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建立簸箕柳组培再生体系,为在簸箕柳中开展功能基因组研究奠定基础。【方法】分别以簸箕柳带腋芽茎段和种子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基本培养基类型、光照条件及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因素对不同外植体脱分化和再分化能力的影响。【结果】簸箕柳组培基本培养基成分以MS+蔗糖(30 g/L)+Phytagel(植物凝胶)(4.4 g/L)为宜。以幼嫩茎段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70%(体积分数)酒精处理30 s+20%(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处理10 min,适宜诱导腋芽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6-BA(1 mg/L)+NAA(0.01 mg/L),丛生芽继代增殖的适宜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NAA(0.05 mg/L),适宜腋芽生根的生长调节剂组合为IBA(0.2 mg/L)+NAA(0.03 mg/L)。以种子为外植体,最佳消毒方法为70%(体积分数)酒精处理10 s+20%(质量分数)的次氯酸钠处理2 min,光照条件下诱导愈伤组织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 NAA(0.3 mg/L),并利用6-BA(0.5 mg/L)+ NAA(0.5 mg/L)和6-BA(0.5 mg/L)+NAA(0.8 mg/L)两种组合方式交替使用进行愈伤组织的继代培养; 愈伤组织分化成芽的生长调节剂配比为6-BA(0.5 mg/L)+ TDZ(0.2 mg/L),生根培养基只需添加NAA(0.01 mg/L)。【结论】以茎段和种子作为外植体,通过不同的再生途径,均可以建立簸箕柳组织培养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以铁线莲‘朱卡’(Clematis ‘Julka’)的带芽茎段为起始材料,通过组织培养方法建立再生体系。【方法】利用腋芽诱导—不定芽增殖—生根和愈伤组织诱导—增殖—分化—生根两种途径,建立该品种的组织培养再生体系,形成铁线莲‘朱卡’完整植株。【结果】铁线莲‘朱卡’组织培养最适宜灭菌条件为质量分数10%次氯酸钠溶液灭菌12min;带芽茎段诱导腋芽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1 mg/L+6-BA 1.0 mg/L,不定芽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IBA 0.20 mg/L+6-BA 1.0 mg/L+GA3 0.2 mg/L;带芽茎段诱导愈伤组织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5 mg/L+6-BA 2.0 mg/L,愈伤组织增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20 mg/L +6-BA 2.0 mg/L,愈伤组织分化最适培养基为MS+NAA 0.03 mg/L+6-BA 3.0 mg/L;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IBA 0.3 mg/L。【结论】首次用两种器官发生方法建立了稳定高效的铁线莲‘朱卡’再生体系。直接形成不定芽时增殖倍数可达5.52。诱导愈伤组织途径的器官发生中,愈伤组织分化率可达76.7%,分化不定芽平均数超过3。两种途径诱导生根率都在90%以上。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濒危药材红芽大戟(Knoxia corym bosa Willd)最适宜的组培快繁方法,为规模化生产红芽大戟提供依据。【方法】选取红芽大戟不同组织器官为外植体,采用不同配方的培养基培养,研究影响外植体诱导分化、增殖和生根的因素,筛选获得最佳培养基。【结果】外植体采用茎尖优于叶轴、叶片,茎尖接种于MS+1.5mg/L 6-BA+0.15mg/L NAA,萌芽率为100%,MS+3.0mg/L 6-BA+0.30mg/L NAA最适用于继代增殖培养,1/2MS+2.0mg/L IBA+0.2mg/L NAA最合适生根培养。【结论】选取合适的外植体,采用适宜的培养条件和培养基,可以有效地进行红芽大戟的组培快繁。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基本培养基、增殖和生根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探索炼苗移栽方法,建立金叶复叶槭组织培养体系,为该树种优良种苗规模化生产提供新途径。【方法】以金叶复叶槭水培嫩枝为试材,通过单因子逐步筛选法,研究MS、WPM、B5培养基对初代培养,6-BA、TDZ和NAA对增殖培养,IBA和NAA对生根培养,以及相对湿度对移栽成活的影响。【结果】MS和WPM诱导外植体腋芽萌发率显著高于B5培养基,但MS培养基在促进新芽伸长生长方面优于WPM。6-BA、NAA与低浓度的TDZ联合使用可有效地提高不定芽增殖系数,在MS附加0.5 mg/L 6-BA、0.01 mg/L TDZ、0.06 mg/L NAA的增殖培养基中,每个外植体可增殖5.8个新芽。添加生长素可显著提高增殖芽生根率,添加IBA生根效果显著好于NAA,1/2 MS附加0.05 mg/L IBA即可使生根率达100%。85%的相对湿度条件下组培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结论】适宜金叶复叶槭水培嫩枝组培快繁的基本培养基为MS培养基,最佳增殖培养基为MS + 0.5 mg/L 6-BA + 0.01 mg/L TDZ + 0.06 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 MS + 0.05 mg/L IBA;金叶复叶槭组培苗对移栽基质要求不高,保湿是关键。  相似文献   

