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56 毫秒
1.
简洁 《科技信息》2011,(13):220-222
伊迪丝·沃顿(1862-1937)是美国20世纪较早获得国际声誉的女作家。出版于1920年的《纯真年代》为她赢得了美国普利策文学奖,为读者展示了栩栩如生的上流社会生活图。本文通过对小说两位女主人翁详细的分析,揭示沃顿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反映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即女性对自身作为人,尤其是女人的价值的体验和醒悟.  相似文献   

2.
秋瑾在中国女性文学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地位,其作品展现了丰富的女性生活图式以及鲜明的"女性意识"特点。秋瑾不仅是中国女性解放的代言人,更为中国20世纪女性写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长久以来,中国与韩国用封建礼教维持了巩固的父权秩序,这使得女性只能处于社会的边缘,受到男性的统治与压迫。然而,进入现代社会,特别是进入20世纪80年代之后,随着女性意识的全面觉醒,追求女性解放以及探寻女性自我价值的声音越来越强烈。在这一背景下,中韩同一时期的女性文学呈现了共性的现象。本文着眼于张洁和朴婉绪女性小说代表作《方舟》和《活着的一天的开始》,以其中出现的知识女性形象为中心,从女性对自身价值的探索与追求,以及女性对父权制度的质疑与否定两个层面,探究20世纪80年代中韩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状况,考察同一时期出现的不同国家、不同民族女性主义文学中的女性形象及女性意识,分析女性主义文学给中韩两国带来的深远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4.
丁一芳 《科技信息》2013,(5):163-163,185
上世纪80年代走入中国文坛的毕淑敏作为一个女性作家,一直将自身的创作目标关注在女性身上。大量作品中充溢着鲜明的女性色彩,凸显出其创作中的女性意识,而母爱意识作为女性意识中的一个典型代表类型,也成为毕淑敏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意识体现。  相似文献   

5.
奥斯丁是世界女性文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存在.在她的作品中主人公都是女性,内容都是有关于女性的恋爱和婚姻.她用女性独特的视角来描绘人物,把握细节.她在创作中表现出光显的女性意识.她创作的女性聪慧而机智,形象血肉而丰满.  相似文献   

6.
20世纪30年代中国话剧界涌现出了一批以描写交际花为代表的女性形象作品。在现代中国女性论述的背景下,讨论这些作品可见交际花在都市社会空间中构建女性空间、进行性别表演所产生的能动性和颠覆性,从而勾勒出中国现代女性群体在启蒙与民族国家建构过程中的沉浮命运。  相似文献   

7.
奥斯丁作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用六部以描写女性婚姻为中心的小说形象再现了摄政王时期英国乡村的社会风貌,真实记录了当时英国中产阶级女性的心路历程.许多评论者已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其女性文学特征,本文则试图从奥斯丁几部作品中所存在的一种相似的人物结构来分析这个女性作家深受时代影响而不断变化的女性意识,揭示其思想中的变化与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8.
从20世纪80年代的同一声音的独白式,翟永明以犀利的笔墨道出了女性敏感的神经和自我意识,从而奠定其女性诗人的地位,但同时"女性诗人"的称号也受到她本人的排斥.从第二人称的大量使用开始.她踏上了对话与交流之路,进而发展到完全抽离地第三人称书写,进入一个纯叙事性的"戏剧化"描写.自<时间美人>等一系列作品开始,诗人开始进行自我独自与戏剧描述的融合.这一流变过程同时也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诗歌叙事声音,特别是女性诗歌的普遍道路.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在面对重压之下的个人形象的隐匿以及凸现,而最终完成现代女性书写者在面对社会压力中的自我话语的确立.  相似文献   

9.
英国杰出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Charlotte Bronte)笔下的简.爱与外国文学作品中常见的女性形象不同:她与美丽、高贵无缘,而是地位低微,身世孤苦,身材矮小,其貌不扬的,但她却以坚毅的独立人格,自我奋斗的不懈精神,表现出了强烈的女性意识,演义了西方文学女性形象的质的飞跃:从“女人”到“人”的飞跃,也正因此,这一形象愈显得异花独秀。  相似文献   

