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CO2吸附剂掺钾锆酸锂的制备及其性能表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柠檬酸-乙二醇络合法,以硝酸锂、硝酸氧锆、硝酸钾为原料制备了掺钾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采用TG-DSC、XRD、SEM等手段对掺钾Li2ZrO3的前驱体及掺钾Li2ZrO3晶体粉末进行了表征,分析了凝胶的热分解变化过程和四方晶形结构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800℃下焙烧150 min,制备出的掺钾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为四方晶型,晶型完整、均匀。采用TG-DSC对掺钾Li2ZrO3晶体粉末在程序升温和高温恒温状态下吸附CO2的性能进行了研究。最佳吸附温度为500 ℃,90 min样品吸附CO2量可达吸附剂质量的29.5%。  相似文献   

2.
可加工陶瓷材料ZrO2/CePO4钻削刀具的磨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ZrO2/CePO4陶瓷的钻削实验,研究刀具磨损特性,分析各因素对刀具磨损的影响.分别应用硬质合金和高速钢钻头对制备的可加工陶瓷ZrO2/CePO4进行钻削加工.通过主后刀面的磨损测试和电镜观察,考察ZrO2/CePO4钻削中的刀具磨损形态、过程以及刀具材料、刀具角度、冷却条件对刀具磨损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钢刀具因磨损严重,不适于ZrO2/CePO4陶瓷的钻削.可加工陶瓷ZrO2/CePO4钻削过程中,硬质合金钻头的磨损主要包括3种形态:主后刀面磨损、第一副后刀面磨损和横刃磨损.与低碳钢比较,钻削ZrO2/CePO4陶瓷时硬质合金刀具的磨损速度增长较快,冷却条件对刀具磨损的影响显著.刀具材料和冷却条件是影响ZrO2/CePO4陶瓷钻削刀具磨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采用纳米硅溶胶对棉织物进行整理,整理样经检测具有负离子效应.针对一种纳米硅溶胶探讨了可能影响整理效果的各种因素,确定了较优的整理工艺条件:硅溶胶含固量为6%,两浸两轧(轧车压力为2×105Pa),120℃烘干150s.对负离子测试系统进行了优化,并对整理后的棉织物进行了相关的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4.
球形纳米氧化锆粉末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二甲苯为油相,span-80为表面活性剂,Zr(NO3)4(3Y)水溶液为水相的W/O乳浊液,采用尿素均匀沉淀结合法制备四方相ZrO2(3Y)纳米粉。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W/O乳浊液和尿素均匀沉淀结合法合成ZrO2(3Y)纳米粉的工艺参数对粉末粒径的影响,用XRD,TEM,BET和Raman光谱等分析手段对粉末及其前驱体进行分析和表征。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水相在乳浊液中的体积分数为15%,Zr(NO3)4与CO(NH2)2的量比为1:8,反应温度为120℃,反应时间为3 h。利用最佳工艺条件所得的四方相ZrO2(3Y)纳米粉球形度良好,分散性优异,粉末的平均粒径约为50nm。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的目的是研究硅烷偶联剂-MPS的不同用量对纳米ZrO2-SiO2混合填充齿科复合树脂的填充量和物理机械性能的影响. 以硅溶胶和乙酸锆为原料,在酸性条件下合成ZrO2-SiO2复合粒子,采用硅烷偶联剂-MPS对ZrO2-SiO2实现表面改性,与双酚A-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Bis-GMA)和双甲基丙烯酸二缩三乙二醇酯(TEGDMA)树脂基质共混制备齿科复合树脂. 采用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镜(TEM)、热重法(TGA)、激光粒度分布仪(LPA)等实验手段对改性前后纳米ZrO2-SiO2的表面结构和在有机树脂基质中的分散稳定性进行分析. 结果表明,通过硅烷偶联剂-MPS表面改性后,无机粒子表面覆盖了硅烷偶联剂的有机官能团,降低了颗粒聚程度,使其在有机树脂中的分散性提高. 改性后的ZrO2-SiO2与树脂基质共聚,由此制得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得到提高. 结论 表面处理增强了纳米ZrO2-SiO2与复合树脂基质的相容性,且对无机填料的填充量和复合树脂的机械性能有较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锆酸锂的制备、表征及吸附CO2的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Li2ZrO3的稳定性及吸附速率,采用柠檬酸-乙二醇络合法,以硝酸锂、硝酸氧锆为原料制备了纯Li2ZrO3超细晶体粉末.利用综合热分析仪分析了前躯体的热分解过程,采用X射线衍射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差示扫描量热分析等对Li2ZrO3的前驱体及Li2ZrO3晶体粉末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焙烧温度和时间对其四方晶粒...  相似文献   

