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冶疗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采用对照的完全随机化方法,尿激酶 肝素治疗50例与单纯应用丹参注射液治疗32例进行对照,结果临床症状、心电图的显效率、无效率、恶化率,两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小剂量尿激酶溶栓联合肝素抗凝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是安全、有效、临床缓解期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 对于入院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凝组,低分子肝素5000 u皮下注射,1次/12 h,共5 d,阿斯匹林肠溶片0.3 g,1次/d,3 d后改为0.1 g,1次/d,长期服用;治疗组为葛根素组,葛根素300 mg静脉滴注,1次/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控制症状及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使C-反应蛋白(CRP)浓度更快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在抗凝及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UA)的疗效。方法对于入院确诊为不稳定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抗凝组,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共5d,阿斯匹林肠溶片0.3g,1次/d,3d后改为0.1g,1次/d,长期服用;治疗组为葛根素组,葛根素300mg静脉滴注,1次/d,其余治疗同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控制症状及改善异常心电图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并使C-反应蛋白(CRP)浓度更快下降,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抗凝及抗血小板基础上加用葛根素,治疗UA疗效优于常规抗凝治疗。  相似文献   

4.
我们对48例AMI的病人进行溶栓治疗,用国产尿激酶(UK)2.2万IU/kg加入100ml葡萄糖液内静点,12h后皮下注射肝素7500u,每12h一次,用3~5日,滴尿激酶前口服肠溶阿斯匹林0.3,以后0.3/日,3~5日后改为50~150mg/日维持,至出院。对其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发病至溶栓时间6h内者再通率明显高于6h以上者(P<0.01)尿激酶剂量大,溶栓的效果好,不良反应轻,便于不能开展经皮冠脉内直接溶栓的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在不稳定心绞痛(UA)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对本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分子肝索组心脏事件的发生明显减少(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治疗中加用低分子肝素,可以使患者获得更大的益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瑞替普酶与国产尿激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将172例AMI病人随机分两组。瑞替普酶组94例,给予瑞替普酶20mU,分2次,每次10mU,间隔30min静脉推注;尿激酶组78例,先予尿激酶100×10^4U静脉推注,后予100×10^4U溶于5%GS150ml内,30min内静脉滴注。两组均用注射用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其余治疗也相同。结果: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的血管开通率、开通时间分别为85%与63%;(0.80±0.52)h与(1.36±0.55)h(P〈0.05);CK和CK-MB峰值及峰值时间: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轻度出血率在瑞替普酶组与尿激酶组分别为4%与9%(P〈0.05)。结论:瑞替普酶治疗AMI的疗效优于尿激酶,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血管再通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我院在1991年7月至1994年12月间施行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的102例急性心肌梗塞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总结,比较了冠脉再通组和冠脉未通组病人在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梗塞后心绞痛、再梗塞的发生率及其病死率。结果表明冠际再通可明显地改善AMI病人的心功能,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降低病死率。提示冠脉再迈可显著改善病人的近期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方法 :常规抗心绞痛用药的基础上 ,应用低分子肝素7500U皮下注射 ,12h一次。疗程5~7d。用药前后对比心电图及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程度。结果 :3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总有效率90.9% ,其中显效63.3 %。结论 :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联合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观察组38例.对照组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阿司匹林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腹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0.4ml,每日2次、口服辛伐他汀20mg,睡前服用.以14天为1个疗程进行疗效观察.结果: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组治疗两周后的心绞痛缓解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4h动态心电图检出的心肌缺血次数、缺血持续时间、缺血最长时间、室性早搏数、阵发性室速次数与治疗前相比两组均减少,但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问治疗前后试管法凝血时间、部分凝血酶原时间无明显差异,血胆固醉、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血浆纤维蛋白原舍量在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组治疗后显著减少(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  相似文献   

10.
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是介于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临床症候群,是老年冠心病的常见类型。UA不仅可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且容易进一步发展成心肌梗死或猝死,因而需要积极治疗。我们用脑心通胶囊治疗老年UA,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静滴;对照组为常规治疗组,疗程为1周。结果:试验组临床症状缓解及心电图心肌缺血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随访观察两周,对照组有1例发生心肌梗塞,而试验组无1例发生。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肝素能更有效地控制UAP患者的心绞痛发作。  相似文献   

