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氯化钠、葡萄糖以及两者混合溶液在超声光栅中形成的光栅光谱进行了测量,并运用线性回归方法详细研究了超声波声速与溶液浓度及溶质种类的关系,结果显示3种溶液中声速与浓度均为线性关系,且混合溶液中的声速变化为另外两种溶液中声速变化之和。  相似文献   

2.
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对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溶液胶束形成和溶解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乙二醇使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CMC和KP降低,在聚乙二醇浓度在0-0.10mol/L,分子是为300-600范围内,随聚乙二醇浓度增加和分子量增大,降低程度愈大。  相似文献   

3.
利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且便捷的测定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PEG)水溶液的浓度;而利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水溶液可以检测过滤膜的分离性能。本文在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聚乙二醇水溶液的实验基础上,初步研究了纳滤膜对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截留率。  相似文献   

4.
堆浸过程中溶质运移机制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堆浸溶质运移过程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以揭示溶质运移规律为目的,首先通过对其运移机制进行探讨,并基于矿堆理想渗流假设给出溶质运移均匀流模型,同时考虑矿堆内可流动溶液和不可流动溶液区的作用及其相互影响,建立溶质迁移流动-不流动模型.采用标记物穿透曲线法,进行溶质运移室内管柱实验,主要研究矿石粒径和喷淋强度对溶质运移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粒径矿样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均比较大,可流动溶液在大孔隙的传导作用而快速流出,因此,溶质初期浓度升高相对较快;而小粒径矿石比表面积大,不可流动溶液比率大,溶质须通过分子扩散运移进入不可流动溶液区,因此,其浓度上升速度较缓;矿堆内不流动溶液是影响溶质运移规律的主要因素,因此,可通过控制矿石颗粒级配和喷淋强度以优化溶质运移过程.  相似文献   

5.
通过利用聚多巴胺与氨基基团的共价反应,将不同分子量的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mPEG-NH_2)固定于聚氨酯(PU)材料表面,并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修饰的聚氨酯材料表面的抗粘附性能.实验中采用了三种不同分子量的氨基聚乙二醇单甲醚,分别是分子量1 000、2 000和5 000.对修饰后的材料表面进行的X射线光电子能谱测试及静态接触角测试证实了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成功地接枝于聚氨酯材料表面.通过对材料表面在不同时间段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粘附效果的分析,以及抗血小板粘附测试,系统地探讨了聚乙二醇分子量的不同对所修饰材料表面抗粘附效果的影响.并针对由分子量2 000与5 000的聚乙二醇修饰的材料表面进行了抗细菌生物膜测试.  相似文献   

6.
红外光谱法测定高聚物分子量研究1.聚乙二醇分子量的测定邓奎林(化学系)张荣珍(理化中心)本文根据聚乙二醇的红外吸收,研究了测定其分子量的吸光度比值法、斜率法,并在指文区筛选出羟基和亚甲基的面外变角振动作为定量谱带,建立了测定高聚合度聚乙二醇分子量的方...  相似文献   

7.
为进一步研究二硫代苯甲酸异丙苯酯(CDB)对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EGMEMA)单体聚合的控制效果及其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随分子量的变化关系,以PEGMEMA为单体,CDB为链转移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利用可逆加成-断裂链转移(RAFT)聚合法合成了聚(聚乙二醇甲醚甲基丙烯酸酯)(PPEGMEMA),考察了聚合时间、引发剂及链转移剂浓度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FT-IR、~1HNMR和GPC对聚合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UV-vis测定了聚合物的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结果表明:聚合反应动力学曲线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分子量约为1.24,分布较窄;随着[CDB]/[AIBN]比例的增大,聚合速率和分子量下降,分子量分布变窄;聚合物溶液的LCST约为64.5oC,并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大而降低。  相似文献   

8.
本文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298.15K时12个有机溶质在二甲亚砜+甲酰溶液液中的无限稀释适度系数γ^∞考察了lnγ随溶液中甲酰胺的体积分数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9.
酰胺作为多肽的模型化合物 [1] ,在了解蛋白质的稳定机理和揭示生命过程的物理化学现象中有其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实验 ,对丙酰胺与甲酸 ,乙酸及丙酸在水溶液中的体积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1 热力学关系 在溶质 b+水的二元溶液体系中 ,溶质 b的表观摩尔体积为 :Φvb =Mb/ρ - 1 0 0 0 (ρ -ρ0 ) /mbρρ0 ( 1 )式中 Mb 和 mb 分别为溶质 b的分子量和质量摩尔浓度 ;ρ和ρ0 分别为溶液和水的密度。在两种溶质 a和 b同时存在于水中的三元溶液体系中 ,溶质 b的表观摩尔体积为 :Φvb =( 1 0 0 0 + ma Ma+ mb Mb) /mbρ - ( 1 0 0 0 + ma Ma) …  相似文献   

