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干旱条件下皇甫川流域4种灌木蒸腾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准格尔丘陵区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最西端,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2001年是该区域连续干旱的第3年,在植物生长旺季的8月中下旬,在自然条件下,对准格尔丘陵区主要人工种植灌木中间锦鸡儿、沙柳、羊柴和沙棘的蒸腾耗水特征应用LI-1600稳态气孔计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沙棘的蒸腾速率无午休现象,在12:00~16:00时间段内都呈较高的蒸腾速率,其它3种植物的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则呈双峰型.以上4种植物日蒸腾速率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羊柴>沙棘>沙柳>中间锦鸡儿.在连续3年干旱和人为原因致使沙棘灌木林长势不好的情况下,沙棘单株叶片日蒸腾累计失水量为1169.57g.中间锦鸡儿、沙柳和羊柴的单株叶片日蒸腾累计失水量为分别为887.69g,3739.30g,1907.57g.该研究结果可为农牧交错带准格尔丘陵区水土保持、区域生态系统平衡需水分析以及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2.
以梨枣为材料,采用室内盆栽,通过测定梨枣叶片的蒸腾速率、叶片含水量、叶片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蒸腾耗水量等各项指标,来研究不同土壤含水量(重度缺水、中度缺水、轻度缺水、正常含水)对梨枣苗期蒸腾耗水规律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水分处理下,轻度缺水对梨枣树叶片蒸腾速率没有抑制作用,但中度缺水、重度缺水处理下梨枣叶片的蒸腾速率、叶片的自然含水量、气孔密度及气孔导度、蒸腾耗水量等指标均明显降低。表明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土壤含水量的增加梨枣苗期蒸腾速率有明显的提高,当土壤含水量达到田间持水量的70%~75%时,苗期梨枣的蒸腾速率、叶片自然含水量及气孔密度、气孔导度及蒸腾量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两种沙棘水分生理生态特征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皇甫川流域位于鄂尔多斯高原的东端,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环境建设的重点区域.沙棘作为一种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水土保持灌木树种,在该流域有广泛的人工种植.2002年,在自然条件下,对皇甫川流域海子塔水土保持实验站内的中国沙棘和引进种俄罗斯大果沙棘的蒸腾耗水特征应用LI-l600稳态气孔计进行野外测定.结果表明:植物蒸腾速率大小是植物自身特征和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各因子的变化均可影响蒸腾速率的大小;中国沙棘蒸腾速率日变化波动较大,季节变化也大于大果沙棘,说明中国沙棘对环境因子的敏感度大于大果沙棘.  相似文献   

4.
个杨树无性系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对山东省高密地区不同杨树无性系的蒸腾特性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6个杨树无性系的气孔导度日变化均为单峰型;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日变化趋势大致相同,16个杨树无性系日平均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的大小次序为:Gs(卡帕茨)>Gs(T66)>Gs(高1号)>Gs(I 109)>Gs(中黑防)>Gs(中林2001)>Gs(80 2 9)>Gs(黑林1号)>Gs(NL895)>Gs(NL1388)>Gs(中林2025)>Gs(窄11号)>Gs(L324)>Gs(I 110)>Gs(窄055)>Gs(黑林3号); Tr(卡帕茨)>Tr(T66)>Tr(高1号)>Tr(I 109)>Tr(中黑防)>Tr(中林2001)>Tr(80 2 9)>Tr(黑林1号)>Tr(NL895)>Tr(NL1388)>Tr(中林2025)>Tr(窄11号)>Tr(L324)>Tr(I 110)>Tr(窄055)>Tr(黑林3号). 蒸腾速率与气孔导度的相关性最显著,并主要受光合有效辐射和空气温度等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与空气相对湿度呈负相关关系. 根据以上指标,筛选出适宜在当地推广的杨树无性系.  相似文献   

5.
