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醇溶性丙烯酸树脂合成及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丙烯酸、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为共聚单体,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在甲苯和异丙醇混合溶剂中进行共聚反应,合成醇溶性丙烯酸树脂.研究了四元共聚单体之间的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及时间对树脂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将其用作凸版塑料印刷油墨连结料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当丙烯酸、丙烯酸甲脂、丙烯酸丁脂、苯乙烯之间的摩尔配比为1:2:4:1,引发剂浓度为0.23%;反应温度为110~115℃;反应时间为4~5h时,得到的醇溶性丙烯酸树脂适宜作凸版印刷油墨的连结料.将其与有机颜料、填充料、助剂按一定的配比进行捏合、研磨后得到凸版印刷油墨,且柔性好、附着力强、抗冻融性好,可用于印刷聚氯乙烯薄膜及表面已处理的高压聚乙烯薄膜.  相似文献   

2.
叙述了丙烯酸、丙烯酸脂、苯乙烯四元共聚合成醇溶性聚丙烯酸脂类的方法,并以其为连结料制备柔性凸版油墨。考察了原料配比、引发剂浓度、反应温度等主要工艺参数对聚丙烯酸脂类连结料性能的影响;选择了与连结料相匹配的颜料、填充料和助剂;设计出具有柔性好、附着力强、抗冻性好,且成本低的柔性凸版油墨。  相似文献   

3.
韦春  齐庚虎  吕建 《广西科学》1999,6(4):287-289
用多异氰酸酯加成物对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共聚, 配以胺加成物的环氧固化剂, 并经过溶剂、助剂、颜料等选择, 制成了一种室温下固化、具有较强的附着力、耐化学品性和电绝缘性能的热固性塑料移印油墨。油墨表面电阻系数7×1014, 介电强度26 kV/m m , 附着力< 2 级, 细度< 15 μ。将有油墨标志塑料片浸入200# 汽油溶剂24 h, 标志符号不模糊, 不变色, 不脱落; 常温6个月, 油墨印刷工艺性好, 标志性能不变。  相似文献   

4.
采取自制的调墨油、耐酸钢化颜料黑(低熔点玻璃粉和高温陶瓷黑色素的混合物)和助剂制备了抗粘、耐酸的汽车钢化玻璃油墨,进行了同步热分析,并采用SEM和XRD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油墨釉层表面析晶、表面形貌及其对釉层光泽度和耐酸性的影响,确定了油墨的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结果显示:低熔点玻璃粉的软化点为512℃,与调墨油树脂的最终分解温度(470℃)较接近,从而在600~700℃的烧结温度范围内可以充分熔融流动并代替树脂作为连结料;钢化颜料黑在579.4℃开始析晶,起到了降低油墨烧结温度和抗粘的作用;采用SEM和XRD研究了烧结温度和时间对油墨釉层表面析晶、表面形貌及对釉层光泽度和耐酸性的影响,确定了油墨的最佳烧结温度和时间分别为660℃和4 min;所制备的油墨具有良好的抗粘性、耐酸性以及较好的光泽度.  相似文献   

5.
丙烯酸类树脂为基料的水性油墨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丙烯酸、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酯等为基料,在过硫酸铵、过氧化苯甲酰存在下,以水或醇作溶剂进行聚合,然后加入聚乙烯醇、丙烯醇胺、醋酸乙烯等进行改性,合成了几种不同的水溶性丙烯酸改性树脂。将上述树脂加入颜料、消泡剂、分散剂等,制成水性油墨,经测定其成膜性、耐磨性、耐水性等性能均达到了水墨在印刷上所要求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二聚酸、乙二胺等为主要原料,通过共缩聚反应制备了醇溶性聚酰胺树脂.探讨了单元酸、胺组分物料配比、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对合成聚酰胺树脂的影响,并对产物聚酰胺树脂的醇溶性、酸值、胺值、抗冻性、软化点、粘度等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合成聚酰胺树脂的适宜条件为:二聚酸和单酸的摩尔比为8/2-6/4,乙二胺和己二胺的摩尔比为8/2-7/3,聚合温度为230℃,聚合时间为2.5h.该树脂具有较好的醇溶性、优良的抗冻性、适宜的软化点和粘度,可应用于油墨行业.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实验研究考察影响水墨分散的因素,结果表明水基油墨的分散效果是获得水墨理想的光泽、着色力及遮盖力等性能的关键,水墨分散的质量主要依赖于体系中分散树脂和颜料自身的特性及其相互作用的程度,其中,颜基比在较大程度上影响水溶性聚合物对颜料的分散效果。实验还证明了润湿分散剂和助溶剂能改变体系的表面张力和润湿性能,从而提高体系的分散性能。另外,水墨分散的温度也是影响分散效果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通过自由基溶液共聚合制备了丙烯酸酯阳极电泳涂料树脂. 研究了不同酸值和羟值的丙烯酸酯单体以及助溶剂对丙烯酸酯电泳漆性能的影响,以及丙烯酸酯树脂的热固化过程和表征了树脂和漆膜的结构. 结果表明,随甲基丙烯酸用量增加,丙烯酸酯树脂水分散体的粒径减小、粘度略有增加、稳定性增强. 以合成条件为丙烯酸酯共聚树脂酸值为64.6 mg KOH/g、羟值为85.5 mg KOH/g、Tg为20℃,一缩二乙二醇单甲醚和异丙醇的体积比为2:3,所得到的电泳涂料具有良好的槽液稳定性,电泳涂膜经热固化后的外观平整、丰满、光亮,硬度为5H,附着力为1级,冲击强度为50kg?cm,耐丁酮摩擦﹥100次.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和RFID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天线的导电性能非常关键。采用炭黑和石墨混合物和树脂制备9种碳系导电油墨,基于四种不同镀铝膜丝网印刷RFID标签天线再NaOH溶液腐蚀后测量油墨的附着力、导电墨层的厚度、天线的电阻率,分析影响RFID天线导电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氨基蒽醌与聚异丁马来酸酐进行缩合反应,制备了2种以氨基蒽醌为锚固基团、以聚异丁烯为助溶基团的电润湿显示非极性油墨材料的分散剂.该类新型分散剂的锚固基团为蒽醌环,与蒽醌类有机颜料的结构高度相似,因此该锚固基团与分散颜料之间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同时,拥有22个碳原子的聚异丁烯长链基团在电润湿油墨介质中具有超高的溶解性,其较大的分子量提供的空间立体保护作用提高了分散油墨体系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以分散红-FB为着色剂,调节分散剂和分散红-FB的质量比(1:1、1:2、1:3),通过机械研磨法,得到吸光度增强的电润湿显示分散油墨材料.该分散型油墨材料的平均粒径达267 nm.器件应用测试结果表明:该分散型油墨材料具有良好的器件响应性能.  相似文献   

