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密封铅酸蓄电池原理出发,分析了快速充电的基本原理。对现有的三种快速充电方法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得出了脉冲充电法应与所述的另两种方法结合,从而在保证蓄电池寿命的同时实现更加快速充电的目的。  相似文献   

2.
硅盐电池快速充电的试验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电池快速充电的原理,对硅盐电池进行充电试验,提出适用于该电池5段恒流快速充电和定压补充充电的充电方案,并在各种控制参量的基础上,给出了实现这种充电过程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能量管理系统,实现蓄电池快速充电,且同时保证蓄电池寿命不受充电方式的影响,作者分析了当前一般充电方法的优点和这些充电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混合动力汽车工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冲分阶段恒流快速充电方法.使之能很好地适应混合动力汽车蓄电池在变电流放电状态下充电时间短,使蓄电池荷电状态SOC始终保持在50%~80%范围内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该文针对现有蓄电池充电速度较慢、易出现过充且充电效率不高的缺陷,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自适应PID算法的改进三段式蓄电池快速充电方法。使用上述算法对充电系统进行相应控制,以达到快速充电、防止过充现象发生的效果。对该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充电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相似文献   

5.
电动汽车电池组快速充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应对气候变化,许多企业在研究电动汽车,电池组的快速充电是重点研究的技术.针对锂离子电池的特性,提出了限压变流脉冲的充电方法,缩短了充电时间,并针对电池组存在状态不平衡的问题,设计了充电均衡控制电路.  相似文献   

6.
锂电池充电方法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锂电池的充电方法主要有两种,即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本文首先介绍了常规充电和脉冲充电两种充电方法的充电进程。进而从充电效果、充电速度、电池容量及电池寿命等几方面简要进行了对比分析,并指出了脉冲充电方法在上述指标上的优势。指出脉冲充电方法之所以具有上述优点,其主要原因在于通过停充去极化措施,较好吻合了蓄电池充电接受特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电池快速充电基本原理,制定了电动汽车用电池的分段恒流充电方案.根据对分段恒流充电试验结果的分析,对其控制策略进行了调整:按容量梯度法确定分段恒流充电终止控制参数,适当减小各段恒流值下降梯度,并将电池温度设为充电安全保障控制参数.调整方案后的充电试验结果表明,这种分段恒流充电控制方法可实现动力电池的智能化快速充电,有效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充电效率.  相似文献   

8.
以动力蓄电池为能源的电动汽车被认为是21世纪的绿色工程,而快速充电技术是电动汽车推广的一个关键.本文深入分析了铅酸蓄电池的微观与宏观充电特性,在一个蓄电池的四阶动态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能够按马斯定律对蓄电池快速无伤害充电的智能充电算法.并提出了模型的动态修正和充电电流在线实时调整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移动电源的大功率电能传输,节省充电时间,结合USB_PD快速充电协议设计了一款快充移动电源。本设计采用易能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的EDP3010可重构数字电源芯片为控制器,通过构建相关硬件电路以及相应软件的编写,实现了基于USB_PD协议的快速充电功能,给四串锂电池组充电最大功率可以达到90 W,可为支持USB_PD协议的电子设备进行快速充电,最大输出功率达65 W,且具有多项保护功能可保证充放电过程的安全进行。  相似文献   

10.
为实现以镍氢电容电池为动力系统的电动大巴车的快速充电设计了快速充电系统.通过Matlab/Simulink对网侧谐波含量进行电气仿真,并根据镍氢电容电池的短时大电流充电特性,选取电压控制法作为充电终止参数,实现电动大巴车的快速充电.  相似文献   

11.
普遍采用的电动自行车蓄电池组整体充电的模式忽略了蓄电池问差异,易使某些单只蓄电池在充电过程中发生过充,欠充等现象而过早损坏.针对这样的问题,采用蓄电池组分只同时均充技术,以单只蓄电池端电压监测和充电控制为目标,保证蓄电池组中每一只蓄电池容量和端电压的一致性,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提出了一种采用逻辑工艺、访存速度优化、降低刷新功耗的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使其在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制造中易于与高性能逻辑电路融合.采用读写前置放大的高速读写方案,使DRAM读写速度得到了优化;采用紧凑式电荷转移刷新替代传统刷新方案,在降低了刷新功耗的同时,缩短了DRAM的刷新时间开销,提高了DRAM的数据可访问性...  相似文献   