10.
路荣 《枣庄师专学报》2004,21(4):39-40,61
劳伦斯在其短短20年的创作生涯中,描绘了很多不同时代、不同年龄层次、身份性格各异的男女性形象.由于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劳伦斯早期作品中的男女关系是混乱、颠倒的.女性往往敏锐、现实、坚强,总以强者、胜利者的身份出现;而男性则粗鲁、麻木,陷入被压制、被选择、被引诱、被遗弃的"小男人"地位.而劳伦斯不同作品中男性形象的发展变化,恰恰反映了作者人生观的逐渐成熟过程,也是其"血性意识"逐步形成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后,涌现出大量描写战争中女性生活及女性意识的文学作品.对战争女性形象的描写,打破了传统的对女性世界的描写,开拓了女性创作的新空间,但也有雄化、失落、淡化等遗憾.  相似文献   

12.
在奥斯丁的时代,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地位低下。但是我们从《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该书中,奥斯丁阐述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书中不同婚姻的分析论述了不同层次的女性意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第一层次是自重和自尊,它是女性意识的基础。第二层次的女性意识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独立,它是女性意识的保证。第三层次是对理智和情感方面的追求,它使得女性意识不断深化。通过这种认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关于对女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解决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首先应该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特别是女大学生自己对女性的传统认识。才能使女大学生在自身发展、社会参与和成就追求中与男生享有同等的机会。因此,在高等院校开设女性学系列课程,对于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性别意识和观念。引导她们正确地对待人生、事业和家庭,实现自身价值,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男大学生改变传统的性别意识和观念,消徐社会上的性别歧视和不良倾向,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海明威以他的“硬汉”形象闻名全世界,但同时他也是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大家。本文通过分析《雨中的猫》中的那位美国太太在寻猫前后的思想变化,来管窥海明威在其早期作品中体现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5.
中国女性文学经历了三次重大的历史性演进,从远古的女神时代开始,进入封建社会的女奴时代,其间经历了长达两千多年的艰难历程,最后步入20世纪80年代的女人时代。这种由女性意识的沦落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和女性文学运动的演进,包含了中国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深刻反思,也提示着人们对整部中国社会文化史的重新审视和评价。  相似文献   

16.
视觉女性与女性视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消费社会这样的社会语境中,我们不难发现女性已成为大众话题,更是媒介关注的热点,然而媒介的女性观实质上是一种商业女性观。媒介的社会意识性别也是男性文化主导下的社会差异性别。女性成为一个商业话语,然而却有不少女性乐此不疲,消费并被消费着。  相似文献   

17.
阿摩司·奥兹是一位有着女性想象自觉的作家,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具有恋父、背叛传统、单恋欧洲倾向的女性群体,该群体印证了作家对女性生存困境的理性思考:恋父行为体现了女性被支配、被操纵、主体性被剥夺的事实;女性尝试以叛逆行为实现突围,突围的力量源于父权的生产性与女性的边缘化益处;身处犹太复国主义和欧洲文化夹缝中的犹太女性产生了比男性更为强烈和持久的身份困惑与信仰危机。这些女性因承载着奥兹的个人思考而成为其对话尝试与主体间性探索的载体,成为其对自身男性、犹太人、知识分子三重身份进行确认的镜像。  相似文献   

18.
女性文学概念的界定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女性文学创作的方向,体现着女性文学的价值和意义。本文着眼于现代女性意识的自觉,话语的自觉以及现代人文精神内涵三个方面,对《莎菲女士的日记》中的莎菲和《上海宝贝》中的倪可两类女性在都市中各自的成长进行分析,并对何为真正的女性文学创作进行了辨析。  相似文献   

19.
栗亮 《皖西学院学报》2011,27(6):108-111
俄罗斯白银时代著名诗人叶赛宁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其中相当多的作品都描绘了女性或是由女性形象升华后的意象。归纳起来,主要有恋人形象、亲人形象及升华后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其笔下的恋人形象与诗人传奇且丰富多彩的爱情经历密切相关;亲人形象主要是关于他的母亲和妹妹,寄予了诗人浓烈的亲情;还有部分女性形象经过升华具有了象征的意义,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乡村、祖国的热爱之情,凝结了他对底层人民的人道主义关注。通过诸多女性形象的展示,可以观察诗人的抒情诗创作与内心世界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张抗抗是中国当代很有影响的女作家,她的《作女》从一个崭新的视角,写出了中国当代都市女性理想的生存状态。强烈的女性意识,反传统的爱情婚姻观,执着追求真爱理想是《作女》呈现出的崭新的女性生存理念,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美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