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检测哮喘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SP和NK1R的表达,并探讨了其在哮喘中的可能作用.收集志愿者的静脉血液,用过敏源粗提液刺激,流式细胞术检测SP和NK1R的表达.结果发现,哮喘患者SP~+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了4倍,0.1μg/ml尘螨过敏源可诱导SP~+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升高0.5倍,而NK1R~+嗜酸性粒细胞的比例降低了78%.上述结果提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SP可能在哮喘中起作用,嗜酸性粒细胞表达的NK1R可能不参与哮喘发病或作用很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管活性肠肽(VIP)及VIP2型受体在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中的作用.方法前瞻性纳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患儿40例为观察组,同期接受胃镜下病理活检未见异常的儿童40例为对照组.采集外周血行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和Ig E水平检测;胃镜下取胃窦黏膜组织,HE染色计数嗜酸性粒细胞,免疫组化法检测VIP及VIP2型受体表达.结果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例、嗜酸性粒细胞计数、Ig E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胃镜下观察,观察组患儿黏膜充血水肿、溃疡、糜烂、结节样增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HE染色显示:观察组嗜酸性粒细胞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观察组VIP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VIP2型受体阳性表达的吸光度值明显低于对照组.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患儿胃窦黏膜组织中VIP阳性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Ig E水平均呈负相关;观察组患儿胃窦黏膜组织中VIP2型受体阳性表达量与嗜酸性粒细胞数量、Ig E水平均呈负相关.结论 VIP可能参与儿童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胃肠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病人血清中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免疫细胞表面抗原分子CD3~+、CD4~+、CD8~+的浓度水平,探讨老年ACS病人的细胞免疫功能改变.方法:36例ACS患者为实验组,40例正常对照组老年人的外周静脉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IFN-γ含量,采用碱性磷酸酶-抗碱性磷酸酶桥联酶染色法(APAAP)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细胞数.结果:实验组IFN-γ含量和CD3~+、CD4~+、CD4~+/CD8~+比值低于对照组(P=0.001),而CD8~+则高于对照组(P=O.001),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老年ACS患者体内细胞免疫功能的改变可能对ACS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T淋巴细胞亚群比值和IFN-γ含量变化可作为老年ACS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应用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亚群细胞频数及各亚群上Tim-3表达的变化。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IFN-α治疗和未治疗的慢丙肝患者外周血中CD8+T细胞及各亚群频数及膜表面Tim-3表达水平的方法;q 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水平;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8+T细胞频数、Tim-3表达与HCV-RNA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频数较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显著降低(P0.01)。初始T细胞明显增加(P0.01)。TCM、TEM细胞分布频率降低(P0.01)。经IFN-α治疗后,CD8+T细胞百分率上升(P0.05),初始T细胞数量下降(P0.01),TCM、TEM细胞频数均升高(P0.01)。三组人群TEMRA细胞频数无统计学差异。与健康对照组、IFN-α治疗组相比,慢丙肝患者CD8+T细胞及各亚群Tim-3表达水平均有上调(P0.05)。经抗病毒治疗后,CD8+T细胞、Naive细胞、TEM细胞、TEMRA细胞亚群Tim-3表达明显降低(P0.05),TCM细胞亚群中Tim-3表达也有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Spearman相关性分析发现:慢丙肝患者外周血CD8+T细胞百分率与病毒载量呈反比(r=-0.3775,P0.01),而Tim-3表达水平与病毒载量正相关(r=0.6230,P0.0001)。