7.
采用原位化学工艺制备了ZrO2/Cu纳米复合粉末,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纳米ZrO2/Cu复合材料. 通过TEM观察发现,氧化锆呈单斜和四方两种晶型,不同晶体形态的氧化锆颗粒与铜基体之间具有不同的界面特征. 通过Ansys分析软件对不同形态即不同晶型氧化锆与铜基体的界面进行应力模拟分析,结果发现单斜晶型氧化锆的尖端部位很容易产生应力集中,且比四方晶型氧化锆界面处更容易产生裂纹.  相似文献   

8.
采用改性技术合成了新型的纳米固体超酸催化剂SO4^2-/ZrO2-SiO2,对醋酸和脂肪醇的酯化反应有很好的催化作用.该催化剂具有耐水性强.稳定性好,再生容易,可重复使用.不腐蚀设备.不污染环境,是对环境友好的很有应用前景的绿色工业催化剂.用XRD、XPS、TEM、IR和化学分析等手段分析了SO4^2-/ZrO2-SiO2的晶化过程.比表面积含硫量.结果表明浸渍液H2SO4浓度、陈化温度、焙烧温度、沉淀条件,比表面积和含硫量均明显影响SO4^2-/ZrO2-SiO2的酸强度及催化活性.SO4^2-/ZrO2-SiO2最佳制备条件:陈化温度-15℃,浸渍液H2SO4浓度为0.5mol/L,焙烧温度为650℃,焙烧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9.
在实验室及工业生产条件下研究加热工艺对含Nb汽车用微合金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用THERMECMASTOR-Z型热模拟实验机、光学显微镜及电镜分析及测定该钢种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奥氏体组织状态及碳化物析出状态,为合理制定热加工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系统地研究了SO4^2-/ZrO2-SiO2催化剂的酸性催化剂的酸性和比表面积,采用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法,BET法以及指示剂法考察了催化剂的组成,温度以及其他处理条件对催化剂酸强度以及催化剂比表面积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硅锆比小于10时,SO4^2-/ZrO2-Si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随催化剂中硅锆比的增高而增大;在硅锆比为10左右时,比表面可高达440m^2/g,数倍于SO4^2-/ZrO2催化剂的比表面积。在相同处理条件下,SO4^2-/ZrO2-SiO2催化剂的酸强度低于SO4^2-/ZrO2的酸强度。吸附吡啶的红外光谱证明该催化剂的表面酸点多为Lewis酸点。  相似文献   

11.
文章以正硅酸乙酯(TEOS)、三氯化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制备出均质透明的非晶态Fe2O3-SiO2杂化材料.研究溶胶-凝胶体系电化学性能,探讨Fe2O3-SiO2杂化材料的杂化机理,并对该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分别进行表征和测试.该材料具有优良的光谱选择性吸收性能,可作为光热转换材料.  相似文献   

12.
为了改善木纤维的尺寸稳定性,以硅溶胶-凝胶法制备木纤维/二氧化硅复合材料。结果表明:改性后杨木纤维的质量增加率随溶胶浓度的下降而减小,但溶胶粒子更易进入细胞壁中;为保持木材孔隙结构,采用抽真空的方法将纤维表面和细胞腔中过剩溶胶抽出,木纤维质量增加率先增加后减少;通过扫描电镜能谱仪分析,硅基本处于细胞壁位置;傅里叶变换衰减红外光谱分析显示处理后的木纤维中有Si—O—Si键生成。硅溶胶改性后,杨木纤维板的尺寸稳定性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在STA409PC热重分析仪上,以机械混合法和溶胶凝胶法制备的铜基载氧体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惰性载体种类、惰性载体添加比例、不同煅烧温度及煅烧时间等制备参数对铜基载氧体释氧和吸氧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类型载氧体释氧性能强弱顺序为Cu/Zr>Cu/Ti>Cu/Si,吸氧性能相差不大;随惰性载体添加比例的增加,载氧体的释氧和吸氧性能增强;随煅烧温度的升高,载氧体的释氧性能降低,而吸氧性能变化不大;煅烧时间的改变对载氧体的释氧-吸氧性能没有明显的影响;不同制备方法制备的载氧体,Cu/Zr和Cu/Si溶胶凝胶法好于机械混合法,Cu/Ti机械混合法好于溶胶凝胶法.  相似文献   

