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库鄯线输油主泵转速调节问题,采用了模糊控制技术进行控制,并通过实验数据对主泵自控调节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模糊智能控制技术对原油长输管道进行自动化调节是可行的。该技术能够在确保水力系统稳定的前提下,满足工艺运行的多方面需求。  相似文献   

2.
应用PCP(泵控泵)技术,通过对原有的注水泵进行技术改造,提高主泵的泵效,减小泵管压差,达到压流自动化调节,实现油田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重力负载条件下二次调节技术的静态调速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基本二次调节系统中二次元件(液压变量马达-泵)在重力负载条件下的静态调速特性,得出了在重力负载条件下二次元件可以在斜盘不过零点的情况下依然实现液太马达-泵工况的转换,且具有最佳能量回收点,从而澄清了以往对于二次调节技术的一些模糊的认识,最后,以一个典型二次调节转速系统在通常生力负载条件下进行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非线性系统的故障诊断问题,采用非线性频率特性分析的故障监测方法,对主冷却剂泵转子的开裂纹故障进行定位识别.该方法建立主泵开裂纹故障的数学模型后,使用两个幅值不同正弦信号激励系统,从非线性输出频率响应函数得到主泵振动信号的频率响应,通过计算系统频域的故障特征值,定位出了裂纹故障的位置.使用Matlab和Simulink的仿真工具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因此该方法可以应用于主泵裂纹故障诊断的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5.
对模糊随机变量的主成分分析方向进行研究,其中相关矩阵是研究主成分分析的一个重要指标,而模糊随机变量与随机变量本质不同,所以不能直接用随机变量的相关矩阵进行使用.研究改进了随机变量的相关矩阵,将其推广到模糊随机变量中,通过给出两个模糊随机变量的α-贴近度概念构造了α-贴近度矩阵,利用α-贴近度矩阵作为模糊随机变量的相关矩阵研究了一类梯形模糊随机变量的主成分分析问题,通过实例分析表明,本文给出的方法用来研究模糊随机样本的主成分分析问题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调载功能”是浮船坞上主压载泵的最重要功能,通过其向压载水舱泵入或排出压载水,以此调节浮船坞在水上的浮态,便于承载待修船舶,实现生产。该文针对某大型浮船坞一压载泵运行中经常损坏的问题,阐述改装潜水轴流泵型式过程及工艺控制要点,恢复了该台主压载泵调载功能的技术实现途径。该文介绍的改装案例,是在浮船坞正常生产期间的坞期内实施,采用了部分新工艺、新材料,实现了不停产改装、一次试车成功。改装后的泵单元现已安全运行2年,可为今后同类场所下相同型式泵的修理和改造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离心泵的流量调节与节能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自行开发的离心泵性能测定平台,考察了IHG32-125型离心泵的出口阀调节、单泵及双泵变速调节、定速泵与变速泵组合操作等不同方式的调节特性及能耗损失,并进行了对比研究。实验发现,对于单泵,当输送量由5.8m3/h降至4.7m3/h时,变速调节能耗仅为阀门调节能耗的62%;对于双泵,当输送量由10m3/h降至7m3/h时,双泵变速调节能耗为阀门调节能耗的46%,为定速泵与变速泵组合操作调节能耗的61%。因此利用变频技术而实现的变速流量调节的方式节能效果最为显著,且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8.
建立了单螺杆点胶泵流量控制系统数学模型,采用了一种模糊PID控制器以提高系统控制性能,并基于实际系统和Mamdani模糊推理算法确定偏差e,偏差变化ec,输出量Kp,Ki,Kd的论域变量范围、语言值、隶属度函数、模糊控制规则表,搭建了模糊PID控制器。使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所搭建的系统控制器进行仿真实验,并通过对比传统PID控制与模糊PID控制的系统阶跃响应图,得出模糊PID控制器的效果最佳,并且具有调节时间快、超调量小、抗干扰强的优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单螺杆泵流量控制系统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空化发展对核主泵外特性及内部流场的影响,基于连续性方程、雷诺时均N-S方程和RNG k-ε湍流模型,对核主泵模型泵在设计工况下进行全流场空化模拟.研究中选择四种空化工况,通过对比模拟结果,得出核主泵在发生空化时,其性能变化规律及内部流场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核主泵发生空化时,泵的外特性对有效空化余量降低的敏感程度不同.随着空化程度的加剧,扬程下降最快,功率下降最慢.空化状态下,由于空化产生的气泡对叶轮流道产生排挤作用,使得过流断面面积减小,流体相对速度增大.此外,由于空化产生的气泡改变了空化区域流体状态,使流体动力黏度减小,导致空化区域湍流耗散率减小,湍流耗散损失降低.  相似文献   

