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间歇运行的序批式反应器,对城市污水厂污泥酸性发酵进行了研究,用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温度、污泥体积分数、搅拌方式对污泥产酸量及污泥酸性发酵产物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污泥产酸量影响显著,搅拌方式、污泥体积分数对污泥产酸量影响不显著。得出的最佳工况为:当温度为22℃,污泥体积分数为10%,搅拌方式为每间隔60 min搅拌10 min,起始pH为6.41~6.89,不接种产酸菌,发酵13 d时,污泥产酸量达最大,每1 g挥发性固体(VS)产生0.171 gVFA,VS的去除率为21.58%,污泥酸性发酵产物中乙酸、丙酸、丁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31.66%,33.64%,34.70%,污泥发酵为混合酸发酵。  相似文献   

2.
浅析活性污泥的堆肥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性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副产物,活性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是污泥处置和资源化利用的最经济可行的方式,被许多国家广泛采用,由于近年来污泥产量不断增大,污泥堆肥的应用范围也在增大。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国污泥堆肥的土地利用现状,结合青岛的活性污泥具体情况,认为最为适宜的污泥利用方式是堆肥后作为林地、花卉的肥料。  相似文献   

3.
生物污泥的特点及资源化的研究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污水处理厂污泥传统处理方法存在的不足与弊端,在分析生化污泥特点的基础上,提出污泥资源化利用技术是今后污泥最终处置的根本方式,并就目前研究较多的污泥厌氧发酵工业化制气、污泥热解制油技术、污泥制取吸附剂技术、制作建筑材料、污泥合成燃料技术和生物活性炭等资源化利用技术及前景进行了分析,为今后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对我国污泥处置现状和各种污泥处置方法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因地制宜地选择污泥处置方式的建议,推荐堆肥为适合我国国情而且能使污泥资源化的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5.
提出"污水来源决定污泥泥质特征、污泥泥质特征决定处置方式选择、处置方式决定处理方式、处理方式应可持续"这一选择城镇污泥可持续处理处置技术路线的原则,制定适合漳州实际的城镇污泥可持续处理处置技术路线。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污水处理率不断增加,致使相应的污泥处理处置逐渐成为新的环境难题。本文以循环经济思想为指导,对各种污泥处理处置方法进行了分析。认为现有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切断了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造成了土壤贫瘠和化肥的大量使用。污泥的处理处置应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即以减少污泥产生量为首要目标;选择污泥处理技术时应着眼于污泥的最终处置方式;应逐步减少污泥填埋和焚烧的比例;污泥的最终出路在于土地利用。  相似文献   

7.
陈见 《科技信息》2012,(7):140-140,207
城市污泥既是污染物又是一种资源,污泥的处理处置与资源化相结合才是其最好的出路。污泥化学调理机械压榨干化+焚烧的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充分利用淮北当地的有利条件。符合因地制宜的污泥处置原则。  相似文献   

8.
污泥是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及城镇下水道的淤泥。污泥含有多种重金属,大量生物污染物以及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有害物质,危害性非常大。污泥焚烧处理是最彻底的污泥处理方式,得到广泛应用,焚烧之后产生的底渣称为污泥焚烧渣,具有潜在胶凝活性,可以作为掺和料代替部分水泥。为了代替更多的水泥,污泥焚烧渣的活性激发尤为重要。实验证明通过加入激发剂、磨细污泥焚烧渣的方式可以充分激发污泥焚烧渣的胶凝活性。  相似文献   

9.
处理污水所产生的污泥未经处理处置直接进入环境后,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其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构成了严重威胁。污泥处理和处置是解决污泥问题密不可分的两个环节,污泥如何处理、达到何种处理程度取决于污泥处置的方式,处置决定处理。因此如何合理地处理、处置污泥,已成为城市污水厂和相关部门必需引起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赵丽红  唐传禹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34):14507-14515
在污水处理量日益增多的今天,剩余污泥的处理量也越来越大,污泥堆肥处理作为目前最好的污泥处理方式,仍旧存在一些缺陷,而优化污泥堆肥进程以及提高污泥堆肥效率越来越成为许多学者研究的重心。本文主要综述了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来提高污泥堆肥效率,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处理污泥堆肥的原理,微生物复合菌剂的获取和优化培养方式,同时详细介绍了复合微生物菌剂对污泥堆肥中各项因素指标所带来的积极作用,深层次阐述了复合微生物菌剂是如何优化提升污泥堆肥效率。  相似文献   

11.
活性污泥性质对基因工程菌吸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因工程菌在活性污泥中的生存状况是决定其生物强化作用的关键因素,活性污泥吸附对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在典型活性污泥中,考察了吸附于活性污泥的基因工程菌生存状况,以及活性污泥性质对其基因工程菌吸附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基因工程菌吸附于污泥絮体后,更有利于其生存。污泥质量浓度增大,吸附能力减小;污泥粒径减小,吸附能力增加;污泥EPS含量越高,吸附能力越强。同时,在相同污泥质量浓度下,普通活性污泥吸附能力大于MBR污泥,表明污泥有机质含量比污泥粒径对基因工程菌吸附的影响更显著。在接种密度为105~1014CFU/mL时,普通活性污泥和MBR污泥对基因工程菌的吸附基本符合Freundlich等温吸附方程。  相似文献   

