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李旭龙  李洁  许国锦 《科技信息》2009,(36):I0271-I0272,I0273
我校当前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课内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课外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和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旨在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文献综述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揭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我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更健康地发展提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通过对我院部分班级体育教学模式的改革,采用实验法、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相结合,探讨并论证在普通高校中实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可行性、优越性等特点,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构建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3.
高银华 《科技咨询导报》2009,(5):164-164,166
我国高校实施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主要有课外体育俱乐部、课内俱乐部体育教学、课内外结合俱乐部体育教学三种类型。本文分别从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程序、评价三个方面阐述了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如何向最优化、最佳化方向发展,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进一步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促进俱乐部制体育教学模式逐步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4.
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各高校的全面展开与普及,推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俱乐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现代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5.
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高校正在积极地开展中,对高校体育确实取得了一定地促进。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势进行阐述,提出构建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建议,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做出一些贡献。  相似文献   

6.
张书奇  陈慧贞 《科技信息》2009,(28):262-262
在体育教学改革日益深化的今天,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趋势,是我国开展“全民健身计划”、发展终身体育的有效措施。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及学生的主体地位,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本文就高校建立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剖析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优越性,并针对这种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郭超 《甘肃科技纵横》2005,34(6):147-147,152
结合教学改革实践,通过分析目前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及存在的问题、比较国内高校体育的教学模式,指出俱乐部形式的现实意义及特点,并强调了俱乐部实施的方案与要点.  相似文献   

8.
魏曙光 《科技信息》2010,(24):277-278
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是我国高校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延伸,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兴趣、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产物。本文针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特点,探讨了俱乐部体育教学模式在高校体育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相似文献   

9.
高校课外体育俱乐部是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课的延伸,是学生获取运动技能,提高体育学习的兴趣,构建和谐校园体育氛围的产物。我校当前体育课程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大一大二采用常规体育课程教学,大三大四实行课外体育社团教学模式的课内外相结合的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本文采用问卷调查、访谈法、文献法等方法,对独立学院高校自身的特点及课外体育俱乐部组织模式的特点、组织、构建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课外体育俱乐部在独立学院实施的可行性,以期为我院更顺利的开展体育俱乐部教学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普通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状况进行分析。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开展有其必要性,但也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提出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开展的构想,以期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张旗 《晋中学院学报》2010,27(3):122-124
体育俱乐部模式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方向.推进我国高校公共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当前工作应着力抓好改善场地条件和实施、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养、完善课程内容等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2.
李洪 《科技信息》2013,(12):308-309
校园体育俱乐部在我国的发展是从90年代开始的,课外体育俱乐部的教学模式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丰富了校园体育活动的内容,体育俱乐部可以培养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也可以使体育教学活动得到继续延伸,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使课堂体育和课外体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一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体育俱乐部的模式也日益成为高校体育教育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对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的可行性进行初步的研究分析,分别从俱乐部的组织管理、经费运作、场地设施、指导教师和会员五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为构建俱乐部提出了一些比较可行的理论依据,最后得出在高校构建课外体育俱乐部是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科研方法对山东省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目前在体育教学中呈现多种教学模式并存的情况;俱乐部教学模式是今后的发展方向;影响俱乐部教学模式推广和普及的主要因素有网上选课系统、计算机教务管理系统、师资专业结构和场馆设施及器材配备等.  相似文献   

14.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体育教育发展的多元化,体育舞蹈俱乐部教学模式备受关注与重视.介绍了高校体育舞蹈俱乐部教学模式的基本内涵、优势与局限性,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与教学条件;引入科学的教学评价方法;始终坚持就业导向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5.
钱利安 《科技资讯》2007,(32):120-121
本文主要论述了高校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与专项体育教学模式的差异,并阐述了高校实施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需要体育教师在思想观念、教学方法、评价方法、角色等方面做出新的转变,供大家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体质健康持续下降的原因是体育课未能得到贯彻落实、教学模式陈旧,体育教学没能起到积极的运动引领作用。有鉴于此,从分析大学体育俱乐部与PBL教学模式的内涵入手研究其结构和层次,探析大学体育俱乐部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可行性。通过实验进一步分析实施PBL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教学效果:教学效果明显优于传统教学模式,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P≤0.01)。通过分析实施PBL教学模式的制约因素提出解决方案,为开展大学体育俱乐部PBL教学模式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体育俱乐部在全国各高校的全面展开与普及,推动了高校体育俱乐部教学模式的迅速发展,使体育俱乐部各种形式的体育活动逐渐成为体育课堂教学的补充、延伸与发展,丰富了高校体育现代化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李国斌 《科技信息》2007,(34):259-260
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较理想的体育教学模式,它的最大优越性在于从学生的角度考虑体育教育,使学生在接受体育时有选择权,使体育教学弹性化。目前全国有几所高校在体育教学中采用了俱乐部型体育课教学模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实施办法不尽相同,本文对俱乐部式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运行情况进行研究,对其构成因素优化组合,使教学模式不断改革创新,为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铁岭师专2006、2007、2008级体育俱乐部学生进行随机调查,发放问卷170份,有效问卷161份,对有效问卷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体育俱乐部这种教学模式尽管存在很多问题,但符合学生的需求,学生很喜欢,教师也普遍认为应该坚持这种教学模式,并不断进行完善.对今后更好地管理俱乐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连续扩招,许多高校正面临着学生数量增加和运动场地、器材、师资不足等矛盾,制约着公共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分析了在扩招背景下对公共体育课实行俱乐部教学模式的理论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包括:俱乐部教学模式符合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现代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把体育教学过程延伸到教育的全过程;实践意义包括:俱乐部教学模式有利于维持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有利于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使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提高场地器材的利用率,减少教师的工作量和强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运动水平,对学校体育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