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采用高原训练法后,从理论上预测,将使高原球速对乒乓球训练的影响,从不利甚多变有利甚多。加大跑动速度和范围,促使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素质的各项指标超过平原运动员。这样既解决了高原训练的某些难题,以针对性的解决一些本地训练中进展缓慢的难点,打开了理想的大门。  相似文献   

2.
艾尔肯·瓦依提 《科技信息》2012,(27):197+240-197,240
本文应用文献资料法,对当今国际主要的(模拟)高原训练方法的生物学效应进行了归纳和探讨,目的是了解高原训练法是能够避免高原训练弊端,最大程度激发机体生理潜能,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钟娟 《科技信息》2012,(35):159-159,243
高原训练,一直是许多运动队获取佳绩的“看家法宝”,拥有得天独厚自然优势的云南省也因众多高原训练基地和无数体育队伍的到来而名扬天下。高处生活、低处训练法具有适应高原环境的一切优点,拥有避免出现与正常高原训练相关的潜力。高处生活、低处训练法为提高优秀运动员的海平面运动成绩提供了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4.
网球被誉为绅士运动。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体育运动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而网球运动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爱,因此许多业余网球训练也办的如火如荼。在网球运动之中,运动员的成绩最终有很大一部分由运动员新陈代谢的水平决定,而高原训练法可以很好的锻炼运动员新陈代谢的水平。在此,该研究者就高原训练法在业余网球训练之中的特点和价值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海拔交替训练对运动员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长期生活在平原的男子运动员19人,分为两组: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和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采用德国产Cortex MetaMax 3B心肺功能遥测仪同步实时检测运动员在进行1500m测试过程中的各项气体交换参数。结论:(1)高原-平原交替训练组运动员在高原期间峰值摄氧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时,运动强度很难保持和在平原一致;运动员训练水平提高后更易受缺氧的影响,峰值摄氧量水平下降更快;运动员在平原进行相同负荷运动时,更易达到更高的运动强度;(2)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组在亚高原训练后可以更好的过渡到高原进行训练,减少高原训练的适应期,容易保持较高的运动强度;(3)同等负荷运动时,在高原期间运动员的每份通气量水平要低于在平原或亚高原,下到平原或亚高原后显著升高;(4)通过两阶段交替训练,运动员肺功能适应性增强。教练员应根据训练计划和比赛情况选择不同的交替训练模式。  相似文献   

6.
张文炳  李俊峰 《科技信息》2011,(25):I0250-I0250,I0256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对乒乓球运动在高原训练后,空气密度对乒乓球训练影响及采取解决的办法等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赖成婷 《科技信息》2010,(28):I0264-I0265
游泳是开展高原训练较早的一个项目,本文对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做综述。结果发现,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在运动负荷及运动强度等方面已经发展的比较系统化,但在训练后恢复及营养方面的研究目前不多,而这两方面对于高原训练的效果及运动员都很重要,关系到高原训练的成功与否,今后需在这两方面多做研究,以便更好地进行游泳高原训练的监控,最终达到高原训练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论高原训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原训练是目前国际间非常流行的一种强度训练,引起国际体育界的重视。我国在这方面有一整套训练手段,并取得成绩,笔者通过对部分参加高原训练的运动员进行测试,用测得数据对高原训练的强度安排,心肺机能,血乳酸水平,生理机制的变化来阐述高原训练对运动成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人们对高原训练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一些认识误区进行训练学解析,以期人们对高原训练有一个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对今后从事高原训练方面的研究提供某些忠告和建议.即高原训练一定要注重运动员的个体化差异,因为不同运动员在高原上对高原缺氧的适应能力存在着很大的个体差异,而这种个体差异直接决定了高原训练的效果,要根据运动员的特点制定个体化训练方案、合理地安排高原训练才是取得良好训练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刘信 《科技信息》2011,(10):I0256-I0256,I0258
从高原训练50多年的发展历程来看,它起源于国外,并且在国际上发展得很好,好些国家运动成绩的取得都受益于高原训练。其实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体育训练工作者几乎一致认为:高原训练完全能作为提高体能类项目运动能力的重要辅助训练手段,国际体育科研也将它作为热点研究,纵观我国高原训练的发展历程,采用了高原训练手段训练的项目倒是30项有余,高原训练基地也建立17个之多,但是我国在高原训练的所获成绩却不怎么理想,本文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资料,综述传统高原训练、亚高原训练、模拟低氧训练模式的概念、内容安排、优点、应用以及对机体机能的影响,指出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各种训练模式从几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希望能为科学的进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通过实验法对高原训练对山地自行车运动员的训练效果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在同一高原训练场地,运动员训练成绩有明显提高,1名女运动员提高成绩6min左右,2名女运动员2007年高原训练后最大摄氧量分别达到62.6ml/kg/min和67.5ml/kg/min,运动员血液生化指标在2年的高原训练前后表现出一致的变化规律,但相对平稳,与训练强度和训练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并处于比较正常的范围,与平原训练相比没有明显差异。实践证明我们的高原训练是成功的,并发现山地越野自行车项目适宜进行长周期的高原训练。  相似文献   