11.
结合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印刷性能要求,进行配方和工艺设计,选择原材料进行加工,并对研制的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的性能进行了系统的检测分析.结果表明:所研制的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的抗水性、抗磨擦性、初干性、附着牢度等性能指标都达到或超过国家轻工行业标准指标,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及重金属等有害元素含量也都达到或超过国家环境保护行业标准.因此,所研制的环保型水性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完全可以取代沿用多年的溶剂型凹版塑料薄膜表印油墨.  相似文献   

12.
环保水性油墨制备技术与应用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国内外水性油墨最新制备技术,并重点分析水性油墨在我国的应用现状。通过大量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归纳整理水性油墨连接料制备技术与改性研究进展,分析水性油墨应用现状,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水性油墨的研究焦点集中在制备性能优良的新型水性连结料树脂,即水性聚丙烯酸酯,水性聚氨酯,以及纳米改性连接料的制备和改性研究。水性油墨在柔印中所占的比例与日俱增,但在凹版塑料薄膜印刷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国内外关于水性油墨的研发取得了巨大进展,应积极鼓励水性油墨的承印基材从单一的瓦楞纸、纸张向多种非吸收材料发展;印刷方式从水性柔印向水性凹印方向逐渐推广。  相似文献   

13.
水基喷墨打印墨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文中用适宜的水溶性树脂和分散剂很好的解决了颜料在水性介质中的分散稳定性,且墨水的耐水性、耐碱性、光密度等各项指标均与进口打印墨水相近。当以碳黑为着色剂制备黑色打印墨水时,丙烯酸树脂质量分数为4%,阴离子型分散剂亚甲基二萘磺酸钠质量分数为5%,制得的打印墨水各项性能均接近进口墨水.  相似文献   

14.
采用自由基共聚合,再经Hofmann反应合成了新型的带胺基的可用于油溶性喷墨体系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用红外光谱确定了酰胺基到胺基的转化。测定了采用特种官能团(酰胺基和胺基)的连接料的结构、含量与墨水体系稳定性、沉降率的关系。带胺基的聚丙烯酸酯的连接料配制成的墨水,体系稳定性好,置于扫描电镜下观察,颜料具有较好的颗粒粒径和分布。  相似文献   

15.
将酞菁铜颜料微胶囊应用到喷墨墨水中很好地解决了颜料在喷墨墨水中的分散稳定性。以具有良好环境效应的水为溶剂,调整控制酞菁铜颜料微胶囊的粒径、体系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制备了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并用EPSON ME 200喷墨打印机进行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中颜料粒径小于100nm,体系的粘度为1.2cP,表面张力为27.6mN/m,满足喷墨墨水的要求;微胶囊型酞菁铜颜料喷墨墨水的着色力、稳定性、耐热性和耐溶剂性接近进口墨水EPSON R210的标准,但耐光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以炭黑和环氧树脂分别为导电功能单元和连接剂,通过正交设计优化配方制备了碳浆油墨;并控制石墨烯和炭黑的配比制备了含少量石墨烯(占导电功能单元重量≤10wt%)的碳浆油墨。研究了石墨烯加入对碳浆油墨性能和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石墨烯的加入,油墨干膜电导率增加,石墨烯加入量约为5wt%达到最大,之后导电性下降。以未处理的PET为基材制备导电油墨薄膜,导电油墨干膜的状态和油墨干膜断口形貌分析证实石墨烯的加入使油墨干膜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含石墨烯的碳浆油墨更具良好的粘接性和韧性。  相似文献   

17.
吸墨剂二氧化硅的制备及其在喷墨打印中吸墨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硫酸、硫酸钠和硅酸钠为原料,用化学沉淀法制备了吸墨剂二氧化硅(SiO2),其产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确认,同时对其吸墨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树脂(聚乙烯醇或丙烯酰胺改性的聚乙烯醇)和填料(二氧化硅)的质量比为0.4左右、二氧化硅比表面积为384m2/g左右、粒径为 4.3~4.7μm及二氧化硅的球磨时间为4~5h时,其吸墨速度和清晰度较好。  相似文献   

18.
我国凹版印刷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凹印设备、凹印成本、凹印污染和凹印质量4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凹印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我国凹印的应对措施是:企业加强战略研究,主动进行调整;降低凹印成本;解决环境污染;提高凹印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