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在H_2SO_4-KBr介质中,维生素C对碘酸钾氧化氨基苯磺酸黄的褪色反应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的强弱与维生素C的含量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基于这一特性,建立了检测食物中维生素C的新光度分析法——阻抑光度法.该法准确、快速、重现性好、干扰少,测定维生素C的线性范围为0~45μg/25ml,用于食物或医药维生素C片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CO2作为超临界萃取剂,有机溶剂乙醇、丙酮为夹带剂,研究了维生素C、联苯二酸及不含夹带剂时苯甲酸与萘乙酸等固体溶质在超临界萃取剂中的相平衡。实验表明,维生素C、联苯二酸在超临界条件下,无论是含还是不含夹带剂,在超临界CO2 中的溶解度均为痕量。在相同的温度、压力下,苯甲酸的溶解度比苯乙酸大很多,理论分析认为,这是由于苯甲酸的极性较萘乙酸的强所致。实验中测定苯甲酸的压力转变为23MPa,萘乙酸的压力转变为12.29MPa。  相似文献   

3.
维生素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营养成分之一.维生素K3是一种可人工合成的化合物,它也是维生素K类化合物中生理活性最强的药物[1,2].动力学荧光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简便实用,但未见用于测定维生素K3含量的报道实验发现,在氢氧化钠介质中,维生素K3能灵敏催化高碘酸钾氧化荧光素钠的反应使荧光猝灭,据此建立了动力学荧光法测定维生素K3含量的新方法,用于维生素K3片剂中维生素K3含量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以季胺盐(TMA·Cl)萃取、光度法测定痕量汞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以季胺盐即氯化三辛基甲基胺的二甲苯溶液为萃取剂,在HCl介质中痕量汞的萃取和分光光度法测定。对萃取、分离定量的最适条件,选用适宜的反萃取剂以及汞的萃取体系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表明,桑德尔灵敏度为4.8×10-4μg/cm2,相比Vw/Vo=40,汞量在0~0.5μg范围内遵守郎伯—比尔定律,成功的建立了一个新的测定痕量汞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用微波萃取技术提取大蒜中的大蒜油的方法,并对提取物中的大蒜新素进行气相色谱-质谱分析,用外标法测定其含量。通过对萃取条件的选择,得出微波萃取大蒜油的最佳条件选二氯甲烷为萃取剂,萃取剂用量为200 mL,萃取时间为30 s。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微波萃取技术对样品处理以及使用GC/MS法测试大蒜中大蒜新素,该方法具有快速、萃取剂用量少、精度好、回收率高、准确可靠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以混二甲苯作为萃取剂,讨论了萃取条件(温度、时间及萃取相比)、废水pH值以及废水中氨、吡啶等碱性物质对酚的平衡萃取效率的影响,并对混二甲苯萃取焦化厂含有氨、吡啶的含酚废水的机理进行初探。  相似文献   

7.
维生素C中水份含量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一般要求低于0.2%。目前工厂生产中采用重量法测定,费时而且不准确。有人曾用卡尔·费舍法测定,但不适用。鉴于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份已在其它领域中广泛应用,本文将其应用于维生素C中微量水份的测定。把维生素C样品加热溶于一定体积的脱水正丁醇中,冷却后再结晶而析出,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留存于清液中的水份,从而计算出维生素C样品中水份含量。本法具有操作简便,快速,结果可靠等优点,可用于维生素C产品的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8.
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汞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萃取-分光光度法测定污水中的汞.考察了萃取剂的种类、酸度及萃取试剂体积等因素对萃取率的影响.在pH为3.7的甲酸-甲酸钠缓冲溶液中,HgI42-和[Fe(phen)3]2 以1∶1的络合比络合生成具有较大疏水性的化合物,用甲基异丁酮萃取后,再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机相的吸光度,从而测定汞含量. 结果表明, 络合体系的最大吸收波长为512 nm,汞的含量在0~2.71 mg·L-1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为2.5×104 L ·mol-1·cm-1,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 mg·L-1.对4个样品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 5%~5 2%,加标回收率为93.2%~106.7%,用于污水中汞的测定,有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在氢氧化钠介质中,微量维生素K3对高碘酸钾氧化苯并红紫4B褪色反应有明显的催化作用,据此建立了测定维生素K3含量的动力学光度分析法.测定了反应动力学参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2~1.1 mg/L,检出限为1.0×10 -5g/L.方法用于维生素K3片剂中维生素K3含量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异丙醇-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荧光法测定微量维生素B6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乙醇、丙酮和异丙醇等水溶性小分子有机溶剂在盐的作用下能够形成双水相体系用于目标物质的萃取,基于此提出了异丙醇一硫酸铵双水相萃取、荧光法测定微量维生素B6的新方法.课题研究了盐和有机溶剂用量、萃取时间和酸度对测定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异丙醇一硫酸铵双水相体系对维生素B6的一次性萃取率可达93.4%,最佳条件下,检出限为6.7×109g/m L.与传统的液一液萃取和固相萃取相比,本方法具有简便、萃取率高、干扰小、低毒等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11.
以三辛胺为络合剂,二甲苯为稀释剂,通过萃取-反萃取的方式,回收对羟基苯甲酸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苯酚和对羟基苯甲酸.研究了萃取剂种类、浓度、油水比、废水的pH值、混合时间及萃取级数对萃取效率的影响;考察了KOH浓度对反萃取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适当工艺条件下,以体积浓度为30%的三辛胺和二甲苯作为萃取剂,油水比为0.3,废水的pH为1.26,混合时间为3 min,采用二级萃取,苯酚、对羟基苯甲酸萃取率均达到99.9%,废水的CODc,去除率可达99.6%.  相似文献   