12.
不同活性污泥中污泥质量浓度对沉降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污泥质量浓度对活性污泥沉降性的影响,采用100 mL量筒进行批沉降试验,分别研究了不膨胀污泥、丝状菌膨胀污泥和非丝状菌膨胀污泥在不同质量浓度下的沉降性能.结果表明,当质量浓度过低时,所有污泥都具有沉速快,泥水分界面模糊,沉后上清液浑浊的特性.当质量浓度升高时,沉速都会减慢,且泥水分界面分别因拥挤沉淀(不膨胀污泥)和交联分离(膨胀污泥)作用而变得清晰.当用污泥沉降比(SV)来表征沉降性时,不膨胀污泥对质量浓度变化敏感,而膨胀污泥则一直保持在90%以上.当用污泥容积指数(SVI)来表征沉降性时,对不膨胀污泥取沉降60 min的SVI可消除质量浓度的影响.对膨胀污泥需要设定一个特定质量浓度下的标准值,其他质量浓度下的SVI按照反比例关系换算到该质量浓度下再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全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速度也随之加快,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也日益显现出来。针对目前存在的污泥处置问题,围绕污泥的最终处置——污泥卫生填埋、污泥土地利用和污泥焚烧进行了讨论,指出了污泥处置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4.
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剩余污泥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勇  徐建平  裘秀群  宋珍霞 《河南科学》2012,30(11):1638-1642
剩余污泥是污水处理过程产生的主要副产品和有机废物,它的处理与处置是污水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6个月的实验室模拟,研究了一种新型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对剩余污泥的脱水和渗滤液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随着停留时间的增长污泥含水率和挥发性固体呈下降趋势,脱水后污泥含水率为40%,挥发性固体去除率达48.2%.在实验期间,共有392 L新鲜剩余污泥得到处理,获得10.3 L干污泥,污泥体积减小97.4%.湿地床表面污泥以平均每月0.87 cm的速度增厚,到试验结束时为5.23 cm深.组合系统以20.0 L(/m2.d)的污泥负荷间歇进泥方式运行,其污泥渗滤液的TN,TP和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75.2%,97.3%和78.4%.结果说明该垂直流人工湿地组合系统可以作为传统污泥处置的一个替代方法,是一种建造简单、维护成本低的生态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5.
将正渗透技术应用于污泥浓缩脱水,对孔径更大、机械强度更高的低压过滤膜应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工艺的可行性及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索。对比试验证明低压过滤膜由于膜厚度方面的劣势带来的严重浓差极化现象而无法获得良好的水通量,不能满足用于正渗透污泥脱水的要求。对正渗透污泥脱水过程中盐离子反向传质情况的监测分析发现,这一过程受污泥侧盐累积量与污泥含水率两个因素影响,污泥侧盐浓度最终根据试验条件不同而稳定在0.1~0.2mol/L内。污泥中混入盐对污泥极限脱水性能存在不利影响而应加以控制。试验用的3种常用污泥絮凝剂使正渗透污泥脱水效果有所提高。  相似文献   

16.
吴淮  周琳 《科技咨询导报》2010,(11):128-129
概述了广州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的产生、特性、处理和处置问题。论述了污泥处理和处置方法的进展,并结合广州市污泥特点等实际情况,提出了污泥处理处置的几种对策,逐步实现污泥的稳定化、减量化、无害化。  相似文献   

17.
 城市污水处理厂产生的剩余污泥中含有大量未稳定的致病微生物和一些有毒有害物质,污泥的处理处置问题已经得到广泛关注。微波具有高效加热的特点,将其应用到污泥处理处置技术上,一方面可以使污泥高效加热、水解,脱水性能和厌氧消化性能得到改善;另一方面,微波处理技术不需要投加任何化学药剂,不会向污泥中带入新的污染或对微生物有毒的物质,使后续处理效率更高。结合当前国内外污泥处理处置的概况,本文介绍了当前国内外微波处理污泥技术的一些代表性研究成果,包括直接利用微波在隔绝空气条件下热解污泥,获取气态、液态燃料产品,利用微波的高效加热作用破解污泥胞外物质和细胞壁,改善污泥可生化性能促进污泥厌氧消化、将微波与其他物理、化学方法联合运用处理污泥;并对微波法处理污泥的发展前景当前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8.
活性污泥膨胀机理及控制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污水处理中活性污泥法是最为普遍的处理工艺,而污泥膨胀是该工艺运行中最易发生危害最大的问题.本文研究了污泥膨胀的类型、诱发机理.指出了污泥膨胀的主要因素有污水水质、溶解氧、污泥负荷、冲击负荷以及运行方式和处理工艺等.并归纳了污泥膨胀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中国污水处理率的提高,污泥产量以每年10%~15%的速度增长。大量的污泥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并引起了二次污染。脱水污泥的有机物含量高,含水率也高达80%,使得污泥处置困难。污泥干化是实现污泥稳定化、减量化、资源化的重要前提,是污泥处理处置的重要方法之一。污泥干化是一个耗能过程。热泵辅助太阳能污泥干化可以降低干化能耗。本文总结了国内外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基于太阳能蓄热和热泵辅助的污泥太阳能干化技术,并认为这是今后太阳能干化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