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厌氧发酵过程中高浓度发酵原料流变特性的变化,使用HYND-50振动式在线黏度计测量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分别为8%和15%时牛粪高温厌氧发酵产沼气过程的流变特性,研究温度和厌氧消化时间对流变特性和产气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升温范围内,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越大,牛粪的活化能越大,流动性越差.在厌氧发酵过程中,牛粪的表观黏度随厌氧消化时间减小,随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密度随厌氧消化时间先增大后减小,随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大.随着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大,牛粪的最大日产气量、累计产气量和累计产甲烷量升高,初始总固体质量分数为15%时的量分别是8%时的1.29、1.24和1.25倍.  相似文献   

2.
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的静态实验和工艺参数选择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在自制活性焦烟气脱硫脱硝静态实验系统上,考察了温度、空速、二氧化硫浓度、氧气浓度、水蒸气浓度、NO浓度、氨氮体积比等工艺参数对活性焦脱硫脱硝性能的影响,探索了使活性焦脱硫脱硝效率达到较优的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温度在120~180℃范围内时,温度越低越有利于活性焦的脱硫性能,而温度为130℃时,脱硝效果较好;空速在小于1000/h时,随着空速的增大,活性焦的吸附性能显著增加,继续增大空速,活性焦相对质量的增加明显降低;烟气中sO2浓度小于2 L/m3时,活性焦对SO2的吸附量有明显增大的趋势,但so2浓度继续增大时,超过了活性焦的饱和吸附量,吸附性能下降;氧气、水蒸气体积分数含量均为6%时,大大促进了活性焦对So2的吸附性能,含量过高或过低都不能达到最佳效果,而氧气浓度、NO浓度对脱硝性能影响不大.通过实验得到的较优脱硫工艺参数值为反应温度120℃、空速1000/h、SO2体积比2L/m3、O2体积分数6%、H2O体积分数6%时,脱硫效率高达98%;脱硝工艺参数值为温度130℃、空速1000/h、02体积分数6%、NO体积分数500mL/m3、(4)NH3/(4)No=1时,脱硝效率为70%.  相似文献   

3.
高浓度亚硫酸铵氧化反应过程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填料塔对亚硫酸铵氧化过程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全面的研究。反应温度 30°C~ 75°C,氧气体积分数 φO2 =0 .2 1~ 1 ,亚硫酸根浓度 0 .3mol/L~ 5.0 mol/L,初始硫酸根浓度 0~ 1 .5mol/L,催化剂有铜、铁、钴、锌、锰的硫酸盐。实验结果表明 :在高浓度 ( [SO2 -3 ]>0 .5mol/L)下 ,亚硫酸铵的氧化速率随亚硫酸根浓度的增加而降低 ,硫酸根浓度的增加也使亚硫酸铵的氧化速率下降。因此 ,高浓度的亚硫酸铵不能被迅速完全地直接氧化成硫铵 ,要在较低浓度下氧化后再浓缩 ,该工艺过程的操作费用较高  相似文献   

4.
采用含少量溶剂的水溶液聚合法合成了超低分子量聚丙烯酰胺.以乙醇为移热溶剂,甲酸钠为链转移剂,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探讨了溶剂、链转移剂、引发剂浓度对聚合物分子量的影响.在单体质量分数为40%,链转移剂浓度为0.12~1.47 mol/L,溶剂浓度为0.87~4.35 mol/L,引发剂浓度为(3.5~17.5)×10-3 mol/L的实验条件下,所获得的聚丙烯酰胺分子量范围为(1.1~8.0)×104.  相似文献   

5.
以碳布为阴阳极材料,乙酸钠为底物,MnO_2@graphene为阴极催化剂构建空气阴极单室微生物燃料电池(MFC),研究了阳极液pH、阳极底物初始COD浓度、MFC运行温度等因素对MFC输出电压和产电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阳极液pH对MFC产电性能影响最大,而阳极底物初始COD浓度影响最小﹒在阳极液pH为8、MFC运行温度为308 K和阳极底物初始COD浓度为800 mg/L时MFC的产电性能和污水处理最佳﹒在此条件下,MFC对污水中COD的降解率可达98.4%,输出电压和产电功率密度分别可达0.813 V和2 046.9mW/m~2,说明以MnO_2@graphene为阴极催化剂的MFC具有较好的产电性能和污水处理效能﹒  相似文献   

6.
该文用0.5 nm分子筛填充柱与热导型检测器(TCD)联用的气相色谱法定性定量分析了乙 异羟肟酸水溶液辐解产生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结果表明:当乙异羟肟酸浓度为0.1~0.5 mol/L、剂量为10~1 000 kGy时,氢气体积分数与乙异羟肟酸浓度的关系不大.当 剂 量低于500 kGy时,氢气体积分数随剂量增大而增大,但当剂量大于500 kGy时,氢气体积分 数与剂量的关系不明显.一氧化碳只有在较高剂量时才产生,且体积分数很低.  相似文献   

