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该文对抑制发动机反转方法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出一种在小型汽油机启动过程中抑制发动机反转的方法,并在研究过程中设计了一种可以在小型汽油机启动过程中抑制发动机反转的点火控制装置,该点火控制装置还能够根据发动机的转速在适当的时刻送出点火信号以控制火花塞产生电火花,从而为小型汽油机进行点火。  相似文献   

2.
二冲程汽油机的点火提前角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控制参数,为了提高发动机的性能,需要开发一种能随转速和负荷变化的数字式点火系统。本文的研究工作中,开发了一种随二冲程汽油机转速和负荷调整点火提前角的数字式CDI点火系统。在点火控制系统中,输入信号包括发动机转速信号、节气门开度信号、蓄电池电压、进气温度信号和发动机温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同时也作为点火基准信号。点火控制系统软件设计是采用开环控制和并行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利用检测汽油机转速单一参数来进行汽油机点火提前角自适应控制的方法。从实用角度出发,在保留原汽油机分电器的基础上,将微机自适应控制和原发动机分电器开环控制结合起来进行联合控制。当汽油机处于稳定转速和缓变速时,由微机进行自适应控制;发动机运行在急变速工况时,则由分电器单独控制。这样既能保证点火系统可靠工作,又改善了原汽油机的动力性和经济性,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精确计量汽油机进气系统的空气流动状态是实现空燃比精准控制的前提。在利用发动机平均值模型建模时,会根据实际需要将进气系统简化为绝热模型或是传热模型。结合这一情况,对进气歧管绝热和传热进行了相应的模型分析。具体分析了汽油机在利用平均值模型进行建模时,进气系统是否需要考虑热量交换。利用MATLAB/Simulink软件建立发动机进气系统模型。经过分析得出:当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用在稳态工况时,可以将模型简化为绝热情况。当发动机平均值模型用在瞬态工况时,以采用进气歧管换热模型为宜。  相似文献   

5.
基于控制的稀薄燃烧汽油机进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高电控汽油机空燃比控制精度是改善发动机燃油经济性、动力性和降低尾气污染的关键环节.针对稀薄燃烧汽油机的工作原理及其排放控制要求,提出了改进的基于发动机物理模型的稀薄燃烧汽油机空燃比的控制方案.对方案中稀薄燃烧汽油机进气模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利用自行研制的发动机电控系统,采用最小二乘法对模型的主要参数进行辨识,并对影响模型参数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进气管时间常数是发动机转速和节气门开度的函数,节气门开度越大,时间常数越小.  相似文献   

6.
发动机点火系统要求对空气和燃料进行精确的控制,这一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节流阀系统。建立一个非线性的节流阀模型,并且用它来进行控制方面的设计,给出一个非线性的基于模型的节流阀控制器,与通常的PI控制器相比,能有效地提高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单燃料天然气发动机控制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单缸汽油机为对象,研制了天然气发动机单燃料电控喷射系统,进行了发动机供气系统设计、点火系统改进、空燃比优化、电控系统研制及发动机控制参数匹配试验等研究工作,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天然气电控缸内直喷技术可有效提高发动机的充气效率,使天然气发动机的功率基本恢复到原汽油机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基于火焰传播过程建立了火花点火发动机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和释放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汽油机燃用稀混合气,采用低压缩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以及采用边缘布置火花塞等均可有效地降低顶环岸间隙内未燃碳氢的生成量,达到降低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火焰传播过程建立了火花点火发动机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和释放过程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进行了顶环岸间隙处未燃碳氢生成过程的数值模拟计算。计算结果表明:当汽油机燃用稀混合气、采用低压缩比、适当推迟点火提前角以及采用边缘布置火花塞等均可有效地降低顶环岸间隙内未燃碳氢的生成量,达到降低未燃碳氢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为应用吸附还原催化器控制稀燃NO_z排放,建立了一套火花点火发动机的电控节气门系统.当发动机短时间工作在富燃状态时,通过控制节气门开度和点火提前角,可以获得稳定的功率和扭矩输出.在丰田8A16气门电喷汽油机上进行了试验研究,同时采用吸附还原催化器和三效催化器控制排放.催化后NO_z排放最低可达50×10~(-6),转化效率高迭90%以上.在浓稀变换过程中,催化后的NO_z排放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11.
在Elbert Hendricks和Seyed Ali Jazayeri建立的汽油机平均值模型基础上,利用MATLAB/Simu-link建立了基于转矩平衡的汽油机平均值模型,给出了该模型在稳态工况和动态工况的仿真结果,并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验证.对比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基于MotoTron平台的汽油发动机控制器开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MotoTron控制器快速开发平台,开发了面向实际应用的汽油发动机快速原型控制器.在MotoTron平台的开发软件MotoHawk中建立了控制器系统框架,配置了底层软件,并定义了系统的输入输出信号;在Matlab/Simulink中,开发了汽油机控制策略,包括电子节气门控制、空气量控制、喷油控制、点火控制和附件控制等;在台架上进行了发动机起动测试,验证了发动机控制各功能模块.试验结果表明,发动机起动迅速、可靠,工况转换平稳,各工况的空燃比可控,实现了发动机控制器的基本功能.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来,由于能源和环保的要求,火花点火天然气发动机以高效、低污染燃烧的优点正在迅速发展。为了分析和研究这种发动机的燃烧过程,预测多种参数变化对性能的影响,建立了火花点火式天然气发动机的准维燃烧模型。根据倒拖发动机的实验结果,对缸内紊流的衰减和产生进行了模化,提出了缸内紊流强度计算的方法。试验表明,模型的计算值和试验值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该模型计算精度高、工程应用方便,为缸内燃烧过程分析、性能预测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4.
邱楚楚  盖强  马野 《应用科技》2011,(8):5-7,22
结合无人机发动机点火系统的特点,以故障树为基础,建立了无人机发动机点火系统基于故障树的维修性模型,对其进行定量分析得到点火系统的修复性维修时间.该方法利用可靠性分析的故障树理论,提供了维修过程的基本思想和数据,解决了定量分析维修性数据不足的困难,提高了系统维修效率.  相似文献   