由此可知,HCV感染慢性化时可出现CD8+T细胞亚群分布异常及各亚群Tim-3过表达。IFN-α通过调节各CD8+T细胞亚群分化状态,及下调各群细胞表面Tim-3的表达,促进HCV免疫清除。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T淋巴细胞亚群及连接蛋白40(Cx40)在正常和围绝经期Sprague-Dawley(SD)大鼠外周血的表达差异及其与免疫调节的关系。实验采用选取4月龄雌性SD大鼠18只,分为对照组和去卵巢组(OVX组),每组各9只。OVX组切除双侧卵巢4周后建立围绝经期动物模型。使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两组大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亚群,及Cx40在T淋巴细胞亚群上的表达。使用ELISA技术检测各组炎症因子IL-1、IL-2、IL-6的分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OVX组大鼠外周血中CD3~+和CD4~+T淋巴细胞分别下降13.24%和22.5%(P0.05),CD8~+T淋巴细胞比例上升29.8%(P0.05),CD4~+/CD8~+降低(P0.01)。Cx40在OVX组CD4~+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6.54%±1.75%vs 4.01%±2.51%,P0.05),Cx40在OVX组CD8~+T淋巴细胞的表达高于对照组(18.3%±5.53%vs 8.05%±4.17%,P0.01)。OVX组与对照组相比,IL-2水平下降(P0.05),IL-6水平升高(P0.01),IL-1β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此可知,围绝经期大鼠由于雌激素降低,免疫紊乱,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的比例下降,而Cx40在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升高,表明雌激素水平高低与淋巴细胞上的缝隙连接蛋白表达密切相关,并且可能参与围绝经期免疫应答过程的调节。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Engel群上sub-Laplace算子的Dirichlet问题{-ΔEu=λu在Ω内u=0在Ω上,其中ΔE=X_1~2+X_2~2为Engel群上的sub-Laplace算子,X1,X2为Engel群上的左不变向量场.利用Chebyshev不等式及算子特征值、特征函数的性质得到了此问题特征值的不等式kΣi = 1(λk+1-λi)α≤2~(1/2)(kΣi=1(λk+1-λi)βkΣi=1(λk+1-λi)2α-β-1λi)1/2其中,α∈R,β≥0且α2≤2β.当α=β=2时即为Yang不等式,所以上述不等式是Yang不等式的一个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犬肾细胞系(MDCK)感染犬腺病毒1型(CAV-1)后各种干扰素(IFN)亚型及其受体分子转录水平的表达情况。方法 建立犬 IFN-β、IFN-β 受体(IFNAR1)、IFN-λ1、IFN-λ1 受体(IFN-λ1R)、IFN-λ3 和 IFN-λ3 受 体(IFN-λ3R)的染料法定量PCR方法,分析了 MDCK在Poly I:C处理和接种CAV-1后细胞内各IFN及受体分子转录水平的相对含量。结果 正常MDCK细胞内存在较高含量的IFN-X3R且含量显著高于其他IFN及受体分子的 转录水平;用Poly I:C处理MDCK细胞24 h后,IFN-X1R、IFN-X3和IFN-X3R的表达量均显著性上调,而IFN-λ1R、IFN-λ3和IFN-λ3R几乎没变化;接种CAV-1后,IFN-α的含量急剧上升至6倍。结论 MDCK细胞存在不同水平浓度的 IFN分子及其受体转录产物,且在Poly I:C刺激和腺病毒感染时受体分子的表达谱不同。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观察氢气能否减轻小鼠过敏性鼻炎。 方法 BALB / c 雌鼠 24 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氮氧组、氢氧组。 除正常组外,其余三组小鼠,前 14 d 内,每 2 天一次,腹腔注射溶有 50 μg 卵白蛋白( ovalbumin,OVA) + 2 mg氢氧化铝[ Al( OH) 3 ]的生理盐水 0. 3 mL;第 15 ~ 21 天给予两鼻腔内滴 10 μL 内含 200 μg OVA 生理盐水进行过敏性鼻炎造模。 在造模过程中,氮氧组小鼠每天给予吸入氮氧混合气体(66. 7% N2 + 33. 3% O2 )2 h;氢气组每天给予吸氢氧混合气体(66. 7% H2 + 33. 3% O2 )2 h。 从第 15 ~ 21 天,观察各组小鼠鼻腔给药后 10 min 内搔鼻子及打喷嚏次数,于第 21 天统一处死各组小鼠,行鼻腔病理组织切片苏木素-伊红( HE) 染色,进行鼻黏膜内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结果 造模后,模型组和氮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较正常组增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 05) ,而氢氧组小鼠搔鼻子次数与正常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造模后,模型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较正常组明显增多( P<0. 05) ,而氢氧组小鼠打喷嚏次数和鼻腔黏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较模型组、氮氧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 结论 氢气对小鼠过敏性鼻炎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相似文献   

9.
