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激光熔覆金属合金和WC复合涂层及其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改善机械零件的表面性质,利用2kWCWCO2激光在金属或零件表面熔覆0.10~10.00mm的金属合金和WC复合耐磨涂层;并研究了其微观结构和硬度分布与熔覆工艺的关系;为了减少和避免耐磨涂层发生裂纹而设计了具有硬质相分布的“梯度涂层”,或在硬质表层和基体之间增加具有良好韧性的“过渡层”,获得了无缺陷,与基体冶金结合的优质涂层。在一些磨损零件的激光熔覆修复中,可延长使用寿命2~3倍以上。  相似文献   

2.
CeO2对激光熔覆生物陶瓷涂层组织形貌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i-6Al-4V合金基体上制备生物陶瓷复合涂层,研究稀土氧化物CeO2的加入对生物陶瓷涂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CeO2对合成HA、β-Ca3(PO4)2和其它钙磷基活性生物陶瓷具有明显的催化作用,且可抑制基体元素对表层组成的干扰;改善熔覆层的组织,使其均匀化,细化;熔覆层与基体结合紧密,能实现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3.
隧道施工中,隧道掘进机(TBM)的滚刀磨损严重,对更换下来的滚刀直接做报废处理造成了资源浪费、施工成本增高。针对滚刀磨损的再制造修复策略这一问题,本文开展了激光熔覆仿真及新型涂层激光熔覆实验研究,对提高滚刀的磨损质量进行了相关的探索与实践.首先通过有限元仿真建立了双椭球体热源激光熔覆仿真模型,探究激光熔覆对滚刀基层及熔覆层材料残余应力的影响,并为熔覆实验提供了工艺参数优化的依据;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实验条件,将激光熔覆技术与新型材料石墨烯相结合,开展了滚刀新型涂层的激光熔覆实验.利用正交试验的方法将石墨烯含量、激光功率、扫描速度和送粉盘转速作为试验因素,将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作为评价依据,分别设置4组不同水平进行比较,从而优选具有更高耐磨性的材料配比与工艺参数.结果表明,石墨烯的加入对涂层的耐磨性具有大幅的提高,与基体材料相比,加入石墨烯的涂层,其磨损程度较传统涂层最大可减少91.32%,较基体材料最大可减少99.86%.本文通过对激光熔覆技术和新型材料石墨烯的研究,采取仿真与实验相结合的手段,为提高TBM滚刀的磨损质量、选择其再制造策略提供了方法指导与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运用激光熔覆技术在40Cr钢表面制备了(TiO-2+B-2O-3+Al-2O-3+TiB-2)/NiCrAl金属陶瓷涂层,其中的TiB-2和Al-2O-3陶瓷颗粒在激光加工过程中原位反应生成;对熔覆层的组织、物相、元素分布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熔覆层中的主相依次分别是γ|Ni,γ′,Al-2O-3和TiB-2,熔覆层的微观结构和硬度主要和激光处理参数和熔覆层化学组成有关[1~9];陶瓷相的原位生成和加入,大大改善了熔覆层的硬度和覆层/基体界面的结合性能。  相似文献   

5.
激光熔覆原位析出Ni-Fe-Ti-B复合涂层组织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合适的激光工艺参数及涂层成分,在45#钢基体表面得到了激光熔覆原位析出的Ni-Fe-Ti-B复合材料涂层.涂层中的粘结金属基体为γ-(Ni,Fe)和Nihcp,原位弥散析出相为呈现出颗粒状、细条状等分布的稳定相TiB2、Ni4B3及亚稳定相Ni2B、(Fe,Ni)3B型化合物.前两者已经细化成为纳米晶,而后两者晶粒度相对较粗.γ-(Ni,Fe)是稳定的Ni、Fe固溶体,而Nihcp形成于基体金属内部的堆垛层错作用;原位析出相产生于激光熔覆过程中涂层表面发生的原位燃烧反应或合金系快速凝固过程中的低熔点共晶作用.在基体与析出相的界面上存在高密度位错堆积,从而引起基体金属亚结构细化.  相似文献   

