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用神经元网络的方法预测了溅射靶材、工艺参数与电阻薄膜性能之间的关系.经预测误差分析以及与实验比较,表明用79组训练样本可基本准确预报电阻薄膜的性能.对各参数影响薄膜性能的程度也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贯通节理岩体等效模型与弹性参数确定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提出了一种研究贯通节理岩体等效弹性参数的近似模型,导出了贯通节岩体基本弹性常数的解析估算公式,在此模型基础上编写了相应的较为通用计算程序,分析了多组节理的存在以及节理的倾角对岩体性能的影响,预测得到的节理岩体弹性矩阵和弹性常数与节理有限元数值方法的结果十分接近,是一种预测贯通节理岩体等效弹性参数的简单而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不可测过程参数的智能化软计算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控制系统中存在的时变过程数学建模困难,有些过程参数难以在线实时检测的问题,研究基于过程神经元网络的不可测过程参数软计算方法。分析正交基函数展开的学习算法收敛速度慢的问题,将BP网络的改进算法引入到过程神经元网络的训练中,增加基函数展开系数的规一化处理、权函数动量项调整项,以及学习率自适应调整方法,改进算法明显消除了误差收敛曲线振荡和网络收敛速度慢的问题。该方法在污水处理过程出水水质BOD预测中网络训练速度快,取得较好的预测结果,是一种不可测过程参数智能化软计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抗剪强度参数的选择对于边坡稳定性分析至关重要.为了保证数值分析的可靠性,建立了RBF神经网络模型预测边坡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并且收集了大量的工程数据修正和验证了这个模型.该模型可以预测任意一个边坡岩体的抗剪强度参数,并且计算结果非常接近于实测剪切实验结果,这证明了该模型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5.
根据岩体三轴试验结果,确定了Hoek-Brown准则中的m、s值.再根据m、s值,分别确定了岩体的强度参数和变形参数,得到了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人工智能中的神经元网络理论引入开采沉陷学领域.用以预测矿山开采引起的岩层与地表移动.利用神经网络对已知样本进行学习.初步探索出一条新的用来预测矿山开采沉陷的理论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准确地预测前方岩体质量,提出基于隧道地震波勘探系统和可拓理论的岩体质量等级分类预测方法。通过对数百例典型地震波探测数据的系统收集与归类分析,遴选出隧道地震波勘探系统可有效识别的、可表征岩体质量等级的物理力学参数作为分类预测指标,并根据隧道地震波场响应特征,提出岩体质量分类预测指标体系的分级标准,建立隧道岩体质量等级分类预测的物元可拓模型。通过TSP探测技术获取预测指标取值,对其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并利用简单关联函数法确定预测指标的权重。研究结果表明:岩体质量分类预测结果与属性识别模型、GA_SVM评价结果及现场情况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一种可应用于施工阶段的岩体质量等级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8.
因岩体参数比较难以确定,其对数值计算的结果会造成很大的影响,而实验室内对岩体参数的测定均存在尺度效应问题,且考虑经济因素,现场取样不多,因而无法准确得到工程区的岩体参数.反演分析是研究由实测数据推断物理系统模型参数的理论和方法,广泛应用于岩土工程当中.利用训练好的连通率反演岩体参数。验证了在反演分析方法得到的参数下岩土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条件分支预测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人工神经元网络学习速度较慢的缺点,提出了改进学习算法的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的条件分支预测算法.基于SimpleScalar模拟器,用SPEC95基准程序对改进的方案进行了性能评估.模拟测试表明,在学习初期,相比传统人工神经元网络预测算法,改进的分支预测算法能使预测失效率降低1%~2%,而在稳定期,可获得同等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利用神经网络预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应用人工神经中的神经元网络理论,预测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值,探讨出一条预测混凝土抗压强度的理论方法,其结果具有较高的精确度。  相似文献   