银杏与珊瑚树光合及蒸腾特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测定相同生境中银杏(Ginkgobiloba)与珊瑚树(Viburnumodoratissimum)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生理性指标及其叶绿素含量,研究了两种植物在栽培条件下的光合与蒸腾特性。结果表明:银杏的光补偿点(45μmolm-2s-1)和光饱和点(1236μmolm-2s-1)高于珊瑚树的光补偿点(31μmol·m-2·s-1)和光饱和点(1125μmol·m-2·s-1),前者的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也高于后者。银杏和珊瑚树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都呈现中午降低型,其蒸腾速率日变化也均呈单峰曲线变化。两种植物的气孔导度在午间保持较低值,对光合作用有明显的限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蚕豆(Vicia faba L.)叶片蒸腾速率的因子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蚕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胁迫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叶片相对含水量,并通过气孔扩散阻力来影响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径级急尖长苞冷杉个体蒸腾耗水规律,并分析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相关性,为明确西藏亚高山区林木生长规律提供重要参考。方法 应用树干液流测定系统在西藏色季拉山天然急尖长苞冷杉林内对8株不同径级急尖长苞冷杉个体进行蒸腾耗水的连续测定,并同步监测5个气象因子。结果 急尖长苞冷杉树干液流速率日变化为单峰曲线,7月、8月和9月8株样木平均液流速率分别为137.09、142.71和184.43 g/h,日活动时间为10:00—22:00,其峰值出现在16:00左右。急尖长苞冷杉树干蒸腾耗水速率与大气温度和光合有效辐射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与饱和水汽压差显著正相关,与大气湿度极显著负相关,与风速无关;蒸腾耗水与各因子相关系数绝对值排序为大气湿度>大气温度>光合有效辐射>饱和水汽压差。急尖长苞冷杉边材面积和日蒸腾耗水量均与胸径呈极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决定系数分别为0.999和0.937。结论 急尖长苞冷杉蒸腾耗水日变化呈“N”形变化,受大气温湿度和光合有效辐射等环境因子影响显著;随胸径增加,单株日蒸腾耗水量迅速升高。  相似文献   

8.
为了揭示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混交林不同树种的光合特性,探寻适宜的混交林优势树种,利用CIRAS-1型便携式光合仪测定黄河三角洲盐碱地6种常见树木(桑树、刺槐、白蜡、苦楝、杨树和国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光合有效辐射及气孔导度。结果表明:6种树木4项指标峰值大部分出现在10:00和14:00;杨树和国槐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为双峰曲线,桑树的蒸腾速率为双峰曲线,其余树种四项指标为单峰曲线;影响6种树木光合速率的因子依次是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气孔导度,而蒸腾速率则是气孔导度>光合有效辐射>叶温;杨树、国槐和刺槐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指标值较高,相较于其它树种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干旱胁迫对两种灌木能源树种光合特性的影响,选择沙枣(Elaeagnus angustifolia L.)1年生实生苗和多花柽柳(Tamarix hohenackeri Bunge)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通过4个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的盆栽试验,测定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参数。结果表明:多花柽柳在各个土壤水分条件下叶片叶绿素含量均低于沙枣,多花柽柳在中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含量增加,沙枣在重度干旱胁迫条件下叶绿素仍然有较高含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加重,2个树种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呈下降的趋势,在中度干旱条件下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下降更明显,但胞间CO2浓度呈上升趋势。多花柽柳净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日变化均呈现出“双峰”曲线,11:00时出现“光合午休”现象,气孔导度呈现“单峰”曲线; 沙枣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上午明显高于下午。两树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和气孔导度日变化均表现为“双峰”曲线,呈现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1年生白桦(Betula platyphylla)无性系幼苗RBCS1ARBCS3BGORCA基因表达量和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胞间CO2浓度、羧化效率与苗高、地径的相关性,探索基因表达量和光合参数对白桦无性系幼苗生长初期的影响。【方法】在白桦双列杂交子代林中选择6株成熟的树木进行组织培养,随后将其扩繁为6个无性系,对1年生白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量与光合参数和4个与光合作用相关的基因表达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6种不同基因型白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量与光合参数及基因表达量间差异显著(P<0.05);光合参数间表现出了密切的相关性,其中净光合速率与瞬时水分利用效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羧化效率显著正相关(P<0.05)。RBCS1A的表达量与RBCS3B显著正相关,RBCS1A的表达量与RCA显著正相关,GO基因的表达量与RCA显著负相关(P<0.05)。基因表达量与植物的蒸腾速率、净光合速率、瞬时水分利用效率及气孔导度间均表现出了显著相关性(P<0.05),但基因表达量和光合参数与白桦幼苗的苗高、地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1年生白桦不同无性系幼苗4种基因的表达量和6种光合参数间差异显著,并且表现出了密切的相关性,但与苗高、地径相关性不显著。说明在白桦幼苗生长的初期,4种基因的表达量和6种光合参数并不能够显著地影响白桦无性系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1.
影响蚕豆(Vicia faba L.)叶片蒸腾速率的几个因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水分胁迫下蒸腾速率的变化,探讨了环境因子对蚕豆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气象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并通过气孔扩散阻力来影响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2.