6.
碳钢表面激光熔覆镍基合金涂层及其高温磨损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激光熔覆法,采用镍基NiCrSiB合金粉末,在20#碳钢表面制备了熔覆涂层.利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熔覆层的相组成;利用摩擦磨损实验机对熔覆层的高温耐磨性能进行了研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熔覆层形貌.结果表明:所制得熔覆层组织均一、致密,与基体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镍基合金激光熔覆层硬度提高到基体的4倍;高温磨损率约为基体的1/3.熔覆层耐磨能力增强的主要原因在于熔覆层与基体良好的冶金结合,固溶强化和硼化物、硼碳化物等析出相的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7.
钛合金具有优良的性能,但其耐磨性差限制了其在航空航天等部门的应用。为了在钛合金表面获得良好的耐磨涂层,本文采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C4合金上分别熔覆市售的KF-Co50和加入10%Ti、5%B的KF-Co50合金粉末。实验采用相同的工艺参数。通过XRD分析试样熔覆层的生成相;利用XRD、SEM和EMPA分析手段对激光熔覆层的微观组织进行分析;通过显微硬度测量、干滑动摩擦磨损实验进行熔覆层的性能分析。对涂层微观组织分析结果表明:涂层组织结构分为熔覆区、结合区、热影响区三部分;涂层与基体实现了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8.
为解决TC4钛合金硬度低、耐磨性差等缺点,利用激光熔覆技术,采用4 kW大功率Laser4000半导体激光器,在TC4表面制备了以HfC、TaC和ZrC等比例三元陶瓷相(比例分别为0%、5%、10%、15%)为增强相的钛基硬质涂层。熔覆结束后对熔覆件进行切割、打磨、抛光和腐蚀制备金相试样,利用电子显微镜(EM)、扫描电镜(SEM)、EDS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XRD)等试验手段对不同材料组分的熔覆涂层进行了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对比分析;利用TH120A里氏硬度计测熔覆层的宏观硬度值,利用Qness型号维氏显微硬度计分析熔覆试样截面微观硬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三元陶瓷相的添加,使熔覆层与基材形成了良好的冶金结合,并且基材与熔覆层有着明显的平滑的分界线;熔覆层主要由α+β针状马氏体基体及析出的棒状和块状α相组成,其中添加质量分数为15%的三元陶瓷增强相的涂层熔覆层由块状晶组成,且晶粒最为粗大,添加质量分数为5%和10%的三元陶瓷增强相的涂层,棒状和块状的α相尺寸明显变小,晶粒明显被细化,组织更加均匀致密;熔覆层柱状和块状α相的主要成分为Ti以及微量的Al、Zr、Hf和V元素,涂层...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13Ni5A钢铆钉头部Ni-Cr-B-Si合金激光熔覆层的组织、成分、显微硬度和在酸性介质中的抗腐蚀能力,并进行了实地考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功率密度为1.3×104W/cm2、扫描速度为5mm/s的辐照工艺,获得了与基体呈冶金结合的无裂纹的熔覆涂层,其组织由Ni-Cr-Fe固溶体、Ni3Si、Cr5B5及WC等相组成,显微硬度高出基体两倍多,并在酸性介质中具有优异的抗蚀性能.激光熔覆处理的铆钉经3700h实际生产考验后.明显优于未经.处理的铆钉.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宽带激光熔覆铸造WCp /Ni基合金复合涂层结合界面组织特征。结果表明结合界面微区组织特征为细小的共晶体组织、过渡层组织以及白亮带组织。白亮带及过渡层中主要含有Fe ,Cr,Ni,Si等元素。白亮带主要是单相的γ - (Fe ,Cr ,Ni,Si)固溶体组织。从熔覆区→过渡层→白亮带的平均显微硬度值呈梯度分布。复合涂层结合界面主要元素、微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硬度呈梯度分布的特征 ,提高了涂层与基材之间的匹配性 ,缓解应力集中 ,避免裂纹形成 ,实现了基材与涂层良好的冶金结合。  相似文献   

11.
脉冲激光诱导InP的Zn掺杂过程中,金属-半导体分界面附近的温度是影响掺杂浓度和掺杂深度的一个重要因素.确定材料的温度分布有利于合理选择激光功率、辐照时间等工艺参数使表面或界面达到预期的温度.本文分析了脉冲激光诱导InP掺杂Zn的过程,利用数值计算的方法,计算了在简化一维模型下激光辐照过程中材料的温度场分布,得到了材料表面温度、金属-半导体分界面温度与激光脉冲宽度的关系,两者都近似呈线性关系,表面温度和分界面温度相差不大,这与解析方法得到的结果基本相同.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方法给出材料中温度场分布情况,可以直接在普通的PC机上计算任意给定时刻材料表面温度和金属-半导体分界面的温度.  相似文献   