15.
汽油机燃油控制系统联合仿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基于AMESim仿真软件的发动机仿真平台IFP-Engine,建立四缸直喷增压汽油机仿真模型,在Matlab/Simulink仿真软件中建立汽油机燃油量智能控制器,联合AMESim和Simulink仿真软件仿真,实现对汽油机燃油量的精确控制.仿真结果表明:使用燃油量智能控制器,空燃比可维持在14.7左右,汽油机的最大功率提高5.6%,耗油率降低6.6%.  相似文献   

16.
车用汽油机稳态工况下废气排放与汽油机转速、负荷、空燃比和点火正时等影响因素之间是非线性关系 ,通过对汽油机试验排放数据的学习 ,建立起描述车用汽油机废气 HC,CO,NOx 排放与上述因素之间关系的 BP神经网络模型 ,该模型可用于排放预测和实时控制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汽油机爆震检测和控制精度,将离散小波变换算法和基于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的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爆震控制中.利用离散小波变换从汽油机的振动信号中提取出了轻微爆震特征,提出一种根据小波子带信号相对能量大小来评价爆震强度的指标和一种基于爆震反馈的点火提前角的控制策略.建立了基于小波算法的爆震控制模型,并进行了仿真实验验证,且将该模型在FPGA硬件上实现.结果表明:基于小波和FPGA的爆震控制方法能准确诊断出爆震,且适合于实时控制,能使汽油机在轻微爆震区工作,有利于提高汽油机的性能.  相似文献   

18.
汽油发动机点火控制系统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点火系统是汽油发动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发动机的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本文简要介绍了汽油发动机点火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此基础上,综述了现代电子点火系统,尤其是点火能量及点火控制系统研究的现状、发展趋势.随着发动机向高转速、稀混合气方向发展,普通电子点火系统已不能满足要求,高能微机控制点火系统将成为今后点火系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9.
【】最小点火能量是衡量可燃混合气能否被火花点燃及难易程度的重要依据。本文以着火热理论和最小点火能量计算模型为基础,建立GT-POWER与MATLAB联合仿真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点火条件下的最小点火能量,并进行了煤油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煤油发动机最小点火能量计算模型正确可行,可为煤油发动机运行性能测试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初始温度、点火提前角及火花塞间隙等参数对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20.
二冲程煤油发动机稳态工况最小点火能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小点火能量是衡量可燃混合气能否被火花点燃及难易程度的重要依据。以着火热理论和最小点火能量计算模型为基础,建立GT-POWER与MATLAB联合仿真计算模型。计算了不同点火条件下的最小点火能量,并进行了煤油发动机台架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煤油发动机最小点火能量计算模型正确可行,可为煤油发动机运行性能测试及后续研究提供依据。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过量空气系数、初始温度、点火提前角及火花塞间隙等参数对最小点火能量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