5.
以八宝景天茎段为外植体,以MS为基本培养基,对八宝景天外植体消毒、不定芽诱导、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建立了八宝景天组织培养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75%C_2H_5OH 30s+0.1%HgCl_2 6min为八宝景天茎段消毒的最佳方法;MS+6-BA 2.0mg/L+NAA 0.1 mg/L为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MS+6-BA 3.0mg/L+NAA 0.1mg/L为继代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不定芽诱导生根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NAA 0.1 mg/L或1/2MS+IBA 0.1 m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6.
栀子腋芽丛生离体繁殖及开花诱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 Ellis)茎尖和腋芽为外植体进行腋芽丛生离体繁殖以及开花诱导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IBA 0.2 mg/L中,腋芽丛生效果最好,平均每个外植体可得到8~10个丛生芽,每个茎尖可得到15~20个丛生芽;在培养基MS 6-BA 1.0 mg/L NAA 0.1 mg/L GA3 1.0 mg/L 中,有花蕾的形成,且最终能够开花并形成果实;生根培养基为:1/2 MS IBA 0.5 mg/L GA3 0.5 mg/L,生根率可达98 %,生根培养4周后移栽,移栽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元宝枫外植体灭菌方法和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建立元宝枫快速繁殖体系,为开展元宝枫优良种苗繁育推广研究奠定基础,并为元宝枫后期优良种苗的规模化生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方法】以元宝枫带芽茎段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消毒剂处理方法、不同基本培养基类型(1/2 MS、MS、1/2 NN69、NN69)以及不同浓度外源生长调节剂(IBA)对腋芽诱导、生根等过程的影响。【结果】元宝枫茎段在体积分数75%乙醇中处理30 s和0.1%HgCl2灭菌180 s时,成活率最高,但外植体不宜在9月前后采集。在NN69培养基中添加0.2 mg/L IBA时,腋芽诱导率最高(97.2%),且用时最短(10~15 d)。在1/2 NN69中添加0.4 mg/L IBA时有利于生根,生根率可达87.8%。【结论】元宝枫带芽茎段适宜的灭菌方法为75%乙醇处理30 s,再以质量分数0.1% HgCl2处理180 s;腋芽诱导的适宜培养基为NN69+IBA(0.2 mg/L);适宜元宝枫茎段生根的培养基为1/2 NN69+IBA(0.4 mg/L)。以泥炭、珍珠岩、蛭石体积比为7:2:1的混合基质为移栽基质时,试管苗移栽成活率可达95.0%。  相似文献   

8.
正交设计在驱蚊草组织培养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驱蚊草茎、叶为外植体,筛选诱导愈伤组织、丛生芽增殖及生根的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MS 6-BA0.1 mg/L NAA0.1mg/L 2,4-D0.1 mg/L AgNO31.0mg/L对愈伤组织的诱导效果最好;MS 6-BA0.2 mg/L NAA0.1mg/L AgNO31.0mg/L为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1/2MS NAA0.3mg/L AgNO31.0mg/L生根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以玉簪新品种的幼芽为外植体进行无性快繁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启动培养基为MS 6-BA3.0 2,4-D1.0(mg/L),该培养基有很好的诱导外植体产生不定芽苗的效果;适宜的增殖培养基为:MS 6-BA1.0 NAA0.1(mg/L),形成的丛生苗比较健壮;生根时MS培养基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0.
以牛樟侧枝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牛樟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取材季节、消毒方式、不同激素配比等因素对茎段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牛樟外植体采集最佳季节为春夏两季,此时采集的外植体其污染率与褐化率均较低,且出芽快、出芽率高。依次用1 000倍甲基托布津处理10 min、75%酒精消毒30 s和0.1% HgCl2消毒8~10 min的消毒方式能明显降低牛樟外植体的污染率,且对外植体伤害较小。MS培养基为牛樟生长最适基本培养基,牛樟外植体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1.0 mg/L)+ IBA(0.1 mg/L),芽诱导率高且芽体粗壮; 丛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 6-BA(1.5 mg/L)+ IBA(0.1 mg/L),丛芽增殖率高且芽体健壮; 生根培养的最佳培养基为1/2MS + ABT(0.2 mg/L)+ IBA(0.05 mg/L)+ 活性炭(0.5 g/L),30 d后生根率可达100%且根系状态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建立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雌雄株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以落叶型冬青优良雌株和雄株的幼嫩茎段为材料,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NAA、氯吡苯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消毒时间、诱导培养基、增殖及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落叶型冬青雌株、雄株茎段外植体腋芽诱导最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0.2 mg/L IBA和MS+0.5 mg/L 6-BA+0.5 mg/L IBA,诱导率分别为93.3%和83.3%; 雌株和雄株丛芽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分别是MS+1.0 mg/L CPPU+0.2 mg/L NAA和MS+1.0 mg/L CPPU+0.1 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达3.48和1.25; 落叶型冬青在1/2 MS+0.4 mg/L NAA培养基上雌、雄株的生根率分别为26.7%和20.0%; 添加一种促根剂后,雌、雄株的生根率可达66.7%和46.7%。【结论】该组织培养体系特别是雄株组培体系的建立可为落叶型冬青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顶芽或腋芽在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6-BA)3ppm和萘乙酸(NAA)0.5ppm的MS培养基培养30d,长4-6cm,腋芽3-7个。此时,将它们分切成单芽切段,围到添加6-BA2ppm的MS培养基,继代培养周期21d,繁殖系数5-8。芽长2-3cm时用添加吲哚丁酸(IBA)1ppm的MS培养基进行生根培养,培养21d,生根率87%,移载成活率93%。  相似文献   