11.
利用数值流形方法可以方便有效地统一处理连续和非连续变形分析的优点,借鉴Goodman单元的相关理论,提出一种基于数值流形方法的模拟节理、裂隙和软弱夹层等岩体结构面的新方法,极大简化了含岩体结构面的复杂岩体工程的前处理及分析过程.算例分析表明了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现场或室内试验条件下难以测试大尺度岩体并确定其参数的问题,总结提出了应用数值试验方法确定节理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方法流程.即将节理岩体单元离散为岩块和节理两种类型,通过室内试验分别研究其力学特性,再把岩块和节理进行组合形成岩体,通过数值计算得出节理岩体的力学特性.将这套方法应用到贵州省某高速公路岩质边坡的岩体参数优化分析中,研究了试件尺寸、各向异性、岩块及节理力学参数等对岩体宏观力学参数的影响.数值试验方法为工程节理岩体参数的确定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continuity model for engineering in rock masses and a new schematic method for reporting the engineering of rock continuity. This method can be used to evaluate the mechanics of every kind of medium; and is a new way to determine the mechanical parameters used in engineering design in rock masses. In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the experimental parameters of intact rock were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properties of field rock.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orthogonally-jointed rock are given. The results included the curves of the stress-strain relationship of some rock masses, the curve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imension Delta and the uniaxial pressure-resistant strength sc of these rock masses, and pictures of the destructive procedure of some rock masses in uniaxial or triaxial tests, etc. Application of the method to engineering design in rock masses showed the potential of its application to engineering practice.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浅埋偏压隧道软硬交互水平层状围岩压力的分布情况.依托四川省某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结合公路隧道设计规范引入软硬互层围岩参数简化方法,改进现有的均质围岩压力计算理论,得到了基于极限平衡法的水平软硬互层隧道围岩压力解析解.并将计算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规范法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了其正确性.分析了硬岩与软岩层厚比p对隧道围...  相似文献   

15.
锚杆在软岩中作用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软岩中锚杆的作用机理提出了一种分析方法,分别讨论了锚杆体系和锚杆本身的力学行为。从位移的观点分析了锚杆和岩石体之间的联接作用机理,对隧道开挖中锚杆的设计提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经分析,锚杆的初始应力与岩体的位移有关。工程实例模拟证实了以前的发现,并证明了本文模型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围岩压力的确定一直是隧道工程结构设计中的重点,而黄土隧道的工程特性与其他岩质隧道有着明显的区别,尤其是深埋黄土隧道的围岩压力计算。通过对深埋黄土隧道开挖后的围岩应力状态进行分析,明确了松动圈的定义,推导了松动圈的表达式,提出了基于松动圈理论的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计算方法,并基于现场试验实测数据与既有计算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以验证该方法的适用性。研究结果表明:松动圈为塑性区的内圈,是塑性区内切向应力小于初始地应力的部分;黄土隧道的松动圈较普通巷道和岩石隧道的松动范围大得多,更易受隧道开挖影响;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与其他计算方法相比较,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接近且存在一定的安全储备,使用该方法对深埋黄土隧道围岩压力进行计算是可行的,基于松动圈理论的围岩压力计算方法更适用于深埋黄土隧道这种有一定自稳能力的软弱土质围岩隧道。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室内模型试验仿真构造了顺层和反倾斜块裂层状岩质边坡,分别定性地确定了可能出现的两种类型边坡的破坏模式,并根据实际工程中可能出现的边坡破坏特征,进一步拓展了这两种类型边坡的破坏模式,使其更具有普遍性.然后根据极限分析上限法基本原理,对室内模型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求解,验证了极限分析上限法在该类型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适用性,并使极限分析上限法演绎到普遍破坏模式中.这进一步拓展了极限分析法的应用范围,为块裂层状岩质边坡稳定性分析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分析手段.  相似文献   

18.
烃源岩的孔隙度和饱和度是烃源岩生烃和排烃作用评价的重要参数 ,求取它们是评价的难点 .作者发现可以利用核磁共振测井资料求得烃源岩的孔隙度和饱和度 ,再利用核磁共振测井与常规测井资料的对应关系 ,通过数值分析的方法求取烃源岩的这两个参数 .这种方法提高了烃源岩评价的精度和效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得出岩爆与应力分布状态之间的关系,为制定合理的岩爆预防及治理措施提供依据,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岩爆巷道的围岩应力状态。结果表明:非均匀薄壁应力现象的存在,是掘进工作面岩爆频发的重要原因;对于硬脆性的围岩体,在受到扰动时,由于巷道围岩体内的应力集中峰值距离巷道表面距离较近,应力集中峰值就可能超过岩体破坏的极限强度,从而使岩石突然破坏,发生岩爆现象。该成果对岩爆的预防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Seismic traveltime, amplitude and pulse-width can be used to reconstruct seismic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mages for a rock mass. This study discusses the appearance differences of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coefficient in the ore vein and rock mass in the images. The location of the rock vein and the characteristic of the rock mas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ce responses of velocity and attenuation from the ore vein and mixed rock vein, fracture and rock body. The effect and limitation of the seismic tomography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ore body and rock mass is suggested on the basis of a field test result. The special observation method in this study gives a good reference for obtaining full position and directional observation in seismic tomography.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