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纯文学”自产生以来就存在着颇多的争议,这些争议既包含有纯文学本体上的论争,也涉及到与纯文学相关的文化、哲学、美学、语言学、历史甚至宗教、心理学等诸多方面的异议。本文把纯文学具化为“内环境”和“外环境”两部分,并试图从美学(狭义上而言)、语言学、哲学、历史(广义上而言)和社会等五个范畴入手来粗略地考察其在当今中国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2.
庄子美学的本质是人生美学,是建立在庄子哲学基础"道"之上的一种指向人生对个体生命进行终极关怀的美学.因此,"道"是其人生美学的基础和核心.以"道"的人生审美精神为轴心,研究、剖析了达"道"者形象的美学象喻.这些形象群诠释着庄子对美的认识和追求.蕴涵着庄子丰富而深刻的人生审美感受.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庄子将自己对审美境界的体认与追求融入到形象体"道"的心灵状态的描绘中.  相似文献   

3.
现代汉语中的"V+上"格式是个比较复杂的结构,争议较大.这种争议的产生有语言本身的原因,也有研究者主观认识不同的原因.本文在收集大量语料的基础上,整理出"V+上"演变的历史过程,从历时的角度出发,解释现代汉语中"V+上"格式复杂性的成因:共时平面上的词都实际存在着不同的历史层次.  相似文献   

4.
初期"西马"的美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美学的角度将初期"西马"的三个代表卢卡奇、葛兰西、布莱希特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卢卡奇的三大概念(总体性、物化、阶级意识)对整个"西马"的经典意义,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是对卢卡奇唤起阶级意识的具体化和深入化,而布莱希特的"陌生化"的史诗剧,一方面是文化霸权的艺术落实,另一方面又使卢卡奇的历史总体性与最新的文艺形式--现代派相一致,从而完成了初期"西马"的美学转型.  相似文献   

5.
建国初期发生的"三害"、"五毒"现象是极其严重的,它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本文试图从思想根源、法律制度、社会环境等方面分别对其产生的社会历史原因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中国有"青花瓷"始于唐,成于南宋(1127-1279),圆熟于元(1279-1368),兴盛于明初,特别是永乐(1403-1425)、宣德(1426-1436)、成化(1465-1488)三朝.江西"景德镇"的产品,更是独步世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水平."三保太监"郑和(1371-1433)七下"西洋"(1405-1433)时,"彩绢瓷器"是最重要的"赏赐"品,大量青花乃随"宝船"远走四方,或赠或售扬名四海.青花用"回青"直接在瓷胚上画绘,再上一层无色透明釉,然后入窑,以高温还原焰一次烧成.青花的成功,除中国独有制瓷传统和瓷匠的精研努力外,另一项特殊因素是使用了"伊斯兰"传统的蓝色釉料回青、回回青和"南海"周边国家的苏麻离青、苏泥腊青、勃青等等.青花不仅使用了域外原料,在造型和纹饰上,也容纳了"伊斯兰"宗教和民族风格.这里仅讨论明初"青花",且以景德镇所出,于15世纪郑和下西洋时代前后者为主,也略论中国青花与阿拉伯青花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7.
在区域经济发展进程中,旅游产业"抱团发展"成为区域旅游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宜荆荆"作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中重要的战略区域,三地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基础条件良好,具有历史文化同源、区位条件优越、资源性质互补、发展环境好的优厚条件.要利用"宜荆荆"旅游发展优势条件促进三地旅游业一体化发展,需要参与者即政府、非政府(行业协会、旅游区居民等)和企业等层面同时展开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消除妨碍旅游资源在区域内共享的障碍,使"宜荆荆"的旅游资源发挥强大的规模经济效益,最终提升区域旅游业整体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娘娘"考     
父亲的姐妹称"姑"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在江淮一带,父亲的姐妹却称为"娘娘(niang niang)".这种称呼不是无中生有,是有其历史文化依据的.从语音和意义上探究,从"姑"到"娘娘"有一个过渡过程.  相似文献   

9.
黄泽富 《皖西学院学报》2007,23(4):73-75,96
丁梅斯代尔、赫斯特伍德和威利.洛曼生活在美国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反映了美国不同时代的价值观念,但是他们死亡的悲剧命运是相同的。在比较了他们各自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的个体性格基础上,近一步揭示了他们"死"的意义的异同点。  相似文献   

