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杏鲍菇粗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以杏鲍菇新鲜子实体为试验材料,采用传统的水浴加热法从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等方面分析影响杏鲍菇粗多糖提取效率的因素,并利用中心组合试验设计(box-behnken design,BBD)进行了响应面分析,得到其最佳工艺条件:提取温度为47℃,提取时间为4.9h,料液比为1∶19(g/mL),其中提取温度对粗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料液比,最后是提取时间。在该条件下,杏鲍菇粗多糖得率达到极大值5.66%,与实际验证值接近。由此可知,利用响应面法优化杏鲍菇粗多糖的提取工艺合理可行,可为水提杏鲍菇粗多糖的工业化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以苦苣为主要原料进行苦苣多糖提取工艺的优化研究.采用水提法,以浸提时间、浸提温度、料液比为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实验对苦苣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料液比对苦苣多糖提取率的影响最显著,其次是浸提温度和浸提时间;最佳工艺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50、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80℃.  相似文献   

3.
对利用热水提取法从麦冬中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几个主要因素:料液质量比、提取温度、浸泡时间及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法对热水提取麦冬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比为1∶10,浸泡时间150 m in,提取温度90℃,提取180m in,提取率为66.55%.  相似文献   

4.
超声波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超声波振荡处理对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工艺的优化。超声波振荡处理后,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桦褐孔菌粗多糖,并利用苯酚-硫酸显色法,以葡萄糖为标准液,测定桦褐孔菌粗多糖中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分析法考察超声时间、水提温度、料液比对桦褐孔菌多糖提取率的影响,以及应用正交实验法来获得超声辅助提取桦褐孔菌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桦褐孔菌多糖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20 min,料液比1∶50,提取温度60℃。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实验所得多糖的提取率为5.03%。与传统的水浴浸提法相比,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不仅能缩短提取时间,而且提高了桦褐孔菌多糖的提取率。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水提法提取满天星水溶性多糖的工艺条件和体外抗氧化活性.采用L9(3^4)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料液比、浸提温度、浸提时间、提取次数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选定的工艺条件下,料液比和提取温度对满天星水溶性多糖提取率的影响大于提取时间、提取次数的,料液比和提取温度为主要影响因素;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2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三次.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测得满天星粗多糖提取率为1.83%.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表明,满天星水溶性多糖能有效地清除DP—PH自由基,当满天星多糖浓度在0.30mg/mL以上时,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超过81%.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栀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利用正交实验对栀子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以栀子多糖提取率为指标,优化最佳提取工艺。试验结果表明:各实验因素影响主次顺序为提取次数料液比提取时间。栀子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次数3次,料液比1∶30,提取时间3.5h,采用此工艺条件提取多糖提取率为3.12%。  相似文献   

7.
对杏鲍菇粗多糖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了初步探讨.在单因子实验基础上,对影响多糖提取率的3个因素4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的最佳条件为提取时间3.5h、提取温度75℃、水料比35:1(V/W).在此条件下杏鲍菇粗多糖的提取率可达10.04%.  相似文献   

8.
均匀设计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牛蒡多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利用超声波从牛蒡中提取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在提取过程中,通过单因素法分析了几个主要因素:料液质量比、超声波提取功率及超声波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通过均匀设计法对超声波提取牛蒡多糖的工艺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表明,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质量比1∶35、超声波功率700 W、超声波提取102 min,提取率可达59.5%.  相似文献   

9.
多糖为铁皮石斛中的主要有效成分,高效浸出有利于其进一步利用。以水为溶剂,对影响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的时间、温度及料液质量比等因素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应用苯酚-硫酸法和DNS法考察了铁皮石斛提取液总糖和单糖的提取率,多糖提取率由两者之差计算得出。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料液质量比1∶120、浸提温度70℃、浸提时间90min时提取铁皮石斛多糖效果最好,在此工艺条件下,铁皮石斛多糖提取率为55.2%。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金果榄粗多糖的提取优化条件。方法:以金果榄多糖得率为指标,采用L9(34)正交实验设计,考察提取时间、温度、提取次数及料液比等因素对金果榄粗多糖提取得率的影响。结果:其粗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A1B3C2D2,即提取时间1.5h,提取次数3次,提取温度80℃,料液比1:20,此条件下多糖得率为13.64%。结论:本方法结果可作为提取金果榄粗多糖工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法提取石崖茶类黄酮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崖茶为原料,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法提取类黄酮的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定料液比、乙醇浓度和微波处理时间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实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石崖茶类黄酮微波法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30,乙醇浓度60%,微波处理时间3 min,类黄酮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33.6%,验证值为33.7%,两者相差不大,即该优化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12.
采用响应面法对铆钉菇菌丝体胞外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提取液中多糖含量为响应值。结果表明,影响铆钉菇菌丝体胞外多糖提取的主要因素依次为:提取温度、料液比、提取时间;获得的各因素最佳水平为:提取温度6℃,提取时间5 h,料液体积比1∶4.4。在此优化条件下,所得胞外多糖的质量浓度为278.86 mg.L-1,比优化前提高了20.40%。  相似文献   

