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绪言 "数字福建"源自"数字地球",又将是"数字地球"的一小部分. "数字地球"是遥感、遥测、数据库与地理信息系统、宽带网络及仿真--虚似等现代高科技的信息技术系统.遥感(RS)与遥测(TM)计算机系统获取数据,宽带网络传输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则承担处理、存贮及分析数据的任务.其整体框架如下图.  相似文献   

2.
2005年10月在河南大学召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与性别"学术研讨会,是在中国女性文学研究取得显著成就、亟待进一步深化和发展的形势下召开的,有着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本次研讨会以"文学与性别"作为主题,就"性别与相关文学理论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史的性别审视"、"现当代文学中的两性关系模式"等话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研讨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释"白丁"     
本文主要以<矢令簋>铭文中之"白丁"两字为研究对象,结合郭沫若先生对此铭文之考释,并依据甲骨卜辞和钟鼎铭文之现存材料,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白丁"并非一词,而实乃两个连用的单音词,"白"即为"伯","白"与"丁"之关系即为帅卒将士之关系.同时又引申发凡,由"白"字试探古代五等五爵制度之初始状态与产生原因,并最终认定五等五爵制度于殷、周时代并不存在等级之别,"公侯伯子",实为不同环境之不同称谓,"公"涉祭祀,"侯"关畋游,"伯"及征伐,"子"连成人,亦与狩猎有关.  相似文献   

4.
"案例教学法"与"多媒体教学法"的结合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法"是多媒体教学法与案例教学法的结合运用模式,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有着诸多的优势."多媒体辅助案例教学"要注意做好案例、课件、多媒体设备等方面的准备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注意做好课堂引入和课堂良好气氛的营造、课件的展开、案例的讨论等工作.  相似文献   

5.
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建筑思想、创作意图和设计理念等意识的存在和运行呈现出一种"流"式,具有"多层次、动态性、综合性"的特征.文章通过对其3方面特征的剖析和梳理,试图能提供一个较综合、系统的建筑创作意识理论,用以支持建筑创作;同时还从意识层面提出建筑创作中的诸多相关问题,即感性与理性结合、挖掘生活、借鉴历史及尊重自然生态等.  相似文献   

6.
前言 当今世界的竞争是科学技术的竞争,随着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飞速发展,产业竞争已由生产阶段前移到了研究开发阶段.而与孕育科技企业和发展第一生产力相关的重要角色--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及科技经纪等的理念尚有待大力普及,笔者就是从这一动机出发,归纳自己的调研和认识,以促"孵化器"、"促进中心"、"科技经纪"事业发展并创出自己的品牌,为繁荣科技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作者在开发试题库管理系统过程中,成功地运用"流"和"OLE"自动化技术,将WORD作为系统的图文编辑工具,解决了具有复杂图文的试题和试卷的编辑、存储、排版和打印等问题.本文介绍在DELPHI5.5环境下实现的试题库管理系统及"流"与"OLE"自动化技术在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纯文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颇多的争议,这些争议既包含有纯文学本体上的论争,也涉及到与纯文学相关的文化、哲学、美学、语言学、历史甚至宗教、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异议.本文把纯文学具化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两部分,并试图从美学(狭义上而言)、语言学、哲学、历史(广义上而言)和社会等五个范畴入手来粗略地考察其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中国翻译史上几个重要时期有代表性的译家的翻译观,译家们对翻译的看法虽"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在"忠实"这一点却是相同的,即:都认为译文与原文应保持一致.鉴于此,译家们在翻译认知上的分歧不是根本对立的,而是共识之上的个体差异,"忠实"就是他们的共识,就是他们的最大的公约数;另外,译家们的不同见地还表明"忠实"是多层面的.是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也就是,译文与原文不仅"形似、意似、神似",而且还存在一些绝对对等的因素,其根源在于人类生理、心理、文化及语言等方面的诸多共性与相似性.因此,"忠实"是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辩证统一,是翻译活动的指南,是衡量译文优劣的尺码,是译者务,必遵循的、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准则.  相似文献   

