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5 毫秒
1.
研究了辉钼精矿在Na2 CO3 Na2 MoO4 Na2 SO4 体系的熔盐氧化过程 ,探索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的影响 .结果表明 ,在熔盐组成为 1∶1,配料比为 1∶10 ,740℃ ,鼓风速度为 5 .95L/min ,鼓风时间为 10min的条件下 ,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均可达 99%以上 .熔炼产物经水浸后 ,钼精矿中的钼和硫分别以Na2 MoO4 和Na2 SO4 形态进入溶液 ,以SO2 形态进入熔炼尾气中的硫不超过总硫量的 0 .8% .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辉钼精矿在Na2CO3-Na2MoO4-Na2SO4体系的熔盐氧化过程,探索了不同工艺参数对钼的转化率和脱Na2CO3-Na2MoO4-Na2SO4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熔盐组成为11,配料比为110,740℃,鼓风速度为5.95L/min,鼓风时间为10min的条件下,钼的转化率和脱硫率均可达99%以上.熔炼产物经水浸后,钼精矿中的钼和硫分别以Nz2M0O4和Na2SO4形态进入溶液,以So2形态进入熔炼尾气中的硫不超过总硫量的0.8%.  相似文献   

3.
含钼铜精矿氧化焙烧-浸出分离钼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四川攀西地区的含钼铜精矿中,由于钼、铜矿物组成复杂,共生关系紧密,提出了氧化焙烧-浸出工艺进一步分离钼。将试样置入焙烧炉中进行氧化焙烧,使硫化物转化为CuO、MoO3、Fe2O3等氧化物后;添加NaOH、H2O与MoO3反应生成可溶性Na2MoO4,浸出渣作为铜精矿产品。研究结果表明:铜、钼等以氧化物形式赋存于焙烧矿中,氧化焙烧矿中的硫含量较低为0.53%,硫以SO2气相形式挥发;在焙烧温度650℃、焙烧时间120 min、氢氧化钠用量为30%、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120min、浸出液固比2∶1的综合条件下,钼的浸出率为94.24%,铜精矿(浸出渣)中铜的质量分数为24.27%,钼分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Ti O2 /SO2 -4为催化剂 ,丁酸和正丁醇为原料合成丁酸丁酯 ,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结果表明 :醇酸比为 1.8∶ 1,催化剂用量为 2 .0 g,带水剂甲苯为 15m L,反应时间为 2 .0 h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化率达 97.4 %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以固体超强酸 Ti O2 / SO2 - 4 为催化剂 ,己酸和异戊醇为原料合成己酸异戊酯 ,并考察了影响反应的因素 .结果表明 ,醇酸比为 1 .8∶ 1 ,催化剂用量为 2 .0 g,带水剂甲苯为 1 5m L,反应时间为 2 .0 h,反应温度 1 1 0~1 4 0℃是最适宜的反应条件 ,酯化率达 97.8% .  相似文献   

6.
用离子交换法制备了Al柱撑坡缕石,以SO2-4改性得到了SO2-4/Al-PGS固体超强酸催化剂,将其用于对柠檬酸三丁酯的催化合成.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40 ℃,柠檬酸和正丁醇的摩尔比为1∶5,催化剂用量为柠檬酸质量的9.5%,反应6 h后酯化率可达93.0%.  相似文献   

