时的随机载荷谱。利用CAE仿真分析软件Marc对其进行了模拟分析,采用名义应力法并结合修正Miner理论计算其疲劳寿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生态护坡中植物根系在土体中的加固方法和原理。方法通过土样的含水量测定试验、直剪试验和现场抗拉试验,建立了桉树林地土壤含水量与抗剪强度指标以及根系直径与根系最大抗拉强度和最大抗拉力之间的关系。结果土体抗剪强度参数值均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根系最大抗拉强度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呈现增加的趋势,最大抗拉力随着根系直径的增加呈现出减小的趋势,而植被根系的最大抗拉拔力与根土之间的静摩擦系数、根的直径、埋深和根周围土体的重度有关。结论根系最大抗拉强度与根系直径两者之间符合指数函数关系,最大抗拉力与根系直径两者之间符合正相关关系,植被根系越粗埋深越大,周围土体越密实则其最大抗拉力就越大。  相似文献   

12.
基于体积压力板仪及压力膜仪法的土水特征曲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水特征曲线是解释非饱和土工程现象的一项基本本构关系,它的研究有助于解决工程实践中非饱和土的试验研究既费时又费力的问题。土水特征曲线特性(SWCC)表示了土中含水量与吸力之间的关系。本文针对非饱和土干–湿循环过程中的吸力变化特征,采用体积压力板仪与Tempe仪开展试验研究,测得某土样的进气值与残余含水量。  相似文献   

13.
以太原典型粉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重法测试经过14 d、28 d、56 d后,X70钢在Na Cl污染粉土中的腐蚀速率。试验结果显示,随着含水量的增加,腐蚀速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在含水量17%左右时,腐蚀速率达到一个峰值;在通常含水量情况下,随着电阻率的增大,其腐蚀速率减小;当含水量在17%左右、电阻率较小的情况下,土壤的腐蚀速率达最大;当含水量很小或者达到饱和时,无论土壤电阻率怎样变化,其腐蚀速率都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4.
在不同的垂直压力下对合肥南站膨胀土进行单向浸水膨胀试验研究,探索膨胀土膨胀变形规律。试验结果证明:膨胀土单向浸水膨胀率与试样的初始干密度、垂直压力及初始含水量近似呈直线关系,在保持其他变量相同的条件下,随着干密度的增加膨胀率增加,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膨胀率减小,随着垂直压力的增加膨胀率减小。  相似文献   

15.
李娟  范婷霞  李华  汪宝存 《科技信息》2011,(18):128-129
本研究面向煤矿井下事故后非结构化的极端环境,提出了一种多节履带式搜索机器人。通过对机器人工作环境进行分析,建立了井下搜索机器人履带-地面模型,提出了能在复杂非结构环境下灵活越障的机器人整体构型,设计了具有高机动性的行走机构和关节模块,采用仿真软件MATLAB进行了仿真,为建立实用化的系统工程样机并完成工程试验验证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起始含水量系指湿陷性黄土在外荷载或土自重压力作用下,开始具有湿陷性质时的最低含水量,它是反映黄土湿陷变形特征的指标之一。文章简要介绍了确定起始含水量与压力关系的室内试验方法,并探讨了起始含水量在工程中的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基于Mononobe-Okabe理论,考虑土拱效应并假设土拱形状为圆弧形,通过对墙后土体的应力分析推导出在地震作用下土拱形状的曲线方程、侧土压力系数以及水平微分土层间平均剪应力与平均竖向应力二者关系的理论公式.采用水平层分析法推导出平移模式下挡土墙地震主动土压力分布、土压力合力以及合力作用点高度的理论公式,并与Mononobe-Okabe理论、前人方法以及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地震系数的增大,土拱形状由下凹圆弧变为下凸圆弧,侧土压力系数也呈现增大趋势;计算出的地震土压力合力与Mononobe-Okabe理论计算值相等,但其分布为非线性分布;与现有理论相比,合力作用点高度与试验结果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8.
通过模型箱试验,对微型抗滑群桩工作受力性状和桩顶连梁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微型桩各排桩最大剪力在滑裂面附近,且从前排向后排依次减小,最大剪力截面位置依次上移。滑坡推力在微型桩上近似呈三角形分布,桩身中下部滑坡推力较大。桩身变形经历了一个整体弯曲到滑裂面附近的局部剪弯的过渡,抗滑合力下移,各排桩承担滑坡推力比例为1.00∶0.64∶0.44。桩顶连梁使极限承载力提高了11%,并且减小了坡体位移和桩身整体弯矩。连梁使前排桩上拔,后排桩下压,且能增大桩前桩间土压力,减小桩前桩身土压力。  相似文献   

19.
基质吸力对非饱和粉质砂土抗剪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宏观吸力控制型直剪试验和微观土体颗粒结构分析两方面入手,在压力板仪试验分析非饱和粉质砂土水土特性的基础上,采用不同吸力条件下的直剪试验和2种不同含水量土样结构的微观扫描研究,分析非饱和粉质砂土抗剪强度和基质吸力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与黏性土不同,当粉质砂土含水量逐渐降低时,土体基质吸力对土体抗剪强度的贡献效果并不是一直增加,而是存在一个"峰值效应",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粉质砂土微观结构的组成特点以及随含水率减小所含水分的存在形式不断改变这两方面因素,致使基质吸力作用面积不断变化造成的。另外,土体的应力环境也会影响吸力对土体强度贡献的大小。  相似文献   

20.
为了确定振动压实仿真分析时土壤的本构关系(应力-应变关系)及性能参数,对级配土的动三轴试验数据和直剪试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研究了级配土的强度参数和应力-应变关系.试验结果表明:级配土的粘聚力c和内摩擦角φ均随干密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含水量的增加而减小;取对数后,lg(c)、lg(φ)与级配土干密度、含水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振动荷载下,级配土的动应力-动应变关系受固结应力、干密度和含水量的影响较大,在低固结应力时,级配土的动应力-动应变近似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