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40℃!红色高温警报拉响!”这是8月8日湖南当地一家媒体头版头条的大字号标题。8月8日,立秋,湖南人民却没有感受到半点秋季的凉爽,感觉仍然是南方烈日高温的酷暑。当地气象部门预告,当天长沙、株洲、湘潭、常德、衡阳等地局部将达40℃。[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损失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对C30和C50两种强度等级的48块混凝土试件在20℃~600℃范围内经高温作用后,进行了强度试验,包括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总结出高温作用后混凝土强度变化规律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高温对地聚物砂浆的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影响,以温度为变量设置了25℃、200℃、400℃、600℃、800℃这5种温度进行常规导热试验和单轴压力试验。试验获取了导热系数、应力-应变全曲线、抗压强度、峰值应变、切线模量等参数指标,并对不同高温作用后的地聚物砂浆进行了SEM和XRD试验,深入分析了不同温度对其力学性能与导热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建立了地聚物砂浆高温损伤模型。结果表明:(1)随着温度的升高,地聚物砂浆的导热系数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温度为200℃时,相比于其他温度的导热系数下降幅度明显;(2)高温使地聚物砂浆的力学性能随温度的升高不断降低,并且随着温度升高,高温劣化作用越来越显著,使强度迅速下降;(3)高温会导致地聚物砂浆内部裂缝逐渐增多、C-S-H胶凝物质减少,在温度为600℃时C-S-H胶凝物质基本消失,800℃发生固相反应生成钙铝黄长石且砂浆内部细小裂缝转变为贯通型大裂缝;(4)建立了地聚物砂浆高温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4.
37℃、38℃、41℃,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大江南北被高温笼罩,病号增多、中暑指数达"重症".而此时,城市中还有数不清的人在发扬不畏艰苦的优良传统,与高温酷暑做斗争,场面相当感人.在敬佩劳动者的同时,一个疑问挥之不去:以血肉之躯与"火焰山"搏斗有违人性,我国法律是否给了劳动者说"不"的权利?5月8日,<重庆市高温天气劳动保护办法>获重庆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相似文献   

5.
脱水污泥高温两相与单相厌氧消化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课题组自主研发的自动控温间歇搅拌高含固厌氧消化反应器,针对合肥市十五里河污水处理厂的脱水污泥(稀释至含固率10%)进行了超高温(70℃)酸化-高温(55℃)甲烷化和高温(55℃)酸化-高温(55℃)甲烷化两相与高温(55℃)单相厌氧消化系统性能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污泥停留时间为两相产酸相4 d、产甲烷相16 d,单相20 d的条件下,超高温-高温和高温-高温两相的VS降解率分别为40.5%和40.2%,高温单相则只有34.9%。在总停留时间相等的条件下,两相消厌氧化系统的VS降解率、甲烷产率均比高温单相厌氧消化系统高,而出泥VFA含量小于高温单相厌氧消化系统。总体来说,两相厌氧消化系统运行更为稳定,效果更好,并且有较高的H2可供利用为清洁能源,但较高的H2S含量则须控制。  相似文献   

6.
根据高纬度高温厌氧发酵工艺的要求,提出了一种基于S7—300PLC的高温厌氧午粪发酵控制系统。该系统能够保持物料发酵温度稳定在55℃,并且物料温度变化不超过±1.0℃/天,同时实现自动化运行以及实时在线操作监控,满足了高温厌氧发酵要求的精确性、可靠性和易维护性。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是一套工作可靠,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高纬度高温厌氧发酵自动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7.
随着能源体系变革,氢能在能源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绿色化、低碳化制氢技术日益受到关注。高温气冷堆耦合高温电解制氢技术是一种具有潜力的零碳排大规模绿氢制备技术。该文提出了热功率为250MW,氦气出口温度分别为750和950℃的高温气冷堆与高温电解制氢系统的耦合策略,建立了全流程ASPEN仿真模型,并分析了系统热电比对制氢产能和能耗的影响规律,据此评估并探讨了制氢成本及成本降低策略。结果表明:750和950℃制氢系统的最大氢产能分别为28108和35160m3/h。在最大氢产能下,750℃制氢系统的耗电量和耗热量分别为3.73和0.49kW·h/m3,总能量转化效率为40.1%;950℃制氢系统的耗电量和耗热量分别为3.11和0.56kW·h/m3,总能量转化效率为50.2%。提升电解制氢模块的电流密度可显著降低制氢成本,电解模块阳极耦合制备油品等高附加值化工品一方面可以分摊制氢成本,另一方面可以拓展核能高温电解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毒重石钡矿高温分解特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了经济合理地开发利用毒重石钡矿资源生产钡产品的方法,研究了毒重石钡矿高温分解的机理,探寻采用高温焙烧使毒重石钡矿分解的最佳条件,为毒重石钡矿的利用开辟新途径。理论分析认为,毒重石钡矿在900℃左右开始分解,1200℃开始大量分解,1300℃约有90%的BaCO3已经分解。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对焙烧条件作了比较细致的,认为毒重石钡矿高温焙烧的适宜条件为:粒度6-9mm、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控制在1300℃以内。  相似文献   