7.
FeNH4(SO4)2·12H2O催化合成顺丁烯二酸二酯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FeNH4(SO4)2·2H2O作催化剂合成了顺丁烯二酸二丁酯、顺丁烯二酸二戊酯、顺丁烯二酸二异戊酯、顺丁烯二酸二辛酯.实验结果表明,此固体催化剂对上述酯的合成催化活性高,反应条件温和,工艺流程简单,产品纯度高,2 h酯化率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8.
通过简单的两步水热法合成CoFe2 O4/CoFe2 S4复合物.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及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物性表征表明,CoFe2O4/CoFe2 S4复合物由纳米片和纳米花颗粒混杂构成.与CoFe2 O4相比,原位硫化引入轻微缺陷可以增加活性位点,从而促进CoFe2 O4/CoFe2 S4复合物的氧化还原活性,赋予CoFe2 O4/CoFe2 S4催化过一硫酸盐(PMS)体系更优异的氧化降解能力.进一步的参数优化实验表明,CoFe2 O4/CoFe2 S4与PMS体系氧化降解黄连素的最佳条件为1 mg/L CoFe2 O4/CoFe2 S4、0.8 mmol/L PMS、温度40℃、pH 7.0,该条件下黄连素的降解率在60 min内可达98.4%.CoFe2 O4/CoFe2 S4循环使用3次后,黄连素降解率依然在90% 以上.电子顺磁共振(EPR)研究表明,CoFe2 O4/CoFe2 S4与PMS体系产生的主要活性氧化物种为SO4-和HO.自由基抑制实验证明,SO4-是降解黄连素的主要活性物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自制固体超强酸对乳酸乙酯的合成反应的催化效果,寻求乳酸乙酯的最佳合成条件.方法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SiO2-ZrO2基质材料,然后将其通过浸渍法制备了SO2-4/SiO2-ZrO2固体超强酸,对SO2-4/SiO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乳酸乙酯的合成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 SO2-4/SiO2-ZrO2固体超强酸催化乳酸乙酯的合成反应适宜的反应条件为:预焙烧温度为200 ℃,浸泡硫酸浓度为1.0 mol/L,硅锆摩尔比为15,焙烧温度为500 ℃,醇酸比为3时,酯化率可达92.7%.XRD对固体超强酸的分析结果表明,其中SiO2是三斜晶型,ZrO2是四方晶型.结论 自制的SO2-4/SiO2-ZrO2固体超强酸的对乳酸乙酯的合成反应具有良好的催化效果,适宜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通过熔盐法,以NaNO3为熔盐介质制备纯相BaMoO4微晶.考察合成温度、反应时间及熔盐含量对产物结晶度、粒径及形貌的影响.采用X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微晶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各种反应条件下都能得到纯的四方相白钨矿结构BaMoO4微晶,且结晶性良好.合成温度及反应时间对产物的形貌有明显影响,随着合成温度的升高和反应时间的延长,晶粒尺寸分布缩小,形貌规整且呈类八面体.熔盐含量对BaMoO4微晶尺寸影响显著,随着熔盐含量增多,晶粒的平均尺寸缩小.制备形貌规整且尺寸较小的BaMoO4微晶适宜条件为NaNO3与Na2 MoO4的摩尔比=10∶1时在500℃下保温4h.  相似文献   

11.
分别用浓度为50 mmol/L,100 mmol/L,150 mmol/L,200 mmol/L的Na2SO4溶液和蒸馏水(CK)对幼苗期的小麦胁迫72 h后,测定各组小麦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试验表明该小麦品种在100~150 mmol/L的浓度范围内叶绿素含量及过氧化氢酶活性都为最高且接近于CK,而在50和200 mmol/L的浓度下,小麦的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  相似文献   

12.
用中温水热合成的方法合成了Mx^ⅠNa2-xZnSiO4离子导体.应用溶液电化学方法及固态电极方法研究了Na2ZnSiO4与K^+和Ag^+的离子交换性,对离子交换后得到样品的结构、密度及离子导电性进行了表征.与其它离子交换方法相比,上述方法可获得较高的离子交换度,而且元素分析结果与密度测试结果相符合.  相似文献   

13.
以固相共沉积法合成了α-4[Ni0.809 A10.191(OH)2.1-2x(CO3)x]·3H2O,通过外掺不同量的Na2WO4,用作氢镍电池的正极材料,设计、比较了不同温度、不同倍率充放电下的放电比容量和充放电曲线以及微电极CV实验等.结果表明,在不同倍率充放电下,掺1.2wt%Na2WO4时铝基α-Ni(OH)2电极的放电比容量虽然20℃时略降低了,但60℃时提高了11.7%~24.4%,同时提高了高温放电电位.掺Na2WO4提高铝基α-Ni(OH)2正极材料高温比容量主要是通过提高析氧电位改善充电效率实现的.  相似文献   