14.
溶胶凝胶法制SiO2底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SiO2底膜的方法,探讨了各种因素对溶胶凝胶制作和SiO2底膜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亚稳态四方相ZrO_2纳米颗粒的纳米微集料效应,将其应用于改性水泥基复合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仪(XRD)、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和低场核磁共振波谱仪表征了纳米氧化锆与水泥净浆的微观结构与形貌,研究了ZrO_2纳米颗粒的掺量、粒径和晶型对水泥基复合材料水化过程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水泥净浆中掺入ZrO_2纳米颗粒,将增加标准稠度用水量,促进水泥净浆溶胶向凝胶的转变,增加C—S—H凝胶含量,提高水泥石密实度,对水泥基复合材料微观结构有较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TiO_2/SiO_2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得 Si O2 胶体 ,并将其与锐钛型 Ti O2 微粒复合制得 Ti O2 / Si O2 催化剂 .用透射电镜 (TEM)观察表面形貌 ,用红外光谱 (IR)和 X-射线衍射 (XRD)表征其结构 .以敌敌畏溶液等为体系 ,考察了 Ti O2 / Si O2 的催化性能 ,同时与单一的锐钛型 Ti O2 作对比 .结果表明 ,Ti O2 / Si O2 具有比 Ti O2 更强的光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17.
可切削玻璃陶瓷的透明玻璃形成及云母析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iO2MgOAl2O3K2OCaOB2O3F系可切削玻璃陶瓷,进行了成分对透明玻璃的形成与云母析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适当调整K2O,CaO含量及比例,既可防止失透,又能获得大量的云母相·在CaO稳定作用下,ZrO2的加入可抑制云母晶体的长大,并在室温仍可保留较多的四方相ZrO2,大大提高了云母玻璃陶瓷的强度·  相似文献   

18.
In this study, we prepared Ti/IrO2–ZrO2 electrodes with different ZrO2 contents using zirconium-n-butoxide (C16H36O4Zr) and chloroiridic acid (H2IrCl6) via a sol–gel rout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ZrO2 content on the surface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behavior of electrodes, we performed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s and electrochemical measurements. The obtained results revealed that the binary oxide coating was composed of rutile IrO2, amorphous ZrO2, and an IrO2–ZrO2 solid solution. The IrO2–ZrO2 binary oxide coatings exhibited cracked structures with flat regions. A slight incorporation of ZrO2 promoted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active component IrO2. However, the crystallization of IrO2 was hindered when the added ZrO2 content was greater than 30at%. The appropriate incorporation of ZrO2 enhanced the electro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the pure IrO2 coating. The Ti/70at%IrO2–30at%ZrO2 electrode, with its large active surface area, improved electrocatalytic activity, long service lifetime, and especially, lower cost, is the most effective for promoting oxygen evolution in sulfuric acid solution.  相似文献   

19.
以异丙醇铝为前驱物,水为溶剂,硝酸为胶溶剂,用分散法制得性能稳定的透明氧化铝溶胶,将多孔陶瓷置于氧化铝溶胶中反复浸渍,经低温和高温热处理后使其表面形成致密的Al2O3和SiO2陶瓷涂层。通过EDS能谱分析得到Al2O3的含量约54%,SiO2含量约46%,电阻较涂覆前显著增加,得出用溶胶-凝胶法涂覆陶瓷体表面后,再经热处理是一种切实可行的制备绝缘陶瓷涂层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