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埋藏古土壤及成土母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长江三角洲晚第四纪第一硬粘土层具有裂隙和微裂隙、粘化层和粘粒胶膜、植物根系和植物碎石、土壤结构体和新生体等古土壤特征,应为古土壤层.由古土壤层中粘土矿物组合,硅铝率(2.8~3.7)和硅铁铝率(2.0~2.9)以及潴育特征推断它为潮土(草甸土),成土母质为河漫滩沉积,沉积磁组构Q,P,L,F值对比分析,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相似文献   

2.
通过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对氧化铝陶瓷材料进行成形试验,并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成形结构体的微小微观组织及其缺陷,研究了激光功率对激光增材制造成形结构体形貌及其内部缺陷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可以实现氧化铝陶瓷材料的成形制造,但在成形结构体内部会出现一定数量的缺陷,以微裂纹和微小孔隙最为显著。随着激光功率的增大,成形结构体内部微裂纹缺陷无论是数量还是长度均呈现持续增大趋势,且微裂纹多为冷裂纹,与沉积方向有一定夹角。  相似文献   

3.
“动词 目的宾语”结构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的文献,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形式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有反弹增多的趋势。这种结构内部的“构成要素”及机制是这种结构形式产生的内在动力,这种结构体的存在,凸显了动作行为的目的性。  相似文献   

4.
氮离子辅助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膜的结构与电化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用XRD,FTIR,EDAX和XPS等,对60keV的N离子束在钛合金表面辅助沉积的羟基磷灰石薄膜(HA)表征发现,膜呈非晶结构,膜中Ca/P比高达2.46,远高于HA原材料Ca/P比的数值1.67,沉积中出现C和O的污染,膜中引入了碳酸根基团CO^2-3,并产生了羟基(OH)的丢失,与已有的实验结果不同,实验中发现,这种N离子束辅助沉积的薄膜在Hanks溶液中的抗溶解特性,不是退火试样最好而是未退火状态的膜比前者理优,但它们二者的抗溶解特性又都比钛合金本身强,作者对所观察到的这种新现象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介绍windows异常处理机钢时,首先引入了异常处理结构体S.E.H,然后分别对windows操作系统中线程与进程的异常处理迕行了分析,同时还介绍了系统默认的异常处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普通民房在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的振动破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爆破地震波作用于房屋结构体所产生的连续拉扭及超载作用将造成房屋墙面抹灰脱落,结构体裂缝开裂延伸等现象。在各振动物理量中,振动速度中的径向振动分量持续时间长,主频低且接近于房屋结构体自振频率,且楼体高层处径向振动速度分量相对于低楼层的有明显放大,放大系数β=1.5,经分析认为爆破地震波中的径向速度分量在结构物破坏中有一个主要的因素,通过长期的爆破震动时结构物振动响应数据采集结构体裂缝现象观测,提出了适宜某场区实际特征的普通民房结构体的容许振动速度标准u=2cm/s。  相似文献   

7.
在现场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巷旁壁后充填的作用机理.认为壁后充填的良好效果在于其整体效应.这种整体效应是由充填体的自结构体和支架共同形成的;讨论了自结构体的稳定性.首次给出了充填参数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在流化床反应器中以碳基铁为物源,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法制备了云母珠光颜料.由颜料的SEM和EPMA图分析表明:云母微粒为片状结构,平均粒径为50μm;沉积在云母表面上的是均匀分布的30-nm的透明氧化铁微粒,这种结构对光能产生多重散射、折射、反射,从而呈现出绚丽的珠光光泽.  相似文献   

9.
通过建立沉积阶段热流分析模型,对多层喷射沉积制备耐热铝合金管坯过程中喷射流沉积后的凝固和冷却进行了分析.喷射流沉积后与基体/沉积坯的传导热交换占热输出率的90%以上,在沉积过程中,沉积面的温度变化呈周期性的升降.计算结果表明,多层喷射沉积采用移动坩埚式扫描方式,延长了喷射流沉积时间间隔,喷射流沉积后可以获得10^3K/s以上的冷却速度。  相似文献   

10.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构造沉积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陕西秦岭泥盆纪盆地群是在早泥盆世扬子板块北缘陆内裂谷沿勉略一线进一步发育成有限洋盆,而后分裂出秦岭板块,勉略洋盆与商丹洋盆的并存导致秦岭造山带出现了三个板块(扬子、华北及秦岭板块)共存的格局,由此形成了秦岭泥盆纪盆地群.在这种复杂的板块构造格局下,整个秦岭造山带出现了构造动力学成因不同的一系列盆地.在秦岭板块北缘发育了刘岭边缘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含火山岩的巨厚碎屑岩系(最大厚度超过11km).在秦岭板块内部,由于广泛发育的伸展断裂而形成了一系列地堑和半地堑型盆地,在其中堆积了反映以陆表海为主的一套碳酸盐和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与秦岭板块之间的勉略有限洋盆中发育了夹超基性至酸性火山岩、硅质岩的碳酸盐碎屑沉积.在扬子板块北缘的高川一带还发育了以细碎屑岩碳酸盐岩为主的陆表海沉积.总之,秦岭在泥盆纪发育了一个多种构造沉积动力学成因性质完全不同的盆地集合群  相似文献   

