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首次研究了 DCB—DNA 作为钙镁络合滴定指示剂的条件及应用于水泥、高炉矿渣和白云石等试样中氧化钙、氧化镁含量测定的可能性。研究结果表明:在 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加入0.1%的 DCB—DNA 作指示剂,以0.02mol·1~(-1)的 EDTA 标准溶液进行滴定,溶液颜色由蓝色变为红色。利用乙酰丙酮作掩蔽剂可测定钙镁混合样中钙含量。此指示剂终点颜色变化敏锐,准确度高,选择性好,是络合滴定钙镁的优良指示剂。  相似文献   

2.
以对乙酰基偶氮胂(ASApA)为显色剂,建立了钙的分光光度分析新方法。在pH10.0介质中,Ca与ASApA生成1:2(配合比)螯合物,最大吸收波长位于626nm,摩尔吸光系数ε_(max)=1.11×10~4L·mol~(-1)·cm~(-1),Ca量在1~15μg/25ml范围内遵守Beer定律。方法用于水样中痕量Ca测定,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DBC—偶氮胂是新型的显色剂,化学名称为2-(2-胂酸基苯偶氮)-7-(4-氯,2,6—二溴)—1.8—二羟基-3,6-二磺酸萘。简称DBC,其结构式: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DCS—偶氮胂作为钙络合滴定指示剂的可能性,提出了判断指示剂在等当点前后颜色变化的新判据——颜色指数。该判据简便适用。  相似文献   

5.
借助当前比较完善的GPS系统,建立基于BDS/GPS双系统的全球电离层模型,是克服BDS单系统建模弊端,提高全球电离层模型和硬件延迟(DCB)监测精度的一种有效途径.本文分析了基于BDS/GPS双系统的电离层模型所能达到的精度,以及GPS观测对DCB监测的辅助作用.文中选用了太阳活动峰年2013年2月11日–2014年1月13日336天的BDS/GPS双系统观测资料,利用15×15阶球谐函数模型建立了全球电离层模型(GIM/SHA),并利用IGS最终电离层产品(GIM/IGS)、双频实测VTEC和海洋测高数据对该双系统模型的电离层产品进行了全面的精度评估.结果表明:(1)通过与三种基准数据比对,GIM/SHA的外符合精度在3–6 tecu范围内,且系统性偏差较小;(2)GPS卫星P1P2频点DCB与IGS最终产品结果比较BIAS在0.1 ns内,RMS最大不超过0.2 ns;(3)通过比较BDS单系统与双系统生成的卫星和接收机B1B2频点DCB发现,两种方法解算的DCB均值差别为0.01–0.227 ns,双系统解算BDS卫星DCB稳定性稍优于单系统结果,但是GPS观测资料的加入能够明显地提高接收机DCB的稳定性;从14颗BDS在轨卫星B1B2频点DCB长期稳定性统计可见,各卫星DCB长期稳定性为0.2–0.3ns,其中GEO卫星稳定性水平稍差.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DCB偶氮胂与MnO_4~-的褪色反应.结果表明,在硫酸介质中褪色反应具有高灵敏度,据此建立了一种新的光度法测定微量锰(Ⅶ).实验结果表明:有色溶液最大吸收波长为54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23×10~4L/(mol cm),锰量在0.01~2.40g/mL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本法用于测定人发中微量锰(Ⅶ),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DBC-偶氮胂与铅、铋的显色反应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0.1mol/L HClO_4介质中,DBC-偶氮胂与铅、铋均能显色,分别形成1:1和1:3型络合物,其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4.46×10~4L·mol~(-1)·cm~(-1)和1.03×10~5L·mol~(-1)·cm~(-1),均具有较高的灵敏度,而且两者络合物的最大吸收峰有明显差异,故可用双波长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铅、铋;而在3.0mol/L HClO_4介质的高酸度下,试剂与铋的显色反应具有更高的灵敏度(ε为1.05×10~5L·mol~(-1)·cm~(-1)),此时铅不显色,此条件下可用于铋的单独测定。该方法用于某些纯金属和纯试剂中铅、铋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
动力学方法测定痕量钒(V)已有报道,作者在工作中发现,在活化剂柠檬酸存在下,钒能催化溴酸钾氧化DBC-偶氮胂〔全称为2-(2-胂酸基苯偶氮)-7-(2,6—二溴-4-氯苯偶氮)-1,8-二羟基萘-3,6-二磺酸〕褪色,此反应可作为指示反应,其反应是:  相似文献   

9.
1 仪器与试剂721型分光光度计;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40~60目;Co~(2 ),Ni~(2 ),Cd~(2-),Cu~(2-),Zn~(2 ),pb~(2 ),Bi~(3 ),Th~(4 )均配成一定浓度的硝酸水溶液.4—(2—吡啶偶氮)—间苯二酚0.1%;偶氮胂Ⅲ0.1%;二甲酚橙0.1%.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二次去离子水.2 实验内容与方法苯乙烯—二乙烯苯共聚体的预处理:按阳离子交换树脂的预处理进行,最后于40℃烘干备用.方法采用静态吸附法.称取数份1.000g 干燥吸附剂于50mL 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  相似文献   

10.
偶氮胂-DBS能与铈形成兰紫色铬合物,最大吸收峰位于630nm,摩尔吸光系数为1.22×10~5l·mol~(-1)·cm~(-1).铈含量在0~25μg/25ml 的范围内服从比尔定律;包头混合稀土氧化物在0~20μg/25ml 范围内遵循比尔定律.在本实验条件下,测得该有色络合物中铈与偶氮胂-DBS 的络合比为1∶4,并测定了单一稀土的摩尔吸光系数,大部分常见元素的允许量均在毫克级以上.  相似文献   

