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本文设计并应用了一种固态发酵酒醅样品采集及实时检测装置,主要包括取样管、套管、挺进头和检测器等。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适用于传统固态发酵酒醅的样品采集及相关理化指标的实时监测。在确保采集到窖池不同深度酒醅的前提下,收集酒醅温度、酸度及酒精含量指标,分析酒醅发酵状态并及时调整生产工艺参数,取样检测后的酒醅回填窖池孔洞,可减少取样对窖池密封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白酒传统固态发酵过程的温度智能检测,设计了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温度感知装置。该装置以数字式温度传感器为感知元件,采用无线传输技术、嵌入式技术、低功耗技术实现白酒窖池发酵温度的智能感知。详细介绍了装置的总体设计、硬件设计、软件设计。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鲁棒性,适用于白酒窖池固态发酵温度的智能感知。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酿酒工业发酵监测过程中人工工作量大、数据不连续、较陈旧的数据监测与记录方式等问题,设计用于发酵过程自动监测的便携式监测装置,在发酵过程中埋入窖池,实时监测分析酒窖中的温度、p H值等参数,实现监测数据采集实时化、传输无线化、分析智能化。该技术对于白酒发酵应用市场有着较为广泛的实践意义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生产应用,从设计目的及实施例分析等方面,介绍了一种白酒酿酒用固态发酵起窖装置。其中的出醅装置设置在主机架上,并设置有升降机构,紧固装置设置在次机架上以实现次机架的稳定,出醅装置为动力驱动的链板装置,挖料刮板槽均匀设置在链板装置上。该装置结构简单且可有效解决人工起窖劳动强度大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概述了SK—85型固态发酵反应器运行试验数据.着重对其温度、湿度、灭菌以及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并做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6.
依据白酒厂对酵母菌生产性能的特殊要求,并针对酵母菌的生理特性,采用差异酸度的培养基作选择条件,分别从采集于白酒厂的黄浆水、酒糟、酒曲、窖泥等含菌材料中,经分离、鉴定、筛选等相关技术方法,选择耐酸酵母菌。结果表明:通过酸性梯度差异培养法,分离到的兼性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4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代谢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7.
耐酸酵母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白酒厂对酵母菌生产性能的特殊要求,并针对酵母菌的生理特性,采用差异酸度的培养基作选择条件,分别从采集于白酒厂的黄浆水、酒糟、酒曲、窖泥等含菌材料中,经分离、鉴定、筛选等相关技术方法,选择耐酸酵母菌.结果表明:通过酸性梯度差异培养法,分离到的兼性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4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代谢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在窖泥微生物鉴定中的应用,试验从泸州老窖浓香型白酒发酵窖池窖泥中分离纯化得到1株细菌。经菌落特征观察和镜检后,由Biolog微生物自动鉴定系统鉴定为Bacillus cereus/thuringiensis B(蜡状芽孢杆菌/苏云金芽孢杆菌B)。  相似文献   

9.
耐酸酵母菌的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依据白酒厂对酵母菌生产性能的特殊要求,并针对酵母菌的生理特性,采用差异酸度的培养基作选择条件,分别从采集于白酒厂的黄浆水、酒糟、酒曲、窖泥等含菌材料中,经分离、鉴定、筛选等相关技术方法,选择耐酸酵母菌。结果表明:通过酸性梯度差异培养法,分离到的兼性耐酸性酵母菌能在pH≤4的环境下继续表现出较强发酵代谢能力,适宜作白酒发酵生产用菌种。  相似文献   

10.
国内首创微生物固态自动化发酵系统技术在沧州问世1994年1月20日,由中国星火总公司兴济生物技术研究所自行研制成功的“微生物固态自动化发酵系统”在河北省沧州市通过了省技术鉴定。它的成功解决了长期以来束缚微生物固体发酵工业发展的工艺问题。该系统可广泛应...  相似文献   

11.
该反应器将液体发酵技术与固态发酵技术相结合,组成完整的液体制种——固态物料发酵系统。该反应器简化了设备组成和操作程序,提高了温度和湿度的可调性。它将固体物料的混合、灭菌、冷却、接种、辅料、发酵等生产过程组成一条流水作业线,并在一个工位(罐内)完成,避免了杂菌污染,提高了生产过程中的自动化程度和产品的成品率。该技术与传统的大池、浅盘等固态发酵技术相比,  相似文献   