13.
游泳运动员赛前高原训练的阶段划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训练作为一种提高运动员成绩的手段和方法,目前在很多项目中进行了尝试。为了探讨高原训练的实效性,以3个阶段完成了1次高原训练。高原训练划分及要求:第一阶段以大运动量的低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3-4mmol/L;第二阶段以无氧阈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4-6mmol/L;第三阶段以血乳酸耐受能力训练为主,要求血乳酸控制在8-12mmol/L。在高原训练3周后的比赛中,3名运动员提高了个人最好成绩,2名运动员接近个人最好成绩,证明此次高原训练较好地利用了高原效应,防止了缺氧引起的过度疲劳,在短期内使运动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一步探讨高原训练负荷强度的掌控和机能状态的评定.方法:以我国3名优秀游泳运动员为研究对象,对其赛前3周多巴(2366米)高原训练期间血乳酸(BLA)、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N)、肌酸激酶(CK)等生理指标进行研究.每周强度课后即刻采指血,测试血乳酸(BLA)值.每周一清晨空腹取静脉血3mL测试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血尿素(BU)、肌酸激酶(CK)值.高原初期和末期取晨空腹静脉血2mL测试睾酮(T)值.结果:由训练期间强度课的血乳酸等指标的监测可知本次训练是逐渐增加负荷强度的大强度训练.3周高原训练Hb、WBC、BUN、CK等指标呈高—低—高的变化,睾酮(T)值高原末期低于初期.结论:优秀运动员在高原低氧环境进行大强度大负荷训练是积极可行的,各项生理指标在正常的变化范围内.  相似文献   

15.
陈宁 《科技信息》2011,(7):I0130-I0130,I0408
随着竞技体育的不断发展和运动技术水平的迅猛提高,高原训练作为一种辅助手段会更加引起国内外体育界的重视。高原训练的实践经验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得到了重视和完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体系。本文就高原训练中与免疫相关的研究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原训练在国内外中长跑项目训练中运用广泛,但近年来科研人员研究发现,高原训练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当可以起到很好的训练效果,但运用不当则适得其反。而导致这一现象的关键因素就是对运动员训练负荷的调控。通过对心率这一常规检测指标在高原训练中调控运动员训练负荷运用的研究,探究负荷项目规律的负荷调控手段。  相似文献   

17.
高原训练的新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高原训练的生理、生化机制和具体实施等几个方面,综述目前国内外对高原训练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高原训练期间男子赛艇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关系的研究,探讨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应用于运动员身体机能状态监控的可行性;方法:早晨空腹状态下,使用PeriFlux System 5000激光多普勒血流监测仪对10名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血流速度进行无创测试,同时在相应的时间节点对运动员进行指尖采血进行Hb,BU,CK等常规机能指标测试;结果:运动员肱二头肌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与常规机能指标均呈现出一定的负相关性,其中与CK存在显著的负相关(P0.05),而与Hb,BU则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1)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与Hb共同作用于运动员有氧能力的评定,且较单一的血红蛋白评定具有测试无创、针对性更强等优点;2)微循环最大血流速度储备能力可较好地反映出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适应情况及机体肌肉肌细胞的损伤情况,可作为一种无创性指标与CK共同应用于评价运动员对运动强度的反应.  相似文献   

19.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automatic dependent surveillance-broadcast,ADS-B)消息中包含几何高度、气压高度和高度质量指标等信息,分析、总结这些信息的特征、相关性可以为进一步用于空中交通管理(air traffic management,ATM)提供指导建议.对现有飞机飞行高度数据源进行分析、优化对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中国某地区某地面站ADS-B数据开展研究,分析了几何和气压高度的获取方法、优缺点和可用性等,研究了基于飞行阶段的几何和气压高度以及高度差值的变化趋势,总结了ADS-B高度质量指标参数与高度差值的相关性.结果表明,664架样本飞机中几何和气压高度之间的绝对差异范围为0~284.074 m,平均为154.838 m,只有1.204%的高度偏差小于74.676 m.可见,分析与总结航空高度数据的相关性与变化规律对航空安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研究目的:通过对12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总数分布变化规律,进一步监控和探讨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对运动员免疫功能的影响。研究方法:采用临床应用广泛的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分析11名平均年龄为15岁的业余运动员,在进行12周的交替训练及其前后的中性粒细胞的变化。研究结果:高原-亚高原交替训练前后比较NEUT水平降低,表明12周交替训练对运动员细胞免疫功能产生的一定影响,其细胞免疫功能第2阶段明显较第1阶段稳定。建议:在研究类似大学生的青少年群体的运动员免疫功能时,应考虑到多因素的影响,如年龄、身体和心理发育等特征,周边环境,训练量和强度,尤其是海拔高度和缺氧环境等;在高原和亚高原训练中,应十分重视检测运动员各免疫指标的变化,以便及时发现及时调控营养和调整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