10.
董亚军 《科技信息》2012,(19):130-130
通过对工业汽轮机(NK63/80/32)启动过程中油泵并泵操作进行分析,通过现场调节汽轮机油系统中的Fisher调节阀(见图1),确定最佳油压参数,解决主油泵投入运行不成功的问题,提高机组主油泵投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教学型电梯模型的总体方案,以及其结构和控制系统的设计.该模型为5层楼电梯控制,电机由24V直流电源供电,楼层信息由8255和74LS245驱动LED管显示.采用Visual Basic可视化语言进行程序设计,界面简单,易于操作.采用计算机控制技术设计了电梯模型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12.
文章考虑用控制参数增强技术的方法来求解火车最优离散值控制问题.我们将最优离散值控制问题等价转化为一个关于预先固定切换点的分段常数控制函数的控制问题,再用已有方法求解.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在严重创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12年1月问52例严重创伤并骨折患者按损伤控制策略救治。应用损伤控制原则分三阶段治疗,早期骨折给予临时固定、清创、止血治疗,术后进入ICU监护治疗,病情平稳后行确定性手术。结果52例严重创伤患者先进行急诊手术控制出血和污染,然后给予ICU复苏,待生命体征平稳定,全身情况好转后再进行确定性手术。死亡2例,死亡率3.85%。随访1~38月,平均3.2±0.6月),并发症包括伤口感染10例,经引流、换药后愈合。骨折顺利愈合,邻近关节功能恢复佳。结论针对创伤的特点,按损伤控制策略进行救治,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反馈控制是自动控制理论的核心内容,也是教育控制理论和体育控制理论以及程序、教学方法的核心.在排球技术教学中,随着反馈控制研究、应用的深入,将会改变过去那种单凭经验的随意控制的方法,使整个排球技术教学过程更加科学化、系统化,从而能在较短时间内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佳化.  相似文献   

15.
利用单片机可以进行交流调压,不需要移相触发电路和D/A接口电路.介绍了单片机交流调压原理以及硬件电路框图.将单片机交流调压应用于垃圾渗出液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的恒温调节.给出了系统硬件框图,介绍了系统软件.  相似文献   

16.
基于有限时间控制的高超声速飞行器控制律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高超声速飞行器的飞行控制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有限时间控制技术的控制方法.根据高超声速飞行器纵向模型的特点,将高度控制和速度控制看作2个子系统分别设计控制器.采用非线性动态逆与有限时间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分别设计了速度控制器和高度控制器.速度控制器设计时考虑了发动机的动态,使得飞行速度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给定值.飞行...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菱Q系列PLC工业生产控制系统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剑  袁浩 《实验室科学》2010,13(2):162-164
利用三菱公司Q系列PLC及相关设备完成了生产线控制系统设计,探究了该设备对步进电机,伺服电机,普通交流异步电机以及多种气动装置和多种检测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中涵盖了模拟量数字量输入输出设备、伺服驱动器、定位控制、运动控制、变频器以及CCLINK总线技术等多种工业生产中常用的专用控制设备与技术,并且对一些部分提出了新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8.
欠驱动船舶直线航迹的滑模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煜雷  万磊 《应用科技》2011,38(11):13-17
针对一类欠驱动水面船舶的直线航迹跟踪控制问题,考虑运动响应模型的建模误差和外界干扰力等非匹配不确定性影响,基于滑模控制理论和Backstepping法,提出了一种反步自适应滑模控制律.借鉴Backstepping法的设计思想,利用一种改进积分型的滑模控制方法和自适应技术,设计了直线航迹跟踪控制的滑模控制律,并证明该控制律保证了航迹跟踪系统的全局渐进稳定性.最后,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所提出控制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海上油田提高采收率的控水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海上油田采油特点,分析了海上油田控水的迫切性。海上油田产出水主要来源于注入水、边水和底水。为了提高采收率,任何形式的产出水都要控制。海上油田控水技术由注水井调剖技术和油井堵水技术组成,这两项技术都由措施必要性:划断、堵剂选择、堵剂用量计算和堵剂放置工艺等技术组成。海上油田调剖堵水成功的矿场试验说明,海上油田控水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测控平台的组成、体系结构和设计方法,介绍了OPC服务器、网络测控代理服务器、ActiveX控件软件的结构和设计方法以及平台中采用的网络安全措施,并给出了基于Internet的网络测控实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