10.
"山水城市"与小城镇城市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悦 《工程与建设》2011,25(1):33-35
文章对"山水城市"产生的背景、概念、理论要点等进行了简要的概括.针对当代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基于"山水城市"的理念,总结出了小城镇建设"山水城市"的基本设计原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信号与系统"与"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这2门信息类专业的核心课程进行了整合,建立了新的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实验教学、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阐述了关于这2门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丁锋 《安徽科技》2005,(12):7-8
实验室是科研的基本条件,是重大科学发现和科技成果的诞生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水平等关系着科学研究领域的层次水平.目前安徽省拥有覆盖工、农、理、医等多学科的用于教学或科研的实验室,其建设水平高低与安徽的科研发展及科技进步息息相关."以评促建"是实验室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评"是手段、"建"是目的.最终目标是推动实验室建设,打造具备基础性技术保障条件的平台,使实验室上质量、上水平、出成果,进而使实验科学研究最大限度地满足安徽科技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3.
"翻译腔"的问题由来已久,且十分普遍.针对这一问题,提出应从英汉两种语言的结构以及特点探究其根源.处理好常见的"准确"与"流畅""神似"与"形似""洋化"与"归化",以及"高雅"与"通俗"等问题,有助于克服"翻译腔"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作为语法成分的"中",主要表示"中间"义和"内部"义.将表示"中间"义的"中"称为"中".表示"内部"义的"中"称为"中2","中1"和"中2"的主要区别:"中1"乃指线性的两端之间或中间,因此参照项应该是两项,常与"左、右""前、后""南、北""东、西""上、下"等相对;而"中2"则指一个封闭的界限内或三维空间的内部,参照项应该是一项,常与"外""表"等相对.现结合汉语史上的使用实例,略论"中"的语法意义与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5.
"我们"与"自然"的发展经历了这样的里程:1)"我们"与"自然"的浑然.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朴素的和谐性质,人与自然处于一种"感性的和谐"状态之中.隐含有"自然性的人类中心"思想.2)"我们"与"自然"的分裂.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改造、控制自然的性质,表现为"征服性的人类中心主义".3)"我们"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理性的和谐".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上带有创新的和谐性质,追求一种"共荣性的人类中心"价值观念,在此达到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的高度统一.这也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所体现和追求的.  相似文献   

16.
"X"族词语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X"族词语是以某个中心词语为标记形成的词语族,它们的大量出现与这类词语的词语模构词方式、类推机制以及本身的潜显性、能产性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对它们的研究有助于词汇学、社会学、词典学等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寻找物种基因组中k-mer频数分布的特征,对大肠杆菌、枯草杆菌、甲烷球菌、疟原虫(部分)等四个典型物种的基因组全序列进行了统计分析.引入"字"域、"频数"域的信息熵,并研究这两种信息熵与变量k之间的关系.发现它们之间具有很好的线性关系,并且"频数"域的信息熵与k的线性关系在物种间具有普适性.  相似文献   

18.
从<论语>中与"人"相连的词"爱"、"事"、"诲"等以及与"民"相连的词"教"、"由"、"使"等这一角度出发,得出"人"与"民"为不同阶级代名词的词语,进而论证"人"的内涵及对"人"所实施的教育的阶级性,"有教无类"也并非一视同仁.  相似文献   

19.
"和谐世界"的构想是新时期我国"和平"外交理念的发展与升华,它把中国近年来在国际上所倡导的新秩序观、新安全观、新发展观和新文明观等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在"和谐世界"指引下的中国外交呈现出新的面貌.  相似文献   

20.
通说认为,美国的司法审查制度起源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判例.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案的影响意义重大,主要体现为"政治问题"与司法关系的矛盾冲突.对该案进行分析,并对我国行政诉讼与"司法审查"现状进行考量,应当看到:我国的行政诉讼与美国等国家的"司法审查"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