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通过对东莞古村落基本情况的分析,认为古村的保护与发展,不能脱离其历史文化传统,要充分利用古村现有的社会、民俗与人文因素,尤其是传统社会的整合与运行机制。作者认为,宗族及宗族文化是古村保护的积极力量,是重要的社会资源,也是古村文化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高平市良户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设计为例,针对这一历史聚落的发掘、保护、修复,以及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产业开发,从现场调研、测绘开始,结合良户的历史沿革、遗存现状等资料经过分析整理,划分了合理的保护范围;明确了保护的内容、提出了古村的整体保护模式,为了使古村格局和历史建筑信息的完整性得到有效的保护,提出了对古村适度的修复,同时也在保护与发展这一问题上提出了合理的结合方式。  相似文献   

3.
以婺源县思口镇西冲村为例,探索了一套以生态环境保护为目的,针对古村落保护和发展,就古村历史建筑、生态文化、生态环境、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等方面提出规划措施,使得规划既保护古村落生态环境,又能满足其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4.
对闽金二地50余个市、县、区300余个村庄的调研发现,福建古村落保护与开发过程中存在古村空巢,开发资源资本产权主体不明,保护修缮资金综合监理不到位,少数民族特色文化元素缺失等问题。建立健全古村落文化资源保护验收监理机制,强化古村落村民即为文化遗产资源资本产权主体的意识,转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资金投入方式,发展农业休闲文化产业和村属小学教育,可有效促进古村落的合理开发与保护。  相似文献   

5.
目前我国古村落物质遗产保护受到了相当的重视.但是体现古村地域个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受到越来越多的冲击.这种重要资源的民间历史传承与保护应当引起重视.本文首先介绍后沟古村的基本概况和民间艺术文化的重要价值,然后运用SWOT对后沟古村的民间文化遗产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是中华文明的根基,作为乡土文化最重要的表现形式和载体的传统村落是一笔宝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传统村落正在急剧消亡,传统村落的保护成为这个时代的重大课题之一。本文以江西境内传统村落最为集聚的庐陵地区为例,探索基于村民视角的钓鱼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成效,通过对比钓源古村与燕坊古村的保护现状,指出了村民在传统村落的保护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从内在动力、基本条件、制度建设、精神建设和观念转变五个方面提出提高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积极性的建议,以期最终达到发挥村民对传统村落保护的主体作用,更好地保护传统村落,让乡愁能够找到归宿。  相似文献   

7.
传统文明与现代文明的矛盾,传统文化的消失与留存,从传统到现代的跨越与转型,已经成为摆在国人面前的实际难题。聚焦到古村开发这一棘手问题,有关"拆与保"的争论从未停息。通过考察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武汉黄陂区木兰乡大余湾的旅游开发情况,重点分析大余湾古村旅游开发的问题,简要提出针对性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如何"经营客家文化"是学界近年来关注的热点。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视角,基于历史、传承、发展三个文化关键要素探讨客家古村落旅游开发时广告语的选择问题。笔者选择了赣南白鹭古村为田野调查点,分析了它成为"千年客家第一古村"的原因,以及这种标签化的广告语可能带来的影响。借此案例说明深挖文化内涵是"经营"客家文化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9.
通过查阅相关史料与田野调查了解东屏古村乡土建筑的生成背景、保存现状并绘制乡土建筑总体分布图,以期为台州地域文化研究、古村落与乡土建筑的保护发展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0.
张中杰 《科技资讯》2014,(5):201+203-201,203
随着古村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当前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古村落的保护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以浙江省金华古村为例,从古村与新农村建设的关系、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1.
古村落是中国几千年来农耕文化的具体表现,后沟古村落是山西古村落文化的代表,是山西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通过对后沟古村现状及保护措施的研究分析,并结合当地的环境、建筑因素,提出了后沟古村保护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远离乡土气息的人们对文化旅游的需求有增无减,各地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了古村古镇保护与旅游发展的灵魂,在饱含历史文化记忆价值的村镇中,应做到历史传承、有机更新。本文从历史记忆的角度出发,详细介绍历史文化名村——江西省乐安县流坑村的历史保护规划,论述现代保护性的规划设计如何做到让古街巷留住历史,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著名古村落苍坡村的古建筑景观呈现珍贵的宋代风貌,是传统社会耕读文化遗址。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苍坡古村成为该地区重要旅游景点,村中古建筑也得到了以当地旅游部门为主导的保护和开发,但近年来该村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出现了一些令人忧虑的问题,其经验与教训值得深入探讨。古村落不仅是古建筑遗址,也是现代农村社区。在保护、展示古建筑的同时,不能忽视、损害古建筑主人即村民的活态文化和生存利益,应该合理传承、完整展示与古建筑密切相关的传统文化。而且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应该由当地村民作为主要实施者,政府管理部门应承担指导与资助责任,而不能代替村民成为保护工作的主体。  相似文献   

14.
苍坡村是楠溪江流域的一个著名文化旅游古村落,20世纪90年代初开展保护工作并取得初步成效,村中标志性的古建筑得到了有效的保护,但古民居的保护情况不尽人意。近年来苍坡村新式民居日益增多,苍坡古村原来独特的庙宇、宗祠、古宅院等整体村落风貌严重受损,村民普遍失去在古民居的居住热情,村民拆除古民居兴建新式民宅和政府强行拆除村民新建民居的事件屡有发生。苍坡古村保护工作出现些许发人深思的现象。从婚姻、养老、人口的变迁角度来看,古村落保护工作应以民众为保护主体,正视并协调好古村落保护规约和民众实际的居住需求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文章定性分析了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旅游开发机制,认为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开发的实质是将文化旅游资源要素通过资金要素、人力要素、技术要素与制度要素集成为文化旅游资本,进而再通过保护机制、挖掘机制、激励机制、运营机制与约束机制开发为文化旅游产品,通过这一转变来实现商业目的.在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开发过程中,有政府、企业、居民与市场等4大主体参与其中,并且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开发过程中要协调好各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既要因地制宜发展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又要整合区域内的相关资源多样化发展,通过不同的文化载体发展不同类型的文化旅游业.  相似文献   

16.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7.
民族村寨旅游开发与民族文化保护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民族村寨旅游以民族文化为载体的旅游,保护好民族文化是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民族村寨旅游的健康持续发展既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又有利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文章从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基本理论出发设计相关的调查问卷,对全国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的肇兴侗寨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分析了肇兴侗寨乡村旅游开发现状,并从建筑文化、语言文化、服饰文化、歌舞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探讨了肇兴侗寨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民族音乐文化与旅游开发的互动性研究,指出民族音乐文化的合理开发,能够带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又能够促进民族音乐文化更好的保护与传承,由此提出了对民族音乐文化旅游开发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9.
针对四川东部达州一带的巴文化遗址、景点进行保护开发方面的研究,分析巴文化源流,指出巴文化与其他文化的区别与联系,阐明开发保护方法,发展川东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20.
“萝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流市民乐镇,是一处自然景观优美、人文荟萃、历史遗迹丰富的古村落,2011年11月萝村被确定为广西第一批历史文化名村之一。萝村历代名人辈出,如近代著名国学家诗人陈柱,当代教育家、理论家、广州师范学院院长陈一百,历史学家、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陈千钧等。萝村还保存了大量地方传统建筑及古民居群落等,现存有无锡国专萝村校址、云山寺、陈柱故居等景点30多处,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萝村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但其旅游资源还远没有被完整地开发出来,需要从历史文化保护的角度对古村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