12.
观察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Ⅲ级的IgA肾病的临床疗效。入选的46例患者均经肾活检证实可确诊为IgA肾病(IgAN),Lee分级≥Ⅲ级。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阿魏酸钠;B组:尿激酶(UK)联合阿魏酸钠。结果表明,两组患者治疗前N24h尿蛋白、肌酐清除率等各项指标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而且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组的疗效更为明显。尿激酶联合阿魏酸钠治疗Lee分级≥Ⅲ级的IgAN疗效优于单用阿魏酸钠,并可改善患者的纤溶能力,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UK)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结核性胸腔积液病例,经胸腔B超证实胸水中等量以上且呈粘连包裹性,将其分为随机分为治疗级和对照组,治疗组36例,胸腔内置管行闭式引流,且予尿激酶10万U加入生理盐水20mL中注入胸腔,每日或隔日1次,连续1~3次。对照组36例,常规反复穿刺抽液。治疗前后胸片或B超对比胸腔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较对照组的胸水引流更彻底,且胸膜肥厚粘连情况减轻。结论胸腔内置中心静脉导管行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是一种简单、安全并且疗效肯定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黄芪对急性心肌梗塞(AMI)溶栓后再灌注损伤中顿抑心肌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方法将110例溶栓后冠脉再通的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溶栓治疗和肝素抗凝,而治疗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针每次30ml静滴,1次/d,连用3周。结果再灌注后心肌均表现不同程度顿抑现象,两组顿抑程度并无显著差异(P〉0.1),但随着时间推移追踪观察发现治疗组顿抑心肌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黄芪对溶栓后再灌注心肌有较强的保护作用,可提早恢复顿抑心肌的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治疗19例慢性难治性11P的临床资料。结果12例显效,4例良效,1例进步,2例无效。随访3~38个月,均存活。结论达那唑联合甲氨蝶呤治疗成人慢性难治性ITP疗效满意,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对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的治疗效果。方法75例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在规范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及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灌注组(治疗组),对照组反复胸腔穿刺抽液,每周2-3次;治疗组行胸穿留置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水,并每日尿激酶胸腔冲洗。比较两组病人胸水消失时间、住院治疗时间、胸膜粘连(包裹性胸腔积液)出现机会及治疗3个月后胸膜厚度。结果治疗组胸水消失时间(6.5±213)d,住院时间(11.8±5.2)d,没有病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1.8±0.7)mm;对照组胸水消失时间(11.4±5.1)d,住院时间(15.2±6.9)d,8例出现胸膜粘连,3个月后胸膜厚度(4.2±1.2)mm。结论胸腔闭式引流联合尿激酶冲洗治疗初治结核性胸膜炎患者可以加快胸水消失,缩短住院治疗时间,预防胸膜增厚粘连,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长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鱼腥草素钠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方法:对64例确诊支气管扩张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红霉素0.25g,每日2次,持续4个月.治疗组:红霉素用法、用量同对照组,并给予鱼腥草素钠片2片,每日3次,持续4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5%,对照组总有效率85%,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减轻咳嗽、咳痰症状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小剂量红霉素联合鱼腥草素钠片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疗效可靠,不良反应少、安全.  相似文献   

18.
肝素与东莨菪硷治疗婴幼儿呼吸衰竭32例董建芳(定西地区医院儿科743000)1988年元月至1993年12月,我科收治小儿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32例,采用小剂量肝素与东莨菪硷治疗,现将治疗结果作一汇总。临床资料:男20例,女12例。年龄最小28天,最...  相似文献   

19.
张贵  杜柏荣  李昌吉  王晶瑜 《甘肃科技》2009,25(16):139-139,52
探讨不同的治疗方法对酒糟鼻的疗效,寻求一种使病程缩短,副作用更小的治疗办法,提高对该病的治疗水平;治疗组33例,采用国产LJL40-HA型多功能氦氖激光治疗机照射病灶部位,每日2次,每次15min(输出功率40MW)。同时口服美他环素胶囊(郑州羚锐制药有限公司)0.3g,每日2次,甲硝唑0.2g,每日3次,维生素B620mg,每日3次;外用硫磺洗剂每Et2次。对照组口服美他环素胶囊0.3g,每日2次,甲硝唑0.2g,每日3次,维生素B620mg,每日3次;外用硫磺洗剂每日2次。两组连续治疗3周后判定疗效。治疗组有总效率为90.9%,对照组为70.0%,两组有效率经比较(P〈0.05),差异有显著性,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氦氖激光理疗配合药物治疗酒糟鼻较单一药物治疗疗效明显提高,病程缩短。  相似文献   

20.
殷平玲 《甘肃科技》2009,25(16):132-134
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16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给予硼替佐米1.3mg/m^2/次d1,4,8,11,表柔比星10rag,d1-4,地塞米松40rag,d1-4,20rag,d8-11随后停药10d(第12—21天),3周为1个疗程。两次给药至少间隔72h。疗效判定主要采用EBMT标准,并按NCICTCAE标准判断不良反应;16例患者中NR2例(12.5%)CR2例(12.5%)NCR5例(31.3%)PR6例(37.5%)MR1例(6.2%)。总有效率87.5%,主要缓解率81.3%。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症状、血小板减少、疲乏,经对症治疗后均缓解;硼替佐米联合化疗是治疗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的一种新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