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表达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信息的传递和师生的互动,都离不开表达。表达作为一种教学技能,它在知识的传递和课堂里的师生人际交流中,无时无刻地被运用着。教师表达的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效果的好坏。同样的教学内容,由于不同教师的不同的表达组织方式,使课堂教学变得极具多样性的特点。无论是课堂的气氛、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的情绪和动机等,都会因教师表达的不同而具有很大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在大学的历史教学中,积极改变教学弊端,创建和谐的课堂是每一个教师的愿望。教师要尊重学生,实行情感式教学,从不同的角度激发学生的兴趣;实践启发式教学,并且在教学中实行师生互动;展开讨论式教学,从而使得学生在和谐的课堂中能够拥有健康的身心。  相似文献   

3.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教学行为方式,通过微格教学中两个不同角色的扮演,将新的教学理念渗透于提问技能的培训中,并针对当前微格教学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课堂英语教学是师生共同进行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其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英语教师的教学语言艺术。有的教师尚不能充分利用教学语言来进行英语教学。英语教学语言有课堂用语、教师传授新知识的用语等 4种。教学时要注意英语教学语言的情感艺术、表达艺术、提问艺术和语感艺术  相似文献   

5.
潘秀菊 《科技信息》2009,(14):65-65,69
新课程课堂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和相互理解,而师生问答是师生互动交流的最常用、最主要的方式,从有效教学的角度来说,师生问答就表现为教师的课堂提问。本文就有效的课堂提问在难度、频度,发问时机、对象等方面的合理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
"师生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新的教学观认为,师生互动不是教师对学生或学生对教师的单向、线性的影响,教学过程不是一种纯粹的给予和接受的静态过程,而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影响的动态过程.本文对课堂师生互动的内涵和实质进行了阐述,提出师生互动的基本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如何实现课堂师生互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实训教学效果,实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和实践者,只有注重从设计实训教学过程、师生情感交流和多媒体的合理运用等多方面培养学生对电子技能与实训的兴趣,并结合实训课程特点围绕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展教学活动,不断总结经验,使学生的“求知”同教师的“引导”自然和谐地融为一体,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愉悦中获取知识、学到技能,这才是实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8.
师生互动是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在课堂上的直接体现。教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出现信息传递操作误差,影响到师生交往层面,从而引起课堂窘迫。信息传递操作误差的起因及其矫正办法需从三个方面着手,即课堂语言,课堂提问,课堂纠错。  相似文献   

9.
侯杨 《中国西部科技》2009,8(24):90-91,74
提问是教师授课必用的教学手段,提问艺术是教师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提问艺术能优化课堂教学过程,使师生间不断地处于和谐的信息交流中,从而提高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果。因此,应该深入探研物理教学中课堂提问艺术的功能、实施的方法和原则,在教学中灵活、自然地实施课堂提问。  相似文献   

10.
李省会 《科技信息》2009,(4):221-221
双语教学凭借其自身的特点和对教学的影响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物理作为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实行双语教学的学科选择上首当其冲,在高中物理课堂上实行双语教学有着充分的必要性,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对学生、教师和教材都有新的考验,促进了师生的共同发展。对于物理双语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要遵循一定的原则,这样才能有效地运用双语教学达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双鹂 《韶关学院学报》2012,33(8):98-101
数学教学语言是课堂教学中传递教学信息的基本载体,教师教学语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效.因此,提高师范生数学教学语言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针对数学教育专业学生在数学教学语言方面存在的口头表达能力差、表达缺乏科学性和缺乏数学语言的语义转换能力等缺陷,提出了增强意识、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示范作用;提高认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利用视频案例、进行专项集中训练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课堂提问是贯彻教学意图、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手段,在小学教学中,恰当的提问,对于准确了解教育对象,开发学生智力,启发学生思维,活跃课堂气氛,检查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都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课堂提问技巧。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堂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师生的思维碰撞及情感交流的融合,往往会因为一些偶发事件或出人意料的想法产生瞬间灵感。这些突然而至的“智慧火花”正是教师课前未预设到的生成——非预设生成。尽管我们在每节课前都作了精心的设计和准备,然而不同的内容,不同的教学时间,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都可能会出现意外的声音。  相似文献   

14.
课堂永远是师生互动与心灵对话的舞台,是师生共创奇迹的时空,是体现教育意义与价值的天地,是点燃学生智慧的猎猎火把.教师只有抓住语文的学科特点,着力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益,实现有效教学,语文才会充满生气和灵性!  相似文献   

15.
王建波  秦涛 《科技资讯》2006,(32):91-91
计算机基础教学是计算机应用的基础领域。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教与学和传统教学中的教与学有很大的差别,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本文详细讨论了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中的四项技能培养(以下称“四会”技能培养):学会使用操作系统、学会使用办公软件、学会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一门数据库语言。  相似文献   

16.
邓梅 《奇闻怪事》2008,(6):23-24
课堂教学是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思维交流中动态推进的。教师在教学中通过倾听学生的发言,捕捉到教学的现实起点,即时做出回应和评价;学生通过倾听教师的评价,思维得到确认、点拨和启迪。在这种互动的信息交流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彰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发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是不是都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呢?本人在长期的听课调研中发现,教师课堂评价语言无效或低效的现象极为普遍。由下面的课堂教学片段可略见一斑。  相似文献   

17.
叶舟 《攀枝花学院学报》2003,20(6):54-56,32
英语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学生课堂上学英语,但不用英语。如何解决这个难题呢?教师是课堂教学中最大的变数,教师的教学技能直接影响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和运用。本文从语言的基本属性(即交际功能)出发,从以下四个方面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进行探讨:(1)课堂的社交氛围;(2)教学活动多样化;(3)学生参与机会;(4)反馈与修正。  相似文献   

18.
在计算机教学中进行品德教育,要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出发,附着于师生课堂交流或上机的训练之中,在教学中自然而然地渗透,使学生感觉不到是在接受品德教育,却受到深刻的思想教育。教师要深刻理解课程标准,把握计算机的性质和特点,在渗透德育时充分发挥本学科优势,增强生动性。  相似文献   

19.
梁功 《甘肃科技纵横》2007,36(6):159-160
语文教学的任务和目标是:在语文教学的基础上,通过有效的听、说、读、写的训练,培养学生驾驭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尤其在强调"人才知识型、能力综合型、知识实用型"的当今社会,语文教学更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彻底扭转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模式,充分发挥学生课堂主动性;加大师生互动力度,要彻底改变新生基础差的思维偏见,老师要重新定位每位学生,挖掘他们的潜力,为他们注入新的学习动力.语文教学的种种现状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如何在加强语文工具性的教学中更好地体现人文教育这一理念".  相似文献   

20.
从信息论的观点看,课堂教学是传递信息的过程,传递的主要载体是教师的语言。只有讲究课堂教学的语言艺术,才能提高信息传递的效果。教学实践证明,一堂课上得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语言。有的教师讲课富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学生听后感到是一种艺术享受;有的教师讲课则使学生听后不得要领,昏昏欲睡,这主要是课堂语言问题。课堂语言是教师在课堂上经过长期使用而形成的教学用语,它有自己的特点、使用原则、表达方式和风格,是社会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主要特点是科学严谨的书面语和表达灵活生动的口语高度的统一,它既是书面语的声情化,又是口语的语法、逻辑规范化。因为有了“严谨”,才能保证知识的准确传授;有了“声情”,才有利于学生接受。本文试从三个方面来探讨语文教师如何运用好课堂语言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