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从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的原理入手,重点研究了光散射在电介质研究中,特别是在铁电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从拉曼散射和布里渊散射的原理入手,研究了光散射在电介质研究中特别是铁电体研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以模型法光散射理论为基础,用计算机模拟出了聚合物棒晶的小角光散射图样。在模拟过程中,把聚合物棒晶视为处于均匀介质中的各向异性棒,采用了二维模型及计算结构因子的方法,模拟程序利用奔腾Ⅱ计算机和Win98操作系统,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模拟结果表明,模拟图样和实验中得到的光散射图样一致,可成为研究聚合物棒晶小角光散射图样的理想辅助工具。  相似文献   

4.
利用激光散射法对健康人血中的纤维蛋白原及生物制品白蛋白的光散射特性进行了研究,测量了不同浓度下这两种大分子的散射光强和透射光强,并给出了相应的微观散射系统,对研究血中成分的微观特性和基于光散射方法设计医疗检测仪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Mie光散射理论对单个颗粒光散射计算的基础上,应用蒙特卡罗直接模拟方法实现对颗粒群的复散射计算,得出了不同粒径及分布、不同颗粒浓度条件下,颗粒群的复散射光强分布.该方法可用于在线颗粒测量中的复散射计算.  相似文献   

6.
概述了光散射现象和几种基本的光散射类型。采用量子力学观点,把光散射看作光和物质原子的相互作用,给出了光散射的量子图像。基于量子力学理论介绍了康普顿散射、瑞利散射和拉曼散射,对它们进行了理论分析,给出了相关公式。给出了光散射的基本理论,深入讨论了这三种重要光散射现象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了解原子或分子的相关结构。  相似文献   

7.
O 原理简介分子量是聚合物的一种重要物理量,它与聚合物的许多重要物理、化学性质有直接关系。由光在聚合物溶液中的丁铎尔(Tyndall)效应,根据光散射原理,德拜(Debye)提出了光散射强度与聚合物分子量有如下关系:  相似文献   

8.
利用反射式随机表面的光散射实验测量系统,采用接收屏接收散射图样,用透镜对呈现在接收屏上的散射图样进行成像,并用CCD采集图样,测量了各向异性粗糙硅片在入射角40°-80°之间不同值时的光散射轮廓.根据散射理论可知,各向异性随机表面光散射的各种特征需在波矢量空间来研究,而在实验中只能测得实际空间的光散射轮廓,这需要将光散射轮廓由时间空间向波矢空间变换.笔者在理论上推导了它们之间的变换关系,并对所测得光散射轮廓的实际空间向波矢量空间进行具体变换,研究了各向异性随机表面在二维波矢空间的光散射轮廓分布.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了悬浮在胃液中的“泡状结构”,球对光散射温度的贡献。给出了散射强度与“泡状结构”球的数目和大小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患有胃癌的胃液和没有患胃癌的胃液散射强度的不同,把患有胃癌的轻重和散射强度与“泡状结构”的数目和大小系系起来。提供出光散射技术在胃癌临床诊断应用中的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10.
蒸发光散射检测器作为高效液相色谱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高效、快速的特点,在石油样品的范围检测越来越广。本文主要针对蒸发光散射检测技术在石油化工领域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单泡声致发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作者在研究单泡声致发光SBSL动力学特性和发光特征方面的进展情况。用气泡振子模型,研究了在不可压缩、粘滞流体中气泡近球对称运动的动力学行为;运用Mie散射理论和Dave倒推算法,系统地计算了适用于单泡声致发光的Mie射测量参数;实验给出单泡发光强度的衰减特性、SBSL光强与频率的关系、SBSL与激励电压的关系等结果。  相似文献   

12.
PCS颗粒测量技术中不同粒径颗粒的相互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光子相关光谱(photon correlation spectroscopy,简称PCS)颗粒测量技术中,由于不同粒径颗粒的散射光强分布差异巨大,导致在多分散颗粒系中,进行颗粒粒度分布(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简称PSD)测量时,某些占有足够多数量的颗粒,由于其散射光强度相对微弱而被忽视,从而影响粒度分布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13.
以羟基喜树碱为药物模型,壳聚糖为药物载体,叶酸为肿瘤靶向配体,利用静电相互作用的原理,通过离子交联法合成载羟基喜树碱的叶酸-壳聚糖(FA-CTS/HCPT)微球.利用动态光散射、扫描电镜、以及红外等技术对微球的结构、平均粒径及粒径分布、形态特征、对药物的包封率及载药量、体外释放等特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得的微球平均粒径为32.65μm.扫描电镜下观察其形态圆整,大小均匀,无粘连.对羟基喜树碱包封率最高为90.9%,载药量为20.9%.在人工胃液pH值1.2及人工小肠液pH值6.8条件下具有很好的缓释作用且无突释现象.  相似文献   

