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学生党员是高校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高校党建重视加强学生党员的培养和管理,但现实表明,在这过程中仍存在薄弱环节,需进一步加强和提高,结合实际提升党建工作实效,发挥学生党员作用,加强学生党员全程化教育,旨在提升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展现学生党员优秀品质,促进学生党建工作实效。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党员作为党员队伍中最有生机的群体和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力量,其教育和管理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高校应针对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更好地体现学生党员的先进性,使其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金兰 《科技信息》2013,(13):24-25
随着大学生党员发展力度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和大学生党员数量增多,原有的跨年级、跨专业、跨班级的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实行"结对共建"的高校低年级学生党支部组建模式,对加强入党积极分子和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务工作队伍的培养、党组织生活的开展、促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等都有重要的意义,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理论与实践的继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4.
目前高校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存在不够重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组织生活不能有效开展及内容和形式缺少创新等问题,严格把关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同时,更要高度重视学生党员的后续教育和管理工作,要进一步完善监督考核机制,发挥制度制约功能,丰富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及途径,并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建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大学生党员后续教育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核心作用,以学生党建带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5.
李婧  石岩 《当代地方科技》2010,(10):147-148
高等学校是国家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基地,改革开放30多年,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批的高素质人才。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高等学校党组织发展了一大批政治坚定、思想过硬、业务拔尖、素质优秀的大学生党员,他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随着高校学生党员数量的明显增加,其教育缺失、创新乏力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也影响了大学生党支部先进性建设。因此,迫切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刻考量和积极探索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创新模式,构筑党员教育创新高位平台,不断增强学生党员教育的文化软实力,为培养高素质学生党员提供坚强的政治思想文化支撑和良好的人文环境。  相似文献   

6.
刘文刚 《科技信息》2012,(27):214-214
本文通过对加强高校学生党员主体性教育意义的阐述,提出着力于学生党员的主体性培养,提高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发挥学生党员的主观能动性,有助于提高学生党员的党性修养、促进学生党员的成长成才、推进学生党支部建设。  相似文献   

7.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问题思考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和金  戴圆  姜福强 《科技咨询导报》2010,(16):251-251,253
高等学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面对新的形势,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部分学生党员模范作用不明显,党员发展的数量和质量不协调,因此应该抓住关键环节,强化制度建设,创新学生党员发展过程的教育,完善各阶段培养对象的测评体系建设,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提高学生整体思想觉悟,从而提高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8.
郑岩 《科技咨询导报》2012,(32):224-224
我国高校的学生基层党组织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学生党员将来成为各条工作战线的骨干力量和领导干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认识到学生党员的政治头脑会受到国际国内新形势冲击而出现的问题,大学生党员时事政治教育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该文采取政治指导、理念创新、心理教育等举措进行了论述。因此,如何加强和完善形势教育是高校党建工作者在实践中必须关注的课题。  相似文献   

9.
王景聪 《广东科技》2011,(24):49-50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现代化建设事业进一步发展。新形势新任务要求我们党必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不断提高党员的理论素质和思想素质,不断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做好对党员的教育工作,教育结合实际,坚持原则,切实提高党员的素质,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党员学长制: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有益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伍晓芳 《科技信息》2007,(17):71-72
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机制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在大学生中实施党员学长制有着积极的意义,它是构建立体复合型学生管理模式的需要,是教育和管理学生党员的有效载体,也是新生全面发展的需要。要进一步实施好党员学长制需要从强化意识,提升党员学长的综合素质;拓宽阵地,扩大党员学长制的辐射面;完善机制,促进党员学长制的规范化、科学化建设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高校积极推进本科教育体制改革,创新教育人才培养模式,高校低年级学生党员培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基于大类培养、通识教育模式下的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的领导力培养模式亟需探索。该文以浙江大学求是学院蓝田学园一、二年级大学生党员骨干为例,通过组织联姻,搭建学园-学院(系)党支部对接共建活动,延续"相约星期五"新四军教育基地活动,推出党支部服务岗,基地建设,实践服务,拓宽分党校培训,提升学生党员骨干领导力,积极探索实践适合低年级大学生党员的领导力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作为培养广大大学生党员的重要基地,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号召下,建设服务型党支部,培养高素质的服务型党员,就显得尤为重要。创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一方面使学生党员能够密切联系共青团员,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党员的服务意识及服务技能。在独立学院加强服务创新平台建设,培养服务型学生党员,这既是积极推进基层服务党支部建设的重要措施,也是基层党支部创先争优的最好体现。  相似文献   

13.
发展大学生党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改善党员队伍结构的重要工作,也是培养合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基本要求。高等院校在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虽然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一些薄弱环节。构建“两级建校、三级培训”的教育模式,进一步完善推优机制、联合培养机制、审查考察机制、质量评估机制和继续教育机制等长效机制,是全面提高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就高职学生党员在顶岗实习阶段的管理进行阐述,通过探讨管理的内容,提出了"1+2+1"的管理措施,即由各专业党支部通过两种管理模式,为每名学生党员指定一名教师党员作为培养联系人开展层级化管理,并对管理进行评估,不断改进管理方式,加强对学生党员顶岗实习阶段的教育,使培养的学生党员能在工作岗位上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江金柯 《科技信息》2013,(16):37-38
做好大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是充分发挥党的政治、组织优势,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高素质人才的迫切需要。本课题围绕民办高职院校生源特点和大学生党员发展面临的新形势与存在的问题,以党课活动形式,发现、培养、考察、带动机制,大学生党员内在动力激发与约束机制的联动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学生党员身上的体现等展开;同时,将2009年至2012年在上海立达职业技术学院发展的大学生预备党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不断探索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新路径,旨在有效提升民办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员发展的质量与创新思考。  相似文献   

16.
石琳  曲敏 《科技信息》2010,(2):56-56
面对新形势下日益发展壮大的大学生党员队伍,及时有效地开展党员继续教育,对于提高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培养其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结合实践,笔者认为,推行学生党员辅导员制度,是加强学生党员后续教育、保持学生党员先进性、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先进模范作用的有效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17.
加强党员经常性教育是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是创新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基层党建研究的新课题。通过实际调研,在分析高校基层党组织对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与时代要求、与教育对象不相适应的方面,提出创新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等具体措施,建立学生党员经常性教育的长效机制,保持高校学生党员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8.
高校学生发展中存在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目标不明确;对学生缺乏全面了解:学生党员的培养教育形式单一;缺乏对党员发展后的培养和教育及对学生党员缺乏监督机制等问题,笔者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是新形势下地方高校党建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能否保持学生党员党性的先进性是地方高校党组织强大生命力和战斗力能否得到延续的重要保证。地方高校在对学生党员进行党性教育的过程中要纠正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做法,从教育机制长效化、教育内容系统化、教育形式多样化、网络教育平台共享化、党性实践深入化、党性教育考评科学化等方面积极探索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提高学生党员党性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20.
孙红 《当代地方科技》2012,(11):153-153
加强和改进高校发展学生党员工作,把优秀青年学生凝聚到党的队伍和事业中来,是为党和国家培养高素质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但是在新的历史时期,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对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思考,本文着重对目前党员发展及入党后教育作一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