9.
含碳球团高温抗压强度的实验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自制的高温抗压强度测定装置,研究了使用有机黏结剂的含碳球团在不同温度、气氛条件下高温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有机黏结剂“CC”的含碳球团在800℃下保温1 h,球团仍能保持较高的高温强度(30~40 N/球).在球团开始显著的自还原反应之前,球团高温强度主要由有机黏结剂来保证;而在还原反应(1 000℃以上)之后,球团高温强度则主要依靠还原的大量金属铁;球团的高温强度能满足转底炉生产工艺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氦气试验回路和热气导管性能试验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温气冷实验反应堆(HTR-10)的热气导管和它的同轴外壳,连接肩并肩分开布置的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压力容器,管内、外分别流过从堆芯底部到蒸汽发生器的高温氦气(700 ℃或950 ℃)和反向的低温氦气(250 ℃或300 ℃),它的热性能试验将在氦气试验回路上进行。描述了氦回路和热气导管试验段的技术特征。氦气试验回路由氦回路系统、冷却系统、氦净化、贮存和压力调节系统、氦中痕量杂质的取样分析系统、参数测量、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等组成。热气导管试验段具有三层套管式结构,内设氦气内加热器,试验热气导管和冷、热氦混合器,在被试热气导管内外形成700℃和250℃或950℃和300 ℃的加压氦气反向流动环境,用来研究的HTR-10热气导管的高温热性能和在运行工况下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进入7月,气温持续走高。高温津贴发放一直是入夏后的热点话题,劳动者在高温条件下工作如何享有安全和健康保障备受社会各界关注。去年6月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总工会等部门共同制定出台了《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被认为是我国首部"高温立法",对高温津贴、工作时长、工伤认定、降温措施等核心内容,从法律上进行了明确界定与规范,强化执行力与责任追究。近日,本刊记者采访了一些行业的一线劳动者,探访"高温立  相似文献   

12.
话说在很久很久以前,宇宙并不是现在这幅模样,那时宇宙物质部聚集在一个“原始火球”内,处在异常高温和高密度的状态。直到大约137亿年前,这个“火球”终于耐不住剧烈的高温,发生了大爆炸——传说中的“宇宙大爆炸”。  相似文献   

13.
对精馏塔塔釜排放的高温废水,采用欲称“大气腿”技术回收其中的能量与有机物料。即使用蒸汽喷射泵形成真空,使部分高温废水和物料闪蒸汽化,进入生产系统回收利用。该技术同时适用于各种化工过程排放的高温废水等低阶能源的回收与节能。  相似文献   

