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证券投资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获取利益.但在投资过程中,收益总是伴随着风险.通常收益越高,风险越大,反之亦然.为了分散风险,投资者将许多种证券组合在一起进行投资,即所谓的投资组合,以期获得最大收益.文章讨论一种投资风险度量模型,基于均值-VaR模型和均值-离差模型,提出新的度量模型,并对新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通过新模型下的风险值分别与均值-VaR模型和均值-离差模型的风险值进行比较,发现该模型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2.
讨论了当投资的预期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为模糊变量时,证券投资组合模型的优化问题.建立了证券投资组合决策系统的期望值模型,并设计了基于模糊模拟的遗传算法进行求解.该方法有效地解决了模糊证券投资组合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马科维茨的均值方差模型及威廉·夏普的单一指数模型的基础上:将熵的概念引入到证券投资的风险度量中,提出一种新的投资组合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4.
针对现有动态组合证券投资决策方法的不足,引入递推规划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动态组合证券投资决策的非线性递推规划模型,该模型将股票价格预测的状态空间模型、投资机会集确定方法、均值方差模型、资产负债管理的网络模型和证券组合总体风险的自适应控制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给出了一种新的具有可操作性的动态组合证券投资方法,并通过中国股票市场中35种股票构成的数据样本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经济学家Markowitz在1952年首次提出最优投资组合理论,通过建立均值-方差模型解决了证券投资组合在期望收益水平下求得风险最小的最优投资组合和有效前沿的问题。文章考虑成交量因素所带来的风险,引入偏好系数α,把投资组合风险分解为价格风险和成交量风险,即σ_P~2=ασ_(pr)~2+(1-α)σ_(pv)~2,将Markowitz对偶问题模型进行了推广。文章还研究了证券组合由风险证券构成时的最优投资组合及其有效前沿问题,借助Eviews8.0和MATLAB(R2010b)软件对沪深股市中两组股票的日数据和月数据投资组合进行了实证分析,说明推广后的结果更符合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6.
刘燕霄 《科技资讯》2006,(18):250-251
本文简单的探讨了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及发展并以马科维茨的证券投资组合理论——均值-方差模型为主进一步探讨了现代证券组合理论的应用,如,组合证券的风险、收益的计算、组合证券的选择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马科维茨投资理论在实际操作中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7.
证券组合投资有效集与有效边界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本文从分散风险而进行证券组合投资问题出发,研究了证券组合投资有效集及有效边界的确定,并分析了证券组合投资比例系数约束条件不同对其投资风险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有交易成本的组合证券投资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分析了交易成本在证券组合投资中的作用,建立了考虑交易成本组合投资最优化模型;讨论了交易成本对有效边界的影响,给出最优投资比例公式;并讨论了有无风险证券加入证券组合时的投资有效边界;最后通过释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怎样选择一个比较满意的证券投资组合,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一个最有效率的风险一收益搭配,是证券组合投资优化问题的关键。文中利用L-R模糊数来描述了某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风险损失率,从而对证券组合投资问题建立了一种模糊线性规划模型,并给出了模型的求解方法,试图优化证券的投资组合,最后给出了一个算例。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社保基金投资证券的问题,在借鉴了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引入β系数区间量化资产风险,通过修改隶属函数刻画投资收益率及流动性水平。考虑其安全性特点的前提下,构建了带有交易费的社保基金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且设计了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采用2012年上证所的实际数据,应用此模型求得各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的最佳投资比例,通过修改参数值,得到了不同情况下的最优投资策略,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和灵活性,得到了合理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基准收益率是证券投资决策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一个重要概念。考虑基准收益率,构建了证券投资认知风险熵式度量模型,研究了基准收益率与证券投资认知风险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证券投资的基准收益率大小与证券投资的认知风险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投资者的情绪纳入到证券投资的风险度量,提出了两种基于行为金融的认知风险度量方法,并建立了基于投资者情绪的认知收益模型,研究了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都与投资者的情绪有关并且两者呈现负相关关系,与标准金融理论中风险和收益的正相关关系相反。  相似文献   

13.
如何评价投资收益与风险事关项目的成功。在供水定价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投资收益和风险评价模型,并对投资风险进行了估计。  相似文献   

14.
Although widely used, both the Markowitz model and VAR (Value at Risk) model have some limitations in evaluating the risk and return of stock investment. By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ions of risk and return, together with the three hypotheses of technological analysis, a novelty model of metering and evaluating the risk and return of stock investment is established. The major indicator of this model , risk-return ratio K, combines the characteristic indicators of risk and return. Regardless of the form of the risk-return probability density functions, this indicator K can always reflect the risk-return performances of the invested stocks clearly and accurately. How to use the model to make optimum investment and how to make portfolio combined with clustering analysis is also explained.  相似文献   

15.
金融资产价格之间的波动往往具有结构相依性。为了研究银行股指数据间这种复杂关系,能够进一步准确度量金融风险,本文以我国六大银行股指数据为研究对象,利用ARMA-GJR-SkT模型作为单一资产序列的边缘分布,以灵活的R-Vine Copula模型为基础,联合构建投资组合模型。通过滚动时间窗口的Monte Carlo技术及MST-PRIM算法确定各类模型的RVM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逆变换法仿真模拟收益率序列,并利用模拟收益率进一步计算VaR与CVaR,最后经返回值检验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建立最优的投资组合模型是精准度量金融风险的关键;在风险度量时,相同的置信水平下,CVaR模型比VaR模型更可靠。置信水平不等时,其值增大的同时,失败天数会减小。  相似文献   

16.
许多研究所考虑的都是投资风险的最小化或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但对于一个典型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希望收益率尽可能高,另一方面也希望风险尽可能小.因此,为了适应证券市场和实际操作需要以及投资者的喜好,分析了限制投资下界的双目标风险证券投资组合模型,并给予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17.
非理性投资者的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受投资者情绪的影响.基于投资者情绪的非理性认知风险度量模型,并利用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相互作用,构建市场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度量模型,分别研究理性和非理性认知风险、认知收益对市场认知风险、认知收益的偏离问题.结果表明,非理性认知风险和认知收益的偏离程度与理性和非理性投资者的市场价值权重以及非理性投资者的情绪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股票市场中的风险与机会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社会模仿原理,通过引进函数S=f(B,F),对股票市场进行了详尽的研究,得出股票市场中存在4种不同的状态.同时对每一状态中的风险与机会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市场处于随机游走、混沌、连贯牛市和连贯熊市时,其风险与收益的关系分别为高风险高收益、高风险低收益、低风险高收益及高风险低收益.  相似文献   

19.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主要研究证券市场中资产的预期收益率与风险资产之间的关系,以及均衡价格是如何形成的,它刻画了均衡状态下资产的预期收益率及其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关系.本文首先阐述CAPM的內涵,β系数与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的关系;随后,通过引用CAPM模型在国内外股票市场的大量实证研究结果,阐述CAPM及其β系数与市场风险的关系,以及CAPM对中国股票市场风险收益均衡关系的解释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