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现代文学》是在新的理念指导下的一次颇具匠心的文学史写作实践,编著者从文学的本体出发对20世纪中国文学进行了全新的整合。该著对入史作品审美特征的独到发掘以及"文体史"的编写体例等无一不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了该书作为文学史写作的开拓与创新。  相似文献   

2.
请柬是一种很重要的社交礼仪文书。本文主要讲述了如何写英文请柬并给出一些范例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郁达夫倡导散文的"心体"说,主张把散文的文体创造与作者的个性表现联系起来,把文心与文体统一起来。基于这种散文观,郁达夫的散文以"心"役"体",在笔调、结构、情境三个方面体现出了"体"为"心"用、随意赋形的独特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4.
一、公关写作是一个特定的文体概念 所谓“特定的文体概念”是指公关写作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文体概念,就是说,它不是一个在文体意义上与一般文章体类有着根本不同特征的特殊文体,自身并不具备独有的文体品性。只有在特定意义(即功能意义)上,公关写作才作为一种概念被使用,认识这一点,对于确定公关写作文体范畴的划分依据,是至关重要的。 首先,公关写作在一般文章写作的分类体系中属于应用写作范畴。  相似文献   

5.
新闻写作要求文体短小精悍、简明全面、切中要点。而这些要求应在新闻标题中得到体现。英语新闻又因其语言的特殊性,其标题更体现出它所独有的特点。文章结合英语语言自身特点,探讨英语新闻标题在时态、语态、省略、标点、缩写词等方面的一些独有特征。  相似文献   

6.
李佳 《科技信息》2011,(13):310-310
高职高专院校是侧重于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的院校,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为目标的办学理念指导下,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应用文写作"课程更显示出其重要性。正如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大学毕业生不一定会写小说诗歌,但是一定要写工作和生活中实用的文章,而且非写得既通顺又扎实不可。"应用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基础课、能力课,应用文是在社会生活中广泛使用自文体,越来越被广泛重视,11前已经从大学语文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必修课。  相似文献   

7.
软新闻写作手法灵活、文化蕴涵丰富,以其独特的文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是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其他国家友谊与交流的重要渠道。因此,软新闻英译时,译者应充分考虑译文在英语读者中的接受效应,依据读者"期待视野"对原文进行动态取舍,使译文不仅满足读者的期待视野,还能超越和拓展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探讨萧红体的文体特征入手 ,指出 :萧红体是一种典型的女性文体 ,其文体特征主要体现在女性语言和抒情功能两方面  相似文献   