13.
电润湿电子纸具有功耗低、广视角、响应速度快等优点。针对其存在的灰阶显示反射率低和显示不稳定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驱动波形设计方法和字符分解刷新方式的电润湿灰阶改进方案。首先,基于脉冲宽度-振幅调制设计驱动波形,并利用字符分解刷新方式扫描显示屏;然后,测试每一个电压值下显示屏的开口率,并得到电润湿的迟滞特性曲线,再根据韦伯定律结合迟滞特性曲线来划分灰阶。实验结果表明,该驱动方案得到了一个最大反射率70%、显示清晰的8级灰阶电润湿显示系统。  相似文献   

14.
简要分析了H.264中的帧内预测模式选择,提出一种简单的快速帧内预测模式选择算法.利用视频数据当中的空间相关性,采用相邻编码块的最佳模式来作为当前编码块最佳模式的选择依据,并且加入刷新机制,有效地减小了待选模式的范围,降低了算法的复杂度.试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帧内预测的编码时间,降幅达到了50%以上,同时基本保持了原始算法的编码性能.  相似文献   

15.
OSPF协议报文刷新机制的分析和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协议的报文刷新机制会产生大量的报文,给网络带来很大的突发流量。为了减少OSPF给网络带来的负载,该文对OSPF的报文刷新机制进行深入的分析,证明了延长OSPF报文刷新间隔不会影响协议行为和性能的结论。据此该文提出了ERR(enhanced randomized refresh)机制。ERR机制采用随机分散OSPF报文的刷新时间和延长OSPF报文刷新间隔的方法,消除了OSPF带来的突发流量和减少了OSPF报文的数量。该文采用VENUS模拟器进行模拟,实验结果显示:ERR机制比标准刷新机制减少了三分之一的报文,同时消除了OSPF刷新报文给网络带来的突发流量。  相似文献   

16.
Intra refresh is an efficient and simple technique for suppressing temporal error propagation in video transmission over error-prone networks. However, most existing intra refresh algorithms do not make good use of the visual perceptual mechanism of the Human Visual System (HVS). This paper presents an intra refresh algorithm based on an attention model and a loss impact model. Intra refresh rates are allowed to vary for different image regions according to the HVS characteristic and the channel conditions to protect the most important macro-blocks against packet loss. A joint source-channel rate-distortion model was de-velope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HVS characteristic to achieve an optimal end-to-end distortion for a better subjective quality. Tests demonstrate that, for the same bit rate and packet loss rate, this method provides a much better subjective feeling than existing intra refresh methods.  相似文献   

17.
针对劣质绝缘子电场逆问题计算量大的缺点,在传统模拟电荷法建模的基础之上采用快速多极子算法对其进行预处理,给出了基本计算原理,并采用Tikhonov正则化方法处理因测量数据干扰引起的逆问题解的不适定性,以及采用牛顿迭代法搜索逆问题的最优解,得到绝缘子模型的场源参数,从而实现对劣质绝缘子的检测。通过构造基本点电荷系模型对该快速优化算法进行可行性验证,最后将该算法应用于110 kV猫头型三相绝缘子串的一相绝缘子进行了实例计算,结果表明:该快速优化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实现对劣质绝缘子的在线诊断。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雷达图像的刷新效果,降低对系统资源的开销,分别采用OpenGL API以及WIN32 API 2种不同技术对雷达图像进行刷新处理,主要对雷达圆符号层提示信息进行刷新。OpenGL和WIN32 2种不同的技术,通过对这2种技术进行分析,充分利用他们的优势,最后并对所设计系统进行测试,对比分析它们对系统资源的使用情况。结果表明,使用WIN32 API技术进行图像刷新,大大降低了对CPU资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称差分算法的视频运动目标分割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提出一种视频运动目标分割的改进算法, 该算法综合帧间差分算法及背景减算法获得的信息分割运动物体, 利用对称差分算法获得中间帧运动目标的轮廓信息, 以该轮廓的外接矩形为分界, 再对其外部进行动态背景更新处理, 并对其内部进行减背景运算. 实验结果表明, 该改进算法解决了帧间差分算法在运动物体缺乏足够表面纹理时, 易产生空洞和边缘缺失的问题, 具有计算速度快、 抗噪声能力强和分割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三层C/S模式是基于Web的DBMS服务,与常规的C/S模式相比,具有简便性,灵活性和瘦客户等特点,是信息系统建设的发展方向。本文提出了基于三层C/S模式的公安旅店业管理系统,详细讨论了系统设计与实现方法,包括数据库设计,三层C/S模式的实现以及图像采集与处理,数据实时归并,动态查控等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本系统已投入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