14.
邹中奇 《科技资讯》2012,(12):79-80,82
本文利用WAW-1000高温微机万能试验机、箱式电阻炉和温控仪对KP1型承重粘土空心砖和普通粘土实心砖在高温下(500℃、600℃、700℃、800℃、900℃、1000℃)进行抗压力学性能试验,得出粘土空心砖和实心砖在各个温度下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压强度折减系数。研究表明:空心砖的抗压强度及高温下随温度的升高抗压强度下降强度和实心砖基本一致。空心砖的初裂荷载与极限荷载的比值比较大,表明空心砖在受压时初裂缝出现较晚。粘土空心砖是当前大力发展的一种新型墙体材料,与实心砖相比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对比研究这两种建材在高温下的力学性能对于建筑防火安全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耐受温度的不断提高, 高温光纤光栅在高温热结构领域的应用潜力愈发明显. 高温粘接是一种实现光纤光栅传感器应用的最简单有效的方法, 但高温环境使得高温粘接存在多种失效的可能. 通过高温拉伸和剪切实验研究了光纤光栅传感器与超高温陶瓷粘接的粘接性能, 结合断口的宏微观形貌观察研究了高温粘接的失效机理. 研究结果表明: 当温度为 500 和 650 ℃ 时, 粘接破坏是包含界面破坏和粘接剂内聚力破坏的混合破坏模式, 并且以粘接剂内聚力破坏为主; 在 800 和 1 000 ℃ 环境下, 粘接失效主要是缘于界面破坏. 在热和力的共同作用下, 粘接剂内部的孔洞逐渐扩展为裂纹, 导致抗拉强度减弱, 而单纯的高温热处理却会提高粘接性能.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钢筋混凝土构件在高温下的黏结性能,制作了25个中心拉拔试件及8个温度场试件,同时制作了标准立方体试块.对钢筋、标准立方体试块及中心拉拔试件分别进行室温(20℃)、100℃、200℃、400℃和600℃加温,完成了高温后钢筋抗拉强度试验、高温下标准立方体试块劈裂抗拉强度试验、温度场试验及中心拉拔试验.根据温度场试验研究结果,提出一种简易的高温下中心拉拔试验的方法,阐述不同温度下钢筋强度、混凝土抗拉劈裂强度及钢筋与混凝土黏结性能的退化规律,并从混凝土的力学性能退化角度分析了高温环境对黏结强度的影响,并以割线刚度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高温对黏结刚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后钢筋强度在低于400℃时变化不大,高温下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基本呈线性下降,且高温下钢筋与混凝土的黏结强度变化趋势与混凝土抗拉强度衰减趋势相近.以滑移量0.015mm为临界点,黏结刚度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呈现两种不同变化形式.  相似文献   

17.
自从本刊1997年报道了浙江省杭州常青园食用菌研究所(原“唐人园”食用菌菌种场)于1996年培育出在38℃高温下仍能生长繁茂的高温蘑菇“新登96”以来,消息不胫而走,有的菇农当年就自发仿效.至1998年,东从沿海各省西至云贵新疆,南从海南北至辽宁共有21个省市自治区总共试范了11万m~2,其中多数获得较好收成,初步尝到了甜头,但也有因对其高温特性尚未掌握,培植不得法而收益不甚理想的.因此都迫切希望了解“新登96”高温蘑菇的栽培技术和购买菌种事宜,来信来访者络驿不绝.1998年12月16日,浙江省食用菌协会邀请苏、沪、皖、湘、浙五省市代表座谈,对两年来的生产实践作了经验总结.现由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理事、常青园食用菌研究所所长徐序坤高级工程师等三人将“新登96”高温蘑菇对照以往常规蘑菇归纳出五条栽培关键技术,特刊载于下,供广大农村科技工作者及食用菌专业户参阅.  相似文献   

18.
庄园 《科技信息》2011,(27):381-382
目的:研究不同高温温度致原代神经上皮细胞的凋亡情况。方法:取孕12d小鼠胚胎神经管上皮细胞进行原代培养,将其分为正常对照组、39℃高温组、40℃高温组和41℃高温组。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MTT法测定细胞活性,DAPI染色法测定细胞凋亡率。结果:MTT法测得各高温组细胞光密度值(OD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且温度越高OD值越低;高温后12h各高温组细胞凋亡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温后24h,40℃、41℃高温组细胞凋亡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40℃是研究高温致神经上皮细胞凋亡的适宜温度。  相似文献   

19.
高温合金微晶涂层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温合金微晶涂层是一种新的高温合金防护涂层体系。与目前通常采用的涂层不同,它的成分与基体合金基本相同。这种涂层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能,而且由于与基体成分相同,避免了传统涂层高温合用后在涂层与基体间因互扩散形成的脆性有害相等。高温合金微晶涂层是在微晶化对铁、镍基等各类合金抗氧化性能影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微晶化影响铁基合金,金属间化合物,高温合金等氧化性能的研究情况,着重介绍了高温合金  相似文献   

20.
<正>"劳动者在35℃以上高温天气从事室外露天作业,以及不能采取有效措施将工作场所温度降低到33℃以下的岗位从事高温作业的,依法享受岗位津贴,并纳入工资总额。"对于那些每天坚持在一线的劳动者而言,多部门联合颁布的《防暑降温措施管理办法》无疑给落实高温津贴多了一份保障,也在无形中为室外作业的劳动者撑起了一把高温下的保护伞。但是,头顶烈日,汗流浃背,辛苦的工人是否都拿到了属于他们的高温津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