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以纳米氧化镍与硫酸氢钠溶液为反应体系,研究了纳米氧化镍的粒度对其化学反应平衡常数的影响规律,讨论了平衡常数与粒度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粒度对纳米氧化镍与硫酸氢钠溶液反应的平衡常数有显著的影响,随着纳米氧化镍粒度的减小,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并且其平衡常数的对数与其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实验结果与热力学理论分析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纳米氧化锌与硫酸氢钠溶液的反应为模型体系,研究了反应物粒度对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粒度对反应的速率常数、反应级数、表观活化能和指前因子均有较大的影响;随着反应物粒径的减小,速率常数增大,反应级数增大,表观活化能减小,指前因子减小,并且表观活化能与反应物粒径的倒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3.
首次以无水硫酸铜(CuSO4)和六次甲基四胺((CH2)6N4)为原料,用微波法,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比制备出粒径和形貌不同的氧化铜纳米颗粒,并用DSC、XRD、FT-IR和TEM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用抑菌圈法研究了纳米氧化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杆菌的抑菌能力.结果表明,纳米氧化铜对这两种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能力.  相似文献   

4.
在表面活性剂存在的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利用不同的镧盐分别与草酸进行低热固相化学反应,合成了稀土金属配合物草酸镧纳米晶体,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平均粒径约为3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2.8%.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纳米晶颗粒的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等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5.
超细氧化铜粉体的合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沸腾回流沉淀转化法制备出了超细均匀的氧化铜粉体.研究了初始pH值、反应物浓度、模板剂及加热方式等对超细粉粒径大小的影响.获得了制备纳米级氧化铜颗粒的最佳反应条件.利用XRD和TEM对产物进行了分析和表征.  相似文献   

6.
以CO在纳米金刚石表面的吸附为体系,以球形原子簇模拟球形纳米颗粒,用量子化学方法(AM1)研究了吸附剂粒度对吸附影响的规律。结果表明:纳米金刚石的粒径对CO在其表面的吸附影响很大;吸附能的绝对值随粒径的增大而减小,且随着粒径的增大吸附能绝对值减小的趋势逐渐趋于平缓,当粒径很大时,吸附能的绝对值趋于零;吸附能绝对值的对数与粒径成线形关系。这些结论与热力学分析和实验结果相一致,进而说明用量子化学方法来预测和分析纳米粒子的吸附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文章利用水热法以铜纳米线为模板,过氧化钠为氧化剂对铜线侵蚀,氧化生成了海参状氧氧化铜纳米颗粒,对氢氧化铜进行加热原位脱水得到海参状纳米氧化铜;讨论了改变反应时间和加入表面活性剂对产物形貌的影响;对产物分别用XRD、TEM和FESEM进行表征;利用海参状氧化铜修饰铜基片制备电极,并通过循环伏安曲线进一步探讨了其对葡萄糖溶...  相似文献   

8.
在室温条件和超声波作用下,通过固相化学反应一步合成了CuO纳米晶,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及电子衍射法(ED)分析了固相产物的物相,用透射电镜(TEM)观测粒子的大小、形貌、粒径及粒径分布.结果表明,产物为颗粒大小均匀、晶粒形貌为近似球形粒状,平均粒径约为20nm的纳米晶,产率为93.1%.改变反应物、反应物配比、掺入惰性物质、加入微量溶剂或表面活性剂、研磨不同的时间等固相反应条件对合成CuO纳米晶的晶粒形貌、粒度和粒径分布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9.
以氯化镁和氨水为原料,聚乙二醇6000为分散剂,利用直接沉淀法合成了粉末状、粒度均匀且分散性好的纳米氢氧化镁.研究了分散剂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反应物配比等对氢氧化镁颗粒平均粒径的影响,并采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颗粒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备纳米氢氧化镁的最优工艺条件为...  相似文献   

10.
1 、等式的意义?从其推导过程(将各物质化学势表达式代入化学平衡条件而推得)和物质化学势表达式,不难看出:△G~(?)(=(?)v_i_μi)并不是平衡态化学反应的自由焓变化,而是标准态化学反应的自由焓变化,严格说,是“从各自单独处于温度为T的标准态下,化学计量物质量数的纯反应物完全反应后生成各自单独处于与反应物相同的标准态下的、化学计量物质量数的的纯产物过程的自由焓变化”。而平衡常数(标准平衡常数)为Ka=(?)[a_i.平衡]~((?)(niou))冷。可见,△G~(?)与Ka所对应的化学反应体系的状态是不同的,且平衡常数不是状态函数,△G~(?)是状态函数的改变量,等号仅仅表示了△G~(?)与—RTlnKa在数学上存在这种关系。  相似文献   

11.
以往的氢氧化铝颗粒尺寸对其附聚动力学影响的研究结果不甚相同,本文对此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基于附聚过程的颗粒二元碰撞模型,以粒径ri-1,ri,ri 1的3种颗粒为作用物,按照穷举法,建立了附聚的物理模型。依照附聚模型给出了氢氧化铝颗粒的附聚速率方程,根据差分法求出了附聚的宏观速率,建立了不同粒径颗粒的附聚速率方程组。计算的动力学结果表明:等径颗粒的附聚速率常数要大于不等径颗粒的附聚速率常数;对于等粒径的颗粒,其中粒径最小的颗粒附聚速率常数最大,随着粒径增加,颗粒的附聚速率常数逐渐减少;对于不等径颗粒,其粒径相差越大,附聚的速率常数越小;动力学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能够很好地吻合。  相似文献   