11.
4-N,N-二丁氨基-2-羟基-2′-羧基二苯酮合成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间氨基苯酚、碘丁烷为初始原料 ,在溶剂及脱酸剂的存在下 ,于常压下加热回流制备间二丁氨基苯酚 ,再与苯酐缩合成 4 N ,N 二丁氨基 2 羟基 2’ 羧基二苯酮的合成路线 ,产品总收率达 78% ,主含量≥ 99% .该产品与二芳胺或萘胺发生缩合反应形成具有内酯环的无色多芳基荧烷类化合物 ,该系列化合物与酚类化合物在热、压的条件下 ,可发生开环反应而显黑、红、蓝、绿等色彩 .与用氯丁烷为原料的合成路线相比 ,方法虽然原料较贵但避免高温和高压反应 ,在国内实现工业化生产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2.
以水杨醛和丙酮为起始原料,合成了4个2-(2H-苯并吡喃-2-酮-3基)-5-取代硫醚-1,3,4-噁二唑衍生物.目标化合物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DMF为溶剂,K2CO3为缚酸剂,反应温度为65° C,反应时间为4h,物料投料n[5-巯基2-(2H-苯并吡喃-2-酮-3基)-1,3,4-噁二唑]∶(卤代烃)=1.0∶1.2.产物经1H NMR,13C NMR,IR以及元素分析确证.  相似文献   

13.
以邻氯苯甲醛和邻苯二胺直接关环合成了1-(2-氯苄基)-2-(2-氯苯基)-苯并咪唑.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方法确定了其晶体结构.  相似文献   

14.
以1,6-二甲氧基萘为原料,经Na/C2H5OH还原生成5-甲氧基-2-四氢萘酮,与正丙胺还原胺化生成外消旋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经拆分得到手性的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甲氧基四氢化萘,再去甲基反应得到化合物(-)-2-(N-正丙基氨基)-5-羟基四氢化萘。采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1H-NMR和13C-NMR表征了中间体和产物的分子结构。通过合成工艺的研究,得到较好的工艺条件,反应总收率达16.8%。采用一步法的还原胺化反应,不仅简化了反应步骤,而且收率提高了16.2%。  相似文献   

15.
主要论述重氮-β萘乙酸甲酯与N-(对溴苯乙烯基)-吗啉在铜盐催化下的反应,能够以较高的化学产率制备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详细考察了催化剂、反应溶剂对这一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六氟乙酰丙酮铜[Cu(hfacac2)]得到最好的化学收率,比较意外地发现所有被测试的溶剂都能以高产率得到产物4-氧代-4-(4-溴苯基-)2-(2-萘-)丁酸甲酯。  相似文献   

16.
标题化合物8-一种新的手性催化剂,通过丙二酸酯法及酶解拆分合成(s)-3-(2-氯苯基)丙氨酸甲酯,进一步与溴苯发生格氏反应而成。  相似文献   

17.
本文叙述了(N—B)—2—(邻氨基—苯氨基)—2—硼(杂)苯并—△~4—咪唑啉的合成。该化合物是以硼代替苯并咪唑中的2位碳原子,并同时具有N→B内络合形式的、复杂的螺环化合物。根据结构预测,并用实验证实了该化合物为熔点高、稳定性较好的、新一类的有机硼化合物。产物是用邻苯二胺与硼酸三烷基酯反应形成该化合物。通过红外吸收光谱、紫外吸收光谱等测试,分子量测定、元素有机分析,证明了该化合物的结构。该化合物的熔点为390~395℃。此外还记录了它们的溶解性能。  相似文献   

18.
以(+)-对甲苯磺酸-2-甲基丁酯与联苯基溴化镁反应,在催化剂作用下实现手性戊基与联苯偶联,再经碘化和氰化,合成了(+)-4-(2-甲基丁基)-4′-氰基联苯(CB-15)。总收率为15%(以左旋戊醇计算)。同时,就手性戊基与联笨偶联的机理等问题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19.
以腺嘌呤(1)为原料,经过氧化、水解、还原、环合和与S 烷基化反应得到2-烷硫基腺嘌呤(6);甲烷三羧酸三乙酯与1, 2-二溴乙烷反应得到3-溴丙烷-1, 1, 1-三羧酸三乙酯(7);6和7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得到3-(6-氨基-2-烷硫基-9H-嘌呤-9-基)丙烷-1, 1, 1-三羧酸三乙酯(8);8在甲醇钠作用下发生脱酯基和酯交换反应,得到目标化合物2-(2-(6-氨基-2-烷硫基 9H-嘌呤-9-基)乙基)丙二酸二甲酯(9)。通过FT-IR、1H-NMR、13C-NMR及HRMS对6种新的无环嘌呤核苷化合物8和9的结构进行了确证。  相似文献   

20.
顺式-2-甲氧亚胺基-2-呋喃乙酸合成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2 呋喃甲酸为起始原料,经氯代、氰代、水解、肟化合成了顺式 2 甲氧亚胺基 2 呋喃乙酸。改进了氰代反应方法,其主要反应条件为n(2 呋喃甲酸)∶n(氯化亚砜)=1∶2 5,n(2 呋喃甲酰氯)∶n(氰化亚酮)=1∶2,n(2 氧代 2 呋喃乙酸)∶n(甲氧基胺盐酸盐)1∶1 2,水解温度为0℃,肟化介质pH值为5~6。顺式 2 甲氧亚胺基 2 呋喃乙酸的总收率达45 9%。用元素分析、1H NMR证明了目标化合物结构正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