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山东省黑线姬鼠种群年龄组成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对黑线姬鼠头骨的各指标、体重和体长19个变量进行了多元分析,根据各变量对主成分贡献率的大小,选出颅全长划分各年龄组,颅全长在各年龄组的变化范围(mean±SE):幼体组22.55±0.45;亚成体组23.65±0.39;成体Ⅰ组24.7±0.21;成体Ⅱ组26.64±0.16;老体组26.91±0.18。本文还对各年龄组颅全长与臼齿磨损程度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
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根田鼠体重、体长和头骨等17项生长指标进行筛选,以确立根田鼠年龄划分标准,通过分析,体重的因子负荷量最大,且在野外易于准确称重,操作方便,可用作年龄组划分指标。同时结合繁殖状况,将根田鼠划分为4个年龄组:的体(体重<19.0g)、亚成体(19.0g≤体重<37.0g)、成体(37.0g≤体重<51.0g)、老体(体重≥51.0g)。经统计检验,相邻组间差异显著。根田鼠种群8月亚成体比例较高,11月成体、老体比例较高;8月仍处于繁殖盛期,繁殖期延续到11月中旬,胎仔数5.2(4~7)。  相似文献   

3.
根据1987年4-9月在带岭及齐齐哈尔地区捕获的棕背平鼠、沼泽田鼠及东北鼢鼠的数量,依胴体重及繁殖率,划分为幼鼠,亚成体成体Ⅰ、成体Ⅱ及老体5个年龄组。  相似文献   

4.
河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4):124 将川西高原黑熊划分4个年龄组:①幼年组0—2岁;②亚成体组2—3岁;成年组3—1岁;④老龄组11岁以上,发现黑熊幼体的尸骨与桡骨交叉扭曲程度大于成体,并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平行,获得黑熊食性及越冬信息,川西高原黑熊应归属为黑熊的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保定城区越冬的长耳鸮种群食性分析,观察到其食物组成中以鼠类为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和田鼠等占其食物总量76.29%。借此分析保定城郊鼠的种类及动态,指出黑线仓鼠为该地各月份中的优势种。越冬长耳鹗捕食的鼠主要是亚成体、成体,占捕食总鼠量的68.58%,能有效地起到控制鼠类种群数量增殖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将川西高原黑熊划分4个年龄组。发现黑熊幼体的尺骨与桡骨交叉扭曲程度大于成体,并随年龄增长逐渐趋于平行。获得黑熊食性及越冬信息。川西高原黑熊应归属为黑熊的指名亚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胴体重作为鉴定棕背鼠平年龄组的指标,将棕背鼠平种群划分为4个年龄组,即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组和老年级。春季种群只有成年级,6月份开始出现幼年组和亚成年组,夏季仍以成年组占优势,秋季亚成年组占比例较大。种群为每年更新一次。  相似文献   

8.
长耳鸮冬季的捕鼠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长耳号鸟越冬期食物的91.0%为鼠类。所捕食的农田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大仓鼠和棕色田鼠)占56.8%,居民区鼠类(大家鼠和小家鼠)占34.2%,体形较小的鼠类(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小家鼠和田鼠)占82.0%,其中田鼠偶尔出现,较大型鼠类(大仓鼠和大家鼠)仅占9.0%;所捕食鼠的年龄多为亚成体(38.9%)和成体(39.2%);所捕食的主要3种鼠(黑线仓鼠、黑线姬鼠和小家鼠)的年龄组成与野外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致。1只长耳号鸟平均1d吃1.79只或54.38g鼠。  相似文献   

9.
采用臼齿磨损度与牙齿牙骨质生长线年龄鉴定法,对福建南平采集的一中华菊头蝠(Rhinolophus sinicus)种群42例成体样本进行年龄结构及相关特征的研究.臼齿磨损度是对左侧第1上臼齿磨损情况进行测量,以臼齿齿冠磨损面的宽度与臼齿外侧牙龈线至中间齿尖的高度之比估算,再根据其分布人为划分4个磨损年龄组.同时对标本左侧第1上犬齿切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以观察其牙骨质生长线,用以鉴定其年龄.最后综合比较分析二者结果,探讨了2种方法对年龄鉴定的一致性.结果表明:利用牙齿磨损度推算的蝙蝠年龄与牙齿生长线鉴定的年龄基本一致,但是前者对头骨和牙齿不产生损伤,操作简单方便,是科学可行的鉴定蝙蝠年龄的方法.同时也表明福建南平种群应为稳定型种群,在繁殖期间雌雄比近似1∶1;雌性个体一般在2龄及以后才参与繁殖.此外,主成分分析的结果显示无法通过外形指标和头骨指标对成体中华菊头蝠进行年龄上的区分.  相似文献   