7.
发酵产物对灰绿曲霉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自行筛选出的灰绿曲霉XC-9菌株的发酵液得到活力较高的纤维素酶,分离纯化出其中的β-葡萄糖苷酶(BG).探讨发酵产物对酶活力的影响,乙醇、乙酸、乳酸对酶活力有不同程度抑制,抑制强度依次为乳酸乙酸乙醇,其半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09,0.34和4.4mol/L.它们对BG的抑制作用均表现为非竞争性可逆抑制,抑制常数分别为0.7%(0.083mol/L)、2%(0.315mol/L)、26%(4.25mol/L),实验结果表明它们不是结合在酶活性中心的底物结合部位上,而是结合在其以外的必需基团上抑制酶活力.随着乙醇浓度上升,BG最适反应温度逐渐降低,乙醇达到20%(体积分数,下同)时,BG最适温度由60℃降到50℃.在低体积分数乙醇溶液(小于16%)中的BG活力高过无乙醇溶液中的BG活力.荧光光谱分析表明,高浓度乙醇可使BG分子构象松散,导致变构失效.该研究为纤维素酶发酵进程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的生物合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 reactor,SBR)中驯化活性污泥,富集聚β-羟基丁酸酯(poly-β-hydroxybutyrate,PHB)积累菌,并研究驯化后活性污泥的PHB合成能力.污泥驯化采用好氧动态供料法,为期3个月.PHB合成实验在缺氧条件下进行(通气量为80.L/h,溶解氧为0.mg/L),温度为20.℃,活性污泥初始质量浓度为1.200.mg/L,乙酸钠质量浓度为931.5.mg/L(以C计).结果表明,驯化后活性污泥中PHB积累菌占优势,具有PHB合成的能力.投加乙酸钠931.5.mg/L(C),在缺氧条件下,活性污泥中PHB含量于feast(底物丰富)阶段末达最高值45.4%.feast阶段内乙酸钠消耗94%,其中53.4%的乙酸钠被转化为PHB,2.7%乙酸钠用于合成污泥活性生物量,供污泥生长.因此,好氧动态供料法驯化后的活性污泥具有较强的PHB合成能力,生长缓慢.  相似文献   

9.
一株海洋石油烃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嘉庚公园旁的码头,从受污染的海水中筛选出乙恢昴芤柴油为唯一碳源的石油降解菌JMUXMS-100,通过生理生化鉴定和16S rDNA同源性序列分析,鉴定该菌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实验研究了时间、底物浓度、pH值和温度对该菌生长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降解率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大,随着底物浓度的上升而降低.最佳初始pH值为7.0,最适生长温度为28 ℃.经3 d培养,对质量浓度为100~500 mg/L的柴油降解率为38.7 %~57.2 %.  相似文献   

10.
以氯化苄和甲酸钠为原料,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作为相转移催化剂,通过酯化和水解两步法合成苯甲醇。分别考察原料摩尔比、酯化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酯化反应的影响以及水解反应温度、加碱方式、初始水量等因素对水解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的氯化苄与甲酸钠摩尔比为1∶1,酯化反应温度为110~115℃,催化剂用量为2%(以氯化苄为基准),初始水量与氯化苄的体积比为1∶1;适宜的水解反应温度为100℃,加碱速率为5 mL/h,酯化液与水的体积比为1∶1。在最优工艺条件下,苯甲醇的收率可达98%。  相似文献   

