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2007年   2篇
  1993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一、前言似盾甲虫类#(Sachitids)是早已绝灭的一种细小的后生带壳动物,它与软舌螺类(Hyolithids),似软舌螺类(Hyolithelminthes)、单板类(Monoplacophora),腹  相似文献   
2.
本文首次描述了产于中国华北地台南缘,河南方城一带下寒武统辛集组中古老的双壳类化石Pojetaia runnegari Jell和Oryzoconcha prisca He et pei(gen. et sp. nov.)。它们个体微小(1—2毫米),壳体横宽,后耳微弱、韧带区发达,栉齿型铰齿,均呈内核保存。属古老的Nuculoida双壳类动物,是迄今在中国发现的最古老的双壳类动物化石。与它们共生的有软舌螺类、单板类、腹足类、海绵骨针等。  相似文献   
3.
扬子地台区西部和西北部下寒武统梅树村阶含磷岩系中,产有许多角锥状、近方柱状的微体化石。它们个体微小(1—3mm),具有角沟或角脊、横肋等锥石类外壳所特有的典型特征,无疑是锥石动物的最古老成员。梅树村阶与中寒武统所产锥石类化石在形态上有明显差异。研究它们早期演化的历史,有重要的生物地层学意义、本文将梅树村阶锥石类分为3科、11属,共19种,并作了系统描述。  相似文献   
4.
一、概述(一)震旦系的分布与基底构造的关系本区属扬子准地台的一部分,双层结构十分明显。厚逾万米的前震旦系(会理群、盐边群、峨边群)褶皱强烈,岩浆活动频繁,经受不同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组成较复杂基底;震旦系产状平缓,基本不变质,组成地台上最古老的盖层。两者之间呈明显的  相似文献   
5.
四川省地质局403队在会东满银沟地区进行铁矿普查时,发现通安组五段紫红包含铁变质碎屑岩系与通安组四段厚层块状白云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沉积不整合关系。后来西南地质研究所与403队又作了进一步工作,更加肯定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1970年正式提出了“满银沟运动”,同时把不整合面之上的这一套沉积变质铁  相似文献   
6.
文章讨论了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的生存条件及几类常见软舌螺(Microcornus, Actinotheca, Neogloborilus, Paragloborilus, Adyshevitheca, Sulcavitus等)的生活环境及生存方式,并在古生态分析的基础上,对扬子地台早寒武世早期小壳动物的地理分区进行了探讨,提出扬子地台自西向东可分为三个不同的生物地理区,即底栖生物区;浮游、游泳、底栖生物混生区;浮游、游泳动物区。其分区界线大致与三叶虫的分区界线相吻合。  相似文献   
7.
四川西部峨眉、甘洛等地是我国研究震旦系与寒武系界线重要地区之一。近年来,通过在本区开展系统的界线研究工作,在寒武系最低三叶虫层位以下,至寒武系底界附近,不仅发现了门类多、数量丰富的小壳动物化石,而且在不同地区相当的层位中发现了多种多样的遗迹化石(见表1)。二者从寒武系底部向上平行发展,为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沉积相的分析提供了可靠依据,同时为该时期后生动物的发展和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8.
引言我国扬子地台区古老地层中的遗迹化石早在本世纪初就引起中、外地质学者的注意。1932年尹赞勋发表了“云南和四川之二叶石—中国之Cruziana”进行具体描述和报导。但是,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遗迹化石在划分  相似文献   
9.
遗迹化石产地和层位本文所描述的遗迹化石,产于晋、冀、豫三省交界的河南林县牛岭山漳河南岸红旗渠总干渠附近,距河南新乡市约155公里处。漳河大桥北东不远为跃进渠与公路交叉处,由此沿渠堤顺流而下即抵东脑,遗迹化石皆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基础地理信息系统的源数据及数据更新问题,并对现行的方式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