实验组中华鳖稚鳖饲养于总氨氮(TAN)质量浓度ρ(TAN)为110mg·mL-1的水环境中,将含不同质量浓度的壳聚糖(0,1,5g.L-1)的生理盐水溶液100μL注射到中华鳖腹腔内,空白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并饲养于新鲜晾晒自来水中.注射7d后观测外周血细胞形态及白细胞分型.主要观测到5种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氨氮胁迫下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的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比例上升;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下降;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值显著升高;胁迫对照组(0g.L-1)单核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其他各组,而其他各组间无显著差异.可见,氨氮胁迫会刺激中华鳖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比例增多,而嗜碱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比例减少.注射壳聚糖对中华鳖白细胞比例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0.
龟的血液中有红血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硷性粒细胞,特殊粒细胞及血栓细胞;各种血细胞都有各自的形态结构,其中嗜硷性粒细胞和特殊粒细胞的形态变化较大。 在龟的血液中,除了上述可以确定的血细胞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不知名的成分,犹如裸露的细胞核。 在笔者的工作过程中,没有发现龟血液中的红血细胞有直接分裂的现象。  相似文献   

11.
蝮蛇外周血白细胞的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透射电镜技术对蝮蛇外周血白细胞的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白细胞由嗜天青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血栓细胞组成;嗜天青粒细胞分化程度较低,具大量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嗜中性粒细胞在电镜下较少见,分化程度较高,具较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和特殊颗粒;嗜酸性粒细胞具未成熟型、成熟型两种,未成熟型细胞胞质中具若干小泡,成熟型细胞质具有颗粒,有的颗粒具斑块结构,提示前髓细胞阶段的嗜酸性粒细胞即进入外周血液,至后髓细胞阶段开始形成类晶体结构;单核细胞亦个未成熟型、成熟型两种类型,后者核质比例较低;嗜碱性粒细胞颗粒粗大;淋巴细胞核质比例极大;血栓细胞具泡状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原发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癌组织和20例口腔良性肿瘤患者正常黏膜上皮组织中Foxp3的表达,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Foxp3阳性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Foxp3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相关,在高、中分化组为63.64%,低分化组为1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其阳性率与肿瘤TNM分期相关,Foxp3蛋白表达在Ⅲ~+Ⅳ期阳性率为88.24%,在Ⅰ~+Ⅱ期表达的阳性率为60%(P0.05).Foxp3蛋白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淋巴结转移未见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大量浸润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浸润、转移密切相关,可能是导致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不能进行有效抗肿瘤免疫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我们研究了λ_1a+λ_2b的群逆,其中a与b为域上的代数中的超广义投影元.作为应用,我们给出了a~mb~n(λ_1a~k+λ_2b~l)的群逆的公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综合评价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安全性.方法:采用溶血实验评价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对红细胞功能和代谢的影响;采用皮肤刺激和皮内刺激实验评价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对皮肤的刺激作用;通过热源实验来判断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中所含热源量是否符合人体的要求;通过给小鼠背部皮下植入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法分析丝素凝胶和支架对小鼠血清免疫球蛋白IgM和IgG抗体水平的影响、采用液相芯片法分析凝胶和支架对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的影响、采用流式细胞法分析丝素凝胶和支架对脾脏和骨髓免疫细胞异常的影响.结果: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溶血率分别为4.239%和2.312%(均5%),两种材料不引起溶血反应,并且对红细胞形态无影响;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的皮肤刺激实验和皮内刺激实验的结果均为阴性,表明对皮肤没有刺激作用;热源实验结果显示大白兔体温升高均低于0.6℃,并且体温升高总数低于1.4℃.小鼠皮下分别植入两种材料后结果显示,植入1周和5周后小鼠血清抗IgM抗体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抗IgG抗体水平在植入后1周时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植入后5周丝素凝胶的IgG抗体水平比阴性对照组显著升高.植入后5周23种小鼠血清细胞因子质量浓度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脾细胞和骨髓细胞中嗜酸性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B细胞、B1细胞、B1a细胞、B2细胞、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表达量均与阴性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无溶血作用,对红细胞形态无影响,对皮肤无刺激作用,所含热源量符合人体要求;体内植入后分子和细胞实验证实新型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不会引起小鼠免疫细胞异常反应,也不会引起抗体异常升高,同时不会导致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质量浓度升高.通过综合评价,显示丝素凝胶和丝素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组织中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7β-HSD1和17β-HSD2的表达及意义.方法收集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86例,根据治疗后内镜鼻息肉评分较治疗前下降水平分为激素敏感组(下降幅度≥1分,50例)、激素不敏感组(下降幅度1分,36例).激素治疗前取鼻息肉组织,免疫组化法观察17β-HSD1、17β-HSD2的阳性表达情况; 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17β-HSD1、17β-HSD2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ROC曲线分析激素治疗前17β-HSD1、17β-HSD2表达水平在评估患者激素敏感性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激素敏感组患者合并变应性鼻炎比例、合并哮喘比例明显高于激素不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敏感组患者治疗后内镜息肉评分明显低于激素不敏感组,嗜酸粒细胞百分比、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明显高于激素不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激素敏感组17β-HSD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激素不敏感组,17βHSD2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激素不敏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7β-HSD1/17β-HSD2预测患者激素敏感性的AUC值明显高于单独17β-HSD1、17β-HSD2的AUC值.结论糖皮质激素敏感性患者的鼻息肉组织中17β-HSD1高表达、17β-HSD2低表达; 17β-HSD1/17β-HSD2比值与糖皮质激素敏感性明显相关,可作为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16.
