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清代满族女性的家庭地位是具有双重特征的。试图根据心理人类学中关于化与自我的研究和理论,通过对满族女性内在意识和社会意识的矛盾与平衡作相关分析,从人类学的理论视角提升对满族妇女家庭地位和满族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2.
女性人类学的文化与社会建构及其后现代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女性人类学的成长历程、方法内容与争论的课题及成果。涉及女性及女性主义与人类学的关系 ,女性主义理论与人类学理论的勾连 ,女性人类学研究方法与主要论题。主要包括 :社会性别的文化内涵及分析模式 ,女性人类学对女性地位和权利的界定 ,后现代女性人类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宗教人类学是一门边缘性学科,是宗教学与文化人类学相结合而形成的交叉性学科。宗教人类学根据其研究重点和走向的变化大体分成三个时期,在其发展历程中,许多著名学者都对宗教进行了深刻的阐释。本文主要对宗教人类学对于教育领域中的多学科研究、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等问题的启示与影响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4.
女性饰品伴随了整个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以及女性本身对于性别的觉醒,识别和提升。笔者试图依据历史逻辑的演绎过程,探索女性饰品的形式演变所反映出的社会形态,以及在不同时代背景下女性饰品的文化定位。包括,人类学(伦理和道德层面),心理学,社会学等等因素对女性饰品审美观的形成所产生的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工商人类学是应全球化时代跨国活动中的文化问题而产生的新兴科学,属于人类学和工商管理学的交叉学科,目的在于吸引更多相关学科研究人员关注,并参与到学科实践工作中,推动中国工商人类学的建设问题。人类学从总体上说在中国还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学科,而工商人类学作为应用人类学的一个分支,目前在中国还是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前景广阔。田广、周大鸣主编的《工商人类学》就是希望中国的人类学同仁都能够充分意识到中国三十年来的改革开放,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市场经济的大力发展,以及人类学学科本身  相似文献   

6.
卷首语     
田野工作作为一种文化实践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在人类学学科发展进程中经历了不断地反思与完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田野工作还面临着新的方法、技术和理念。而对于中国人类学研究者来说,十分有必要重新思考我们在原来的西方概念下所做的田野本身是不是缺少一种关于主体意识的讨论,缺乏对于"我"自身的问题与研究对象自身的问题之间的互动的探讨?为此,本期特别推出主打栏目"田野意境",反映中国人类学研究者对田野工作的反  相似文献   

7.
人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形成于十九世纪中期,传入我国则是本世纪的事。对于这门年轻学科在中国由最初传入到九十年代这段不平凡的发展历程,想必人们还相当缺乏了解。本文便是针对这个问题,而对八十多年来中国人类学的发展进行了简明而具体的总结,以期引起更多的人们对它的重视和研究兴趣,为尽快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学而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电视的普及和迅速发展,电视中的"女性形象"问题已经成为研究媒介中女性形象的主要议题之一,但由于电视在中国的普及晚于其他媒介,所以对电视中女性形象的研究明显少于对平面媒体的研究。本文主要通过对《天下女人》进行个案分析,追踪电视女性栏目中所塑造的女性形象自身的发展变化,分析总结电视女性栏目所表现和塑造的现代女性形象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一、人类学简介 文化人类学是从文化的角度研究人类的种种行为的学科。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和变迁的过程以及世界上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都是文化人类学所研究的内容,试图解释人类文化的性质和演变规律则是文化人类学最终的探索目标。  相似文献   

10.
人类学有关女人与污秽的研究已有不少,且多将聚焦点集中在月经的污染问题上。但污染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将其置于所存在的文化与社会语境中,才能分析出"污染"所具有的象征意义与社会作用。文章通过收集山河村老年妇女有关月经禁忌及相关习俗的口述材料,分析了其中所映射的女性身份具有污染力的文化意象,并以女性在亲属制度秩序中的模糊性身份为着力点探讨了导致该文化意象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11.
图集的统一协调,对图集质量有很大影响。本文是作者在编制北京市农业区划地图集的实践基础上,根据地图信息传输论的观点,对农业区划地图集的统一协调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探讨。试图总结编制这类图集的统一协调模式,以供读者编图时参考。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认为西方国家法的抽象正义观与东方民间法的情理正义观存在实质的不同,原因在于思维方式、超验与经验传统、政治结构的差别。在现代法治理念下,传统民间法所代表的正义观将向混合正义观转型,西方法治所代表的国家法抽象正义观是其骨架。  相似文献   

13.
许多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教授都预言,真空是未来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对象.十七世纪的伽利略时代人们曾讨论过"真空"是否存在的问题.当时的学术界分成两派,一派以帕斯卡为代表,认为真空存在,另一派以笛卡尔为代表,认为真空不存在,最后实验证明"真空存在派"正确.现代研究表明,真空并非一无所有,这样就产生了一个新的问题"排除了真空物质后的空间",即"真空的真空"是否存在.本文探讨了与"真真空"有关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观测实验方法,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最终解答"真真空"的存在性问题.  相似文献   

14.
给出了一维非自治时滞系统点态退化的一个例子,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在人与自然界的关系的演进过程中,形成了与不同文明时期相适应的人-自观念。从"天人合一"到"人定胜天"再到"和谐共生",这是人-自观念演进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一个合乎规律的过程,它们都是时代的产物,都包含着不同程度的合理的因素,我们必须对它们进行具体的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于行政许可违法的法律责任问题,人们往往是从行政许可实施违法的角度进行研究,而对于设定违法及其责任追究的探讨却相对薄弱。然而。行政许可设定一旦违法,其对相对人和社会公共利益的损害将会更大,因此,对许可设定的违法及其责任问题进行研究,以避免违法行政行为的发生,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不仅必要而且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7.
曲面“侧”是一个重要而难以理解的概念,本文对曲面“侧”概念的讲授方法进行了探讨,给出了曲面“侧”概念的“参照物”理解法,通过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影响要素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是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能动生活状态的重要表征。在梳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相关概念、测度方法基础上,分析了物质环境要素和非物质环境要素对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影响;提炼出有效支持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中观环境规划、微观环境设计和政策文化扶助层面的策略;指出了老年人生活空间移动性的研究建议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20.
利用对位异构体的对称性由核磁共振氢谱测定了工业十二烷基苯在硝硫混酸中的硝化选择性,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为75% ̄80%。以月桂酸和苯为原料,经氯化、酰化和还原合成了正十二烷基苯。在同样条件下研究了正十二烷基苯的硝化,由核磁共振氢谱和气相色谱分析,发现一硝化产物中对位异构体的比例仅为60%。根据空间位阻效应,对结果进行了讨论,并与甲苯,乙苯,异丙苯等短链烷基苯的硝化结果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