9.
微型小说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具有自己的文体特征,适合教师在课堂上讲授,适宜学生的写作练习,它与散文等其它文体一样,可作为高校写作教学中一种训练文体。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初期,对于小说的功能,论者往往定之以"可补经史之阙"。因此在古代小说的发展之初,小说常在作者的写作态度以及叙述故事、塑造人物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史性"特征。段成式的《酉阳杂俎》虽然成书于"始有意为小说"[1](P39)的唐朝,但是从其创作态度、写作方法、内容题材等来看,仍具有突出的"史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泓峻 《中州大学学报》2014,(5):38-42,90
经学研究是影响汉语文学文本形态的重要因素之一。汉大赋的写作,建立在经学知识的基础之上;唐代古文家的古文写作,受到当时以《春秋学》为代表的经学研究的深刻影响。后世儒家学者《诗经》研究对汉语诗歌的发展的影响,远比《诗经》文本本身更大,文人诗歌中爱情诗的缺失,与经学家将《诗经》中大量爱情诗故意进行曲解,掩盖有关;古体诗、格律诗、词、曲等文体的价值,则是根据它们与《诗经》相似相近的程度进行判断的。宋代理学家喜谈性理、以白话说经的传统,与说理诗的大量出现以及白话小说的兴起之间,存在相互呼应的关系。经学研究对汉语文学文本形态发生的最直接的影响,是新文体的发明,"传体"这一在后世十分重要与活跃的文体,与"经传"有直接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广义的文化修辞学角度,探讨了现代汉语名词对"有界"事物的表达。针对汉语的个体名词有一部分的所指是"同质"事物的事实,认为汉语的个体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不适合用"同质"与"异质"标准来区分,但可以靠个体量词对事物空间外形的"定型"特征来区分,并认为对现代汉语名词所指事物的"有界"与"无界"性质判断,更适合采取事物的外形是否"定型"的"定形"标准。这种"定形"标准能充分反映出汉语名词特有的形式标签"量词"所具有的表形特征与汉语名词特有的个体量词这一形式特征,——这些特征决定了汉语的名词是属于所指事物在汉语社会的认知中"外形突显"的事物类型;同时,这种"定形"标准与有可数与不可数名词之分的语言所适合采取的"同质/异质"这样的"定性"标准,具有语言类型学意义上的互补性。文章认为,汉语名词所表现出的在事物空间"有界"、"无界"方面偏向外形的认知特征,反映的其实是汉语社会对事物的概念思维判断上的"具象性"文化特征;这种来自语义范畴这个语言最底层也是最终决定性方面的反映,较之语言的其他层面诸如文字、词汇、句法结构等,更具有深层隐秘性与真实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授人鱼,不如授人渔——高职应用写作教学的若干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晓枫 《科技信息》2010,(36):192-192
应用写作是高职院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近年来,在"能力本位"的高职教育理念指导下,应用写作教学突破了以传授文体知识为主导的传统模式,重视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将诸多新型教学模式引入课堂教学当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在探索过程中也出现了片面理解课程性质,过分强调应用写作教学专业性、技能性、实践性特点,试图将应用写作能力培养"毕其功于一役"的倾向,本文就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李冬 《科技信息》2012,(27):314-314,335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语文综合素养的体现。"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是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总要求。本文重点阐述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如何运用教学措施激发学生对习作的兴趣,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属于法律文体,其语言和风格特征体现了法律英语的一般特征。笔者通过对该惯例第600号出版物的语言进行分析研究,从词法、句法和修辞特征等角度出发,总结出其所表现的法律英语的语言特征和风格特征,希望对此类文本的翻译能起到一定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期刊编辑中英语编辑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来探讨期刊英语中更加要注重翻译信与雅的特点,一般而言英语表达的文体特征可以分为词汇、句法和语篇特征三个部分,那么在编辑过程中,文体特征在很大程度与"雅"有密切的联系.期刊翻译原则的产生不是空穴来风,而是英语编辑的内在功能性要求所决定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语编辑中要注重"雅"和"信"的原则.  相似文献   

17.
参与式纪录片的典型代表《浮生一日》开放地拥抱了专业团队与业余用户,这种合作制作的模式,植根于社交平台,映射了互联网2.0时代自我表达、参与创作、人人连结的社会特征,体现出一种“民众呈现,呈现民众”理念。该纪录片成功“破圈”的关键,在于采用了记录碎片化、叙事私人化、呈现社交化的叙事策略。它契合了互联网2.0时代“人人连结和连结人人”的社区精神与集体意识,是一个对影视、视频行业和普通用户双向赋能的过程,既是对民众个人智慧和经验的一次文化复兴,也是影视和视频行业在内容形式、叙事视角和传播互动上的一次重塑。  相似文献   

18.
边缘文体的提法问世还不太很长,它的范围及其归属,还是文体分类中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文章认为,边缘文体属于交叉文体,但交叉文体并不都是边缘文体,边缘文体应是非文学类文体与文学联姻后产生的兼有两类文体特征的交叉跨类文体。边缘文体不应视作独立文体,也不应看成是既可归入文章(狭义的文章,下同),又可归入文学的“两栖”文体,依据其本质特征,它应属于文章,而不应属于文学,“文学”只是它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弄清边缘文体的范围和归属,对于探讨文体的科学分类和边缘文体的写作、教学都是有益处的。  相似文献   

19.
词典编纂过程中始终体现出一种"稳定性"的共性特征。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技术的应用,在词典编纂过程中,另一种"动态性"研究又日益获得词典编纂者的青睐。本文就词典编纂的"稳定性"和"动态性"发展给以粗浅的分析,并希望能结合二者的分析对词典编纂的理论创新进行简单的探索,从而为广大应用词典的学习者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行各业对于文字工作者的需求日渐迫切,故而学校中的写作教学已成为一门重要的课程,应用文写作更是诸文体写作中的重要部分,许多专家学者与写作教师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见解,把应用写作教学与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里程。这种强有力的势头不仅说明了社会进步对应用写作的需要,更重要的,是给我们提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那便是如何认识应用写作在写作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并进而上好应用写作课,培养出更多的适应社会需要的写作人才。 然而,由于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应用写作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写作课教学中只注重记叙、议论、说明等文体的教学,而忽视了应用文体教学训练,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中学,而且在某些高等学府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