13.
为提高耐盐碱刺槐的快繁效率,满足沿海及滨海盐碱地区绿化要求,以耐盐碱刺槐无性系"W009"和"W038"为试材,研究不同条件对耐盐碱刺槐试管苗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刺槐茎尖初代接种不定芽萌发率均好于茎段,"W009"离体茎尖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0.5 mg·L~(-1)+NAA 0.05mg·L~(-1),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1mg·L~(-1);而适合"W038"离体茎尖和茎段不定芽萌发的最适培养基则为MS+6-BA 1.0mg·L~(-1)+NAA 0.1 mg·L~(-1);适合"W009"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1.0mg·L~(-1)+NAA 0.05mg·L~(-1),"W038"不定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6-BA 2.0mg·L~(-1)+NAA 0.1 mg·L~(-1);"W009"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1 mg·L~(-1) IBA+0.2mg·L~(-1) NAA+1.0g·L~(-1)活性炭;"W038"最适生根培养基为:1/2 MS+0.3 mg·L~(-1) IBA+0.2 mg·L~(-1) NAA+1.0g·L~(-1)活性炭.  相似文献   

14.
驱蚊香草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驱蚊香草 (Pelargonium citrosum Vanleenii)引自澳大利亚 ,因其可以分泌一种具有驱蚊功效的成分香茅醛 ,被作为驱蚊植物在西方国家广为栽种。为加速这种植物在我国的推广应用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对其快速繁殖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外植体启动培养基采用 MS+ 6-BA1.2 m g/ L+ NAA0 .1mg/ L,能取得较好的初分化效果 ,初分化率达 88% ;增殖培养基采用 MS+ 6-BA0 .8m g/ L + NA A0 .1m g/ L ,丛生芽增殖率达 8.5 8倍 ;用 MS+ 6-BA 0 .1mg/ L + NAA 0 .2 m g/ L培养基进行壮苗培养 ;生根培养基为 1/ 2 MS+ NAA 0 .1m g/ L ,生根率达 10 0 %。  相似文献   

15.
贴梗海棠组培快繁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秀云  张仙云  马杰 《河南科学》2009,27(2):175-177
对贴梗海棠的外植体进行了愈伤组织和植株再生体系研究.结果表明,带芽茎段为最适外植体;诱导芽的最适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芽生长培养基为MS+6-BA2.0mg/L+NAA0.2mg/L;在1/2MS+NAA0.3mg/L培养基上,生根率为90%.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体系,构建稳定的遗传转化方法,为进一步研究毛白杨基因功能提供试验平台。【方法】以雄性二倍体毛白杨的幼嫩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1/2 MS为基本培养基,通过调整6-BA、IAA和TDZ激素浓度进行再生体系筛选;采用农杆菌EHA105介导叶盘法,控制预培养时间、菌液浓度、侵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和卡那霉素筛选浓度,进行遗传转化;以幼嫩叶片原生质体为受体细胞,PEG介导转化荧光标记基因EGFP,进行瞬时表达。【结果】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过程包括继代、芽伸长和生根3个阶段,其培养基组分分别为1/2 MS+0.5 mg/L 6-BA+0.5 mg/L NAA+0.005 mg/L TDZ、1/2 MS+0.5 mg/L 6-BA+0.3 mg/L NAA和1/2 MS+0.3 mg/L NAA+0.5 mg/L IBA,该条件下生根率为96.7%,增殖系数为4.47。遗传转化过程包括预培养、农杆菌侵染、共培养、抗性筛选和生根5个阶段,其中预培养为12 h、农杆菌浓度OD600为0.4、侵染时间为20 min、共培养时间为24 h、卡那霉素(30 mg/L)筛选45 d和抗性苗生根20 d。试验共获得86株抗性植株,其中14株分子鉴定结果为阳性。在40% PEG4000的介导下,EGFP基因瞬间转化效率为50%。【结论】雄性二倍体毛白杨再生周期短、遗传转化稳定,是杨树基础研究的理想材料。本研究拓宽了杨树遗传转化体系,为杨树分子辅助育种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蒜头果组织培养再生系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蒜头果(Malania oleifera)种子萌发获得的无菌苗进行离体培养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S+6-BA1.5mg/L+NAA0.1mg/L激素组合能够较好地诱导芽的初始分化和增殖;适宜的继代增殖培养基为MS+6-BA1.0mg/L+NAA0.2mg/L;采用1/2MS+IBA0.5mg/L为生根培养基,生根率为45.0%;移栽到河沙的生根苗成活率为5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