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了解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危机事件发生情况下焦虑情绪应激反应的差异性.方法 对西安300名大学生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进行调查.结果 ①测验对象的焦虑水平不仅高于全国常模,也高于地震前相关研究中大学生的焦虑水平(P<0.01);②测验对象的焦虑水平与16PF中的C,G,H,M,Q3等5个因素表现出了负相关,与O,Q4两个因素表现出了正相关(P<0.05或P<0.01);③人格中的C,M,Q3 等3个因素对个体焦虑水平具有显著的预测效应(P<0.05或P<0.01).结论 不同人格特点的个体在危机事件发生下的焦虑情绪应激反应具有差异性,低稳定性、低有恒性、低敢为性、低幻想性、低自律性和高忧虑性、高紧张性人格特点的个体可能容易在应激事件中产生焦虑.  相似文献   

2.
采用问卷法,探讨初中教师学生学习观的一般情况。研究表明:(1)初中教师学生学习观总体及各纬度得分处于中等或稍高水平;(2)在学习能力纬度上的得分,班主任教师显著低于非班主任教师,乡镇教师显著高于城郊教师;(3)在学习速度纬度上的得分,教龄26年及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教龄在5年及以下、6—10年、11—15年、21—25年的教师,教龄16—20年的教师高于教龄21一25年的教师;有行政职务的教师显著高于无行政职务的教师;班主任教师十分显著地低于非班主任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显著高于中学二级教师;城市教师十分显著地低于城郊和乡镇教师;(4)知识确定性和知识结构性两个纬度的得分在各项目上的差异都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以探讨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完美主义人格特质的差异为目的,采用杨丽等(杨丽,梁宝勇,张秀阁,等.心理与行为研究,2007,5(2):139-144.)根据中国大学生情况修订的《近乎完美量表中文修订版》(APS-R)对西华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大学639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完美主义人格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大部分体育和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人格量表各个维度及总均分的得分情况都处于中等水平;在秩序维度上,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差异显著,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显著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得分(t=3.003,P0.01).2)男女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3.310,P0.01),男生高于女生;男女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男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秩序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2.267,P0.05),体育专业高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女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各个维度及总分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3)不同年级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差异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3.624,P0.05),具体表现为大二的得分低于大三的体育专业大学生;不同年级非体育专业大学生在完美主义量表的高标准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F=6.812,P0.01),具体表现为大三的得分低于大一和大二的非体育专业大学生;体育运动对于人格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广西瑶族女预科生的人格特征,为瑶族女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采用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对广西瑶族预科生204人和311名汉族女生进行群体心理测试.结果发现:1)瑶族女预科生在乐群性、敏感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性等4个因子得分显著高于瑶族男性预科生,在稳定性、开放性、感情用事与机警性因子3个因子上得分显著低于瑶族男性预科生;2)瑶族女预科生在兴奋性、内向与外向性因子上得分均显著低于汉族大一女生,表现出个性特征为内向、严肃、沉静、寡言、审慎.在紧张性、敢为性因子上,瑶族女预科生与汉族大一女生的差异边缘显著,瑶族女预科生在紧张性因子上得分低于汉族大一女生.  相似文献   

5.
选用SCL-90对新疆克州某市的126名小学数学双语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评估,以了解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显示:边疆地区小学数学双语教师SCL-90得分低于地方成人,且差异显著(P0.01),其中有11%的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心理反应和障碍,同时,这些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在不同教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由此可见,边疆小学数学双语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应引起社会的积极关注,建议加强学校、家庭、教师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共同推动教师心理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采用 MHT 问卷,对48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寄宿生 MHT 总分及对人焦虑、自责倾向、过敏倾向、冲动倾向诸因子得分均高于走读生,双方差异达到极其显著水平(P<0.001);小学寄宿生 MHT 总分及自责倾向因子得分高于中学寄宿生,对人焦虑、孤独倾向因子得分低于中学寄宿生,双方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1,P<0.001).研究表明,农村中小学寄宿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走读生,且存在显著的学段差异,对其应加强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的大学生的孤独症类人格特质情况,探测孤独症类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暨南大学与华南师范大学等2005级来自海内外的200名大学生进行孤独症类人格商数量表(AQ)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内地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孤独症类人格商数呈显著差异(t=0.62,P<0.05),男生社会技能高于女生(t=-0.97,P<0.05),医学类学生在社会技能分项上低于法学类学生,得分分别为6.81和4.00(P<0.05);法学专业类学生在对细节的关注得分高于文史经管专业学生, 得分分别为7.00和4.91(P<0.05);孤独症类人格商数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分及其中的焦虑、强迫、抑郁、人际敏感4心理因子分呈正相关.结论: 不同性别、地区、专业的大学生的孤独症类人格特质有差异,孤独症类人格特质与心理健康状况呈负相关,可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以问卷法对广州市637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问题行为是4因素结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学生观.男教师比女教师在问题行为总分、教学理念、教学态度、学生观等方面得分更高;年龄越大的教师问题行为表现越多,46岁以上教师的问题行为最为严重;不同教龄教师在问题行为总分、教学理念、教学态度与教学方法上存在显著差异;中学教师教学态度得分显著高于小学教师;中低级职称教师的问题行为总分、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得分显著高于高级职称教师.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人格特征及差异,为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儿童十四种人格因素问卷(CPQ)对南京市小学四—六年级273名流动儿童和206名本地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流动男童的乐群性、恃强性、轻松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高于本地男童,聪慧性、充沛性、忧虑性、紧张性低于本地男童(P<0.05);②流动女童的稳定性、轻松性、敢为性、世故性高于本地女童,乐群性、聪慧性、敏感性、充沛性、忧虑性、紧张性低于本地女童(P<0.05)。结论:南京市流动儿童正性人格特征表现得多,负性人格特征表现得少,表明改善儿童学校教育环境有助于儿童健康人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用SCI-90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元谋县150名小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1)元谋县小学女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稍差于男教师,但在总体上男女教师之间没有差异(P>0.05);(2)通过对小学老教师、中年小学教师、青年小学教师三者的比较,青年教师和老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3)通过对汉族小学教师与少数民族小学教师的比较,少数民族小学教师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其中在强迫症状这个因子之间差异显著(P<0.05);(4)元谋县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全国成人的心理健康水平(P<0.05;P<0.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