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桃源、慈利一带位于江南地层区边缘,与扬子地区相邻,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附近的地层发育良好,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生物具有扬子型和江南型之间的过渡性特征,是我国研究寒武系与奥陶系的理想地区之一。本文描记了界线附近的地层,建立了三个笔石带,自下而上为:(1).Dictyograptus wutingshanensis带,(2).D.flabelliformis带,3).Anisograptus带。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位于D.wutingshanensis带与D.flabelliformis带之间。本文还对笔石动物群的性质进行了分析,与邻区和国外相当地层进行了对比,并讨论了本区寒武系与奥陶系界线。  相似文献   

2.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纪新厂期笔石动物群新材料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安徽省宁国县胡乐地区奥陶系发育良好,是我国重要的奥陶系代表剖面之一,也是宁国页岩和胡乐页岩两个著名的奥陶系地层单位命名地。数十年来许多人在此作过研究,但未发现新厂期的笔石化石。作者于1981年的工作中,在原划为上寒武统西阳山组的顶部发现了大量的奥陶纪早期新厂期的反称笔石科化石扣网格笔石,经研究有6个属14个种和亚种,其中新种和新亚种各一个。依据笔石的地层分布情况,本文建立了二个笔石带,并分别与广东台山新厂组的新一(X_1)和新二(X_2)二个笔石带对比。据此,本区奥陶系与寒武系的界线比过去划定的界线下延31米。  相似文献   

3.
为维持济南四大泉群持续喷涌,探明泉水的补给来源尤为重要.以补给区岩溶水与泉水水化学特征为依据,利用模糊相似优先比法确定趵突泉、黑虎泉、潭西泉、珍珠泉模糊相似优先顺序,结合泉群出露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泉水水质、水温、水位、电导率数据,对四大泉群补给来源进行研究.可以得出:①泉水主要受东南、西南、正南方向岩溶水补给,且四大泉群主要受到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以及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混合补给;②趵突泉接受西南、正南、东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黑虎泉接受其东部以及正南方向奥陶系岩溶水补给较多,潭西泉接受西南、正南方向寒武系岩溶水补给较多,珍珠泉主要接受东南寒武系岩溶水补给;③四大泉群泉水形成模式不同,趵突泉泉群与黑虎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凤山组-奥陶系岩溶水通过局部侵入岩的天窗喷出排泄,其循环深度较浅,属于侵蚀成泉.五龙潭泉群和珍珠泉泉群主要表现为寒武系张夏组岩溶水通过侵入岩裂隙喷出地表,其循环深度较深,属于接触带成泉.四大泉群补给来源的研究,为泉水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陕西西乡三郎铺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剖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研究的陕西省西乡县三郎铺奥陶——志留系界线剖面地层连续、出露良好、化石丰富,是陕西汉中地区最好的界线剖面。作者详细研究了界线附近的笔石,将五峰组和龙马溪组划分为八个笔石带,这是首次在汉中地区建立较完善的界线附近笔石带。通过研究发现本区原划归下志留统的龙马溪组底部,产有丰富的上奥陶统顶部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的笔石。本区龙马溪组是一个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岩石地层单位。“Hirnantia-Dalmanitina层”位于Diplograptus bohemicus带之下,应划归奥陶系,相当于五峰阶第五笔石带(W5)上部至第六笔石带(W6)下部。通过本剖面笔石动物群分析、属种统计、笔石胎管刺发育特征等研究,再次论证将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置于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带之底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威远震旦系与下古生界天然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四川盆地威远气田是唯一的在震旦系灯影组、寒武系洗象池组和奥陶系宝塔组均获得气藏和气井的地区.通过对比威远气田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天然气成分特征,得出奥陶系天然气与震旦-寒武系特征存在差异,暗示是两套不同的烃源体系,前者主要供烃来源是下志留统,后者供烃来源主要是下寒武统.但威远气田寒武系和奥陶系储集性能先天不好,加之加里东期构造抬升剥蚀破坏了保存条件,制约了天然气的大规模成藏.在此基础上,通过对四川盆地下组合的几个重点勘探地区威远-资阳-安平店、高石梯-丁山构造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的对比分析,在烃源、盖层和储集层条件相似的情况下对应的最终成藏结果却不同,这与前期古油气藏的分布有关,也与后期隆升构造调整有关,这些都是制约震旦系的成藏关键,也说明四川盆地震旦系与下古生界(下组合)勘探的苛刻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6.
华北其他地区一样,仅发育有寒武系及奥陶系中、下统。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在本区全部缺失。 寒武系在本区发育较全,可分为三统七组,奥陶系下、中统共有四个组,地层系统及主要岩性见表1。寒武系沉积总厚在全区一般为550—650米,奥陶系因遭受剥蚀,残余最大厚度为680米。各剖面地层厚度数据见表2。  相似文献   