12.
甘草中甘草酸粗品最佳提取条件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萃取剂用量、温度、时间、pH值、酸化剂与甘草中甘草酸粗品提取率之间的关系。得出从甘草中提取甘草酸粗品的最佳提取条件为:蒸馏水为萃取剂,样品/萃取剂为1∶8,在90℃提取,萃取时间2h/次(共3次),H2SO4(3.5mol·L-1)作酸化剂,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得到甘草酸粗品中甘草酸含量为65%以上。  相似文献   

13.
纳米ZnO的表面改性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研究了纳米ZnO表面改性的影响因素,确定了最优改性剂和改性条件。通过正交实验以月桂酸钠为改性剂、用量为15%、pH值为6、改性时间为1.5h时,改性后的纳米ZnO的亲油化度达到79.2%,能较好地分散于甲醇和二甲苯中。  相似文献   

14.
在以CS2 为萃取剂萃取精制M Na盐水溶液的试验基础上 ,考察了CS2 萃取母液的循环对促进剂M的合成及精制全流程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当用于合成反应的CS2 萃取母液循环量保持在一定水平时 ,萃取精制后的促进剂M ,其质量能够达到现行国家标准的要求 ,而产品收率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副产物焦油的生成量显著减少  相似文献   

15.
以粗老茶叶为原料,超声辅助提取其中的茶氨酸,用分光光度法测试含量,考察超声提取温度、超声作用时间和浸提剂的用量对提取率的影响。正交试验表明,以水为浸提剂,在温度60℃、时间30min、固液比为1:50时浸提效果最好,浸提率为1.91%。该方法具有简便、有效和节约能耗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以CS2 为萃取剂对粗品M的钠盐水溶液进行了萃取精制 在常温常压下 ,考察了萃取溶剂量、萃取次数、M Na盐的浓度及pH等因素对精制工艺的影响 结果表明 :利用此工艺得到的促进剂M ,其产品质量能够达到国标要求 ;与现行工艺相比较 ,产品收率有所提高 ,能耗物耗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17.
野生山葡萄多酚类物质提取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野生山葡萄总多酚的浸提条件.方法:选择提取剂、提取剂浓度、提取时间、温度、料液比以及提取次数6种因素进行梯度实验。确定最佳提取条件.结果与结论:提取溶剂为甲醇、浓度为60%~80%,提取时间为2~4h,常温提取,2次提取料液比为l:20为宜,3次提取料液比l:5最佳.  相似文献   

18.
报道利用高分子显色剂聚乙烯醇缩对甲酰基苯偶氮变色酸(简称PV*CApF)作萃取剂,在非有机溶剂萃取体系Tween80-Na2SO4-H2O中,实现了Y(Ⅲ)与La (Ⅲ )、Zr(Ⅳ)与Ti(Ⅳ)的定量分离,研究了影响萃取的各种因素及形成的络合物电性对萃取率的影响;并与相应的小分子试剂作比较,结果表明:采用高分子显色剂作萃取剂,比相应的小分子萃取剂更易获得高的萃取率和好的分离效果,而且萃取率不受被萃物结构和电性的影响,表现出比小分子显色剂更优越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19.
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萃取体系中溶剂与萃取剂的双扩散过程进行了数学分析,推导出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计算公式。纤维溶剂的萃取扩散系数可用于表征萃取剂的萃取能力。通过纤维溶剂萃取扩散系数的大小,结合冻胶纤维萃取的本质和目的,选定二氯甲烷为最佳萃取剂。讨论了影响纤维溶剂扩散系数的因素,结果表明:超声萃取时纤维溶剂扩散系数要比静置萃取时大,并随萃取浴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冻胶纤维半径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0.
以铵盐和磷酸作为萃取剂抽提分离甲苯二氨烷硫化反应的反应混合物,重点考察在单级抽提分离过程中,工艺条件对萃取分离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适宜的分离条件为:混合时间为15min,萃取温度为常温,萃取剂与原料的体积比为2,萃取剂的质量分数为0.025。在此条件下,二甲硫基甲苯二胺的质量分数可以由0.814提高到0.949,回收率为95.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