12.
Chromiu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arcinogenic metal.Incineration is the useful method for disposal of toxic chromium hazard waste and a chromium kinetic model in a flame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chromium oxidation.Chromium chemical kinetics over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of a hydrogen/air flame is proposed.Nine chromium compounds and fifty-eight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were considered The forward reaction rate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collision approach for unknown ones and Arrhenius's Law for known ones.The backward reaction rat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forward reaction rates,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and chemical thermodynamics.It is verified by several equilibrium cases and is tested by a hydrogen/air diffusion flam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netic model could be used in cases in which the chromium kine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 flame  相似文献   

13.
Chromium has been identified as a carcinogenic metal.Incineration is the useful method for disposal of toxic chromium hazard waste and a chromium kinetic model in a flame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chromium oxidation.Chromium chemical kinetics over a range of temperatures of a hydrogen/air flame is proposed.Nine chromium compounds and fifty-eight reversible chemical reactions were considered The forward reaction rates are calculated based on the molecular collision approach for unknown ones and Arrhenius's Law for known ones.The backward reaction rates were calculated according to forward reaction rates, the equilibrium constants and chemical thermodynamics.It is verified by several equilibrium cases and is tested by a hydrogen/air diffusion flam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kinetic model could be used in cases in which the chromium kinetic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a flame  相似文献   

14.
核壳胶粒增韧改性聚丙烯研究Ⅰ.反应共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接枝改性聚丙烯(PPgGMA)作为界面改性剂,采用粒径可控的反应性核壳胶粒与PP进行反应共混,研究了反应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质.用化学分离结合光谱表征的方法,对熔融共混时发生的原位反应进行了表征;以共混物平衡扭矩为参数考察了界面改性剂对共混物熔体扭矩的影响;用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共混物中PP的结晶行为.结果表明,红外谱图上1 493 cm - 1及2 700~3 000 cm - 1处的吸收峰可用于共混反应的鉴定;与非反应共混相比,反应共混使熔体的平衡扭矩升高;PPgGMA对PP结晶有促进作用,反应共混物中PP结晶温度的升高可归结为PPgGMA与核壳胶粒在促进PP结晶方面所表现出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5.
煤热解过程中二次反应作用建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弥补实验方法在研究煤热解中二次反应机理的不足,基于单体结构、碎片断裂、官能团理论和化学反应原理,建立了改进的煤粉热解模型。该模型可以由煤粉特性、反应条件预测热解产物产率及释放过程,将挥发份释放的模拟结果与一些实验结果比较,吻合较好。在此模型基础上,研究产物释放随终温的变化及二次反应的作用。结果表明:反应终温升高挥发份产率的增加主要来源于轻质气体的增加。一次反应气体产物的二次反应对热解过程有抑制作用,随着反应进行,由于化学反应平衡的移动,该抑制作用减弱,通过化学平衡原理分析了该作用的机理。  相似文献   

16.
多孔介质中可逆化学反应和传质过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考虑到流体同固体骨架间的化学反应对多孔介质内的传递过程有很大影响,在导出微元体的综合速率表达式基础上,建立了描述当流体同固体骨架间存在可逆化学反应时多孔介质内传递过程的数学模型,运用有效容积隐式方法对其进行数值求解·针对固定床中铁矿石的间接还原反应,分析了流速、颗粒半径、化学反应平衡常数、化学反应速率等主要参数以及Peclet数和Thiele数的相对大小对床层内气体浓度分布和固体转化率分布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对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微量热法测定了酯类皂化的速率常数,所用热导式自动量热计不涉及热容和热量的计量,自动记录反应的热谱曲线,由热稳态过程的峰高或峰面积计算反应的速率常数。可以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体系中,通过微量热法而得到热力学和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18.
用密度泛函理论的B3LYP方法.以6-311G^ 为基组.研究了Cl2Ge(^1A1)与C2H4环加成反应的机理。并用经典过渡态理论计算了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反应速率常数和平衡常数,讨论了取代基对该加成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以石榴皮提取物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合成了纳米零价铁(GS-nZVI)。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A)等表征手段对GS-nZVI的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表征,结合粒径、Zeta电位测试结果和化学平衡基本原理,讨论了合成条件(如反应时间、铁盐浓度、提取物多酚的质量浓度)对GS-nZVI粒径和产率的影响,并提出了可能的合成机理。结果表明:石榴皮提取物合成的GS-nZVI呈无定型结构,提取物中多酚类物质不仅能把亚铁盐(Fe2+)还原为零价铁(Fe0),而且可作为稳定剂包覆在GS-nZVI表面,提高纳米粒子分散性。反应时间为120 min,Fe2+浓度为0.05 mol/L,多酚的质量浓度为15 mg/mL时合成的GS-nZVI粒径、产率综合结果最优,其产率为24.45%、粒径分布主要集中在213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