干旱条件下淡黄花百合叶片水分生理的适应性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LI1600稳态气孔计测定了淡黄花百合叶片在正常供水和水份胁迫下蒸腾速率和气象因子的日变化,探讨了环境因子对淡黄花百合蒸腾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光量子通量密度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因子,土壤含水量影响叶片水份饱和亏,并通过气孔扩散阻力来影响蒸腾速率,也可通过影响束缚水与自由水(Wb/Wf)的比值进而影响蒸腾速率.  相似文献   

13.
不同尺度林木蒸腾耗水测算方法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了林木蒸腾耗水的概念及其研究意义,通过回顾林木蒸发散方面的研究成果,梳理了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发展进程,并从枝叶、单木、林分和区域(流域)4个尺度上,综合评述了当前国内外关于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方法,对比分析了不同测算方法的测定对象、适用条件及优缺点等。在此基础上,对树木蒸腾耗水研究的重点进行了分析,认为:①不同区域、不同尺度、不同树种的林木蒸腾耗水量的测算,要选择最适合的测算方法及估算模型,并充分考虑模型参数的本地化。②不同尺度运用不同测算方法,需要寻找尺度转换的误差所在,提高林木蒸腾耗水量测算的精度。③通过长期定位观测,将实测数据与遥感技术、遥感影像相结合,解决遥感影像的不连续问题,建立测定林木蒸发散的普适模型。④对植物蒸散的过程和机理展开更深层次的研究,需要气象学、水文学、植物生理学、土壤物理学、微气象学、遥感技术等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 作为非均一的下垫面,林木层内植被与环境、植被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理论假设等问题是未来蒸散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秋茄幼枝水势动态及其与生态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1年4月至1992年2月间在福建龙海市九江口,对秋茄群落进行了一周年的测定.结果表明:水势的日变化一般呈单峰曲线,约在下午14h左右达到峰值.水势的季节变化呈上升和下降大小的规律:夏>春>秋>冬,但其波动较小,变化幅度不明显.在各生态因子中,对水势影响极显著的因子是光量子通量密度和大气相对湿度,水势的变化与光量子通量密度、叶温呈显著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黄褐毛忍冬光合特征和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仪对夏季自然条件下黄褐毛忍冬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黄褐毛忍冬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光合速率的日变化为单峰曲线,并受到光照强度、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等环境因子综合作用的影响,其中温度对蒸腾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2,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最大,相关系数为0.759,气孔开度的日进程与蒸腾速率日进程趋势相一致;黄褐毛忍冬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8:00左右.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青海湖固沙区人工沙棘的光合特性,以青海湖典型的固沙植物沙棘为研究对象,对其光合、蒸腾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沙棘的光合具有明显的日变化规律,呈双峰型,光合作用速率P。在12:00左右出现峰值,为21.28μmol/(m^2·s)(文中均以CO2固定量为准),日平均值为13.23μmol/(m^2·s),具有“光午休”现象.蒸腾速率Tr与气孔导度Gs日变化动态也呈双峰型,光合作用有效辐射(Rpa)、空气温度丁日及水汽压强差(Pvd)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空气湿度(Hr)变化规律则相反;沙棘的Pn,Tr与Rpa,Ta,Gs及pvd呈显著相关,其中,Tr和Pvd影响最为显著;沙棘叶片的水分利用效率(Ewu)的光响应曲线表明,光合有效辐射达到400μmol/(m^2·s)时,Ewu最大.对青海湖防沙治沙与生态恢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额济纳旗柽柳气体交换与水分利用效率日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柽柳的若干生理、生态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用LI-6400便携式气体分析系统对内蒙古额济纳旗七道桥"天然胡杨林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状态下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 Ledeb)的净光合速率、蒸腾作用、水分利用效率及相应环境因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柽柳净光合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双峰型,蒸腾速率日变化曲线呈单峰型,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值出现在上午时分.根据光合作用的气孔限制与非气孔限制两个标准,柽柳从11:00开始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气孔因素引起,14:00之后光合速率下降主要由非气孔因素引起,即主要由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降低造成.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复合农林系统植物蒸腾耗水规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江苏省如东棉花原种场林- 农- 果、林- 果、棉田生态系统不同植物蒸腾作用特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分析,研究了不同复合系统的蒸腾耗水规律。结果表明:尽管不同植物的蒸腾速率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其日和季节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蒸腾作用的日变化表现出早、晚低,中午高的单峰曲线;蒸腾速率随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环境因子的变化而表现出低- 高- 低的季节变化趋势;光强、空气相对湿度、气温是影响蒸腾速率的主要环境因子;在三种不同生态系统中,林- 果复合生态系统的蒸腾耗水量最低、水分利用效率最高,是一种在沿海地区适宜推广的优化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