7.
江西武宁奥陶系与志留系界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江西武宁官圹源奥陶系—志留系界线剖面露头良好、沉积连续、化石丰富、笔石序列完整、交通方便,是一条国内外理想的界线剖面之一。本区奥陶系顶部与志留系底部的笔石十分丰富,为国内外少见,这为解决奥陶系—志留系分界问题提供了很重要的化石依据。作者认为奥陶系—志留系的界线应置于 Diplograptusbohemicus带(W6)和Glyptograptus persculptus 带(L_1)之间。原来全部划归志留系的梨树窝组应是一个跨系的岩石地层单位。作者研究了本区“Dalmanitina层”中的笔石,认为本区“Dalmanitina层”应归于奥陶系,在层位上相当于五峰阶第五笔石带(W5)上部。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新疆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于奇东三维地震工区于奇6井古生界奥陶系下统蓬莱坝组、寒武系上统丘里塔格群的岩性和电性特征分析,揭示了奥陶系下统蓬莱坝组、寒武系上统丘里塔格群的地质属性,从地质录井、测井资料角度剖析其地层特征,为深化研究该区寒武系建隆体的发育特征、储集特性,同时为井控程度、油藏基础研究、储量计算和下步勘探方案的制定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9.
从淮南煤田潘谢矿区采集了不同水体(大气降水、地表河水、太原组灰岩水、奥陶系灰岩水和寒武系灰岩水)样品34个,进行溶解性总固体(TDS),δD和δ18 O的测试,分析了不同水体的氢氧同位素组成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不同的蒸发斜率以及氘盈余表明潘谢矿区多个灰岩含水层的蒸发作用以及地下水滞留时间的差异.太原组灰岩水与地表水(河流)水力联系相对于奥陶系灰岩水更强,灰岩水(石炭系、奥陶系、寒武系的碳酸盐岩裂隙岩溶水)的同位素组成特征可能因为浅层水与深部地下水的混合.水岩作用等原因导致灰岩含水层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氢氧同位素漂移.  相似文献   

10.
寒武系和奥陶系是四川盆地乐山—龙女寺古隆起区的重要勘探目的层系。以岩芯观察、薄片鉴定、物性分析和测井、录井资料为基础,对寒武系、奥陶系储层的岩石学类型、储集空间类型及组合形式、物性分布、储层类型等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深入探讨。结果表明,白云岩是奥陶系和寒武系的主要储集岩类,灰岩和砂岩类储层在奥陶系中、下统也有少量分布;储集空间类型多,孔、洞、缝发育,识别出晶间孔、晶间溶孔、粒间溶孔、粒内溶孔、铸模孔及非组构选择性溶孔等七种次生孔隙类型,它们在各组、段中的组合形式和分布特征不同;根据孔、洞、缝的组合方式,认为孔洞裂缝型、孔隙型、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储层是四种主要的储层类型;物性分析显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以特低孔~特低渗储层为主,间夹部分中孔低渗、低孔低渗储层。  相似文献   

11.
北京顺义二十里长山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缘,燕山山脉东段南缘山麓,呈北西向断续链状斜列分布的基岩残丘.地层由寒武系和奥陶系等碳酸盐岩石组成.区域上属北西向构造带.在局部地段奥陶系马家沟组中产有大理岩以及闻名于世的晚霞大理岩.鉴于其地质,构造形成机制研究较薄弱,作者运用活动论对其形成机制等进行了深入探讨和总结,对该区今后地质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库尔勒鼻凸—草湖凹陷位于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坳陷北延部分,主力烃源岩为腐泥型的下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暗色灰岩,储集岩为古生界奥陶系灰岩和石炭系、三叠系、侏罗系、白垩系砂岩.根据原油性质及流体包裹体分析,寒武系主生油期为加里东中期—海西晚期,奥陶系为海西期—燕山期.油气主运移期分别为晚古生代晚期—早侏罗世,早中新世—第四系.早海西期和晚海西期的构造运动对研究区油气的聚集具有极大的影响.因此,结合构造运动期次,划分出深部海西早期油气系统(∈-D1 2)、晚燕山期油气系统(D3-J)和上部喜马拉雅期油气系统(K-Q).  相似文献   