11.
椒江河口高含沙量区的现代沉积速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研究了东濮凹陷东南部东营组的沉积相。研究表明,研究区东营组存在着两个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即物源来自东侧的、位于兰聊断层下降盘的冲积扇;物源来自盆地南侧的、分布广泛的河流沉积。总结了冲积扇、河流沉积物的岩性、沉积构造、电性和地震反射特征及识别标志,建立了沉积模式,并结合油气勘探实践,指出了今后的油气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3.
综合地震、测井、录井、岩芯、薄片及粒度等资料,对东营凹陷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的沉积特征、成因类型及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胜坨地区沙四上亚段砂砾岩体具有较低的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粒度概率累积曲线包括上拱形、低斜两段式和低斜多段式等类型,叠覆冲刷、滑塌变形、泥岩撕裂屑、重荷模与火焰构造等反映重力流沉积特征的沉积构造十分发育。砂砾岩体的主要类型包括靠近物源的近岸水下扇、远离物源的湖底扇以及断槽中发育的沟道浊积岩;储层以近岸水下扇和湖底扇的辫状水道砂体物性最好,储集空间以次生孔缝为主,孔隙结构主要表现为中孔中细喉型。  相似文献   

14.
采用层序地层学的划分与对比方法,将沾化凹陷孤岛东部斜坡下第三系划分出2个层序,又将第Ⅰ层序划分为3个准层序组和7个准层序。由于孤岛东斜坡地形较高,低水位体系域和湖侵体系域在该区不发育,因而仅发育高水位体系域。高水位体系域主要由滨浅湖沉积体系、扇三角洲沉积体系和浊积扇沉积体系组成。其中,扇三角洲和浊积扇砂体构成了本区的主要储层类型。  相似文献   

15.
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构造特征及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周边露头资料、盆内钻井资料及地球物理资料,以板块构造理论为基础,以构造演化阶段论和活动论为指导,采用构造解析法对渤海湾地区中西部中生代各期构造变形场、构造应力场及沉积盆地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渤海湾盆地中西部中生界可划分为4个构造层:印支期构造层、燕山早期构造层、燕山中期构造层及燕山晚期构造层。成盆期主要经历了早中三叠世大型陆内坳陷盆地、早中侏罗世河湖沼相中小型坳陷盆地、晚侏罗世—早白垩世陆内小型裂陷盆地及晚白垩世隆起背景上形成的小型坳陷盆地等。造山期经历了印支晚期(T3)准造山作用、燕山早期(J2末)强烈造山作用及燕山晚期(K2)准造山作用3个演化阶段。中生代构造样式以挤压褶皱、逆冲构造及张性正断裂为主,其次发育横向调节构造。燕山运动早期对本区作用最大,奠定了本区北北东向的构造体系。中生代构造演化型式与欧亚板块东部的伊佐奈畸板块的相对运动方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SQ-1型高速气流纺杯为例对结构进行力学分析,说明引起杯体静、动应力的主要因素,运用结构分析的有限单元法计算了在临界转速下杯体的位移和应力响应,并对计算结果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7.
洪山殿矿区晚二叠世龙潭组合煤段为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本文论述了含煤岩系的沉积特征、含煤性,剖析了主要可采煤层的赋存规律。通过对矿区构造格架、沉积环境的研究,详细地论证了矿区可采煤层的控制因素;同沉积构造的控煤作用、沉积相与煤层的分布、古地形与厚煤带的关系及差异压实效应是控煤的重要条件.了解控煤机理,可以预示煤层的区域分布。并指出后期构造对煤层赋存的影响。上述研究可以为矿井生产、开拓和新井建设提供准确的地质依据,指明矿井的前景,增加预见性,更好地服务于生产建设,图9,表4,参5。  相似文献   

18.
以改造型盆地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沉积相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剥蚀厚度恢复及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柴窝堡凹陷沉积演化特征及烃源岩特征,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提出了有利勘探区带和目标。结果表明,柴窝堡凹陷北部及现今博格达山地区在晚二叠世沉积期属于深湖—半深湖亚相;凹陷主要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芦草沟和红雁池组,位于凹陷北部,达到好—中等烃源岩级别;区内油源来自凹陷北部烃源岩,具有一定的资源潜力;最有利的勘探区带为柴杨断褶带北部和三个山冲断带,最有利勘探目标为柴窝堡构造和阿克苏构造。  相似文献   

19.
云南牛头山地区的陆良组、牛头山组属下震旦统,沉积相类型为浅海—海岸相,而澄江等地的澄江组为河流相,两者为同时异相产物。滇中地区从西北向东南,早震旦世早期沉积相展布由古陆剥蚀区—河流相—海岸相—浅海相—半深海相,呈不对称的箕状断陷盆地。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前梨园环洼下第三系沙三段层序界面的分析、对层序地层划分和体系域的研究;建立了前梨园洼陷的几种层序地层模式;进行了沉积相分析和砂体展布规律研究;分析了其岩性油气藏分布规律,对前梨园环洼地区岩性油气藏勘探提出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