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自2004年起我们就着眼于创建农村保育寄宿制新型学校,历经三载饱受艰辛,一所崭新的农村保育寄宿制新型学校在胡集快市小学建成,我们立足于服务设施“六配套”,服务管理规范化,确保了600名在校寄宿学生生活平安、身心健康、学习轻松愉快。我们全心营造了一所平安、祥和、亮丽的农村小学,“办人民满意教育”,别人在做,我们更是在带头做。  相似文献   

2.
张近峰 《科技信息》2007,(33):270-270
据报道,晋城市为了加强教育工作,决定从2004—2007年市财政每年拿出500万元,6个县(市、区)财政每年拿出300万元作为农村教育专项资金。每年建设100所标准化寄宿制小学。目前,市政府已为建设标准化寄宿制学校投入资金3亿多元。笔者所在阳城县北留镇李家完小正是市、县、乡三级政府为发展农村教育投资兴建的一所标准化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由李家、章训、东封、西封等十三所村级小学合并而成。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20260平方米,目前共有教学班27个,学生935名,其中住校生820名,教职工85人。经过一年多的探索,我校已积累了丰富的管理经验,现结合当地建立发展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实践,谈几点思考,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3.
目前农村寄宿制小学已成为国家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一种主要办学模式,国家相关政策和法律也不断在完善,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建设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文章通过对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6所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工作现状进行调查,提出完善边疆民族地区农村寄宿制小学师资队伍建设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预防和应对农村寄宿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运用文献综述、访谈、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深入分析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目标、内容与意义,针对现存问题给予建议。农村寄宿制小学心理咨询室的建设促进了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和农村社会心理健康水平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5.
宿舍建设是举办农村寄宿制学校最基本的条件要求,也是普及义务教育的根本保障。在对中西部调研中发现,面对农村小学的撤并,寄宿制学校学生人数的增加,各学校宿舍对不能适应寄宿生生活、学习的行为和心理需要。结合学校宿舍现状,从建筑空间的视野,提出有利于寄宿生身心健康发展宿舍环境的发展策略,逐步从根本上改善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  相似文献   

6.
董忠 《科技信息》2012,(17):312-312
随着农村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合理调整农村学校布局后,一所所农村寄宿制学校应运而生。实行寄宿制办学,确实解决了制约农村规模办学的瓶颈问题,然而也给学校教育管理提出了新课题。1现状分析1.1寄宿学生的自我教育不足生活自理能力较差。农村初中寄宿学生大多为13到15岁,多数是独生子女、留守儿童,家长对他们又溺爱有加,劳动经验和生活经历  相似文献   

7.
寄宿制学校是一项为了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确保全体适龄儿童都能享有良好义务教育机会而开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程。西部地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改革的全局。因此,在总结和分析青海省贫困地区寄宿制学校的现状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措施,不仅有利于建设西部地区寄宿制学校,而且进一步促进农村基础教育改革。  相似文献   

8.
杜世全  陶芳标 《科技信息》2011,(18):I0019-I0020
本文旨在研究了解安徽省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运动伤害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伤害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对安徽省5个县25所寄宿制学校1461名学生进行调查,对于运动伤害的分布进行统计,从学校、家庭、学生自身等要素就运动伤害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推行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综合干预措施,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农村中小学生学校运动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小龙洞回族彝族乡201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综合统计数据和实地调查材料的分析,对该乡的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问题做了研究.指出回、汉、彝、苗四个民族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学校空间分布不合理、苗族学校缺乏合格的双语教师、地方政府对待边缘群体学校教育的态度等多种影响因素叠加造成了小龙洞回族彝族乡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又加剧了四个民族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而农村寄宿制学校并没有在学校布局调整之后发挥应有作用.文章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理念进行了思考,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只是一种理想追求,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消除非均衡发展中的不合理差距.最后,根据小龙洞回族彝族乡的现实情况,提出六点建议以促进该乡的基础教育朝着均衡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出现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地区中小学因布局调整而带来的学生上学远、上学难的问题。但是,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运转和管理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各种问题,过分地追求办学的规模效益,而忽视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是当前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民族地区农村小学建设的现状,从空间形式的角度出发,就如何建设一所民族区域特色的学校进行了分析和思考,并结合地震而毁坏的迤沙拉小学提出一些解决的思路及方法,既融入了现代新型空间学校,又不失民族地区特色.  相似文献   