13.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刺绿绒蒿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择乙醇浓度、液料比和提取时间为自变量,以总黄酮提取率为响应值,进行Box-Behnken中心组合实验设计,采用响应面法(RSM)分析这些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出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64%,液料比30:1,提取时间66min,总黄酮提取率达1.521%.  相似文献   

14.
响应面法优化鳡鱼肌肉油提取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鳡鱼肌肉为原料,采用正己烷提取其中的鱼油,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构建了鱼油得率与提取参数的数学模型并进行预测,获得最优提取参数.并分析了该条件下提取的粗鱼油的理化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范围内,提取次数是主要影响因素,时间和液料比次之;最优提取参数是:提取次数3次,时间30min,液料比(V∶W)为2∶1(mL/g),平均鱼油得率达(33.64±0.07)%(n=3).此条件下提取的鱼油呈淡黄色、浑浊状态,具有鱼腥味,水分含量为0.34%,杂质0.38%,其中,酸价1.15mg KOH/g、过氧化值1.84mmol/kg、碘价135g I2/100g,达到了粗鱼油标准SC/T 3502-2000的一级要求.  相似文献   

15.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金线莲多糖提取过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经乙醇提取黄酮后的金线莲滤渣为材料,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多糖的提取过程.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分别选定液料比、提取时间和温度3个水平进行响应面实验,建立金线莲多糖提取率的二次回归方程,通过回归分析及岭脊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当提取过程中液料比为35∶1,提取时间和温度分别为2.2h和83℃时,金线莲多糖提取率的理论预测值为3.42%,验证值为3.47%±0.47%,两者相差不大,提取条件参数可靠.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金丝小枣环磷酸腺苷提取率,以金丝小枣为原料,通过Plackett-Burman(PB)实验设计,确定了影响金丝小枣环磷酸腺苷提取率的显著因素为微波时间、料液比、超声时间和超声功率。在此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BB)实验设计、响应面分析法,最终得出了超声时间是影响提取效果的最显著因子,其次是料液比,微波时间、超声功率在设定条件范围内对提取效果影响不显著。确定了金丝小枣环磷酸腺苷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440 W、微波时间64 s、料液比1:8、超声时间21 min、超声功率300 W、超声温度20℃,在此条件下,金丝小枣环磷酸腺苷提取率为90.83%。本研究成果能够为医药和食品工业提供良好的天然活性物质,为金丝小枣及其他枣品的深加工和工业化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以水为溶剂的超声提取桑椹黄酮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优化桑椹黄酮超声提取的关键参数,建立了预测试验结果的模型方程,并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桑椹黄酮超声提取的最佳工艺为:超声功率为315W,液料比为60mL:1g,提取时间为12min。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桑椹黄酮的预测最优值是18.85mg·g-1,验证结果为18.12mg·g-1。该工艺稳定环保,适于桑椹黄酮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用微波辅助提取技术从粪鬼伞(Coprinus sterqulinus Fr.)菌丝体干粉中提取粪鬼伞多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依据响应面分析法研究了微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料液比对粪鬼伞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确定微波提取粪鬼伞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微波功率637W、提取时间3min、料液比为1:23,粪鬼伞多糖的提取率为14.39%。  相似文献   

19.
采用微波提取与分子荧光分析技术.探索正交试验与改进单纯形试验设计相结合优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微波提取工艺.通过L9(3^4)正交试验考察料液比、微波功率、乙醇溶剂浓度以及微波提取时间等因素对白藜芦醇提取效果的影响.再采用改进单纯形试验进一步优化提取工艺.研究表明:结合正交试验与改进单纯形法提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15(g·mL^-1),微波功率中高火,微波时间5min,乙醇浓度68%.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白藜芦醇的平均提取率为0.1515%,与单纯采用正交试验最优提取条件相比白藜芦醇的提取率提高了24.30%,有效地实现了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最佳提取效果.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固相萃取-毛细管电泳联用测定河水水样中四环素类抗生素残留的分析方法.以有序介孔炭(OMC)作为固相萃取吸附剂,考察了有序介孔炭对四环素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吸附性能,探讨了影响固相萃取效率的因素,得到最佳萃取条件为:水样2.00 mL(pH 10.0),有序介孔炭5.0 mg,V(甲醇)∶V(乙腈)=1∶1的洗脱液4.00 mL,洗脱速度0.7 mL/min,此时富集倍数达50倍.在最佳的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下,各组分含量在3 000~11 000μg/L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且各组分峰面积的日内相对标准偏差低于8.5%(n=5).四环素、土霉素和多西环素的最低检测限和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96~2.14μg/mL和46.7%~93.6%.研究表明,有序介孔炭可作为环境样品中多西环素和土霉素的高效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