10.
利用气液色谱法测定了8个有机溶质在甲酰胺+NaI、甲酰胺+NaClO4溶液中的无限稀释活度系数(298.15K).讨论了电解质浓度及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对活度系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合成邻苯二甲酸丁苄酯.结果发现分子量为800的聚乙二醇作相转移催化剂效果最佳,产品收率可达93%,且产品色泽好,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2.
文章将电解质溶液视为三雏网格模型,在不考虑温度和离子大小(阴、阳离子视为有大小相同的理想球体)影响的恒定电场强度下,利用Monte Carlo方法模拟研究了该体系中的溶质离子扩散特性,考察了溶质离子间相互作用及溶液离子浓度对体系离子扩散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考虑离子间相互作用时,溶质离子的扩散系数为常数;考虑离子间相互作用时分三种情况,当溶质离子密度小于等于0.2时,离子扩散的均方位移MSD与Monte Carlo步骤(MCS)间成直线关系;随着离子密度增大,在(0.2,0.6]范围内,离子扩散的MSD与MCS间趋于二次函数关系;当离子密度接近1.0时,离子扩散的MSD会趋于恒定.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对苯二甲酸和对羟基苯甲酸为原料合成了液晶单体4,4′-对苯二甲酰二氧二苯甲酰氯(TOBC),以此单体与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反应得到一系列的共聚酯.用DSC、热台偏光显微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共聚酯的液晶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TOBC与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形成的共聚酯,当乙氧基链节含量≤60.73%时,即当聚乙二醇分子量小于600时,共聚酯呈液晶性,而高于此值则液晶性消失.  相似文献   

14.
利用2277热活性检测仪的流动混合系统测定了298.15K时甘氨酸、L-丙氨酸、L-丝氨酸、L-缬氨酸、L-脯氨酸和L-苏氨酸分别与甘露醇在水溶液中混合过程的焓变,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得到各级焓作用系数,并与6种氨基酸在纯水溶液中的焓对作用系数h2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甘露醇对缬氨酸和丝氨酸的焓对作用系数值改变较大,而对侧基极性或非极性都不明显的氨基酸改变值较小.用溶质—溶质相互作用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理论对结果进行了解释.  相似文献   

15.
在前期的工作中,我们已报道了糖在甲酰胺中的体积性质[1],作为模拟蛋白质环境条件下溶质—溶质、溶质—溶剂间相互作用的系列研究的组成部分,本文报道了298.15K时10个有机溶质(乙酸乙酯、甲酸甲酯、苯、四氢呋喃、四氯化碳、氯仿、乙醚、丙酮、丁酮、甲醇)在不同浓度甲酰胺+糖(葡萄糖、果糖、蔗糖)溶液中的保留参数.根据McMillan-Mayer理论,多组分溶液的过量Gibbs自由能可表示为各组分浓度的维里展开形式.对三元系溶液,当每千克溶剂溶解的组分i、j的摩尔数为mi、mj,且为稀溶液浓度,粒子…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引入除溶剂和溶质以外的第三组分情况下,用溶液浇铸法制备表面呈孔聚乳酸膜。通过在高分子量的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借助电子扫描电镜、差热分析、力学试验机考察低分子量聚乳酸对聚乳酸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通过在高分子聚乳酸中混入低分子量的聚乳酸可以制备出表面呈孔膜,该膜可满足力学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好的临床要求,该方法减少了影响膜性能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基于法拉第磁光效应原理,研究了溶质维尔德常数分离检测技术.利用该技术可以消除溶剂和容器等背景旋光的影响,直接得到溶质的维尔德常数与其浓度的关系,从而可以用于检测含有顺磁或抗磁溶质的溶液浓度.通过光路补偿的方式实现了溶质维尔德常数的分离检测,建立了输出相对光强与溶质磁旋光角的关系,并给出了利用该技术检测含有一种或多种溶质...  相似文献   

18.
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分子量聚乙二醇的浓度,一般有氯化钡法和Dragendoff试剂法。分光光度法具有仪器设备简单、操作简便等特点。本文采用氯化钡法,在一定条件下测定水溶液中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的浓度。利用该方法简单快捷,可以用于实际生产中标定分离膜的分离性能。  相似文献   

19.
混合物溶液结构的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混合物溶液中各组分的扩散系数与该组分分子量有关这一物理性质,利用核磁共振中的脉冲梯度场技术,发展了一种二维扩散排序核磁共振谱(2DDOSY).这样无需对混合物溶液进行理化分离,就能得到扩散分离的核磁共振谱,从而方便对混合物溶液组分和结构进行研究.还讨论了DOSY谱分离混合物溶液各组分的分辨能力与各组分分子量的相对比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报导了298.15K时α,ω-二元羧酸 N,N-二甲基甲酰胺 水溶液的密度数据,求解了二元羧酸的无限稀释表观摩尔体积,并利用了改进的定标粒子理论求解溶质的空腔体积Vc和溶质-溶剂相互作用体积VI.讨论了α,ω-二元羧酸中亚甲基数对体积性质的影响和溶液组成变化对体积性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