14.
通过泡沫粒径测量实验和发泡多孔介质的恒速压汞实验研究不同长度、不同孔隙结构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效果,确定泡沫粒径的最小表征单元和泡沫生成稳定时需要的"扰动单元"数量。结果表明:当单幅图像中的泡沫数量高于120时,泡沫粒径的变异系数将趋于稳定,能够消除泡沫粒径的影响;采用扰动单元和扰动单位的概念能更能准确地从泡沫产生机理上评价发泡多孔介质的发泡能力,且当扰动单元数量达到100±20个时,泡沫的变异系数小于0.5,泡沫的粒径均质程度较好;泡沫平均粒径约为主流喉道直径的1.23~1.51倍,均小于平均孔隙直径,在相同的多孔介质中一旦产生能够起到较好的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5.
根据Mie散射理论研究水介质中微空气泡的光散射特性, 给出了散射强度分布、 散射光的偏振度与散射角的关系和前向散射光强与气泡半径的关系. 研究表明, 在一定波长下, 前向散射光强与气泡半径呈线性关系, 为空气泡的测量提供了理论模型.   相似文献   

16.
水中气泡界面的干涉现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流体可视化(PIV)技术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与气泡相切的衍射光线和穿过气泡再次出射的两条光线能产生干涉现象,并计算出了这两条光线的光程差、干涉强度与入射角的关系后,绘制出了干涉光强随入射角的关系曲线。用自制设备拍摄到水中气泡界面附近的干涉条纹图像证实了水中气泡界面的干涉现象。  相似文献   

17.
采用高速摄影术准确记录聚焦脉冲Nd:YAG激光水下诱导空化泡动态变化进程,同时采用针式水听器探测空泡闭合或等离子体膨胀时辐射的冲击波信号.实验结果表明,当针式水听器端面和聚焦点间距逐渐减小时,相同实验条件下,探测到的声学信号个数增多且信号强度增强.激光脉冲结构、能量、脉宽等激光参数直接决定单个激光脉冲诱导空泡个数、形貌以及等离子体膨胀和空泡闭合时辐射的声学信号特性.实验结果可为短脉冲激光在临床医学上的运用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  相似文献   

18.
1 实验及结果实验时测最吡啶银胶系统中掺入不同浓度KCl溶液时的散射谱。银胶未加样品时呈黄色,与吡啶溶液的体积比为6:1.上述系统中掺入不同浓度的KCl水溶液0.5mL,并在加入KCl5min后,分别测量其散射谱。图1给出了1×10~(-2)M吡啶银胶系统中掺入KCl后的散射谱。曲线A,B,C对应所加KCl浓度分别为0,3×10~(-4)M,6×10~(-4)M。由图可以看出:对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p53、Rb和P16 3个抑癌基因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胃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状态及相互关系。方法:收集胃手术及胃镜活检标本共60例,镜下观察胃粘膜并选取不增生病灶、35例胃腺癌和32例正常胃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技术(PCR-SSCP)对35例胃腺癌进行p16基因点突变检测。结果:p53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的分别为7.5%、35.1%、59.1%,胃癌组为68.6%,正常对照组中无表达。Rb蛋白阳性率在轻、中、重度异型增生病灶中分别为80.0%、89.3%、81.8%,胃癌组为57.1%,正常对照组为90.6%。p16蛋白在正常胃粘膜、异型增生粘膜和胃癌中普遍表达,3组间阳性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16基因PCR-SSCP分析示只有1例低分化腺癌出现异常单链泳动带。不同类型(隐窝型、腺瘤型、再生型)异型增生病灶组间、位于癌旁和良性病变旁的异型增生病组间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高-中分化、低分化、未分化胃癌组p53、Rb和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突变型p53蛋白的积聚在胃粘膜异型增生阶段已经开始,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逐渐增加,重度病变中p53表达率与胃癌组相似,提示p53基因突变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Rb蛋白在癌变组中缺失率较异型增生显著,可能是胃癌发生过程中的较晚事件。推测在p53基因突变的基础上加以Rb蛋白的缺失最终导致胃粘膜上皮癌变。p16蛋白的表达在胃癌发生过程的3个阶段病变中无显著的变化,可能不起要作用。不同类型(隐窝型、腺瘤型、再生型)异型增生间、癌旁或良性病变旁的异型增生间,不同分化程度的胃腺癌组间这3种抑癌基因蛋白表达状态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气泡与壁面相互作用的物理机制和详细动力学过程,对气泡与壁面碰撞反弹的动力学过程进行了分析,综述了理论模型的发展过程,并采用所建立的理论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当毫米级气泡以一定速度垂直撞击壁面时,气泡与壁面之间存在一层液膜,该液膜呈现多种形状.气泡的变形会改变薄膜内压强的分布,形成薄膜排水过程.气泡在与壁面作用的过程中会反弹多次直至动能被完全消耗.在建立的动力学模型中,液膜厚度分布由Stokes-Reynolds方程描述,液膜内压强由Young-Laplace方程求得,在气泡的轨迹模型中引入了由液膜内压强引起的壁面诱导力.结果表明:描述液膜厚度及膜内压强的SRYL模型能够捕捉薄膜变化的动力学行为,基于薄膜润滑近似的壁面诱导力模型可以较好地预测气泡多次反弹的运动轨迹,壁面诱导力在气泡撞击壁面的过程中对气泡运动起主导作用;随着气泡尺寸和雷诺数的增大,气泡的反弹次数会逐渐增加,气泡是否反弹以及反弹次数与雷诺数有着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