14.
NaCl、Na2SO4对盐芥生长和生理胁迫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用含有0、100、150、200mmol/L NaCl和Na2SO4的Hoagland培养液处理盐芥幼苗,处理一定时间后测定其鲜重、干重、离子含量、质膜透性、Na /K 比值、光合速率等的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盐处理都能抑制盐芥的生长,并且Na2SO4处理比相同浓度的NaCl处理抑制更明显;盐芥肉质化程度降低;盐芥地上部及根部Na 含量远远高于对照,并且盐主要积累在地上部.这些结果说明盐芥不是稀盐盐生植物,也不是拒盐植物,推测其耐盐机制可能建立在基础生理生化的代谢上.  相似文献   

15.
在50、100和200mmol/l下,研究了NaCI、Na2SO4和Na2CO3对小麦高生长、生物量生长、脯氨酸及Na+,K+含量的影响。NaCI处理使高度下降8.8%~35.4%、而Na2SO4和Na2CO3分别为8.8%~77.9%和53.1%~100.0%。NaCI处理使鲜重和干重分别降低14.3%~42.9%和6.1%~36.7%,而Na2SO4处理分别为14.3%~64.3%和7.2%~58.9%,Na2CO3处理分别为50.0%~74.1%和48.3%~72.8%。在NaCI、Na2SO4和Na2CO3处理下,脯氨酸含量分别增加0.0%~66.7%、0.0%~33.3%和66.7%~100.0%。Na+/K+分别提高2.5~11.9、3.6~114.1和35.1~156.6倍。结果表明:Na2CO3的胁迫比Na2SO4强,而Na2SO4的胁迫影响又比NaCl强  相似文献   

16.
连二亚硫酸钠为主要功能成份制成的荔枝保鲜剂,在荔枝保鲜过程中具有抑制菌、除氧、抑褐变等功能,辅以低温贮存,可延长保鲜期达30天以上。  相似文献   

17.
BaCO3 whiskers exhibiting different morphologies were fabricated by a simple precipitation reaction of barium chloride with sodium carbonate in the absence and presence of poly-(styrene-alt-maleic acid) (PSMA) as a crystal growth modifier at room temperature. The as-prepared products were characterized by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 and X-ray diffraction (XRD). The influences of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n the size and morphology of BaCO3 whiskers were investigated and discuss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as-prepared BaCO3 whiskers are single crystals with diameter ranging from 100 to 300 nm, and grow along the crystallographic a-axis or [ 100] direction. BaCO3 whiskers with different morphologies, such as branching and dendritic structure, can be obtained depending on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ith increasing PSMA concentration, the diameter of BaCO3 whiskers decreases.  相似文献   

18.
乙醇-盐-水——液-液萃取分离PAR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在(NH4)2SO4,Na2CO3存在下,乙醇与水相分离萃取PAR的情况.并研究了不同盐量与不同pH值对萃取分离的影响,实验表明,在乙醇-盐-水,液-液萃取体系中,PAR及其络合物能够完全进入乙醇相中,结果令人满意,表明乙醇-盐-水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液-液萃取体系  相似文献   

19.
针对重晶石矿含铁量较高、自然白度偏低,采用Na2S2O4还原法,在室温和微酸环境下实现对矿样最大限度的增白。以矿样的蓝光白度为参考指标,通过正交试验及单因素实验对影响Na2S2O4还原漂白的各因素进行考察,得到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液固比为1∶1,初始pH值为4.0,Na2S2O4添加量为5%(质量分数),30℃,90min,此时矿样白度为78.90%。实验对还原络合漂白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络合剂EDTA.2Na添加量为0.15g时,矿样白度进一步提高至81.39%,铁去除率为45.6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