12.
激光表面合金化制备TiC/Ti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激光表面合金化技术在工业纯钛表面制备TiC/Ti复合涂层,并对复合涂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对TiC的合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涂层由合金化层和热影响区组成.合金化层由TiC和α′-Ti构成,TiC的生长形貌包括树枝状、十字花瓣状、胞枝状以及针状,热影响区主要由α-′Ti构成.合金化层的平均显微硬度为HV 420.TiC的合成过程分为三个阶段:激光辐照时,固态C颗粒迅速扩散至激光熔池并被液态Ti包围;首先固-液结合界面处的Ti和C直接反应形成TiCx,随后液Ti扩散并穿过TiCx层与剩余的C进行反应,直至TiCx中C的浓度达到TiC中C的浓度,生成的TiC溶于液相中;快速凝固过程中,TiC从溶液中析出并长大.  相似文献   

13.
铝青铜合金粉末涂层制备中Fe元素的扩散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等离子喷焊和激光熔敷技术,将铝青铜合金粉末涂敷在45#钢表面,通过对涂层金相组织观察、界面金相观察、X-ray分析、表面EDS分析、对Fe元素的EPMA分析,研究Fe元素在铜合金涂层中的扩散特性.结果表明,采用等离子喷焊技术制备的涂层中,Fe元素从基材到合金涂层有较强烈持续的扩散过程;采用激光熔敷技术制备的涂层中,Fe元素在基体与合金涂层之间无明显的扩散现象.可见,Fe元素在等离子喷焊层中扩散率较高,在激光熔敷层中扩散率较低.  相似文献   

14.
玻璃纤维增强环氧涂层中KH-550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环氧胶粘涂层中加入偶联剂,研究其对胶接强度的影响。试验研究表明,偶联剂KH-550通过分子中两个性质不同的化学反应把环氧树脂与金属基体以化学键联接起来,起着架桥作用,从而使它们在相互接触的表面交界处结合得更加牢固。可显著地提高环氧胶粘涂层的胶接强度。推荐了无填料和加入玻璃纤维填料胶粘涂层偶联剂的适宜加入量。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Al2 O3/ 耐热钢基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测试,分析了不同涂层对界面结合力的影响,对不同颗粒涂层的复合材料进行了900 ℃下的高温磨料磨损试验,并分析了界面结合力对复合材料高温抗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的不同涂层对复合材料界面结合强度的影响较大;颗粒经Ni 涂层处理后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力增强,作为抗磨硬质相表现出良好的高温抗磨性能;颗粒有TiN 涂层的复合材料由于界面结合强度较低,因而高温抗磨性较差.  相似文献   

16.
脉冲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脉冲激光诱导液-固界面反应制备亚稳态材料的反应机理,认为在制备亚稳态化合物的过程中存在以下三个反应过程:(Ⅰ)脉冲激光与液-固界面作用产季大量的蒸发物;(Ⅱ)脉冲激光与蒸发物进上步作用产生等离子体;(Ⅲ)等离子体相互作用以及快速淬灭生成亚稳态材料。  相似文献   

17.
根据界面剪切失效理论和疲劳损伤累积理论,建立了基于枪管镀层—基体界面剪切疲劳损伤累积的枪管寿命预测模型.以某小口径步枪枪管为研究对象,计算了一个冷却周期射击过程中的枪管界面剪切应力,预测了3种不同基体材料枪管的寿命,研究了基体材料高温强度对枪管寿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基体材料高温强度是影响枪管寿命的至关重要因素.温度升高引起的界面抗拉强度下降,是导致镀层产生界面破坏以及枪管寿终的重要诱因.增加材料常温强度对提高枪管寿命意义不大,而增加高温强度则可以显著提升枪管寿命.寿命试验结果验证了本文所建寿命预测模型的可用性及预测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用激光对无机材料表面进行热处理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用这种方法可在无机材料表面进行色彩、图案、涂复等装饰处理。本文综述性地介绍了国外学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是将用于测量片状试样的热扩散率的激光闪光法推广至测量薄膜试样。应用 1 5纳秒脉冲 Nd:YAG激光及响应时间 0 .9微秒的 (Hg,Cd) Te红外探测器等建立了闪光法热扩散率测量系统 ,并应用此系统对微米量级厚度的不锈钢薄膜进行了测量。同时针对将激光闪光法应用于薄膜时所出现的问题 ,如激光的有限脉冲时间及有限吸收厚度效应 ,测量系统的滞后效应 ,以及增强红外吸收及辐射用表面黑化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