10.
要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其中一个着力点就是解决"为什么".就"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而言,必须重点问答"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的这个与时俱进的重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11.
儒学,就其内容而言,其核心是"仁"与"礼";就其渊源看,乃兴于邹鲁。儒学之"仁"乃源于邹地,是孔子取法东夷之"仁"观念而成;儒学之"礼"在一定程度上是承传了三代文明,而鲁是三代文明的汇集地。由此,儒学之所以源于邹鲁与两地的历史文化渊源颇深。  相似文献   

12.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主义具有一脉相承的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基本原理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论基础;历史唯物主义的生产力论、文化导向论、群众史观等基本原则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支柱."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  相似文献   

13.
"中国式英语"是师生在使用第二语言时照搬汉语语言习惯的结果,在师生中尤以学生为甚.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来看,它的存在有着独有的社会功能和社会语言学根源,但同时也存在弊端.为此,有必要调查其根源并对症下药,以期促使高校学生英语口语的地道化,从而有利于促进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4.
江泽民同志<论"三个代表">一书,十二次论及党政兴亡的原因、规律、经验和教训,其教育意义十分重大.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要进一步提高执政水平和领导水平,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就必须善于借鉴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诗歌"拒懂"书写主要体现在书写立场、诗情诗意、诗歌语言等方面.虽然由于诗歌文类的特殊,其书写的"拒懂"有相当程度的正当性,但是,诗歌书写的"拒懂"不是无限度的.因此,需要对诗歌"拒懂"书写加以美学辨析.中国新时期以来的不少先锋诗歌书写表征出了一定的"拒懂"性.一方面,这种.拒懂"书写有着特定的现实针对性.也有其当然的合理性和时效性.另一方面,作为一种"对抗"、"中断"性质的诗歌话语,不管是在书写立场、诗意内涵还是在语言运用上,这种.拒懂"书写也在事实上暴露出了诸多缺陷、病症.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系统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新形势下,在教师配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方式等方面对"两课"进行"化整为零"式改革,是进一步提高其教学质量,培养"四有"新人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和谐社会"理念哲学意蕴的阐发,认为"和谐社会"理念从全新角度阐释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为今天中国人思考自己的发展问题提供了思想前提;"和谐社会"理念既葆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整体统一性思维方式和"和合精神",又批判吸收了西方分析社会的理性主义方式;"和谐社会"理念是现阶段中国人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社会发展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中央一号文件"是我国有关"三农"工作纲领性文件,它反映了社会主义农村建设改革发展历程.本文基于认知社会语言学原理,从认知参照点角度对涉农文件进行历时关键词研究,进而揭示新时代乡村改革的政策演变和历史面貌,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建设.究词语、立视角、透政策、促行动,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服务.研究发现,我国的"三农"建设经历了从解放生产力,稳定发展,加快改革,再到全面振兴的发展历程.  相似文献   

19.
从当代文化科学发展的视野,对作为六经之首的易经起源及其价值进行了深入挖掘和解读.通过论证易经生成之三部曲:自然易→占筮易→人文易[1], 揭示了"易"之卦爻象数源于自然,易经之本在象数,其精髓乃"道法自然".由此不仅提升出中国自然哲学、生命哲学与人文教化,而且开出了中国古代生成整体论的"科学"和数学算法体系.文章揭示了易经作为中国文化总源头所蕴含的自然、占筮、哲学、"科学"等 "多维立体结构",试图澄清其中相互关系与不同层次.主张从当今文化科学发展的高度,揭示与彰显易经象数本有的自然、数理与"科学"蕴含,赋卦爻辞以新意,开辟易学创新之道.并试图由此为厘清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线索,超越西方近代科学的机械构成论与主客二分之认识论,探索中国文化、科学的自主创新提供文化资源与思想启迪.  相似文献   

20.
"两个务必"是西柏坡精神的亮点和特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任务的艰巨性;党的作风建设面临的新环境;党自身存在的问题都说明党要巩固自己的执政地位,就必须居安思危,牢记"两个务必".新形势下践行"两个务必"需要处理好三个关系,通过勤政廉政,不断提高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来凝聚党心民心;"两个务必"和"三个代表"有内在的一致性,"三个代表"是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新认识,"两个务必"是党长期执政的作风保证.它们都是我们党的自觉要求,两者共同统一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