12.
红曲霉界面生长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界面培养系统,模拟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将红曲霉发酵过程分为快速期,减速期和衰退期,进而建立了界面上红曲霉生长的动力学模型。模型较好地吻合了界面上红曲霉生长的动力学曲线,反映了红曲霉固态发酵过程中微环境下的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13.
以燕麦全粉为唯一基质进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Zhang固态发酵,以期获得一种具有益生元功效的谷物发酵食品.为了提高干酪乳杆菌的活菌数,对燕麦固态培养基进行了优化,选择含水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培养基初始p H进行单因素实验,通过正交实验进一步优化得到最佳发酵条件.结果表明:含水量55%、接种量9%、培养基初始p H 6、37,℃静置培养36,h为最佳条件,此时干酪乳杆菌活菌数为6.32×109,,g-1,滴定酸度为9.93,m L,乳酸含量为0.45,g/100,g.对燕麦发酵前后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可知,发酵后β–葡聚糖含量为1.61,g/100,g,和发酵前相比几乎没有降低,α–氨基氮的含量增加了0.06,g/100,g,相对分子质量小于6,000的多肽增加了10.62%.  相似文献   

14.
用中试规模,对糖化液法、固态法、半固态法和先固态后半固态法等4种不同发酵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以先固态后半固态的发酵方法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酱香型白酒酒醅的微生物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提取酱香型白酒福矛窖酒生产发酵的第2轮窖内发酵末期、第3轮堆积发酵、第3轮窖内发酵中期的酒醅微生物基因组DNA,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个发酵时期的酒醅的微生物多样性进行测序分析,实验结果显示:福矛窖酒的堆积发酵和窖内发酵的酒醅的微生物菌群结构具有多样性.不同发酵时期的优势菌群,堆积发酵酒醅的优势微生物为乳球菌属、醋酸杆菌属、芽孢杆菌属、梭形杆菌属、假丝酵母属、曲霉属.窖内发酵酒醅的优势微生物为乳杆菌属、醋酸杆菌属、青霉菌属、毕赤酵母属、曲霉属、嗜热子囊菌属、假丝酵母属.从实验结果分析初步揭示不同发酵时期的酿造微生物功能以及在酱香型白酒的酿造过程的作用,酱香型白酒的丰富香味物质的产生与酿造微生物菌群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收集了十余种目前应用于国内外多行业的固态培养(发酵)装置,对其中某些装置的利用方法、原理或产品生产进行了粗略的介绍,与深层发酵作比较,对固态发酵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剖析了制约固态发酵技术规模化生产的因素,指出了完善固态发酵技术需要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抗生素的固态发酵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固态发酵与液态深层发酵相比有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近十几年由于能源紧张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固态发酵重新受到人们的重视。在回顾近年来国内外抗生素的固态发酵研究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对环孢菌素A、依枯草菌素、头孢菌素C、土霉素、四环素、头霉素C、青霉素等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王帅 《科技信息》2011,(6):45-46
本文以酸奶为例论述了在加工及贮藏期间酸度对发酵奶品质的影响以及控制酸度的措施。结果表明:酸度对发酵奶的口感,组织状态,黏度,比重有很大影响;采用85℃、30min或90~95℃、3~5min加热处理,菌种接种量为2%,在42℃下发酵培养3.5h,注意环境卫生,防止噬菌体污染可有效控制酸度。  相似文献   

19.
周镭 《山东科学》1994,7(3):56-59
以农副产品、食品工业的下脚料和糟渣为原料,用固态发酵法生产饲料酵母,可明显改善饲料品质,提高营养价值.近年来,固态发酵饲料酵母生产发展迅速.固态发酵工艺设备简单,投资少、见效快、产品成本低.本文提出了一种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固态发酵生产的工艺,着重介绍了混配工序.调质灭菌工序、冷却工序、固态发酵工序、干燥及粉碎工序.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提取、纯化条件以及压力脉动对固态发酵微生物蛋白质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压力脉动固态发酵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发酵后的酶曲中,加入Tris-HCl提取液,可得胞内蛋白质,FPA酶活与CMCase酶活回收率分别为83.6%与67%,纯化效果较好。从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固态发酵干酶曲中提取的胞内蛋白质与从未加周期刺激的微生物中提取的相比,胞外蛋白质的质量、FPA酶活和CMCase酶活分别提高了17.75%、60.08%和21.17%。压力脉动固态发酵5d的微生物胞外蛋白质的酶活,与静态固态发酵6d的相当,发酵周期缩短。压力脉动外界周期刺激使蛋白质组分有所变化,减少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0400的组分,但增加了相对分子质量约为28520的组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