10.
用胴体重数据作次数分配,参考繁殖及其它生长发育指标,针大耳猬(Hemiechiumsauritus)区分为幼年组、亚成年组、成年1组和成年2组四个不同年龄组,统计表明,各年龄组间胴重重叠较小,均值差异显著,可作为划分大耳猬年龄组的依据。依胴体重为主要指标确定的年龄组,分析了体重、耳长、晶体重、颅基长、颧宽、眶间宽、鼻骨长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耳长、晶体重、颅基长和颧宽的计量值可作为区别幼年猬、亚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1988年6—11月、1991年3—5月对陕西东部黄河滩地农田害鼠的种类、数量及分布调查的结果。计有鼠类9种,隶属3科。其中子午沙鼠、小家鼠、大仓鼠和黑线姬鼠为本地区的优势种。  相似文献   

12.
得到了若干个i.i.d.的正格子点上一类重尾分布族y族随机变量的和也是属于该族,因此正格子点上y族对卷积封闭.  相似文献   

13.
同一时代不同类型侵入体的铀、钍、钾含量不同 ;不同时代同种侵入体的铀、钍、钾含量也不同 ,而且有侵入时代由早到晚 ,含量由低到高而变化的规律。该文讨论用 γ能谱法现场测量铀、钍、钾含量 ,确定侵入体相对时代的原理 ,并给出研究区花岗岩和闪长岩侵入时代的划分结果。  相似文献   

14.
《贵州鸟类志》补遗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贵族鸟类志》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贵州岛鸟类资源的学术专著。共记载分布在贵州的岛类为417种和51亚种。但是,从1986年到1995年,又有12种和2亚种贵州岛严新记录分别补发现。从而使贵州的鸟类资源增加为429种和53亚种。这批新记录的鸟类是:大白鹭,大天鹅,王肩雕,白尾海雕,秃鹫1,白颈,长尾雉,紫水鸡,中杓鹬,白额燕鸥,蓝头矶鸫1,灰背鸫,眼纹噪鹛,红翅旋壁雀。  相似文献   

15.
采用一系列组织化学方法,较全面地揭示了黑线仓鼠睾丸组织曲细精管中各期生精细胞的组织化学特点及其与生精能力的关系,提出了糖原细胞分裂同步化程度和精子的PAS反应强弱程度可分别作为衡量睾丸组织生精能力和精子受精能力大小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为了获得重尾分布子族,.族的相关性质和结果。本文采用数学归纳法,给出了正格子点上,族的独立同分布列(i.i.d.)Poisson逼近的等价条件及判别该列能否Poisson逼近的一个方法。它比Embrechts等给出的检验方法更简洁.另一方面,给出了正格子点上,族的可加性的一个特别的证明.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我们在甘肃省境内进行野外科学考察的过程中采集和见到白鹈鹕Pelecanus onocro-talus、小鸨Otis tetrax、红胸田鸡Porzana fusca、中贼鸥Stercorarius pomarinus、西藏毛腿沙鸡Syrr-haptes tibetanus、雪鸮Nyctea scandiaca、长尾地鸫Zoothera dixoni、攀雀Remiz pendulinus、红额金翅雀Carduelis ambigus、红翅鵙鹛Ptesottius flaviscapis等10种鸟类,均为甘肃省首次记录.其中采集到标本的种类有中贼鸥、红胸田鸡、西藏毛腿沙鸡、雪鸮、长尾地鸫、红翅鵙鹛,野外观察到的种类有白鹈鹕、小鸨、攀雀和红额金翅雀.  相似文献   

18.
Body analysis is an important method to clothing construction design. It not only gets the measurement of body, but also analyze the style of body shape. We have discussed the method of woman body fuzzy recognition in another paper and from that we divide woman bodies into thirty-six groups. In each group, bodies have one kind of basic block and there is difference between any two kinds.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irty-six basic block modes based on various woman bodies.  相似文献   

19.
重新蓄水后的白洋淀鲫鱼的生物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论述了重新蓄水后白洋淀鲫鱼的食性、年龄生长和繁殖。鲫鱼主要以硅藻、枝角类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食。可分为五个年龄组,平均肥满度为3.1324,Ⅱ-Ⅲ龄组生长最快、最好。绝对怀卵量为5127~61596粒,相对怀卵量为72.54~402.59粒/克,性腺成熟系数为4.293%~13.072%。  相似文献   

20.
对394例(男182例,女212例)宁夏回族成人体质进行了调查,其中活体观察项目7项,活体测量项目32项.按年龄组分析了项目值的年龄变化规律.测量项目随年龄变比的趋势可分为4种情况:(1)测量值变化不大,如头宽、面宽等;(2)测量值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大.如鼻高等;(3)测量值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如唇高、眼内角宽等;(4)测量值在30~39岁时最大,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减小,如体重、身高等.本文简要分析了这些变化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