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普通话”就是现代汉民族用于交际的共同语。它的形成有着语言、化、经济、政治等历史原因。1956年2月国务院向全国发出的《关于推广普通话的指示》中.给汉民族的共同语从语音、词汇到语法规范都作了科学的说明.即“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这就是普通话的科学主义。  相似文献   

2.
学术界认为禀君始为巴人祖先,但“廪君主先,故出巫诞”。巫指巫山,即灵山,廪君即灵君。诞通,是从属于巴的崇蛇的部落。从考古资料中进一步证实,“巫诞”实际上就是远古时期生活于三峡地区的古老的诞部落,又被称为巴部落。故“廪君”并非巴人的始祖,廪君起源于清江也是难以成立的。清江巴氏,樊氏、氏、相氏、郑氏族皆由三峡地区发展而来。这一结论是为《山海经》、《水经注》等文献记述映证,又为考古资料证明的。  相似文献   

3.
“吧”字是近几年出现的一个新的而且被系统地吸收进全民共同语体系的语言要素。从“吧”字的意义变化及其被吸收进全民共同语的过程,可以很好地反观语言符号的特点:任意性、开放性、生成性。  相似文献   

4.
广义的北方,指包括我国东北、北部、西方及西南偏北的一部分,地垮西藏至黑龙江的辽阔地区,基本与通常所说的“草原”或古代“游牧”部落地域相当。狭义的北方,指辽宁省辽河以东至内蒙古西境及陇西,即考古界称的“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文化区。”相比而言,黄河中游、下游的农耕氏族部落先民,迁入“狭义”北方与中原交界地带者较多(尤其是耕牧交错地区),迁入其它的北方地域者较少。按传统说法,父系氏族社会(即“五帝”时代)形成的“五大民族集团”中,“西戎”与“北狄”是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而广义北方区域内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却反映出绝大部分地区的氏族或部落还处在渔猎、农业或农牧并重的阶段。  相似文献   

5.
言语交际是一门讲求艺术的学问。无论在一般的社交场合,还是在公关活动中,要想取得满意的效果,必须在语言运用上讲求艺术。而语言运用上的艺术,受制于一定的原则,这些原则概括起来可从两个方面来论述.一、艺术地运用语言,必须把握好语言本身的规则任何一门语言都是语音、词汇、语法三大要素的有机组合体,不同的语言在三大要素上都有自己的规则,因此要艺术地运用语言,不能不把握这些规则.在语音上,言语交际应主要使用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中国地域辽阔,方言众多,很多方言,像“吴方言”、“粤方言”、“闽方言”等在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世界语的高度对汉字改革的方向问题作了新的探讨。认为 :英语、俄语、世界语等表音型语言 ,都有其不可弥补的缺陷 ,都不可能成为国际共同语 ;人类真要创立一种国际通用语 ,就应该抓住语言所反映的社会事物的基本特征和各种语言词汇的共同点 (即词义 ) ,来设计国际共同语的基本方案 ;只有作为表意型语言的汉语才能成为真正的国际共同语 ,只有作为表意文字的汉字才可以成为恒久性世界通用字。恒通字应该成为汉字改革和发展的新方向。  相似文献   

7.
“地方普通话”在汉语中的位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讨论了汉民族标准语、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地方普通话、过渡语、官话等概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认为汉语可分为两大部分,即汉民族共同语和方言。汉民族共同语分为古代、近代、现代三个时期。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分为标准语和次标准语,标准语就是普通话,次标准语就是以标准语为摹仿学习的对象而形成的不够标准的普通话。标准语是断代的、相对静态的概念,汉民族共同语是历时的、多层次的、动态的概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英语语言的简化性、开放性和灵活性三个特征为基础,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讨论英语的世界性问题。世界性不是全世界讲一种语言,而是在某些领域内把英语作为世界范围的共同语。这种共同语的使用与本族语的发展并不相冲突。  相似文献   