11.
不同碳源对苯并[a]芘降解菌生长和降解性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从受户外烧烤影响的土壤中分离出的苯并[a]芘降解菌Bacillus pumilus strain Bap9, 利用摇床实验研究了不同外加碳源对其生长和苯并[a]芘降解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苯并[a]芘初始浓度为40 mg/L时, 蔗糖、葡萄糖、麦芽糖的存在会抑制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 可溶性淀粉的影响不明显。以醋酸钠为外加碳源可明显促进菌株的降解作用, 添加40 mg/L的醋酸钠, 20天后可将菌株Bap9的降解率提高了8.8%, 但过量的碳源会抑制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添加适量的低分子量菲(PAH)作为共代谢底物, 菲的促进作用大于同浓度的醋酸钠, 添加40 mg/L的菲, 20天后菌株对苯并[a]芘的降解率提高了26.4%。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究碳酸钠注射对风干牛肉嫩化效果及品质的影响,实验分别测定了不同浓度碳酸钠(0、0.25、0.30、0.35、0.40mol/L)注射处理风干牛肉的pH值、剪切力、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出品率和感官品质。结果表明,随着碳酸钠浓度的升高,风干牛肉的pH值、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和出品率显著增加(p<0.05),剪切力下降,嫩度增加;但是,当碳酸钠浓度超过0.35mol/L,风干牛肉的感观品质会明显变差,咀嚼性降低,且有一定程度的碱味。结合相关性分析可得,pH值与风干牛肉的嫩度、水分含量、水分活度、出品率等呈现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说明碳酸钠注射对牛肉嫩度的影响主要与肉中pH值变化有关。实验证明,碳酸钠注射处理可以有效改善风干牛肉食用品质,浓度为0.35mol/L时,效果最好,在此条件下,风干牛肉的剪切力可降低33.67%,出品率提高12.05%,为45.12%;pH值的改变是碳酸钠注射对牛肉嫩度及品质改善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甲烷和发烟硫酸以V2O5为催化剂合成甲醇的反应动力学,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初始压力和催化剂用量对甲烷转化率和目的产物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有利于甲烷转化率的提高,但过高的温度会导致目的产物收率降低;甲烷转化率随着初始反应压力的增大而提高,而甲醇收率随压力的变化趋势则是先提高,后趋于平缓;随着V2O5用量的增加,甲烷转化率增大,但当V2O5的添加量超过0.014 mol时,V2O5用量对甲醇收率的影响变得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IntroductionEnzyme activ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inbiological studies. Many experiments havesuggested that enzyme activation is caused by theconformational change of the enzyme activesites[14 ] . Other papers have showed that theenhancement of enzyme activity is associated withsecondary or tertiary structural changes[5] .This study analyses aminoacylase (N-acylamino acid amidohydrolase,EC3 .5 .1 .1 4) ,adimeric protein,consisting of two identicalsubunits each with an active site. The zin…  相似文献   

15.
主要分别介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乙酯合成磺酸乙酸钠和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根据影响磺酸乙酸钠合成因素,分别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反应物摩尔比对磺酸乙酸钠合成的影响。用亚硫酸钠与氯乙酸合成磺酸乙酸钠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55℃,Na2SO3与ClCH2COOH的摩尔比:1.1∶1,反应物浓度:ClCH2COOH:1 mol/L产品产率:85%。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污染小,是一种很有工业化前途的方法。证明了该反应合成磺酸乙酸钠是可行的,为更大规模实验提供了设计和操作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以NaOH溶液为吸收液吸收空气中的巯基化合物,进而以亚硝化重氮偶合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巯基化合物。当NaOH浓度为1mol/L,吸收液体积为5~20mL,采气流速不大于1L/min范围内时,对巯基化合物的吸收效率大于94%,方法的检测下限为1.8×10  相似文献   

17.
利用浸渍负载-还原法制备碳纤维负载Co-B催化剂,研究反应温度、稳定剂(NaOH和CH3COONa)浓度及反应物(NaBH4)浓度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镜(SEM)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分析,并研究NaBH4的水解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碳纤维负载Co-B催化剂以非晶形式存在;在40℃,以0.19mol/L NaOH为稳定剂时,催化NaBH4水解10min氢气产率约为96%;当NaBH4浓度较低时,其水解反应近似为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同时测定酱油中的十种常见添加剂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提高了检测效率。方法采用20%甲醇提取并沉淀,用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甲醇和0.02 mol/L醋酸铵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22 min即可分离十种添加剂。添加剂回收率为94.8%~10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8%~4.14%(n=6)。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适用于酱油中常见添加剂的快速测定。  相似文献   

19.
In this study, photo-Fenton oxidation was applied to degradation of sulfamonomethoxine sodium (SMMS) in aqueous solution. The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pH, temperature, and concentrations of H2O2, Fe2+ and SMMS were investigated. The optimum conditions for the photo-Fenton process were determined as follows: [SMMS]=4.53 mg/L, pH 4.0, [H2O2]=0.49 mmol/L, [Fe2+]= 19.51 μmol/L and T=25°C. Under these conditions 98.5% of the SMMS degraded. The kinetics were also studied, and degradation of SMMS by the photo-Fenton process could be described by first-order kinetics. The apparent activation energy was calculated as 23.95 kJ/mol. Mineralization of the process was investigated by measuring the chemical oxygen demand (COD), and the COD decreased by 99% after 120 min. This process could be used as a pretreatment method for wastewater containing sulfamonomethoxine sodium.  相似文献   

20.
考察了pH值对弱电解质捕收剂盐酸十八胺的影响,确定了盐酸十八胺在超纯水中和饱和氯化钾溶液中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分别为9×10-4 mol/L,4×10-5 mol/L(298K,pH=6);使用激光粒度仪测定不同浓度下十八胺胶体的体积粒径和数量粒径的变化,对CMC点进行了验证.微浮选实验说明:盐酸十八胺浓度到达CMC点时氯化钾收率高达91.5%,有显著提高;表面性质参数计算结果表明溶液中离子强度越高,胶束形成的自由能变化(ΔG0mic)越小,越容易形成胶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