13.
根据原油和烃源岩抽提物芳烃馏分的色谱质谱分析结果,对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和烃源岩有机质三芳甾(TAS)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三芳甾分布差异可以有效地划分奥陶系原油的族群及来源;绝大多数奥陶系原油具有C2820S和C2820R相对于C2620S,C2620R+C2720S和C2720R优势的三芳甾分布特征,而塔河油田东部九区T904和塔东地区TD2井原油具有相反的特征;以LN46、TZ12等井为代表的中上奥陶统泥灰岩具有类似于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的三芳甾分布特征,而以KN1、TD2等井为代表的寒武系黑色泥岩具有类似于T904和TD2井原油的三芳甾分布特征;可将塔河油田奥陶系原油划分为来自寒武系烃源岩的原油族群和来自中上奥陶统烃源岩的原油族群两个成因类型;判识寒武系烃源层油气来源的三芳甾地球化学判识标准为C26/C2820S>0.30,C27/C2820R TAS>0.75;中上奥陶统烃源层油气来源的三芳甾判识标准为C26/C2820S<0.30,C27/C2820R TAS<0.30。  相似文献   

14.
为合理开发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东部地区的油气资源,应用石油地质学理论和方法系统研究了该区古生界生储盖特征,结果表明:该区发育2套烃源岩、2类(碳酸盐岩和碎屑岩)6套(寒武系—下奥陶统、中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石炭系、二叠系)储层、4套(寒武系、上奥陶统、志留系、石炭系)区域性盖层;在烃源岩中,寒武—奥陶系烃源岩为碳酸盐岩,属较好—最好烃源岩,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石炭—二叠系烃源岩以泥质岩为主,亦有碳酸盐岩,属较好烃源岩,处于未成熟—低成熟阶段;依据储盖组合特点,研究区勘探目的层应为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和石炭系。  相似文献   

15.
1.区域地质 1.1地层 向阳盆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额右旗,本区地层区划属天山-兴安岭地层区伊勒呼里分区额尔古纳小区。出露地层从老到新有古生界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石炭系,中生界侏罗系,新生界第四系。古生界地层分布于额尔纳河东侧一带,出露面积较小,其中以寒武系出露为主.这套地层应属滨河-浅海相沉积,为中浅变质的区域变质岩。奥陶系应届浅海相沉积,为连续的海进层序。志留系的浅海相碎屑岩、  相似文献   

16.
粤西含金矿源层的确定及成矿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粤西地区虽各时代地层均有不同程度出露,但重要类型金矿床主要产于(中)晚元古界云开群和寒武系八村群之中,具有明显的层控特征。本文对比研究了云开群地层与寒武系、奥陶系、志留系地层的含金性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确定云开群为金的矿源层.在矿源层地球化学研究基础上,阐明了金成矿受矿源层控制的学术思想,从而为该区进一步找矿提供有益思路。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全球范围内当前已知的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中最优秀的云南晋宁梅树村剖面的最新研究材料。认为该剖面小歪头山段与下伏白岩哨段岩性甚为接近,两者应予合并。梅树村阶进一步划分出来的各亚组合带不能成立。许多材料都说明白岩哨段顶部和大海段顶部均有短期沉积间断。梅树村剖面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点选择在“B”点,也即Anabarites trisulcatus组合带与Paragloborilus subglobosus组合带分界点上最合适。  相似文献   

18.
笔者在贵州北部桐梓组底部及娄山关群顶部发现大量牙形石。本文分析了该牙形石动物群的特点,根据牙形石生物地层的研究,建议将本区寒武—奥陶系的界线划在娄山关群或毛田组上部的 Monocotodus sevierensis 带之下限,低于过去以 Wanliangtingia latilimbata—Finkelnburgia 带的下限所划界线。最后描述了一些重要牙形石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四川峨眉高桥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剖面构造简单,沉积连续,化石丰富,是我国研究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重要剖面之一。本文系统地介绍了峨眉山地区震旦系—寒武系的研究历史,剖面详细分层及岩性和生物特征。论述了本区晚震旦世至早寒武世初期沉积环境的变迁、生物演化及震旦系—寒武系界线划分。本文以首次多门类带壳动物的大量出现作为划分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的主要依据。寒武系的下界划分在麦地坪组下部以小壳动物Anabarites—Circotheca为代表的化石组合的底界上,并与国内外相当时代的地层及界线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国际前寒武系-寒武系界线层型候选剖面所在地的滇东地区震旦系-寒武系边界层中新发现的遗迹化石娄型及新的化石层位,根据生物相和沉积相的综合分析将本区划分为3个沉积相区和Skolithos,Cruziaua,Cuziaua-Zoophycus 3个遗迹相带,最后讨论了遗迹化石在划分震旦系-寒武系界线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