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中国东部沿海城市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及防灾战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论述了我国社会经济最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产生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地震与水库地震、地面变形、地基失稳或失效、水资源短缺灾害、港工建设影响滨岸侵、沉变异和环境污染等,并对防灾减灾工作进行了战略性研究.  相似文献   

2.
在山区建设中必然涉及边坡开挖,在层状或坚硬裂隙岩体中开挖边坡工程,易于产生滑坡坍塌等工程地质问题,常导致工程复杂、艰巨,不仅给施工带来困难,还使工程设施遭受威胁。鉴于不同结构岩体边坡的工程滑坡现象,有着某些规律可循,因此若能认识掌握其规律性,从而予以合理利用和正确改造无疑十分重要。本文从皖南山区部分工程坍滑调查出发,探讨工程滑坡的基本规律和影响因素;分析了岩体结构、工程作用、环境条件等失稳因素的不同影响;进而提出了“工程地质判别法”,它对中小型边坡的稳定性评价和定性判别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3.
降雨是滑坡失稳破坏的主要诱发因素,回头沟滑坡位于广元市朝天镇双河村,是典型的降雨诱发的顺层岩质滑坡.在研究了回头沟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及滑坡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介绍了“7.23”降雨过程滑坡的变形破坏特征,论述了滑坡-堰塞湖灾害链效应,分析了滑坡的失稳破坏模式,并对滑坡的稳定性做了工程地质分析,结合工程实际提出了回头沟滑坡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概述了贵阳市的工程地质环境。根据多年来城市建设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某些专门性研究,通过对环境的分析,提出了贵阳市城市建设中的某些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现将它概括为地面变形与破坏,斜坡变形与破坏,以及与岩溶有关的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等三个方面的内容。文中对各个问题,从介绍工程实例入手,初步分析了它们的发生原因和条件,提出了可能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水利水电工程地质勘察历来重视环境工程地质问题的研究与预测。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水利水电环境地质问题研究现状堪忧。本文不仅从技术层面提出需要加强研究的若干问题,而且从政策层面提出加强制度建设的建议,呼吁水利工程地质同行积极开展水利水电环境地质问题的研究,既努力满足新时期治水思路对水利工程地质的要求,又能为水利工程地质专业开辟新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6.
某长江隧道全长2 032.17m,属于水下长隧道,采用综合勘察手段,查明隧道区的地质环境、水文地质条件及工程地质条件。分析和评价了不良地质现象及其可能带来的工程地质问题,并对相应的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工程措施及建议,为隧道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7.
加油站的修建因考虑口岸而常常面临大量的工程地质问题。本文根据笔者最近几年在加油站勘察、设计过程中所遇见的工程地质问题,总结出加油站修建过程中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与边坡开挖和填土有关。其中与边坡开挖相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滑坡与崩塌,而与填土有关的工程地质问题主要为填土边坡的失稳和加油站地坪的不均匀沉降等。针对这些工程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工程对策。  相似文献   

8.
关于工程地质学基本理论的认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括和总结了我国工程地质50年来的发展历史和所取得的科学成就,将其划分为3个阶段,即条件工程地质学阶段、问题工程地质学阶段和环境与灾害工程地质学新阶段,指出岩土工程特征成因控制论、岩土体稳定性的结构控制论和人地协调论是工程地质学的基本理论,重点介绍了在基本理论上发展起来的优势面理论,同时也讨论了我国工程地质学的发展方向和前景。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鄂西山区岩崩、滑坡和斜坡变形破坏的发育规律,阐明了与山体稳定有关的主要环境工程问题的形成机理、发展阶段和危害程度等。对崩滑地质灾害的预测防范和山区经济的开发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西部地区矿山的大量开发,由此带来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愈发引起人们的关注。目前主要工程地质问题有:构造活动带岩土体动力失稳问题、高陡边坡形变及尺寸影响和动力失稳问题、高地应力影响岩土体应变储能问题、深埋长大隧洞的地压及地温问题、深埋隧洞岩体结构侦测及超前预报施工地质问题、大跨度复杂洞室形变及失稳问题、冻土的冻融形变、稳定性和维稳机制、可溶岩岩溶侦测及岩体的利用、河床深厚覆盖层的应对等。就此将对近年来西部地区出现的工程地质与环境问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当前正在发展的立体定量预测中的地质几何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及其应用。作者采用多项式函数和趋势-剩余分析对控矿地质界面(如地层界面、不整合面、断裂面及侵入接触界面等)进行形态模拟,并根据模拟所得地质几何参数对矿体进行空间定位和深边部立体预测,然后采用三维趋势分析或克里金法对预测地段的矿床值进行定量估计。四个矿床的预测应用证明该方法实际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成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从地球化学及沉积岩石学等方面,配合一些数学地质分析方法(如Q-型因子分析、对应分析、逐步判别分析及Q-型聚类分析等),对下扬子地区二叠纪硅质岩的成因、硅质来源和水深等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应用卫星遥感图像,配合航片和实地调查,对区内地质构造进行了系统解译。建立了线性构造带状分布的空间格局,指出区内线性构造主要为北东和北西向二组,北北东、东西和南北向次之。空间上发育成带且带间平行等距;时间上各构造体系成生有序。基底构造主要为北东、北西和东西向三组,盖层的沉积建造、构造的成生演变、岩浆活动以及矿产分布都受其控制。圈定环形构造21个,与本区矿产分布关系十分密切。最后提出金铜(银)找矿远景区,并指出了重点勘查地段。  相似文献   

14.
随着地质资料和数据的急剧增多,如何有效地采集、管理和应用这些资料和数据,而地理信息系统(GIS)出现给我们提供了一条很好的手段和途径.本文对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领域数据采集、管理方面作了阐述,并就其应用现状作了分析,最后总结了地质GIS数据应用的一些问题和提出作者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文应用平面有限元方法计算分析回采工作面底板应力分布状况,研究底板岩层变形和破坏规律,初步揭示底板破坏带的形成机理及采动对底板突水的影响。文章结合现场底板综合观测成果,讨论底板破坏深度与工作面地质开采条件的关系。研究结果为承压水上煤层安全开采问题提供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构造形迹分析,岩移观测、巷道变形调查等五个方面的工作获得的大量资料分析,说明陶庄煤矿存在着现今构造应力场,冲击地压显现与水平构造应力作用密切相关。在采掘工程实施中,对此予以采取控制措施已是不容忽视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多煤层同采时下部煤层开采对上部煤层开采影响的试验结果分析,得出了试验矿井条件下,下部煤层开采时上覆岩层移动及变形规律、有关岩层移动参数,并提出了上部煤层巷道变形的预计方法.图4,表2,参3.  相似文献   

18.
白垩系青山组火山岩是弱含水岩层,但在有利的岩性与构造的作用下,可以形成相对富水地段,通过物探固定小MN装置测深法与地质分析相结合,已打出一批好机井,从而解决了该区严重缺水问题。  相似文献   

19.
本文论述了湖北地层与地质历史发展过程,并对湖北地质构造和断裂体系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