9.
本文论述了语言交际中的共同语与方言的固习性之间的关系,并从肖伯纳戏剧《卖花女》切入,阐述了标准英语与方言的优劣。笔者调查研究了在英国剑桥学习的30名中国留学生的英语语音情况,结果显示汉语方言中鼻音n与1边音分辨不清者,对英语中[n]和[1]的正确发音具有持久的障碍性,即“乡土根性”。克服这种障碍的最佳办法并非语言环境,而是语言学习中所采取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竹枝词中的“叶榆”、“僰子”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竹枝词中的“叶榆”、“鹤拓”是大理古代地名,“云南”是祥云古代地名;“白人”、“僰人”、“西爨”、“白蛮”、“夷”是历史上对白族先民的称谓。竹枝词反映了大理历史上的许多战争,描写了大理的自然风光、名胜古迹,具有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绘画语言在表现内容与形式上的认识 ,随着时代的进步在不断地提高。文章阐述了绘画中的“随意性语言”的“放”与经营的“收”之间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关系 ;对事物的独特感受 ,是具备“随意性语言”的重要条件 ;对“随意性语言”经营到位 ,才能使画面传递出有意味的形式。提出在绘画实践中 ,不断提高自身修养是经营好绘画的“随意性语言”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2.
维特根斯坦用“私人语言”与“我们共同的语言”相对,这种相对是语言的发音过程。“私人语言”是呼唤“大家都来看”的我的感觉的一瞬间,“命名感觉”就是“说”一个词,意义是从命题开始,并以命题为结束的思想的过程,闪电般的思想就是理解。思想贯穿经验及分割一个经验,逻辑使我们永远被一个经验所吸引,于是逻辑最终形成我们的共同语言。  相似文献   

13.
“物谓之而然”在庄子语言哲学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但是构成庄子独特约成论语言观的基础,而且是形成其多层次语言世界观的前提,同时也是庄子否定人为性知识论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在英语中,"否定"现象并不鲜见,许多表示"否定"的词、词语或句型"否定"意义非常明显,一看便知;有些"否定"则不是能够一看便知、望文生义的,因为它们本身不具备"否定"的意思,只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有了"否定"的含义和效果.这种"语义"转移现象,使学习者感到困惑不已.本文旨在对英语"否定"形式进行分类辨析,以期读者理解和掌握.  相似文献   

15.
白语各地方言的否定表达存在差异,但都有一个不同于其他藏缅语的三分系统,与中、上古汉语的情形相似。白语方言的否定标记既有来源于原始藏缅语的共同成分,又有历史上借自汉语的否定词,具有一定的历史层次性。白语否定标记对汉藏亲属语言比较、语言类型学以及语言影响等多方面研究具有特殊意义。  相似文献   

16.
近代汉语俗语研究是汉语俗语史研究中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把《西游记》中的俗语作为切入点,探讨分析《西游记》中俗语的引用体例、分类、语言形式、思想内容、来源及其在俗语发展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对近代汉语俗语研究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经过50年的实行,普通话推广政策已取得了相当大的成绩。而近年来,社会上又掀起了一股“方言热”。针对民族共同语与方言之间的关系,运用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所提出的“乡土根性”和“交际的力量”来分析这些语言事实的发展,并结合社会历史的发展提出了推动语言事实发展的第三种力量:媒介的力量。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鈇钺”、“鈇锧”二星官,在部分典籍中亦作“铁钺”、“铁锧”。文章对此二星官名称的源流做了较为细致的探讨。“铁钺”、“铁锧”是明清以后才出现的笔误和以讹传讹,并非名称通用。  相似文献   

19.
语言的运用在宋代女性的词作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五个侧面阐述了女性词作的语言特色,展示了女性创作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20.
心理情绪模式小说在当代小说林中可谓蔚为大观的一派,同时语言又已上升到本体论的意义,这不禁让我们思考其“心理情绪”与语言形式是怎样的一种关系,本文试图引进“心理语境”概念来阐述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