设k是大于或等于的正整数,η是任意给定的实数,λ_1,λ_2,λ_3,λ_4是非零实数不全同号,并且λ_1/λ_2是无理数,则不等式|λ_1p_1~2+λ_2p_2~2+λ_3p_3~2+λ_4p_4~k+η|(maxp_j)~(-σ)有无穷多组素数解p_1,p_2,p_3,p_4,这里σ=1/8(k+8/k)+ε,ε0.  相似文献   

17.
继文献[1]之后,讨论一类可展曲面族π_λ∶y=2(λz)~(1/2) (λ,z≥0,λ是参数)约束下的落径问题。给出了依赖于参数λ的落径轨迹族 x=(λc)~(1/2)+(λ+c)sin~(-1)(c/(λ+c))~(1/2)-((λ+z)(c-z))~(1/2)-(λ+c)sin~(-1)((c-z)/(λ+c))~(1/2) y~2=4λz (λ≥0)及包络面方程。最后讨论了降落时间与参数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对尖吻蝮(Deinagkistrodon acutus)外周血细胞结构进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外周血细胞中可以分出红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嗜天青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及凝血细胞.红细胞呈长梭形;几种类型的白细胞都具有变形运动和不同程度的吞噬能力.白细胞一般呈现分化程度较低的特征,具较强的代谢机能.嗜天青粒细胞、嗜中性粒细胞中颗粒细小众多;嗜碱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嗜酸性粒细胞中颗粒粗大,有的颗粒内含物有深染的点状结构;单核细胞有成熟型和未成熟型两种类型.本文着重讨论了几种白细胞的相互关系及其分化程度,并与其它脊椎动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通过检测维吾尔药神香草对哮喘大鼠血清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2(Eotaxin-2)、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3(Eotaxin-3)和可溶性P选择素(sP-selectin)的影响,探讨神香草治疗哮喘的作用机制。采用的方法是,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哮喘模型组、地塞米松治疗组、神香草高剂量治疗组和低剂量治疗组。采用卵清白蛋白(OVA)、氢氧化铝及百白破疫苗联合致敏和OVA生理盐水雾化激发的方法制备哮喘模型。计数各组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嗜酸性粒细胞(EOS)的个数;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Eotaxin-2、Eotaxin-3和sP-selectin的水平。结果显示,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大鼠BALF中EOS的个数明显减少,血清Eotaxin-2的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神香草低剂量治疗组相比,高剂量治疗组大鼠BALF中EOS的个数明显减少,血清Eotaxin-2的水平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大鼠BALF中EOS的数量与血清Eotaxin-2水平密切相关(r=0.829),与血清Eotaxin-3和sP-selectin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测定SPF级Hartley豚鼠核心群的生长体质量,血液生理、生化指标,并与清洁级豚鼠各指标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种群中雌、雄个体各10只,通过称重,记录0~8周龄体质量;豚鼠采血,应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与全自动血液生化分析仪检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结果 在SPF级豚鼠血液生理指标中,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计数(NEUT)、嗜酸性粒细胞计数(EOS) 3项指标,在雌性与雄性间有显著性差异(P0. 05)外,其他指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P<0. 01)。结论 绘制了SPF级豚鼠生长曲线。SPF级豚鼠血液学指标在性别间有差异,与清洁级豚鼠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