12.
胡传双  於荣 《长春大学学报》2009,19(12):116-118
通过对安徽省霍山县、金寨县农村寄宿制小学的调研发现,目前寄宿制小学存在着一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住宿条件差、营养状况不良、课余生活单调、学习时间长、心理压力大、寄宿制加重了家庭经济负担,另外,学校无专门后勤管理人员、教师工作量大。对此,需要改善办学条件,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建立起一套新的学生管理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娱乐活动并多途径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另外需加大贫困生的经济补助力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提升教师素质。  相似文献   

13.
由于甘肃农村经济不发达、留守学生比较多、交通落后及信息闭塞,使得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的亲情缺失、心理障碍、生活单调、易受诱惑、缺乏家庭监管等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如何为农村寄宿制学校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预防和治疗、加强家庭和社会支持、化解学生面临的各种困惑,这将必然对寄宿制学生的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上海市民办童的梦实验小学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多年来,学校将科技教育活动纳入了整体教育教学计划,并成立了以校长为核心的科技领导小组。一年一次的校科技节则是同学们展示示自己丰硕成果的节日,他们积极参与,挑战自我,不断创新,一个个创造发明在他们的心灵起航,一个个科技制作在他们的手中诞生。今天,童的梦实验小学的同学们在全国、市、区各项科技活动  相似文献   

15.
张基益 《科技信息》2012,(36):29-29
本文对苏北农村小学寄宿制的特点和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的对策,以期突破寄宿制的发展瓶颈,促进寄宿制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上海金苹果学校创办于2000年6月,是由上海亚龙投资有限公司投资兴办时一所从小学、初中到高中的寄宿制民办学校。作为一所双语学校,在建校之初,它就开始实施英语口语工程,为学生创造一个浸身式的语言环境。除了重视课堂英语教学外,各种课外英语活动也得到了广泛的开展。每月为期一周的  相似文献   

17.
台湾影光基金会在广西贫困地区损助的14所村级寄宿制完全小滨基本建设体现了“学校即社会,生活即教育,村民是学校的主义”的办学宗旨,与国家《农村中小学基本建设试行标准》进行比较,作为“社区文化中心”的寄宿制学校的基本硬件应包括教室,师生宿舍,多功能厅和厕所浴室等基建参数的指标,在基本建设中应遵循校舍建设优先,满足社会需求,村校合作,村民共管等8项原则。  相似文献   

18.
过渡性中间制度就是处于科学合理的制度与非科学合理的制度之间的一种制度,它具有强制性、尝试性和过渡性.无论是从人类认识层面,还是从决策层面以及实践层面,过渡性中间制度都是制度创新的必经环节,是城乡教育统筹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在当前的城乡教育统筹过程中,可安排如下一些过渡性中间制度,即:提高教师待遇与地位,实行教师配置倾斜制度;实行区域差别化政策,完善教育转移支付制度;出台寄宿制学校建设标准,加快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设立专项教育经费,减轻农村学生的家庭负担;关注农村,整合城乡文化,建立城乡文化沟通机制.  相似文献   

19.
王菲  许娟  王顺平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0):156-157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一个学校的助推器,一个学校的办学特色所在。如何推进城乡教育均等化、平衡化,使农村小学脱离落后的境况?如何能够做到与时俱进、创办农村特色小学?农村小学校长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系统化研究农村小学校长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比较系统地论述了为创办农村特色小学校长所应该具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20.
我校是所寄宿制小学,学生都是从原来各村小学合并上来的,并校时我既为班主任又担任语文教学工作。那时我班有一名学生基础差的一塌糊涂。在原学校他就是老师心中的“拖油瓶”、“落伍者”;现在班级人数众多,老师心目中的好学生数不胜数,他更是被远远地抛在不被人注意的角落——教室最后的旮旯里,越发显得一筹莫展、力不从心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